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改變的開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因為家裡人不少,張光文直接開車到將軍澳訂購了十桌的飯菜,今天中午周邊的人一起吃飯。

這不是劉小娟或者是張光文要顯擺,在拉攏村裡關係的同時,主要還是這次回來建房,需要大家理解支援。

當然,這次主要是請和劉小娟關係不錯以及挨著李建輝家的鄰居們,並不是請整個村的人。

要知道曾經調景嶺可是好幾萬遺留之人,加上大家組建家庭有了後代,哪怕已經搬離了很多,這裡依舊有著上萬的人口。

這裡之所以幾乎被香江政府遺忘,各項基礎設施極差,主要還是這裡似乎獨立於香江其它地區,在這裡能夠看到很多帶有時代特色的標誌乃至旗幟。

而香江政府似乎也預設了這個地區的存在,並沒有要強勢改變這裡的想法。

李建輝的計劃勢必會觸碰一些調景嶺頑固派的根基,尤其是目前調景嶺的幾位話事人,這些傢伙和寶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和陳志勇他們完全不一樣。

哪怕李建輝身後有著14k撐腰,也不一定能夠壓的住這些頑固的傢伙。

按照李建輝計劃,調景嶺人員將逐步向將軍澳及其周邊遷移,改善這擁擠的環境,同時也逐步對調景嶺進行開發。

至於這批人,有能力幹建築工地的,他們可以提供去工地工作的機會。

有能力進廠工作的,他輝鴻工業園也會優先錄用。

實在想要學習先輩,14k那邊也會給他們機會,遊戲廳、酒吧、ktv,甚至未來的娛樂城,都需要人手維持秩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然,要是願意在工業園周邊開餐飲店的,他同樣願意提供幫助。

不過這些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不能夠再沿襲調景嶺這套做法,不能夠繼續給灌輸那些思想,也不能夠弄那些標語和旗幟。

李建輝很多時候有些不齒那些對曾經念念不忘的老家夥,他們也不想想,現在都什麼情況,大家都被拋棄了,居然還念著對方,活脫脫把這整成了小寶島。

也讓這和香江格格不入,絲毫沒有享受到香江高速發展的紅利,一直都是偏僻貧窮和落後。

這事14k內部很多中高層其實早就不滿了,他們雖然早已不受擺佈,但在調景嶺這邊,一直都受著那邊的影響。

現在14k開始向正規產業轉變,他們可以放心的讓後人們加入公司工作,自然也就出現了一些不一樣的想法,在調景嶺的那些元老也該安享晚年了,一些事情就不用他們再操心。

這次李建輝回來就是一個試探,準備看看這些老家夥是不是依舊那麼頑固,會跳出來對他進行干涉。

在這場宴席之上,大家都相當高興,尤其是那些孩子們,因為家裡比較貧窮,很多孩子一年很難吃到幾次這樣的宴席,一個個肚子都吃的圓圓的,吃完還不忘往兜裡裝一些張光華特意購買來下酒的鹽花生。

在飯後,李建輝也當著這些鄰居的面說道:“我在這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在將軍澳已經拿下土地,現在建築隊已經入場,要建立幾家生產公司,一期工程預計九月份,到時候需要四千到五千的員工。

工資方面也比深水埗那些工廠要好上一些,只要肯幹,一個月工資1200港幣沒有問題。

到時候我們會優先從這裡招聘員工,在春節的時候大家可以和家人思考一下,要是覺得合適,在9月份就可以進入輝鴻工業園。”

香江這一時代,一個普通工人工資也就800~1000港幣左右。

在輝鴻遊戲公司,不加班的話,都有1000港幣左右,稍微加點班1200港幣沒問題,要是遇到業務特別忙,加班時間多,工資會更多。

李建輝是商人,不是什麼慈善家,他只會給調景嶺的人提供機會,不會因為他們的身份就提高工資待遇。

在場這些人聽到這訊息內心都有不少想法,那些讀書成績好的不提,很多中三或者中五就畢業的,剛剛出去也就七八百港幣一個月,而且未來怎樣還不一定。

而李建輝的工業園就修建在將軍澳,距離調景嶺非常近,他們這些老一輩也能夠時常知道孩子情況,一些人準備把剛滿十六七歲的孩子送到輝鴻工業園裡面去。

也有一些對此無動於衷,畢竟李建輝的實力只是傳言,要知道李建輝才剛剛搬出調景嶺半年,很多事情還是要眼見為實才行。

李建輝對此也不急,他現在也就放個話,正式招工要到九月份,時間還很早。

至於調景嶺這些人願不願意進入輝鴻工業園,那就和李建輝無關了,機會已經給了,要是這些依舊不願意把握,未來後悔也怪不了他。

除了宣佈這一事情之外,還有關於幾家準備建房的事情,請在場這些支援理解。

本來這修建房子和這些人沒什麼關係,但調景嶺的現狀畢竟是一種相對自治的狀態,香江政府除了建立警署、郵局、消防等,除了維護治安,並不會過多插手這裡。

李建輝等人建立別墅自然不會是小家小院,佔地面積大,用到的地也不少,要是這些人不支援,還真不太好處理。

也好在劉小娟的為人還不錯,加上可能有著陳志勇的影響,關於他們準備修建房子的事情並沒有受到誰的刁難。

要說這調景嶺的地,那可不是一般的差,根本就無法產出多少糧食,調景嶺的人們也從來不靠種地生存,打工和家庭手工才是他們耐以生存的手段。

李建輝願意購買土地,他們求之不得,反正放在那裡也是浪費,還不如換點兒錢回來。

今天中午,可以說是賓主盡歡,李建輝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這些人也相當高興,以後打工又有了一個好的去處。

而且他們也看到了改變的希望,他們這一輩人在這樣的環境已經忍受夠了,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還一輩子處於這樣的環境。

他們同樣希望調景嶺能夠和香江那些繁華的地方一樣,有著便利的交通,有著良好的醫療,有著大型購物中心,有著就近工作的機會。

至於那些老頑固的內心的信仰,他們根本就不在乎,他們只希望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所謂的政治和他們沒有任何的關係。

尤其是李春雪、李建陽這一代人,哪怕一些教育洗腦,他們依舊不會像這些老頑固一樣堅持那已經偏居一偶的信仰。

這一代人更加的現實,更加追求自身的幸福以及物質財富,走出調景嶺是他們每一個人的夢想,而不是在這裡保持那所謂的主義精神。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