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上船容易下船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場的其實很清楚,李建輝等人的思想和他們有一些區別,東華會這些以香江市場為根基,首先考慮的是香江利益。

這幾年為香江創造崗位最多的就是東華會旗下企業,尤其是華芯工業園、天水工業園、鳳凰工業園之內,有著超過五萬員工在為其服務。

這些天華鴻集團又在大規模招聘員工,不僅方便了北區市民能夠就近就業,也讓市區不少失業的市民有了新的工作。

而且在大浦的香江高新產業園之內,華芯科技集團旗下關於印刷電路板和顯示器(顯示屏)生產基地也在加速建設當中,在明年初,預計能夠再次增加兩萬個工作崗位。

另外天水圍會德豐廣場和將軍澳會德豐廣場在今年中秋節就會投入使用,隨著各大企業入駐,這又會產生幾萬個工作崗位。

這一個個專案,是六百萬市民對東華會對李建輝信任的來源,目前來說,沒有任何人能夠取代李建輝在香江的影響力。

李建輝帶著盟友在全球各地大規模圈錢,唯獨對香江市民,李建輝是真心對待。

因為李建輝介入,香江市民在公共交通出行、燃氣、電力等生活成本上面的支出幾年來都沒有上漲,要知道這幾年工資漲幅超過了一倍,房價也因為李建輝和盟友的壓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

也因為李建輝和盟友的影響,香江工業並沒有出現空心化,哪怕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產業搬遷,依舊沒有影響到香江工業經濟發展。

哪怕主業是地產的新鴻會,那邊也在深水埗建立了新鴻工業園,內部正在完善電腦配件產業鏈。

更加不要說這幾大財團耗費巨資建立的一棟棟集團大廈,在香江地產低迷的情況下,有了的撐起了香江地產方面的投資,推動了香江的經濟發展。

要不是因為北邊的關係,他們這些人除了包船王,只怕在香江上層已經是可有可無的存在了,李建輝等人也不會給他們什麼面子。

“各位,不管是基於我們曾經的想法,還是基於目前產業的發展,我們現在都只能夠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

說的不好聽一點兒,我們已經無法回撥頭了,要不然到時候我們就真的沒有任何地位可言,其手裡的產業也將走向沒落。”

其實這裡面一些人對於霍包二人是有一些意見的,他們很明白霍家產業受各方打壓,唯一的路就是靠向北方,因此也會這麼盡力的牽線搭橋。

至於包船王,他們也搞不清楚對方到底是個什麼心思,他們不相信包船王在做出一些決定的時候沒有去考慮後果。

只是已經上了這艘船,他們已經是身不由己,這個時候待在船上說不定還能夠搏一個美好的未來,要是跳船那就什麼都沒有了。

現在已經不是五年前,單打獨鬥很難崛起,商界相對來說已經固化,也只有融入五大協會,才有發展壯大的機會。

“我知道李建輝之言對大家觸動很大,但我們要知道,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是不可逆的。

哪怕不向北邊轉移也會向東南亞轉移,我們只是希望大家更多的轉移到北方而已,畢竟我們和北方才是一家人。

至於說轉移後市民失業問題,這也是在所難免的,這是任何城市產業升級都會面臨的,但香江高速發展必然能夠將其影響降低到最小。

你們大家都去北邊看過,只有我們堅定投資那邊,特區經濟高速發展,才能夠加速北邊對外開放,促進北邊經濟發展,提高北邊綜合實力。

也只有北方發展強大了,我們發展才不會受到打壓,我們旗下產業發展才能夠更有保障。”

只可惜此話並沒有振奮在場這些人的信心,見沒什麼事之後紛紛起身告辭,獨留霍包二人孤坐會議廳之內。

“鈺剛,香華會成員這邊還希望你能夠多溝通,在多堅持堅持,我相信要不了多久就會見到曙光,我也會和北邊溝通,爭取獲得更多產業投資資格。”

“鷹冬,人心散了就不好帶了,你應該清楚這兩年香江商界發展情況,繼續這樣下去,香江五大會只怕就要變為四大會了。

光靠理想和口號是無法長久的,一個進入不了的市場更是沒有任何的說服力。

看看李建輝動作就知道,他寧願讓黃光興常駐維也納開發中歐市場,也不願意繼續為一點兒內銷而扯皮,今天更是說出這番話,足以看出對方已經不在意所謂的十億人市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且從欣建系最近佈局,可以看出對方已經把重心放在了東盟,之前只是重點佈局馬來和泰國,最近只怕是要大規模進軍菲律賓了。

宿務市是我們華人在菲律賓主要聚集城市之一,李建輝只怕要將這裡打造為第二個新山。”

霍鷹冬這裡訊息比包船王更多,他知道欣建系接下來幾年還會不斷加大在東南亞市場的投資,以鞏固欣建系在那邊的市場。

今年玉獅集團與馬來檳城合資的汽車品牌檳獅汽車將會整車下線,香江航空也將和新山國際機場達成合作,建立香江航空繼香江、桃園、吉隆坡、曼谷、溫哥華之後的第六基地機場。

黃埔鋼鐵公司也將在新山建立鋼鐵生產公司,以滿足東華會旗下產業在東南亞市場鋼鐵方面的需要。

最重要還是東華島那邊建設還在加速,據傳聞隸屬於東華領地的防衛部隊已經在接受英倫皇家海軍已經皇家空軍以及陸軍的訓練。

他很清楚,北邊之所以在內銷比例和一些產業卡欣建系,這就是雙方之間最大的一堵牆。

北邊想要掌控主動權,李建輝也不是逆來順受之人,同樣希望把關係自家的利益掌控在自己手裡。

以至於這一年來雙方關係直轉急下,曾經擔任急先鋒的欣建系早已不見,現在更多只是在商言商,而不是談什麼情懷。

霍鷹冬知道,從今天開始,除了自家因為舉辦喜喪酒宴之外,其他邀請李建輝等人只怕將不會再出席,雙方關係也將走向陌生。

今後他也再也無法如同曾經那樣以一點兒理由就召集到香江華人家族聚會,也喪失了牽線搭橋的能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