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肥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古代,這禮儀,就是天大的事情。

失禮,很大程度上就等於失德,就會被人認為德行不佳,不是一個委以重任之人。

對於禮儀的恪守,尤其是身份越高,地位越重的人,這禮儀,早已經刻到了骨子裡。

現在,老朱對禮儀做出更改,這也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

尤其是在這個時間點,這代表的含義和過往截然不同。

老朱認為“三呼萬歲”這不實在,有些虛,現在要改,那自是可以改的,可關鍵是要改成什麼。

不一會兒,就有人出列道:“皇上,臣以為三呼不應更改,至於贊呼之詞,是臣祈禱君王之至誠,不妨將詞改成:一呼天輔有德,二呼海宇咸寧,三呼聖躬萬福。”

說完之後,朝臣們也紛紛思索起來,老朱見狀,當即道:“眾位卿家,以為如何?”

“臣等附議。”略微商討,眾臣就紛紛表示同意。

老朱見狀,當即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商討完這件事,李善長出列,道:“皇上,北伐已經一年有餘,自臣等追隨皇上,如今已經十數年有餘,無數功臣將士血灑疆場,此等皆有功於我大明社稷,因此,臣請建功臣廟、立英烈碑,以此告慰陣亡將士之英靈,撫慰前線為我大明征戰沙場之功臣。”

一聽到這個,朱標當即精神為之一振,瞌睡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

不是別的,老朱今天叫他來,就是因為這件事,他自然要好好聽著,別的事情劃划水,摸摸魚那倒是也無所謂了。

可這個,不能。

“丞相之意,甚得吾心。”

老朱率先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繼而道:“元末政亂,禍及生靈。我倡義臨濠,以全鄉曲。繼率英賢渡大江,遂西取武昌,東定姑蘇,北下中原,南平閩廣,越十有六載,始克混一。每念諸將相從,捐軀戮力,開拓疆宇,有共事而不睹其成,建功而未其報。追思功勞,痛切我懷……”

聽著老朱這長篇大論說著,朱標也是驚了!

老朱有這麼好的文采?雖說這些都是他的經歷,不過想來也是潤色過的吧?

現在老朱一口氣說出來,倒是氣勢十足。

眾多朝臣聽完,也沒人表示反對。上面皇上都對功臣烈士表示追憶,下面丞相也是要祭奠死難將士和記載有功之臣的事蹟,這誰還能反對?

反對的人腦子莫不是灌水了?

得罪了老朱和李善長不說,這都不用前線的那些將帥士卒們回來,就現在屹立在朝堂上的武將,都能將反對的人給活撕了!

“……命有司立功臣廟,序其封爵,為像以祀。人孰無死,死而不朽,乃為可貴如諸將者,生建忠勇之命,死有無窮之榮;身雖歿而名永不磨滅。”

“皇太子朱標,朕之嫡長子也。命爾督辦功臣廟及英烈碑建造一應事宜。”

聽到老朱這最後一句話,朱標整個人都是懵的。

不過朱標也沒管其他,當即鄭重跪地叩首道:“兒臣定不負父皇所託,功臣廟及英烈碑,絕不會有任何疏漏……”

說完了這些,朱標還是有些暈乎乎的。

這建造功臣廟的事情就交給我了?

這可是個好差事啊!

肥差!

倒不是建造這個有多少油水,當然,但凡興建工程,這油水都是少不了的。

可是錢這個東西,朱標不缺。

畢竟,這整個天下都算是朱家的,這將錢拿到自己口袋裡有什麼用?

自己又不用和以前的那些皇太子一樣,培植勢力,這錢到他口袋裡也沒處花啊!

更何況,這錢能拿嗎?

拿了怕不是要被人噴死,為功臣烈士建廟立碑的錢也要貪,你這算是什麼玩意兒?

朱標所說這個是個肥差,關鍵就在於他現在沒名聲啊!

至少來說,聲名並不是特別顯著。

雖說他是皇太子,可名聲這個東西,就是靠人傳的,尤其是在士林之中的名聲,那基本上都是口口相傳。

當初,倒是有個捷徑可以走,拜宋濂為師啊!

只要拜宋濂為師,憑藉著宋濂在士林之中的聲望,哪怕朱標什麼都不錯,這名聲都差不了。

在這,宋濂要真做了朱標的老師,這肯定是願意下大力氣為朱標傳播好名聲的。

畢竟朱標名聲出去了,那他可就算是帝師了,那他宋濂的名聲也是水漲船高。

這就叫互相借光,人抬人高。

可是,這事兒當初硬生生的就被朱標給攪黃了!

做不成朱標老師的宋濂,自然沒什麼義務幫助朱標傳播好名聲,當然,背後說壞話那也是不敢的,老朱要是知道了,妥妥的要弄死他。

所以,這朱標,現在在士林中,名聲也就那樣,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壞。

一些人只知道朱標是個皇太子,至於對朱標的才學,很多人覺得我上我也行啊!

而現在,老朱就是在幫朱標造勢。

怎麼造?

捷徑不走了,那只能想其他的法子,而讓朱標為功臣烈士建廟修碑,就是其中之一。

這廟要是立起來了,這被選入其中的功臣,一個個都要感謝朱標。

雖說這廟是皇上下令修建的,可是,這具體辦的人是朱標啊,不得謝謝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那些陣亡烈士的家屬,更要感謝了!

這又是何等的榮光!

有了這麼一批人自來水似的為朱標傳播名聲,時時刻刻念著朱標的好,這朱標的名聲想不好都難。

這就是老朱的盤算之一。

做成一件事,老朱至少可以一次性達成好幾樣目的,一箭數雕,這在老朱手裡,都是信手拈來的手段,基本操作,壓根不值得大驚小怪。

李善長則是無所謂,這差事他之前就猜很大可能落在朱標頭上,不然的話,老朱不會拉著他去找朱標。

現在看來,果真如此。

對此,李善長覺得也挺好,說起來朱標也算是他的學生,朱標名聲好了,他李善長也不吃虧啊!

只要這差事不給楊憲,李善長覺得,怎麼著都行。

而看老朱之前的態度,李善長就覺得這差事多半是不會給楊憲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