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抵達渝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雖然已經有了自己的專機,但一年到頭李建輝還真沒有坐幾次,反倒時常給欣建系高層使用。

上午九點,波音747從啟德機場起飛,向著渝州白市驛機場飛去。

專機就是不一樣,飛行時比普通客運飛機更加穩定,而且內部佈局和裝飾也非常繁華。

在休閒區,眾人一邊看著還未正式上映的喋血雙雄,一邊聊著家常。

“建輝,說起來託了你的福,我有生以來第一次乘坐飛機居然是這樣豪華的專機。”

別看陳志勇在香江已經生活三十來年,也混出了一些名堂,這還是他抵達香江之後第一次離開香江。

他不是沒有錢,但因為內心各種顧慮,沒有前往香江之外旅遊,也沒有出席任何香江之外的活動。

隨著李建輝產業這幾年的高速發展,加上勇字堆要在也已經徹底轉型,他個人更是香江知名企業欣慧控股集團董事局兼總裁,亞洲籃球聯賽(ABA)主席,讓他心裡的顧慮大減,也讓他敢於堂堂正正前往各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次返回家鄉只是一個開始,作為ABA主席,隨著聯賽的開始,今後陳志勇會時常奔波於日韓、寶島、東盟幾國,只怕到時候陳志勇會專門為自己購買一架專機。

在座這些人,除了李建輝之外,其他幾位雖然坐過飛機,但專機還是第一次,坐在這上面和普通客機有著別樣的體驗。

以至於幾個小時的航程,在這些人邊看電影邊聊天之中很快就過去了。

相對於啟德機場的繁忙,白市驛機場這邊無疑要清閒的多,而且這邊在停機坪停放的寥寥幾家客機也都是老式短程客機,唯一一架較新的空客A300還是香江航空的客機。

前世生活在渝州的李建輝聽說更多的還是江北國際機場,對於白市驛機場瞭解並不多。

畢竟他前世出生的年份是92年,而白市驛機場91年就停止了民航。

不得不說,有時候當資本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其代表的就是一種地位。

李建輝作為世界首富、香江商界領袖、香江十大傑出青年之首,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返回故鄉,於情於理川蜀省這邊都要高規格對待。

在李建輝和陳欣怡走出艙門的時候,見不少人在此等候,而且他還在人群之中看到幾位熟人,其中就有堂姐吳瓊英。

剛剛走下舷梯,就見一位年近三十的女士用粵語說道:“李生,歡迎您和家人回到故鄉,我是香江新華社副主編趙麗娟,您和家人在川期間,若需要翻譯的話,我將為你們提供服務。”

“辛苦趙女士從千里之遙來到這裡,上次我母親和大哥返鄉多謝你的照顧,讓他們能夠順利的和家鄉的人進行交流。

至於我們這裡,我爸陳志勇先生本是果城人,雖然是少小離家,但語言這方面並沒有丟失。

雖然我在香江主要說的是粵語,出席國外一些活動甚至是英語,但我的國語也還算標準,哪怕是西南官話也還算可以,因此這次就不麻煩你跟我們東奔西走了。

川蜀的有著很多美麗的風景名勝,你正好可以趁著這次時間好好瀏覽一番。”

聽著李建輝用西南官話說的這段話語,趙麗娟就明白這次自己翻譯工作不用做了,李建輝可以毫無障礙的和家鄉人進行交流。

雖然有些為任務而感到洩氣,但她沒有忘記今天的職責,她開始為李建輝等人介紹在這的這些人員。

站在最前面年約六十的男士是川蜀省委常委兼渝州市高官張衛華,後面的則是渝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兼省統戰部副部長孫棟民,渝州市委常秘書長吳健平。

除了這三位,還有渝州商業局、教育局、工業局的一把手,以及果城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蔡曉玲。

李建輝和陳志勇分別與這些人一一問好,對這些人在此表示感謝。

……

本來李建輝等人計劃直接在這轉乘小型飛機直奔果城火花機場,只是張衛華等人非常客氣的邀請和挽留,加上李建輝本就有一些計劃,因此也就沒有立即離開渝州,而是住進了位於沙區的招待所。

一家人吃午飯的時候,李建輝才有時間詢問吳瓊英這半年多時間在渝州的發展。

見李建輝提起自己,吳瓊英略帶笑意的說道:“靠著你的照顧,目前我的臨江電器已經是沙區最大的一家專門從事家電銷售的門店。

現在不僅經營景怡電器和大同電器,同時還銷售我們省內的多個家電品牌,而且我現在在蛇口拿貨都是和其他渠道商一樣,一手交錢一手拿貨。

除了經營這家店之外,也就做做渠道商,把景怡電器和大同電器產品批發給渝州有需求的個體戶。

也就是因為一些限制,要不然我也會學易購電器那樣開分店。”

吳瓊英這邊發展順利,李建輝也為其感到高興,只要保持下去,未來國內家電就不在只是國梅和舒寧的天下,臨江勢必會插上一腳,不說成為絕對的霸主,和國梅、舒寧三分天下還是很容易的。

至於說易購電器,這畢竟屬於外資企業,發展沒有臨江這麼容易,李建輝是非常看好臨江的前景,未來若是吳瓊英要融資,他肯定會投資。

相對於李建輝詢問吳瓊英商業發展方面的事宜,陳志勇更多的是瞭解老家的情況。

“陳叔,陳爺爺和陳奶奶身體都還算硬朗,你不用擔心。

我現在倒是擔心欣怡抱著的淑妍,回果城還好點,畢竟還有小型飛機,但果城到太平公社的路既不是瀝青路,也不是水泥路,道路非常的顛簸。

而且從公社到村裡是沒有公路的,幾公裡路只能靠步行,我昨天打電話,家裡這幾天又正好在下雨,只怕對你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前往過香江的吳瓊英清楚,李建輝他們出門就是豪車,道路還相當平坦。

果城這邊遠遠無法和香江相比,本來道路就不太好,現在又下了幾天雨,對李建輝和陳志勇他們返鄉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要是沒有帶著才幾個月大的李淑妍還好點,畢竟都是大人,雖然遭點罪,還是能夠堅持過去的。

但現在有著李淑妍這個拖油瓶,就不得不提前進行一些考慮,畢竟孩子還小,不能夠去冒風險。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