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個人電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收到美國傳來的情報,李建輝就一陣神傷,lBM已經正式推出了第一款個人電腦,而自己這邊的辦公區都還沒有建好。

至於硬軟體技術儲備也都和IBM這款5150相差甚遠,對方是使用的英特爾8088微處理器,用的微軟作業系統。

鳳凰集團這邊作業系統還在研發當中,處理器這方面華芯集團雖然已經在抓緊公關,但距離英特爾8088還有一些差距。

反倒是在電子表格軟體這方面,因為有李建輝進行指導,比微軟的要好上不少。

鳳凰科技園那邊加班加點建設,李建輝也沒有繼續去追進度。

為了不使鳳凰集團研發的第一款個人電腦性能比IBM的差距太大,在當天下午,李建輝特意前往了華芯科技園,瞭解華芯200微處理器研發情況。

在研發室,集團總裁楊成斌親自向李建輝彙報了目前的研發進度。

華芯200和英特爾一樣,目前都是採用的16位進位制,這倒不是李建輝不想上32位和64位,主要還是受硬體技術原因,目前16位都是非常先進的了,要知道幾年前李建輝街機還使用8位進位制的微處理器。

而且李建輝急需一款成熟的微處理器來為計劃之中的鳳凰電腦提供支援,32位乃至64位進位制的微處理器要等華芯200技術成熟之後才會進行研發。

“受制於自身技術原因,加上我們香江這方面的人才太過稀少,哪怕我們在西歐、北美、日本、寶島等地招聘了不少人才,但研發進度並不是太理想。

好在倫敦的藍楓科技那邊給了我們不少技術支持,華芯200預計在年底能夠完成研發設計和測試工作,並且進行批量生產。”

聽著楊成斌的彙報,李建輝也很無奈,香江之前就只有香江大學和香江中文大學,這兩所還都偏向文科,基本沒有這方面的人才。

在這方面華芯科技遠遠比不了藍楓科技,對方總部位於倫敦,有著英倫多所大學支援,人才並不是問題,而且微處理器技術也才起步沒多久,在專業精英面前技術還不算太過困難,只要資金到位,有明確的目標,要研發出來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李建輝讓周鵬飛建立藍楓科技,為的就是香江這邊一些技術研發困難就由藍楓科技來,到時候不管是技術轉讓還是技術授權都行,反正都是他的企業,不過是左手倒右手而已。

“成斌,我也清楚目前集團專業人才方面確實比較缺乏,但你們也要主動出擊,不能夠總想著依靠藍楓科技那邊支援。

雖然我們目前和藍楓控股關係不錯,但畢竟不是一家人,我希望你們能夠把技術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裡。

香江理工大學這邊已經開學,香江科技大學、香江城市大學預計明年九月份就會正式招生,我們欣建大學也已經動工修建。

華芯科技集團要和這幾所大學搞好關系,尤其是這裡面的跟電子半導體相關專業。

你可以去和學校談,與他們共建研究室,為其提供研究經費,公告獲得相關技術。

同時也為集團培養和挖掘優秀人才,讓這些精英畢業之後加入我們集團。

不僅僅是我們香江的學校,寶島和大陸的名校都可以試一試,比如寶島清華大學,內地的清華、成電等。”

華芯集團乃至欣建系旗下的這些科技研發型集團想要成為世界級企業,僅僅只是依靠香江人才是遠遠不夠的。

李建輝也早就有了這方面計劃,曾經試探性詢問內地高層欣建系產業能否在內地高校招聘員工就是為這方面準備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明面上面的欣建系高新技術企業想要發展,更多的還是只能依靠香江和內地高校的精英人才。

這一時期內地對於專利技術並不是太過重視,李建輝為其提供研究經費,只需要專利和成果,這方面應該不成問題。

不過這些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這兩年華芯科技研發方面主要還是依靠藍楓科技的幫助。

與華芯科技不同,藍楓科技更多是設計研發,他們並不從事生產,這方面的業務對方會交給主要從事晶片生產的新科集團。

因此藍楓科技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研發上面,加上精英人員加持,同樣是研發16位進位制微處理器,藍楓旗下的BM1066比華芯200進度要快的多。

對方預計九月前就能夠完成研發測試,十月份就能夠投入市場,而對方的第一個客戶就是利藍科技旗下的第一代個人電腦。

這家利藍科技雖然目前沒多大名氣,但背後股東來頭可不小,第一大股東為英倫新崛起的綜合性集團利普控股,另外藍楓控股、格羅夫納金融集團、安德魯控股公司(卡文迪許家族)都是這家公司的股東。

藍楓科技和利蘭科技等公司的建立,也被外界認為是英倫玫瑰財團進入電腦硬軟件產業的開端。

這方面美國作為領頭羊,顯然也感受到了不小的壓力,雖然目前還沒有產品出來,但不管是東華財團還是玫瑰財團都來勢洶洶,而且這兩家財團還是同盟。

一但這兩家產品推出市場,勢必會搶佔亞洲和西歐市場,嚴重擠佔美國企業的利益。

只是現在美國主要精力都被蘇聯和日本牽制,加上東華財團以及玫瑰財團在美國市場的業務並不多,他們就是想要打壓也不太容易。

唯一讓美國企業比較安心的是不管是網路網速建設方面,還是市場方面,美國都遠超其他地方,他們在個人電腦發展方面的優勢遠超香江和倫敦。

甚至一些美國巨頭已經在反思一直和日本企業這樣僵持下去是對是錯,倫敦和香江已經和紐約站在同一位置,並稱世界三大金融中心。

在高新技術上面,尤其是電子半導體方面,日本這邊還沒有打壓下去,倫敦和香江又趁勢崛起。

要是繼續這麼下去,只怕到時候會是鷸蚌相爭漁人得利,讓英倫和香江撿了大便宜。

美國從來就沒有小視過自己曾經的宗主國,作為曾經的世界霸主,哪怕這幾十年來有些墮落,但依舊是世界強國之一。

其國內很多企業和技術依舊是世界頂尖,比如目前美國和日本在美國市場競爭激烈的汽車產業。

別看兩家鬧的兇,美國豪車市場英倫品牌一直佔據首位,尤其是捷豹,也就是美洲虎,這幾年一直是美國豪華市場銷量冠軍。

本來美國以為這新一輪的發展風潮英倫這邊反應遲鈍,美國能夠將其遠遠甩開,誰想到這一年多英倫大量資本進入到這方面的產業,顯然不願意錯過這一發展風口。

李建輝的顯然不清楚,因為自己的蝴蝶效應,讓美國一些所謂的精英在謀劃不僅能夠讓東華會失去發展的根基,同樣也讓英倫失去東方這個還未開發的十億人口市場。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