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莫先生的傳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他們原本都是吐蕃的勇士。

默嘔給了他們食物,並且將無處可去的人收做了護衛。

接下來的日子,默嘔一直讓這些孩子去送信。

直到半個月後吐蕃地界不論是西突厥人還是吐蕃人,都知道了有一個可以幫助買到大唐的兵器和糧食。

傳聞一時間在吐蕃地界上盛傳。

不少部落與遊蕩在吐蕃的西突厥人都聽說了,傳信的人是孩子,據說是一個叫做莫先生的人可以幫助別人買到大唐的兵器。

只是給這個莫先生送信的人是一個孩子,更有人說是好幾個孩子都在送信。

而且每一個孩子身邊都跟著一個護衛。

傳言越傳越快。

關於莫先生的傳聞越來越多。

誰都不知道這個莫先生是誰。

也不知道這個莫先生在哪裡。

默嘔來到河西走廊的邊界很近的地方,在這裡買下了一個驛館。

這個地方背靠河西走廊,後方是大唐的守備大軍,而且在河西走廊來往的關外人不少。

默嘔用一些金子買下了這附近的一座酒肆,用來作為落腳地。

來往的關外人是生意來源,甚至還有後方的大唐守備官兵也時常會來喝酒。

這裡是一個再好不過的地方。

而且和李正聯絡上之後,可以得到涇陽上好的食材用來做生意。

默嘔心中很滿意。

酒肆買下之後,默嘔把人手都留了下來,讓他們繼續在這裡幹活。

幾天只有,默嘔就收到了第一份來自西突厥的訂單。

聽著送信回來的孩子的描述,默嘔就知道了是誰來買兵器,是一個以前西突厥的貴族。

默嘔把信收好,準備下一次去關中進食材的時候交給李正。

酒肆的經營照舊,在這個酒肆還可以打聽到西突厥和吐蕃之間的東西。

誰也不知道這個和酒客們熱情交談的酒肆掌櫃,就是當初的西突厥國師,就是當初那個一手拿著關中兵器,一手差點把東突厥平定的西突厥默嘔。

如今的默嘔已經改頭換面,說著一口流利的關中話。

如不是默嘔自己說他是東突厥人,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這個默嘔是關中人。

快要到冬季的時候,一支從嶺南而來的運糧隊到了長安。

一路到了涇陽。

馮盎在冷風中收緊衣衫對李義府說道:“李正人呢,老夫有事和他談。”

李義府忙著招呼人收糧又說道道:“馮大將軍再等等,最近長安令有點忙,估計還要在等一會兒才回來。”

馮盎看到李績在護衛隊的營地中和人攀談著,也說道:“老夫先去找李績老匹夫聊聊,等李正來了讓他來找老夫。”

說完馮盎笑呵呵朝著李績喊道:“李績老匹夫,和老夫喝一杯?”

李績也笑臉相迎。

涇陽,李正坐在馬圈還在和王鼎交談著。

王鼎狐疑地看著李正小聲說道:“長安令,最近老奴聽聞一件事。”

李正烤著羊肉串,“說來聽聽。”

王鼎坐在火架子旁取暖,聞著烤羊肉的香味說道:“也是陛下說起的,最近也不知道怎麼了,咱們皇家的幾家外戚,有些招耗子。”

李正琢磨著疑惑,“招耗子?”

王鼎一臉認真地點頭。

李正一臉恍然地說道:“耗子是吧,那要養貓呀。”

王鼎瞧著李正說道:“長安令,你是真的不知道嗎?”

乾笑兩聲,李正往羊肉串上撒上一些辣椒粉說道:“我知道什麼?我什麼都不知道,我都沒有離開過涇陽半步。”

王鼎接過大虎遞來的熱茶又說道:“長安令,有些事情雖然不能明說,但是咱們也不是外人。”

李正吃了一口自己做的烤羊肉,“到了冬天,羊肉的口感越來越好了。”

王鼎湊近坐了坐,“長安令,最近陛下說幾家外戚也不知道怎麼了,總是走丟人,這人走著走著,什麼都幹,人就突然不見了。”

李正吃著羊肉串疑惑道:“是嗎?這麼神奇。”

王鼎點頭,“可不咋滴。”

李正遞給王鼎幾串羊肉又說道:“這是大變活人啊,也太會玩了。”

王鼎嘆息一聲,“長安令,你說最近幾家外戚的人,莫名其妙就不見了,大理寺沒日沒夜地查,還沒查到一個結果。”

李正非常贊同地點頭。

見李正還在裝糊塗,王鼎又問道:“長安令知道那些不見的人去哪兒了嗎?”

李正換了一個坐姿對王鼎說道:“其實不瞞王公公,最近我也遇到了一些煩心事。”

“哦?”王鼎好奇道:“什麼煩心事?”

李正又拿了拿起一旁的生羊肉放在鐵架上,“也不知道最近怎麼了,我們涇陽有些招蒼蠅,王公公知道蒼蠅嗎?”

王鼎點頭。

李正抬頭說道:“王公公有所不知道啊,那些蒼蠅天天都在頭上飛著,他們什麼也不幹,就一直嗡嗡嗡地飛,你說煩不煩。”

王鼎吃著羊肉道:“確實挺煩的。”

李正也點頭,“現在王公公知道了吧,其實我也有一些煩心事。”

王鼎站起身說道:“老奴明白了,這就去和陛下說,幫長安令把那些蒼蠅趕走。”

“王公公客氣了。”

王鼎擺手說道:“長安令不用送了。”

等到王鼎走後,李正也吃不完這麼多的羊肉串,對大虎說道:“把這些吃不完的羊肉串,分給村子裡的孩子們,別浪費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大虎點頭答應,“明白了。”

李正離開馬圈,又去了村口見了馮盎。

和馮盎敲定了糧食種子互換的事情。

涇陽給嶺南土豆種子,馮盎給涇陽更多水稻的種子。

半月之後,涇陽就收到了不少皇家外戚的道歉信,對涇陽這麼些日子的打擾那些外戚都送來的信件,甚至還送來錢財以表道歉,以後再也不會來打涇陽坊市的主意。

而就在這些外戚道歉之後,不少之前外戚的眼線,又回到了長安。

那些消失不見的人都狼狽地回去了,涇陽還是和往昔一樣地做生意。

李正坐在家中聽著許敬宗的彙報,有些事情給自己添堵就算了,給李麗質也就是自己的老婆添堵,沒把這些外戚的牙給打掉就算不錯了。

這些外戚能來道歉,看來也是李世民在其中出力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