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重拾詩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標兒,你既然不同意劉伯溫這種做法,那你說說看,這武將跋扈,應該如何應對?”

老朱此刻看著朱標,雖然他心中已經有了一些盤算,但他想考一考朱標。

而此時,朱標亦是從容不迫的從懷中掏出了一份厚厚的奏章,交到老朱手中,輕聲道:“爹,這是我這一次回來的時候在路上所寫,我將其定名為:治國八論。。”

“治國八論?”老朱望著手中那份厚厚的奏章,笑了!

這小子不知天高地厚,真以為出去跑了一趟,就無所不知,無所不精了?

治國八論,這口氣真是大到沒邊了!

而此時朱標則是將奏章翻到了一頁,道:“爹,這就是孩兒寫的第二論,精兵治軍論。”

“現在爹沒時間仔細看,我先大致和您說一說。”

“首先這第一條,講道理。”

“武將雖說跋扈,但終歸也是立下了汗馬功勞,若是隨意處置,難免招致不滿,更有可能自廢武功,走上趙宋的老路。”

“因此,爹您首先要對這些武將們多番勸誡,古語云:不教而誅是為罪。這是一個最簡單的道理,爹,想必您不會不明白。”

老朱微微點頭,也是仔細聽了起來。

在這一點上,朱標的話算是說到老朱心坎裡,都是自己的老兄弟,火裡來水裡去了這麼多年,打了那麼多年的仗沒在戰場上死嘍,這眼看著都要過上好日子了,卻因為犯事被自己殺了,這算是怎麼回事?

若是有可能的話,老朱還是不願意殺他們的。

當然,若是真的到了壞了國法綱常,攪得國無寧日的時候,那不殺也得殺了!

孰輕孰重老朱還是分的清的。

“這第二,劉伯溫剛開始那些說的也不是沒道理,武將們長於軍陣廝殺,多年摒棄詩書,因此無法無天慣了,因此,唯有讓他們重拾詩書,方可令這些武將收斂性子。”

“啥?”老朱愣愣的看著朱標。

你小子不會在開玩笑吧?

就那些個大老粗,還重拾詩書,想起這些平日裡睡覺都要抱著一把刀的人手裡拿著一本書在那兒搖頭晃腦的讀著,老朱都覺得有些毛骨悚然了!

這不是天方夜譚麼?

不可能,不可能。

這就是老朱第一的真實想法。

實在是太恐怖了!

“爹,我是這麼想的,武將們也不一定要讀四書五經一類的,這些可以從中選取一些作為適當的補充,其主要的課目,可以是《孫子兵法》、《太公兵法》、《吳子兵法》一類的兵書,這些書爹您書房之中不是都有收藏麼?”

“如何安排,我覺得就可以仿照目前學府的形式,不過其中讀書的學子主要就是這些武將。這樣的學校可為我大明軍校。”

“讓武將讀書,有點意思啊!”老朱摸了摸下巴,越想越覺著有點好玩。

朱標眼中露出自信的目光,興辦軍校,這是朱標早就打定的心思,不過之前嘛,那是時機不成熟,老朱也沒這條件。

可現在,整個天下最為富庶的地區都在老朱的掌控之中,各方面的條件都已經成熟,此時不辦,更待何時?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爹,這軍校可以分為兩部分,其中一部分是來教授現在軍中的一部分將校,而另外一部分,爹,我看不如挑選一些可靠的苗子,專門培養,等這些學子畢業之後,可以直接進入軍中,稍加磨練,定然可以獨擋一面。”

“這是軍版的國子監?”老朱眼中有些發光。

國子監這件事老朱也考慮了一些時間,不過和目前的學府類似,所以老朱就暫且決定擱置了!

現在學府就挺好,當年一些入學的學子現在都已經十七八了,這些人當中已經有一些出色的人才被老朱安排到地方主管當地的政事。

“爹,我聽沐英哥哥說這軍中的將帥都流行收義子義侄,當然,軍中將帥如此做法無可厚非,畢竟戰場搏命,手下總要有依靠的人,這些義子義侄,投入不大,但收穫不菲。”

“可眼下天下將定,這些將帥若是還在軍中繼續收攏人才,對於新朝來說,未必就不是一大禍患。”

“這有了軍校,爹,你不是可以順理成章暗示一下那些將帥收斂一些麼?”

老朱瞬間明悟,即便是朱標不說,老朱也已經想到了這一層。

的確,這收義子義侄,的確是讓人看上去挺扎眼的,尤其是天下太平的時候,還收那麼多的義子義侄,你是想幹嘛?

當初老子收了一百多個義子,取了天下,好傢伙,你們現在收個七八百,上千個義子,是什麼意思?

不是沒有,老朱就聽說了,藍玉這傢伙現在手底下就有著五六百個義子,而且個個驍勇無匹。

可礙著常遇春,他沒好直說。

畢竟藍玉是常遇春的妻弟,畢竟藍玉在軍中的的確確是一把好手,畢竟常遇春現在正在北伐,此刻和常遇春說這種事情,很容易擾亂軍心。

就算說了,也沒啥用。讓人家藍玉怎麼處理他的那些義子?前腳剛收了,後腳就斷了關係?

可能嗎?

而且這怨念全都集中到老朱這邊來了,人家想著,這好不容易有個身份尊貴的人看上自己了,自己眼看著就要飛黃騰達了,結果一道命令下來,心中能不怨?

最為關鍵的是,這事兒當初是你朱元璋挑頭幹的,你當初收義子就行,現在你做皇帝了,就不讓別人收義子了,你這算是怎麼回事兒?

這話說出去,是越說越難聽。

現在好了,只要這軍校辦起來,許多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這些好苗子,進了軍校幾年的時間,老朱就不信收服不了這些學子。

天下都打下來了,這收服個把學子的人心,讓他們為自己效忠,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兒?

只要這軍校辦下去,這以後的人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老朱驀然間看向了朱標,朱標這個想法,是出乎老朱意外的,但老朱覺得,這個法子,也是確實的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