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建輝在天水圍視察自己的產業,證券交易管理處為了維護香江股市穩定,對於財務報表弄虛作假的處罰也出來了。

和李福照探的口風差不多,處罰並不嚴厲,每個公司僅僅罰了一千萬港幣,至於個人並沒有受處罰。

最奇葩的還是,這邊處分公告剛剛釋出不到一個小時,證券法增加對財務報表造假相關法律在立法局獲得了透過。

從1981年1月1號開始,凡是上市公司向交易所以及對外公開的財務報表方面造假的將會按照新的法律進行追責。

這法律予以嚴苛了很多,對公司是罰款一千萬起步,沒有上限,而且公司董事、高管、財務等都要受到懲罰,嚴重著會被判處監禁,並且財務造假公司將會被嚴令退市,資產優先賠償股民的損失。

這法律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就是一道紅線,凡是越過了這條紅線,公司基本就完了。

這也讓李建輝想起了前世著名的安然公司,美股上面的龐然大物,營收數千億美元,就是因為財務造假突然崩塌。

這部法律出現對於股民是一個相當大的保護,有了這至少不太擔心購買了某公司股份,而這公司只是一個空殼。

同樣也有利於香江股市金融做大做強,因為有了這法律,會吸引更多的股民和資本進入三大交易所。

因為九龍交易所和聯合交易所有樣學樣,李建輝等人的計劃自然也就不能夠繼續實施下去。

因此,在當天下午,石鑫建材和元朗塑膠就釋出了新的第三季度財務報表,遠東交易所這邊也宣佈會在明天對兩家公司復牌。

在當天晚上,李建輝參加了由包船王舉行的晚會。

這次包船王請的客人都是大眾熟知的香華、東華、華新、新亞四大財團成員。

東華會這邊李建輝、李國保、雷覺坤、馮敬堯、張光文、郭智權都接到了邀請。

晚會不過是幌子,一聽包船王、李肇基等人之言,李建輝就清楚這次東華會要被針對了。

“包生,你這話就過了,我們東華會一直以來都沒有想過要針對華資企業,我們更加沒有要與誰為敵的意思。

這兩年來,我們東華會地產重心避開了各方重點開發的港島、九龍半島這些繁華之地,而選擇了新界進行發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我們金融業重點向這些地方轉移,避免與各方發生太大的矛盾。

就算影視傳媒方面我們發展也是涇渭分明,佳藝、新藝城等沒有仗著自身實力強、資源多、名氣大就去挖你們旗下的人才。”

雖然李建輝有些避重就輕,但這裡面說的也沒錯,若之前還有著聯合陣營施加壓力,他們也不願意和東華會發生太大的紛爭。

只是現在因為佳寧事件,引發了一系列問題,恆隆直接脫離了聯合陣營,一心要跟著三井財團走。

南洋財團成員是兔死狐悲,他們同樣脫離聯合陣營,在香江這邊獨立一方,不再加入其他陣營。

太古、怡和、渣打在香江收縮勢力,把重心轉移到了東南亞和澳洲,也不打算繼續和香江其它企業爭鬥。

目前聯合陣營也就匯豐、中華電力、香江電燈、長實、信德、無線、嘉禾等核心產業集團,加上怡和、渣打、太古幾個不出力的企業,已經沒有了之前力壓另外四大財團的優勢。

當沒有共同敵人之後,四大財團很難再保持之前的剋制,就如同香江地產建設商會一樣,現在這商會基本就是一個擺設,原來一個月一次的會議,現在半年一次都嫌多餘。

在四大華資財團中,東華會強大的實力無疑讓另外三家感到巨大的威脅,也迫使三方聯合起來共同應對東華會。

恰好這次李建輝的操作又給了三大財團聯合的藉口,這次針對的三家企業溢輝科技屬於華新會,嘉瑞電機是香華會,而佳麗傢俱則是新亞會。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李建輝在九龍交易所這邊選擇的三家上市公司正好屬於三大財團預備成員。

“李生,這幾年因為你們的選擇,我們在很多方面確實減少了很多紛爭,我也希望幾方能夠這樣相處下去。

我們一直都尊重東華會企業的發展,李生又何必對我們苦苦相逼,要不是九龍交易所反應及時,只怕溢輝、嘉瑞、佳麗三家公司現在已經易主了。”

“鄭生,你這可是冤枉我了,這幾大公司都是非常優秀的企業,我是不忍這樣的企業遭受太大的損失,所以才出手為其護盤,絲毫沒有要收購這幾家公司的意思。”

在場的對此早已經習慣了,別看李建輝還沒有滿二十,但臉皮之厚絲毫不下於在商海摸爬滾打幾十年的他們。

他們敢保證李建輝絕對是打著收購這幾家公司的主意,現在是沒有收購成功才這麼說,順道還提高著自己的形象。

包船王出聲道:“李生,我們明人不說暗話,現在的局面是東華會一家獨大,而且資本相當雄厚,我們單一一家根本就不是你們的對手。

我們大家都是同根同源,都是炎黃子孫華夏兒女,我們希望大家能夠更多的進行合作而不是競爭,香江市場就這麼大,我們何必在這小地方爭來爭去,到頭來實力沒提升多少,還鬧的大家都不愉快,你覺得呢?”

“我非常贊同包生的說法,我也不想大家鬧的不愉快,只是光我這麼想沒用,還要看大家怎麼想。

我聽說最近香華貿易公司發展可以用飛速來形容,月營業額不斷上漲,上個月更是高達近五億港幣。

只怕要不了多久,我香江華人第一大企業就要變為香華貿易公司了。”

因為李建輝把輝鴻集團左手倒右手,目前明面上香江本土第一大華資企業是欣建集團,目前估值已經達到了五百億港幣。

雖然這幾個香華貿易公司發展確實不錯,但短時間想要超過欣建集團幾乎不可能。

在場的這些也清楚,但這不妨礙他們對香華貿易公司的重視,尤其是鄭煜桐和李肇基等人。

他們非常清楚香華會和內地關係密切,若這樣平穩的發展下去,他們很可能被香華會甩開。

而李建輝要的就是在這兩家財團內心紮根刺,這樣哪怕三家合作針對東華會,也不太可能齊心協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