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出家(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一百章出家上

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這位濟寧師太,更談不上什麼交情了。是什麼人託了她來找自己說起來,自己認識的人也很有限。

這麼一想,她不由心中一跳,手心驟然有汗。

可當著太夫人的面,她不動聲色地笑著隨濟寧師太出了太夫人正房,去了一旁的東廂房。

丫鬟給兩人上了茶,濟寧師太笑道:四夫人,不知道您認不認識一位叫段霜影,一位叫袁雪衣的婦人。

大姨娘和二姨娘

雖然隱隱猜到,但被證實,十一娘還是覺得很驚愕。

沒想到,她們曾經還有那麼好聽的名字不過,既然濟寧師太透過太夫人找上門來,在眾目睽睽之下要和她單獨談談,又開門見山的問她認識不認識兩位姨娘,想來早有準備。

她微微笑:我孃家大姨娘和二姨娘一位姓段,一位姓袁。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您所提的兩人。

那就是了。濟寧師太笑道,大姨娘說,夫人是個直爽人,讓我找您,說您一定會幫她們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騙了所有的人之後,包括自己在內二位姨娘憑什麼認為自己會幫她

十一娘笑望著濟寧師太沒有做聲。

濟寧師太對她的態度並不吃驚,而是笑道:二位姨娘說,她們多年信佛,誠心想出家供奉佛祖。只是主母怕有多事的人說些閒言閒語,以為兩位姨娘出家是不堪主母虐待才不得已而為之。因此一直沒有答應。這次隨貴府的人到燕京之後,更是看破紅塵,所以才離家出走託身我寺。我不知道夫人知道不知道慈源寺。在燕京,我慈源寺雖然不能與護國寺白雲觀這種受僧道祿司庇護的寺院道觀相比,但也不是那默默無聞之地。說到這裡,她臉上流露出驕傲神色,兩位姨娘識字斷文,進退有度,言詞文雅,託身我寺,不僅能潛心修佛,而且能一展所長。夫人如今落藉燕京,人生地不熟,何不為兩位姨娘大開方便之門,也與方便呢

兩位姨娘真是好計策

僅僅是識字斷文,進退有度,言詞文雅恐怕不會入了這位師太的眼

不知道兩位姨娘託身貴寺,捐了多少香火錢呢

十一娘淡淡地望著濟寧師太。

濟寧呵呵笑:夫人果是直爽人。不過五千兩銀子。

十一娘費了一番功夫才控制住自己沒有露出驚訝的表情。

那濟寧已笑道:這些銀子對永平侯夫人來說自然不會放在眼裡,可對二位姨娘來說,卻是孝敬菩薩的功德。所以才苦苦哀求貧尼幫著走這一趟。

十一娘不禁為楊姨娘感到悲哀起來。

剛開始,她以為十娘手鐲裡裝的是銀票,後來現卻是砒霜她當時就在想,那些錢去哪裡了或者,是用來幹什麼了

故事到這裡,才有了答案。

十娘留在大老爺看不到的餘杭,只會被大太太如鈍刀子割肉般的收拾了。還不如奮起一博,說不定還能有個出路。而兩位姨娘定是像唬弄自己似的取得了楊姨娘的信任,共同定下這圍魏救趙金蟬脫殼的計中計。楊姨娘以自己的死引開了其他人的注意力,同時也希望大太太知道自己死了,能對十娘存一絲憐憫,讓兩位姨娘借參加廟會的機會帶走十娘,然後結伴進京。

十娘出現的那樣巧,想來到燕京已有段時日了。只是不知道是誰給她們通的風報的信。

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既是如此,十娘嫁王琅,兩位姨娘為什麼不出面阻止呢

濟寧卻好像能看透她的心思般,笑道:兩位姨娘還讓我給夫人帶句話。說,十小姐求仁得仁,求義得義。她們也不過是個弱女子,求個活命的機會罷了

十一娘不由苦笑:這畢竟是我孃家的事,只怕還要我母親做主。

那是自然。濟寧笑道,只是羅府的大太太既然能把您嫁到永平侯府來,想必有一番思量。兩位姨娘,有不為多,少不為憾。想來這個賬羅府的大太太是算得過來的。可對我慈源寺卻不同。能有像兩位姨娘這樣言之有物的人,想必很受高門女眷的親睞。這也是我不得不來夫人面前求這個恩典的緣由。

她反復強調鐘意兩位姨娘,歡迎兩位姨娘到慈源寺出家。看樣子,是鐵了心要趟這渾水了。

十一娘也能理解。

寺廟要展,必須要有相應的人才。一般出家之人不是因為生活貧苦無所依靠,就是家庭變故心灰意冷,前者沒受過什麼教育,後面對世事很是冷漠。像兩位姨娘這樣,曾經為大老爺添香夜半陪讀過,見識談吐自不一般。這般年紀還折騰著離家出走,有攪了大太太的佈局怕被大太太報復的害怕,估計也有想重新開始新生活的憧憬。這樣的兩個人能加入慈源寺,還捐了大筆的香油錢不管從哪方面來說,濟寧都是要出這個頭的。何況,十娘嫁到了茂國公府,自己嫁到了永平侯府,事情的真相說出來,十娘私自離家,她有這樣一個離經叛道的姐姐最終,聲譽受損的是她們兩人,得不償失的是羅府。

所以,濟寧師太才敢這樣直白以告。

既然夫人不反對,那我等會走趟羅府。濟寧師太的目的達到了,笑眯眯地站了起來,如果太夫人問起,我會說是兩位姨娘想到慈源寺出家,特託我來請夫人到羅家大太太面前說項。至於其他,自會一字不提。

敢情還要感謝這位濟寧師太和兩位姨娘不成

十一娘有些啼笑皆非。

她突然有點理解徐令宜的無可奈何。

那天在小院,明明知道是元娘設的一個陷阱,明明知道會有什麼後果,為了那些顧忌的人或是事,卻只能眼睜睜地跳下去

回到太夫人那裡,濟寧師太果如在東廂房所言,說是受兩位姨娘之託來請十一娘到大太太面前說項,還說,十一娘覺得兩位姨娘既然是出家意志已定,樂意成全,待一月新婚過後,問了太夫人侯爺的意思再擇日回孃家為兩位姨娘的事與自己的母親商量。

大家聽了雖然都覺得有些意外,但濟寧師太的話說得通情達理,又是十一娘娘家的事,也就沒人這個時候去追究。

濟寧師太說了一會話就告辭了。太夫人看著時辰不早了,和杜媽媽去了佛堂。其他人自然也就散了。

十一娘回到屋裡就找了冬青來,把濟寧的來意告訴了她。

你回去一趟,把這事告訴大奶,特別要提醒大奶,看濟寧的樣子,是打定了主意要插手這件事了。又叮囑,暫時別跟大太太說,先跟大奶說,請大奶拿個章程。看我這邊該怎麼辦

冬青應諾而去。

十一娘又叫了陶媽媽來:能不能挑幾個機敏伶俐的人,我這邊還有兩個二等丫鬟六個三等丫鬟四個粗使婆子的缺。

陶媽媽忙道:夫人放心交給我來辦。下午就把人領來您看看。

十一娘點頭,又低聲道:能不能安兩三個人到外院的書房當差。

不愧是元娘的人

陶媽媽微怔後立刻低聲道:三位少爺在家學裡上學,那邊有好幾個人都是我們派過去的。夫人想知道什麼,只管問我就是。就是我一時半會答不出來的,下午也能有信給您。

十一娘微微搖頭:聽侯爺的口氣,只怕是在給三位少爺尋合意的先生。到時候肯定是在外書房別設講堂。諄哥兒今年都六歲了,身子又弱,多半會跟著幾位哥哥在外書房啟蒙。太夫人根本沒有把諄哥交給我帶的意思。而且,我們畢竟是內宅婦人,不比爺們在外見多識廣。如果有個好先生在身邊時時指導,既佔了名份,又能督導諄哥的品行學問,有什麼事,我們也可以和先生說,讓先生去教導諄哥。豈不比你我這樣胡亂插手的好。

陶媽媽不由讚賞:夫人這主意好。我知道了。這就去辦。說著,竟然急急起身。

你也不用這麼急。十一娘笑道,一是先生的事還沒有定,二來也只是先備著,怕到時候引人的耳目。要知道,還有三位少爺一起讀的,是我們想看著諄哥,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是要去看著二少爺。

陶媽媽立刻點頭:夫人放心,我自會做的神不知鬼不覺。說著,又露出幾分猶豫來,就是晚香那裡,還有些麻煩

你說說看

晚香昨天跑到我這裡來說,府裡大里的廚房,其他十個廚房都按單子配菜,不允許再點菜。如果誰臨時要加菜,自己出錢由廚房裡單做。陶媽媽還怕十一娘聽不懂,解釋道,以前大姑奶奶掌家的時候,是按廚房的大小拔錢,多少自負。有的廚房上半個月用的多了些,下半個月就省點。也沒有出現過支的事。臨時加菜,是出來的費用,自然也由各人自掏。可三夫人這樣一來

這樣一來,十個廚房就可以一起買菜了。十一娘笑著接了話茬,廚房採買可就大財了。是不是

陶媽媽怔住。

十一娘的笑容依舊是那樣,溫和中帶著一點點的親切,可眼中卻有種洞察一切的鎮定從容。好像在說,不過是些小伎倆罷了,你不必慌張

陶媽媽突然間臉色燒得通紅。

一眨眼,竟然寫了一百章了onno哈哈~

本章節由書友上傳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吱吱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