第38章 復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康熙走了進來, 先陪著太后閒聊了幾句,而後轉頭看了一眼,見幾乎所有兒子都已到齊, 不由笑道:“今兒的人倒是來得齊全。”

除了身子不好的十一, 功課繁重的十四和十五, 其他的皇子們幾乎都到了。

倒是老大, 近來沒什麼差事, 依然沒有過來……

康熙正想著, 就見直郡王從殿外闊步走了進來。

直郡王和殷陶交往不多, 想著入宮一趟也實在麻煩, 原來是不想過來的。

可就在今兒清晨,福晉對他提醒道:“你不是應了額娘要拉攏一下十二嗎?怎麼他的生辰宴你都不去?”

直郡王想起了這茬兒,於是便帶了禮物來了寧壽宮中。

看到如今殿內兄弟們這般的全,就連皇阿瑪和太子也在,直郡王在心底暗暗感嘆,果然這次還是來對了。

直郡王落座後,只聽康熙對著太子和顏悅色道:“昨兒接了浙江巡撫上的摺子, 說是這次賑災銀錢方面把關得極好, 調配也十分得當, 省了將近三成的銀子,這也是你的功勞。”

太子起身道:“都是四弟費心不少, 兒臣不敢貪功。”

“快坐著罷。”康熙對著太子揮了揮手, 道,“朕看今兒席上也有鹽水鴨, 記得當年第一次帶你下江南時, 你說金陵的鹽水鴨比宮裡頭更是正宗適口一些, 朕還專門從江南帶了廚子回來送到毓慶宮去伺候。”

到底是自己當爹又當媽一手帶大的孩子, 回憶起太子小時候的事情,康熙越說越是上了感情:“朕還記得,你口味素來清淡,正巧今兒晨起朕吃著御膳房送來的那幾道蘇菜不錯,梁九功,記得晚膳再叫做一份給太子送去。”

梁九功立時應了下來。

看著康熙對太子如此上心的樣子,三爺又給自己定了定神:還是要跟著太子才能走得更長遠一些。

四爺坐在下頭眼觀鼻鼻觀心,臉上神色不見變化,似乎早就知道康熙舍不了這個太子。

八爺則是轉頭看向了殷陶。

這明明是太后幫十二弟準備的生辰宴,卻被太子生生奪走了關注,不知十二心中是何滋味,對太子有沒有懷恨在心。

殷陶正目不轉睛地盯著康熙和太子,看得津津有味。

真沒想到,這場風波到了最後,竟然還是康熙先低頭了。

難怪歷史上都說,康熙對胤礽這個太子與旁的皇子不同,果然是愛得深沉。

沒看到殷陶落寞的神情,八爺有些失望。

其實在他心底隱秘的角落裡,實在是有些嫉妒十二弟。

明明他如此小心翼翼地對待所有兄弟,對誰都是笑臉相迎,卻除了老九老十外沒什麼人跟他好。

十二弟不喜歡奉承討巧,什麼都按著自己性子來,卻收穫了大家喜歡。

就連一直追隨他的老十,心裡沒準兒也是更看中十二弟一些。

直到此刻,康熙的目光自始至終都在太子身上,再沒有旁人。

康熙重視直郡王這個長子,平常這種時候也都會注意到他,多數會打趣上幾句,但這次卻全然沒有對他關注什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直郡王低頭用了半杯桂花釀。

皇阿瑪既然想要跟太子破冰,第一要務便是要跟他保持距離。

直郡王也是在此時才突然清晰地意識到,若是以後再出現類似情況,皇阿瑪想要跟太子排除障礙修復關係……恐怕第一個犧牲的就是他。

看著大家都在,康熙不由想起了自己幼年時候,孝莊太後給曾給他在慈寧宮做過生日,當時也是兩個哥哥和堂兄弟們都來給自己慶生。

當年他也像小十二一樣,最是招慈寧宮長輩們和皇父、母后的喜歡,尤其是太皇太后,說是把他捧在手心裡頭也不為過。

小十二這點真是像極了他。

說起來,這孩子是蘇麻喇姑帶大的,這點也跟他一樣,幼年他住在慈寧宮的時間不少,也都是蘇姑姑對他教導得多。

想到這裡,康熙轉頭對梁九功道:“將康熙五年皇祖母賞的那方木根雕老子騎牛取來,賞了十二阿哥。”

眾人一聽這話皆是詫異。

聽說這木雕原是太皇太后賞下來的,皇上很是寶貝,其中一個在康熙二十七年時候,太子生辰那日,康熙賞給了他。

如今另一方木雕竟然賞給了十二,難道在康熙心裡,十二阿哥竟然跟太子一個地位了嗎?

八爺蹙眉,皇阿瑪最近的行為實在有些令人捉摸不定,他到底在想些什麼呢?

= =

轉眼間便到了康熙三十八年的新年。

一連幾天的大宴,宮裡頭的御廚也忙得夠嗆。

他們不求在這種大日子多麼出彩得主子嘉獎,但求不要出什麼事故惹禍上身。

初十那日,康熙在宴席上宣佈,自己有了要去南巡的打算,初定就在二月啟程,五月回京。

一時之間,幾個在下面坐著的成年皇子臉色都有了一番變化。

康熙南巡次數不多,算上這回兒統共也才只有三次,不比每年都要去的塞外,眾皇子跟著去的機會不少。

江南可是個風景如畫的好地方,這次康熙計劃從二月裡出行到五月,如果獲准隨駕,那麼可以整整三個月跟著皇父鞍前馬後,大大在康熙面前刷足了存在感。

有想法想上進的皇子願意隨駕,大多是想要多在康熙面前刷刷臉。而那些沒什麼想法的皇子也願意去蘇杭一帶,去感受一下江南風光吃吃逛逛,故而跟著康熙南巡的機會幾乎人人都想爭取。

因為康熙遲遲沒有公佈伴駕名單的緣故,阿哥所裡,十一和十三為了這事甚至開始變得有些焦慮。

新年這段時間裡,殷陶一連用了十幾日牌子菜,味覺上實在感覺有些疲勞。

上元節這日,也是年假的最後一天,殷陶起了個大早,去到太后那裡請安順便蹭點小炒。

太后那裡的飯食一向不錯,尤其到了孩子們過來時候,太后還會令小廚房多加幾個菜來。

用完早膳後,太后又叫烤了紅薯、山藥和芋頭,和殷陶、蘇麻喇姑圍著暖爐蘸白糖來吃,配著熱牛乳吃得人心裡頭暖融融的。

太后吃著烤芋頭感嘆道:“我記得,胤礽小時候也喜歡吃這個,那時才不過七八歲的年紀,有一次皇帝帶著他去慈寧宮,給太皇太后請安,太子自個兒坐在那裡能用一碟子芋頭呢。”

說到這裡,太后眼中露出了類似惋惜的神情,轉頭對殷陶道:“你跟太子一向要好,從前你住在寧壽宮時候,他也時常送東西過來給你的,正好今兒咱們這裡芋頭烤了不少,你給他送點兒去吧。”

殷陶起身應了,叫蕭玉提了食盒前往毓慶宮。

太子見到殷陶十分高興,聽說是太后叫他過來送芋頭的,便叫了他坐下來一起用些。

侍膳太監給太子剝好芋頭後,就拿銀筷擱在了太子跟前。

殷陶說是拿芋頭蘸著白糖好吃,太子便也要了白糖配著芋頭來吃。

用了兩個芋頭後,太子便停下了筷子,對著殷陶問道:“皇阿瑪已經定好了,二月初三就啟程南巡,十二弟是更想跟著聖駕南下,還是留京讀書?”

自從那日十二弟生辰那天後,皇阿瑪和他又恢復了從前一般的關係,甚至比年初時候更是好了一些。

他得到訊息原比眾人更早一些。

除夕那日,皇阿瑪就召見了他,說了自己想要南巡的打算。並提前告知了他,這次南巡時間不短,必得派一個自己最信任的皇子監國,他這個太子仍然是監國的不二人選,等到年後就對宗親和大臣們宣佈此事。

太子起身謝恩,卻被康熙叫了免禮。

康熙對著他笑了笑:“朕知道你喜歡老四多一些,朕已經想好了,這次南巡,朕把他留下他輔佐你監國。老八年紀還小,應該跟著出去長長見識,就不留他了,你和老四兩個人在京中辛苦些罷。”

康熙又把名單給他看了,太子一看,果然伴駕名單上沒有老四,卻有老八。

老八怎麼說也算是直郡王的人,皇阿瑪這麼做,也可以說是對他這個太子的一種示好。

那日在新年宴上,殷陶聽說康熙又要去南巡,而且待到五月才會回來。

他的第一反應是覺得在康熙一朝做臣子倒也不錯,皇帝天天不在家,不用上朝,又能愉快地摸會兒魚了。

想起太子還等著他的答案,殷陶點頭應道:“臣弟看到過書中說江南風景極好,心中很是嚮往,自是想去的。”

只要能出門,去哪裡也好,總比成日裡在宮中待著強一些。

太子道:“這次南巡,皇阿瑪打算奉皇祖母一同前去,就是為著照顧皇祖母,想必也不會落下你和老五的。前兒我看皇阿瑪手上的草擬名單當中,你也是在伴駕名單上。你自己最近小心一些,不要出什麼狀況,想來跟著去南巡是不成問題的。”

殷陶點頭,覺得太子應該不過白囑咐一句,皇子們見了康熙個個跟鵪鶉似的,誰還能作大了把名額弄掉不成?

結果事實證明他還是太年輕,又過了幾日,殷陶才從五爺口中得知,九爺就生生地把伴駕名額給作沒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