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調景嶺規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時隔將近一年,李建輝再次見到了村老張暉,轉眼到這個世界已經過去了四年多,與第一次見到張暉相比,現在的張暉神態反而精神了很多。

對方見到李建輝也非常熱情,連忙請李建輝進屋坐,並且給李建輝倒上一杯開水。

“建輝,我本來準備過幾天去找你的,沒想到你今天居然回來了。”

隨著輝鴻城建設的加速,調景嶺村民搬遷工作也提上了日程,李建輝把說服這些村民搬出去的任務主要拜託給了張暉,欣建置業進行配合。

因為李建輝本是調景嶺人,加上調景嶺很多家庭都有人在欣建系旗下工作,並且李建輝在14K裡面影響也非常大,因此說服這些村民退出調景嶺這個貧民窟,前往輝鴻城居住還是非常容易的。

只是並不是所有都領李建輝的情,也並非所有人都怕李建輝,絕大多數村民都與欣建置業簽訂了合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唯獨那麼十來家和那所讓李建輝非常不滿意的德民中學並不願意接受欣建置業的條件,哪怕欣建置業給出了極好的補償,依舊不願意和欣建置業達成合作。

“你也清楚那十來家的情況,這些都是村老,也都是藍黨成員,他們之所以不想搬出去,一是不想喪失在香江最後一個宣傳陣地。

另外也是不想喪失自己的影響力,要是調景嶺依舊如同現在這樣,他們還有幾分薄面,一但完成搬遷,所謂的村老身份將沒有任何作用。

至於明德中學更是不想失去這裡,一但搬遷到將軍澳,那麼他們很多出格的事情就不能夠再做,比如學校那每週一升起的旗幟,比如那些口號和標語。

要知道寶島在這邊一是中華旅行社,另外就是這明德中學,若想要明德中學搬遷,只怕還需要你和中華社社長乃至寶島那邊溝通。”

明德中學對於調景嶺有著極其特殊的意義,這裡學的是三民主義,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調景嶺的孩子都以能夠進入明德中學為榮,這所學校也為寶島輸送了不少的人才。

這是張暉出面還真沒辦法解決,而且估計香江中華社社長也決定不了。

“張爺爺,剩下這十幾家和明德中學你就不用管了,這事我來想辦法。

那些老古董還想堅持自己那一套,我不相信他們子女也會堅持那一套。

而且只要把他們最後倚仗明德中學給搬開,我看他們還會不會死守自己那破舊狹小的住宅。”

既然李建輝對此已經有了計較,張暉也就不再提這方面的事。

兩人開始聊起了大陸那邊的情況,張暉本人也是川蜀人,二幾年的時候就入伍跟著楊森,幾經輾轉,最終來到了這裡,其內心深處對於家鄉從來沒有忘卻過。

李建輝這次返回了川蜀省,他也想要聽一聽家鄉的訊息,若是有可能的話,他希望自己臨死之前還能夠回去看一眼,到早已逝世的父母墳前上一炷香。

“這兩年那邊進行了很多改革,土地已經承包到戶,雖然還算不上富裕,但吃飽飯已經沒多大問題。

而且那邊現在針對寶島也改變了政策,更多希望談判來促進和平統一,也不會再計較之前的一些事宜。

你若要回去的話,我給香江新華社那邊溝通一下,到時候直接乘坐香江航空倒渝州的航班。”

聽到可以回去,張暉一時之間紅了眼眶,不是他們這些人不能夠體會他們內心的苦。

出川抗戰八年,他們在一場場戰役死人堆裡爬了出來,為的就是保衛這個國家這個民族。

然而到了這裡之後,明知道加在哪裡,他們卻不能夠回去,幾十年來只能吧家的思念深深的壓在心底。

這次李建輝和陳志勇的回鄉對調景嶺老一輩觸動非常大,他們覺得既然陳志勇都沒事,他們也能夠放心大膽的回去。

張暉今天跟李建輝提起,也是希望李建輝給那邊打一聲招呼,這樣他的安全會更有保障。

而且他這次也只打算一個人回去,子女們這次不用跟他回去祭祖,就算真出現危險,反正自己也是一個七十多的老頭,無所謂了。

在張暉家裡聊了將近一個小時,兩人才起身向著調景嶺渡口而去。

經過兩年多的建設,現在的渡口早已變了模樣,這裡也將會成為香江第三大私人遊艇碼頭。

未來不僅僅是李建輝的私人遊艇會停在這裡,陳志勇、張光文、潘志勇、葉罕、郭智權、馮敬堯、雷覺坤等的遊艇都會停在這邊。

至於李國保,東亞李家家大業大,是不會選擇來調景嶺安家的,遊艇自然也不會選擇放在這邊來。

不過有著這些人過來已經夠了,到時候調景嶺富人區就算比不了太平山頂,也能夠與淺水灣、深水灣、半山富人區相提並論。

關於調景嶺的建造規劃圖和記置業早已經做了出來,這邊會配備高爾夫球場、保齡球娛樂中心,健身娛樂中心,調景嶺公園,內部會有籃球場、羽毛球場、網球場等。

真正修別墅佔地並不多,主要還是這些配套設施,李建輝並麼有想過開發調景嶺賺多少錢,主要還是為了讓自己和家人住的舒心。

時常過來充當監工的張暉對李建輝說道:“現在這裡才像一個現代化的碼頭,我們曾經建造的那個說是碼頭都感覺臉紅。

好在我們調景嶺出了一個你,短短幾年時間,村民們的生活有了質的變化。

在香江任何地方,都不會再有人拿著有色眼鏡看我們,也不敢在自覺的比我們高上一等而看不起我們。

現在大家也都有了不錯的工作,而且今年年底就能夠搬進輝鴻城,住上舒適的新房,不需要再蝸居在這寮屋之中。”

不是香江人不清楚寮屋區環境有多糟糕,也不清楚住在這裡面又多危險。

香江著名的兩場大火,就是發生在寮屋區,尤其是53年那場大火,吞噬了無數的生命。

前年那場大火更是火燒連營,現在那幾千村民還在盼望著九龍倉集團關於翔龍道安置區建設的完工,好早日住進真正能夠容納且相對安全的房子。

調景嶺這邊雖然比翔龍道那邊好點,但也好不到哪裡去,都是香江貧民窟,儘管這幾年有了一些改變,但總體變化並不大。

李建輝這次是讓所有調景嶺村民搬出,調景嶺絕大多數建築全部推倒,進行從新規劃建設,讓這裡由曾經的貧民區變為香江頂級富人區。

他相信有了東華會路大多數會員在這裡居住,未來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富人選擇來到這裡安家落戶。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