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未雨綢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建輝到了RB自然不會只是為了這場官司,相對於這,他對於公司接下來的計劃更關心。

目前輝鴻遊戲公司街機除了遊戲開發之外,在硬體上面沒有任何實力,不管半導體芯片還是印刷電路板,乃至顯示器,這些目前都是依靠外購。

他早就有計劃進入硬體的研發和製造,只是之前受限於自己的資金,所以才沒有投入這方面。

而九龍倉一戰,讓他獲得了不少的資金,雖然在一些大的投資還不行,但只是投資印刷電路板制和顯示器製造還是沒有問題的。

在製造裝置上面,李建輝首要選擇就是RB的公司,目前來說,這裡不僅質量不比美國差,價格方面也遠比美國便宜的多。

在RB多家知名裝置製造商中,李建輝旗下採購人員經過多次接觸和溝通,選擇了迪恩士。

這家公司目前強項就在於印刷電路板製造裝置,不僅僅在RB國內,在整個亞洲都佔有極大的市場。

裝置經受了各地市場的考驗,其價格以及售後服務也非常不錯,對於李建輝剛剛進入這個行業來說,選擇迪恩士是最佳的選擇。

這次李建輝拿出五千萬港幣建立輝鴻電子公司,目前主要佈局電子印刷電路板產業,以滿足自己公司對PCB的需求。

有時候李建輝不得不感嘆RB人的務實和低調,前往迪恩士的一路上,哪怕是繁華的東京銀座周邊街道,也很難看見幾輛豪車。

這裡沒有勞斯萊斯,沒有賓利,沒有捷豹,也沒有保時捷蘭瑪莎拉蒂,一路之上,李建輝幾乎沒有看到一輛RB品牌之外的車輛。

豐田、本田、尼桑、三菱、鈴木、馬自達,在這大街之上幾乎都是這樣的車輛。

管中窺豹,李建輝非常明白,未來自己一些產業想要在RB市場站穩腳跟,只怕不會那麼容易。

就比如即將研發出來的霸王遊戲機,當世嘉、任天堂也開發出相似的電視遊戲平臺的時候,只怕RB遊戲迷們將會優先購買世嘉和任天堂的產品。

李建輝想要在這市場分一杯羹,最終恐怕還是要從遊戲開發上面想辦法。

只有持續推出熱門遊戲,才能夠吸引這裡的遊戲迷放棄世嘉和任天堂的遊戲平臺,購買輝鴻遊戲公司的霸王遊戲機。

抵達迪恩士的停車場,李建輝看見這裡停著的依舊是清一色的RB車,沒有一輛所謂的豪車,他的內心有著一種別樣的情緒。

這裡的環境和香江有著極大的不同,李建輝那輛賓士在香江只能算一般,勞斯萊斯、賓利、捷豹在香江才是身份的象徵。

或許正是這種性格的原因,雙方發展走向了不同的道路,香江充滿了喧鬧和嘈雜,也使得香江商界更加的功利,喜歡進入來錢快的地產金融等,而對於電子半導體這種需要沉靜下來的產業,大家並不熱衷。

相對來來說,李建輝已經算一個異類,他有了資金之後,目前考慮的依舊是佈局電子半導體產業,完善自己的產業鏈,而不是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地產裡面去。

不過這傢伙也不是什麼聖人,賺錢的行業他同樣不會錯過,要不然也不會拿下三十公頃商業用地了,他不過是分個先後順序而已。

穿越之前的他不過是二十多歲的青年,這具身體更是十多歲的少年,張揚是年輕人的個性,他還沒有到要隱藏功無名的時候。

對於RB這種狀況感慨歸感慨,回到香江之後,該怎樣還是怎樣,該換豪車的時候還是要換,畢竟他只是一個俗人。

前世豪車美人可是他的夢想。來到這個世界,有了這樣的能力,他又怎麼會不把曾經遙不可及的夢想給實現呢?

他今天觀察這些,不是要學習RB富人處事的方式,他主要是思考未來如何讓自己產品更好的進入RB市場,並且能夠讓RB市民接受和追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不僅僅是自己觀察,還給公司東京事務處的經理楊成斌佈置了一項長期人物,那就是多瞭解RB這個社會意識形態和市民的價值取向,尋找更好的方法推廣輝鴻遊戲公司產品。

雖然目前輝鴻遊戲公司街機在RB銷售還算不錯,但李建輝必須要未雨綢繆。

萬一RB政府對他的產業進行打壓限制,如何能夠把自己損失降到最低,這些都是公司高層和公司在RB的幾個事務處管理需要思考的。

前世穿越而來的李建輝很明白,只要自己不想做二等公民,隨著未來產業不斷擴張和發展,制裁他的產業只是時間的問題。

這也無關乎什麼意思形態,其根本還是利益問題,除非李建輝放棄高技術的研發和掌握,要不然遲早都會面臨這一局面。

為了到時候不至於手腳無措,李建輝從現在就要開始有所準備。

也是目前產業還不是太大,今後李建輝將建立自己專門的研究院,其中有一個部門,主要就是研究這方面的問題。

同車的周佳怡頗有些無奈的說道:“李生,你是不是考慮太多了,就我們香江目前的情況,只要我們公司自己不違反一些禁令,這近二十年之內,這些國家只怕不會輕易制裁我們香江的企業。”

李建輝自然清楚周佳怡的意思,要知道在97年香江迴歸前,其屬於英聯邦,這裡面有一個英聯邦經濟體。

沒有特殊的理由,沒有龐大的利益,不管美國還是RB,都不會輕易對香江企業出手。

只可惜周佳怡不清楚李建輝內心的野望有多大,到時候李建輝的產業勢必會在多個行業與美國、RB、韓國、西歐等國的財團企業爭奪市場。

在普通產業也就算了,要是在高新技術產業李建輝佔據絕對的優勢,這些國家和組織絕對不會放任不管。

就比如目前的RB,其汽車產業和鋼鐵產業正受美國打壓限制,這還是一個國家,更不要說計李建輝一個企業了。

李建輝要求楊成斌多瞭解RB面對美國打壓時的做法,形成一套可借鑑的經驗出來。

尤其是有關避開政府限制的一些做法,未來他的產業很可能會用到,特別是在美國市場。

這傢伙相對其它國家和地區,在技術比不贏的時候,更喜歡以勢壓人,直接用政策打壓限制,以保護自己國內企業的發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