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回到果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次李建輝也沒有讓渝州政府一無所獲,陳志勇代表欣慧酒店與渝州市政府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共同投資1.5億人民幣在沙區建立嘉陵江大酒店。

除此之外,陳欣怡代表欣建慈善基金會捐贈1000萬港幣用於渝州鄉村小學建設。

因為今天天氣還算可以,當天下午李建輝等人就選擇返回果城,受制於火花機場場地所限,他們只能乘坐運-5飛機從白市驛機場起飛。

這還是李建輝第一次乘坐如此小的飛機,只有11個座位還顯得有些擁擠,舒適度也遠遠無法和他的專機相比。

因為飛機小,飛行高度也比較低,這次他們倒是欣賞了一番渝州到果城沿途的風景。

這個時代沒有幾十年後那麼多的青山荒地,入眼的是一塊塊土地,哪怕是山樑之上也是種滿了莊稼。

在抵達火花機場的時候,李建輝等人同樣受到了果城市委市政府高層的重視和歡迎。

相對於前世生活在渝州所以瞭解一些渝州的發展,對於果城李建輝相當陌生,唯一瞭解點的還是果城管轄下的保寧市,作為四大古城5A級景區,他前世也曾蘇旅遊過一次。

這一世的父親是果城人,岳父陳志勇也是果城人,他也勢必要和果城產生聯絡。

國人故鄉情節根深蒂固,富貴不返鄉如錦衣夜行,不提其它地方,就說香江這邊,絕大多數富豪都向自己在內地的家鄉捐款,有的是建立學校,有的是修橋修路,有的是向當地學校捐款。

順德李肇基,潮汕李超人,包括現在的李建輝,他們都是商人傑出代表,事以利為先,但對於家鄉的援助他們沒有去考慮過回報率。

在這上面陳志勇表現得更加的淋漓盡致,欣慧集團在內地沒有任何業務,只因為果城是陳志勇的家鄉,欣慧集團每年都會向果城捐贈五百萬港幣用於鄉村小學建設。

與渝州高層不同,果城高層與李建輝等人商談更多是感謝,並沒有提及商業上的合作。

這幾年因為有欣建慈善基金會和欣慧慈善基金會的捐贈,果城在農村基礎教育這一塊領先全省絕大多數兄弟城市,哪怕比起省內兩位老大哥蓉城和渝州也毫不遜色。

尤其是李建輝和陳志勇祖籍所在的果城縣,所有村都已經擁有一所新修建小學,其中五分之三是欣慧小學,五分之二是欣建小學。

現在省裡召開教育工作的時候,果城地區分管負責領導以及教委教育局領導神色從容腰桿筆直的坐在會場,再也不復幾年前的神態。

“聽到吳專員的介紹,我感到非常高興,說明我們欣建慈善基金會的捐款物超所值。

教育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未來,我個人一直非常重視教育,我旗下也擁有教育集團,目前在香江擁有兩所小學、兩所中學,一所獨資的欣建大學,另外還合資建立了香江影視傳媒大學、香江財經大學、香江航空學院以及香江建築工程學院。

我始終相信一個地方一家企業的發展靠的是人才,我們欣建慈善基金會今後將會一如既往的支援果城教育事業發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除了繼續援建鄉村小學之外,今後我們還會支援果城重點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發展。

我聽聞果城擁有三所高等院校,我代表欣建慈善基金會分別向這幾所學校捐贈五千萬港幣。”

聽著李建輝旗下擁有這麼多所大學果城高層內心相當震驚,要知道他們一個地區也才三所,這在整個川蜀省來說已經排在前列,而李建輝不過一屆商人,這有些超乎他們的想象。

同時也感嘆香江不愧是世界級大都市,看看這教育,僅僅是李建輝這邊就有五群高校,不敢想象香江高校會有多少。

這也是他們不瞭解香江情況,就在幾年前,香江高校比果城還少,一共就兩所,香江大學和香江中文大學。

也就這幾年才發力,加上在建的,擁有學位的大學已經有十一所。

這次李建輝的捐款也讓果城高層非常的驚喜,雖然果城政府對於三所高校沒有管轄權,但這三所高校畢竟在果城,學校發展好了,對於當地的發展也非常有利。

隨後陳志勇也代表欣慧慈善基金會向果城中學、果城嘉陵中學、龍門中學分別捐贈1000萬港幣。

對於果城高層來說這簡直是意外之喜,與三所高校不同,三所中學可是歸果城政府管理,三所中學發展好了,有著他們的一份政績在。

1000萬港幣說多不多,但說少絕對不少,哪怕是直接以目前的官方匯率兌換,那也是三百多萬人民幣,這筆資金足夠為三所中學硬體設施提高一大截。

這次的會談李建輝非常的舒心,不需要去考慮哪方面合作比較合適。

在晚宴的時候,果城市高官郭伍彬再次感謝李建輝和陳志勇對家鄉教育事業的支援。

“李先生,吳家小丫頭從小就是我們看著長大的,她遲去公職去當個體戶,我們都是強力反對的。

她給我們說了不少理由,其中最核心的理由就是你的事蹟,你不僅僅是商業能力傑出,對於地方經濟發展同樣厲害。

也聽聞香江不管是將軍澳還是天水圍,都在你的佈局下短短幾年就成為了新城,經濟發展也是一日千里,不知你能否給我們果城經濟發展提供一些建議?”

李建輝沒想到郭伍彬居然讓他給果城經濟發展提建議,這事讓他有點懵。

果城經濟情況他根本就不瞭解,而且目前只是改革初期,很多政策還沒有下來,他的一些建議根本劉沒用。

除了幾個特區,目前國內改革主要還是在農村,這方面他也給不了太多經驗。

“郭書記,我對於果城瞭解不多,一時之間很難給出有用的建議。

站在商業的立場,我對於果城企業的建議是重視產品質量,跟緊市場風向,在同類產品上面找準定位,這類人喜歡什麼樣式的產品,我們就生產什麼樣的產品。

重點扶持一批龍頭企業發展,把企業的名氣給打出去,讓其成為果城支柱企業,帶動果城經濟發展。

至於具體扶持什麼產業,這就需要你們來決定了,我只能說實在找不到比較好的話,就扶持我們現在正在喝的東西吧。”

前世A股什麼最牛,毫無疑問是白酒,而且川蜀省名酒不少,果城前世沒什麼出名的酒,但這個時代還有大把的機會發展出一個全國知名白酒品牌。

李建輝前世記憶裡實在想不出果城有什麼代表企業,也就只能再這方面出招了,而且著方面相對簡單,前期不需要太多資金和技術。

若果城政府真要是大力扶持一家白酒企業,相信未來發展前景絕對不錯。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