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支援、不打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麥理浩辦公室,面對即將前往倫敦的夏鼎基,他鄭重的說道:“之前我已經向政府遞交了關於華資崛起對我們英倫在香江的不利影響,尤其是欣建系這種不願意站在我們這邊的華資企業,嚴重動搖了我們在香江的根基。

還希望你回到倫敦之後,務必要重點闡明這一事實觀點,要讓本部對此多加重視。

我們願意給香江華資企業一個相對公平的營商環境,但這些企業必須要和我們站在同一條線上,要為我們所用。”

作為多年的高層官員,夏鼎基自然清楚欣建系不斷擴張目前來說對英倫政府在香江來說絕對沒有好處。

但這僅僅是在香江,對於本土影響並不大,甚至一定程度上還為本土經濟作出了不少貢獻。

“麥理浩,我不知道你和李建輝以及欣建系產生了什麼誤會,以至於你內心把他和欣建系樹立為我們在香江的敵人。

在我看來,欣建系發展不僅不會對我們在這的統治產生衝擊,還會加強我們在這的影響。

香江經濟發展的越好,香江市民就會越認可我們,香江局勢就會越穩定,我們今後談判中就越有底氣。

你要清楚李建輝出身調景嶺,他身上帶著右派的血液和烙印,哪怕作為一個商人的他進入北方投資,其內心也不可能和那邊站在一起。

我認為我們應該做的是不對李建輝和欣建系作出限制,讓他發展成為一個具有壟斷性的集團。

另外我們政府再扶持一家甚至是多家華資家族,加速他們的發展,來牽制甚至對抗欣建系。

到時候不管欣建系也好,還是這些家族也罷,為了自己利益,他們也不得不選擇站在我們這邊。

畢竟只有我們才能夠保護他們利益不受侵犯,也只有我們才能夠容忍壟斷性財團在香江存在。”

夏鼎基還有一個理由沒說,那就是未來哪怕他們失去了在香江的統治,欣建系和扶持起來的這些華資家族也能夠給那邊添堵。

這些把家族利益排在第一位的傢伙未來絕對不會甘心自身利益遭到侵犯,一但有什麼政策觸犯到他們利益,這些勢力必然會採取各種手段來反抗。

甚至夏鼎基還準備建議讓李建輝擔任行政局立法兩局議員,參與對香江發展和政策的制定。

他非常相信這位資本家一定會想辦法制定出臺有利於其企業壟斷的方案出來,到時候這些方案將會成為欣建系和那邊最大的障礙。

相對於麥理浩,夏鼎基對於未來更悲觀一些,尤其是北邊在南面一戰,以及麥理浩訪問時北邊的態度,除非戰爭,要不然英倫只能把香江歸還。

一但這樣,李建輝和欣建系必然會成為靶子,因為政治體質決定,像欣建系這種是要推翻的物件。

麥理浩聽到夏鼎基這番話相當不滿意,他更加清楚一但欣建系真的成為壟斷性財團,那麼他們將會徹底被綁架,到時候只能按照欣建系利益來。

就比如這次荃灣經大欖隧道到元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確實對元朗市民有好處,但欣建系提出來的本質是為了自身的利益。

若繼續任由欣建系這樣發展下去,未來就不僅僅是一條公路了,甚至經濟規劃、法律修訂等,欣建系都透過自身影響,以及煽動輿論來脅迫政府。

他凝聲說道:“作為英倫任命在這裡的高級官員,你怎麼能夠對自己國家都失去了信心?

縱容李建輝和欣建系擴張,只能證明你對國家實力的不信任,我相信首相是絕對不願意聽到你這樣的言辭。

這次首相要親自聽關於香江各方面的彙報,我希望你能夠切實以國家利益出發,真實客觀的彙報香江的情況。”

……

在夏鼎基離開之後,麥理浩再次聯絡了在英倫的一些高層和議員,重點是與匯豐、渣打、怡和、太古交好的這些人。

為了國家的利益,為了這裡的長治久安,華資各大家族發展可以,但他絕對不會允許一枝獨秀的華資家族出現,更加不能夠容忍出現壟斷性財團。

倫敦上層也因為這一問題吵的不可開交,在支援欣建系和打壓欣建系問題上面意見不一。

不過在談及支援一些華資家族上面意見倒非常統一,因為欣建系實力越來越強,香江英資企業又不斷收縮,有必要扶持一些華資家族和欣建系對抗。

支援欣建系和支援一些華資家族對抗欣建系在一些議員和高層看來並不衝突,他們需要欣建系站在北方的對立面,也需要有勢力來牽制欣建系。

日理萬機的首相撒切爾面對這些議員和高層的意見紛爭,也不得不分出一些時間來瞭解香江以及欣建系的具體情況。

若欣建系是在倫敦,她一定會儘可能對其進行壓制,作為政府來說,她決斷不願意看到壟斷財團出現,尤其是那些剛剛崛起的財團,她會儘可能的進行扼殺。

英倫是最早法律明確反壟斷法的國家,幾百年來不斷在進行完善,這也讓英倫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像美國RB那樣,受財團政治影響。

只是香江和英倫本土不一樣,之前為了保證英倫企業在香江的利益,一直沒有出臺類似的法律,香江一些企業的壟斷並不會受到政府限制打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且就算現在出臺反壟斷法對欣建系也沒用,對方沒有任何一個產業符合反壟斷法規定,反而會使香江英資企業受到傷害。

在23號上午,撒切爾召開了一場關於香江問題的高層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多位大臣,還有部分議員,以及返回倫敦的夏鼎基。

討論了多種可能性,甚至是對英倫最壞的可能,對於欣建系也作出了多方面判斷。

最終作出對欣建系不打壓、不限制、不支援的決定,同時把香江幾位華資商界精英作為重點扶持物件,加速他們的發展,促進其與英資資本合作,以牽制在香江日益壯大的欣建系。

同時英倫政府還決定調回麥理浩和夏鼎基的決定,將派兩位瞭解香江情況,同時對欣建系保持中立的人員前往任職。

這段時間香江的情況讓英倫高層相當不滿,尤其是在元朗市民問題處理上,遲遲不能夠解決,讓英倫政府面對北方相當被動,麥理浩在這上面難辭其咎。

夏鼎基那些小動作英倫這邊同樣清楚,在目前對欣建系採取不支援不打壓的情況下,他們也不願意一個和欣建系高層關係親密的高層繼續在香江任職。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