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章 雙邊浪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鋼研所,秦所長辦公室,江鋼組織部的同志與秦所長洽談。

組織部同志說:“秦所長,經過嚴密考核、慎重考慮,你們所質量監督站的站長篩選到最後有兩個合適的候選人,一個是你們所實驗技術室的陸友來高工,另一個是初軋廠質檢科的魏大勳科長。陸友來同志您非常熟悉了,這是魏大勳同志的資料,您審查審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鋼研所質量監督站的站長是副處級幹部,老站長退休之後,由副所長兼任站長。

副所長兼任站長是臨時的,所裡總歸要提拔一位新站長。

正常情況下提拔一位副處級幹部,由所裡的三位大佬---即所長、書記、總工提報人選,經組織考察批准後任命。

這次幹部招聘,江鋼組織部給了鋼研所兩個招聘指標,一個副處級,一個正科級。

副處級、正科級幹部所屬的具體部門,江鋼組織部事先與秦所長確認之後,擬定為質量監督站站長、技術情報科科長。

秦所長稽核完魏大勳同志的資料,他說:“陸友來同志是實驗技術方面的專家,他在技術上精益求精,但缺乏管理一個部門的實際經驗。魏大勳同志是做技術出身的,又在初軋廠質檢科科長的崗位上工作了六年,他既懂技術,還懂管理,又懂質量,我建議任命魏大勳同志為我所質量監督站的新站長。”

秦所長不推薦所裡的老同志陸友來,而是鐘意初軋廠的魏大勳同志,看似意外,卻也在組織部同志的意料之中。

“好的,我們尊重秦所長的意見。接下來是技術情報科新科長人選的確定,我們優選了兩位候選者,都是鋼研所的同志,他倆是劉亞輝、趙青山,那麼秦所長您的意見是?”

“這兩個同志我熟,先說劉亞輝同志,他在工作上盡職盡責,但是黨性原則似乎沒那麼堅定,這位同志有個毛病,喜歡在其他同志背後指指點點,這個習慣是很不好的,我不放心把一科之長的位置給他坐。”

“反觀趙青山同志就沒這個毛病,並且趙青山在技術上不輸給劉亞輝,他入職江鋼不滿一年,已榮獲不少表彰,其中包括冶金部一等獎。值得商榷之處是趙青山的年齡與資歷,他太過年輕,管理一個科室方面的經驗為零。”

“當然了,你們組織部把趙青山的名字提報到我這裡,想必認真考慮過上述值得商榷之處。如果只能二選一,那我選趙青山,我會給這位優秀的年輕人一個機會。我相信你們組織部也會對趙青山進行幹部培訓,幫助他儘快熟悉和掌握科級幹部的各項業務。”

“好的,明白了,謝謝秦所長。”

“同志你先別急著走,我們繼續聊聊鋼研所其他同志的人事任免……”

由組織部主導的幹部招聘在鋼研所有兩個幹部指標,而鋼研所常規的幹部任免,涉及的幹部崗位不止兩個。

正在熱軋廠跟進945鋼的趙青山,並不知曉秦所長與組織部同志的談話。

945鋼坯送進了1號加熱爐,這座爐子在前不久進行過技改施工,可以實現趙青山發明的熱分析法測定CCT曲線。

“矽不改變曲線的形狀,但可以大大提高奧氏體在500度以下的穩定性。你看,錳降低了鋼的Ar1溫度,減小了轉變時的過冷度,從而增加鋼的淬透性。鉬抑制珠光體轉變的效果很強啊,可以說是所有合金元素裡最強的。硼在HSLA中的作用十分顯著,硼含量再高兩到三倍,就更好了……”

梁敏芳已經掌握了這種熱分析法的操作要領,她讚不絕口,說小趙發明的測試方法提高了效率和精度。

“小趙,熱分析法的實驗報告寫了沒?”梁敏芳問到。

趙青山說:“這一爐945鋼做完,熱軋廠的樣本量就夠了,可以給出熱分析法在熱軋廠的實驗報告。初軋廠軋的是一鍊鋼出來的平爐鋼,我還想去初軋廠測十爐鋼。”

“嗯,小趙你趕緊把階段性的實驗報告寫完,然後提交所裡,如果你發明的方法被其他人偷走,就麻煩了。”

“除了我之外,只有葉主任及你們三位工程師曉得這種熱分析法的核心內容,誰偷?我最親密的戰友?”

“說不準哦小趙!”

這爐945鋼加熱完畢後送去粗軋機組和精軋機組軋製,新的問題出現了。

精軋出來的945鋼帶產生了雙邊浪形,廢了,又廢了,這是廢品鋼。

“第一爐有氣泡,第二爐雙邊浪形,這怎麼搞啊!”

945鋼的開局連續不利,整天蹲在車間的工程師們不免煩躁。

負責技改的鮑則剛也在熱軋廠,他說:“氣泡屬於人為操作失誤,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雙邊浪形其實也是老問題,大家不要急,我們技改組會儘快解決精軋機的相關問題。”

熱軋廠的日產量是1.3萬噸,目前支承輥用仿NBCM大凸度輥,為雙錐度輥型。

這種裝置構造有個弊端,易產生雙邊浪形廢品,平均報廢率為0.05%。

軋製厚度≤30mm的產品,雙邊浪形報廢率達1%。

945鋼的供貨狀態有兩種,非調質態≤16mm,調質態為17~32mm。

也就是說945鋼在熱軋廠精軋過程中出現雙邊浪形廢品的機率很高,每軋100次出1次雙邊浪形廢品。

這一爐945鋼是16mm非調質態,1%的雙邊浪形廢品率被它撞到了。

1%的廢品率並不可怕啊,不是還有99次合格嗎?

導致鋼材報廢的原因有很多,不僅僅只是氣泡、雙邊浪形。

若每種不良的發生機率都是1%,那就別鍊鋼了。

一艘驅逐艦的排水量才多大?

就算降低1%的報廢率,對於400萬噸+年產量規模的特大型鋼廠而言,也很有意義。

劉亞輝問:“鮑主任,我們精軋機組到底要怎樣技改,改到什麼程度了?”

鮑則剛解釋道:“精軋機組的技改非常復雜,需要考慮各方面的情況。我們技改組聯合熱軋廠、技改部的同事,加班加點的討論技改方案,爭取在今年內完成技改,從而有效降低軋製報廢率。”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