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最後一塊拼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萬餘人的軍營,確切來說是匪營,若是沒有一個能鎮得住場面的人,這其中的風險很大,尤其是在夜間。所以,楊炯午休過後,又陪著楊西施說了會話,便又急忙趕回城北大營。在楊炯心裡,大營才是真正的家,虎山軍才是安身立命的本錢所在。

城打下了,錢借了,還在著手擴充人馬和尋求名分,在楊炯心目中的武力建設拼圖中,最後的一塊便是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之前,是客觀條件不具備,所以打製鳥銃的事一度斷斷續續的。現在,有了地盤,楊炯就想著,一定要得把鳥銃給弄出來,不僅如此,還得把火炮也搗鼓出來。

既然定下了參加松錦大戰的決心,相應的準備工作就得提前著手。從衡山縣城誓師出發,楊炯便存了這份心思。參加這種舉國大戰,自己一個小小的山賊頭目,要想拿到入場券,就必須擁有一定的地盤和實力,有一支數量、質量都過得去的隊伍。

而火器,就是這個入場券的關鍵要素。

若是自己帶著一種純粹的冷兵器隊伍過去,即便兄弟們捨生忘死,奮勇殺敵,最後也難以取得有價值的戰果。滿清到了這個時候,經過入關搶掠,收買間諜,招俘納降,已經完全掌握了火器製作技術,在實戰中已經不可小覷。而且,從寧遠大戰之後的歷次交戰情況來看,滿清八旗的火器運用水平,和體現出來的戰鬥力,已是優於大明邊軍和內地的衛所軍的。

寧遠大戰後,吃了大虧的滿清便痛下決心,廣羅造炮人才,利用投降歸順的邊軍建立了專業的炮兵,隸屬於漢軍八旗。在滿語裡面,漢軍八旗的名字叫“烏真超哈”,意為重炮兵,可見對炮兵的看重和倚重。滿清還創造了鑄炮工藝“失蠟法”,打製出了紅衣大炮,鑄炮工藝甚至還領先大明,八旗軍“每有征戰,必載炮而行”。

……

楊炯連夜把小王鐵匠給叫來了。

小王鐵匠,確切講,已是老王鐵匠了,因為在虎頭山算是資歷最老的一批。短短不到一年,老王的鐵匠鋪,便從只有一名小學徒,發展成擁有幾百徒子徒孫和幫工,集軍械打製和維修的鐵器坊了。打下衡州城後,楊炯便把老王的鐵器坊安頓在城外的蒸水河畔,還專門給他撥了一個親兵百人隊,負責守衛工坊。

可以說,在虎頭山體系內,膨脹發展速度最快的,就數老王了!

老王進了大帳,很是興奮,見面就問,“大當家,是不是又有大買賣了?聽說要擴充隊伍了。這次又要造多少大刀長槍?”

楊炯被逗得呵呵一笑,揮手道,“你先坐下,我有事和你說,一下也難以說清楚。”

老王便自個搬了個椅子,徑直放在楊炯的案几前,然後依言坐下,眼巴巴等著談話的開始。

在大帳裡,第一次見到有人這麼幹。是要平起平坐麼?楊炯一愣後,呵呵一笑,又叫親兵給老王倒了杯茶。

“老王,我決定了,把鐵器坊升格為我們虎山軍的兵器制造局,任命你為大使,品軼級別等同於營指揮使。以後若虎山軍再提升規格,你的兵器制造局也跟著提升。”

“……”

毫無心理準備,老王完全沒想到憑空又升官了,剛喝到嘴裡的水登時噴了出來,都濺到案几上了。

沒送禮,沒走後門,沒拉天線,坐地升官,這的確少見。

楊炯揮了揮手,示意老王不用管,神情肅穆說道,“老王,凡是我們虎山軍用的軍械,你不是打製人,就是監製人,名字都是明明白白刻在上面的。”

“……若是有朝一日,我們虎山軍敗亡,老王你除了戰死,便是自刎,絕對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世間讓人進步的,除了利益,就是恐懼。楊炯決定繼續重用老王,不僅因為老王勤於任事,適合搞技術,更重要的是因為他的出身和立場,決定了他只能緊緊和虎山軍綁在一起,一條道走到黑。說句不好聽的話,最不願意看到虎頭山敗亡的,除了楊炯這個匪首外,第二個便是這個老王了,因為他的名字已經遍佈虎山軍所有的軍械,是妥妥的誅九族的謀逆大罪。

老王立馬被嚇得冷汗直流,可憐巴巴地看著他心中無所不能的大當家。

嚇人,不是談話目的,只是前期鋪墊。楊炯正襟危坐,目光炯炯看著老王,又換成勉勵的語氣,“老王,咱們倆都是沒有後路,沒有退路的,只有逆流而上,戰鬥到底。咱們虎頭山的軍械設計和製造,直接關係到戰鬥力水平,這副擔子很重哩!你不僅要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抓好軍械的生產,還要開動腦筋,帶著手下研製火器。”

“……記住!火器才是未來的潮流,哪怕費錢再多,哪怕目前優勢還不是很明顯,但是,它勝在有前途,勝在對兵員素質要求低。”

聽到這裡,老王插話了,“大當家,你說的是鳥銃麼?我們要大量打製?”

楊炯點了點頭,又補充道,“嗯,當前製作燧發槍之類的火槍不現實,時間也來不及了,只得抓緊打製鳥銃。但你心裡要有數,鳥銃不過是火槍類別裡,比較靠譜,但相對低端的一個東西。除了鳥銃,還得造炮,若是沒有火炮,兩軍對壘,很容易被人用火炮破陣,導致未戰先敗。”

鳥銃,之前在何家衝的時候,大當家還給過他結構圖紙,雖然歪歪扭扭,但勉強還可以看得懂。這幾個月的摸索試驗,已經可以打製鳥銃了,只是打製速度還提不上來,完全沒法跟上隊伍擴充膨脹的速度。至於火炮,老王只聽說過有這麼一個玩意,連實物都沒見過,完全是兩眼一抹黑。

老王立馬又插話,“大當家,鳥銃,我們現在倒是可以打製了,就是速度太慢。但你說的火炮,我都沒見過哩!”

“沒見過,那就馬上讓你見,還得馬上研製打造。這樣,衡州衛有幾門炮,回頭我就讓人去拉。不過那些都是虎蹲炮,只能作為參考,不是咱們要批次仿製的。如今,關外的女真,已經會打製火炮了,光紅衣火炮就有六十多門。”

聽到這個訊息,老王大為驚訝,“啊!大當家,關外的女真,蠻夷都會打製火炮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嗯,會了!天啟年間,努爾哈赤就是被火炮給弄傷致死的。他們對火炮這種軍國重器很看重,自然會想辦法弄到手。”

“怎麼弄到的?”老王打破砂鍋問到底。

“還能怎麼弄,不過是虛心好學,再加上重金收買唄!好了,不說這些了,該如何應對才是正道。”楊炯想著正事,制止了話題的發散。

“……其一,明確思路,那就是要批次打製鳥銃,研製火炮。”

“……其二,抓住重點。鳥銃,講求效能穩定,不能炸膛,要能快速、批量生產。火炮,要往長身管的加農炮方向發展,首要是兩軍對壘時,摧毀敵軍的炮陣地,之後才是打擊戰陣之敵。”

老王總愛插話,“加農炮?啥叫加農炮?”

楊炯很是無奈,也懶得呵斥,只得解釋道,“加農炮,就是身管與口徑之比,數值很大,由此造成彈丸初速大,彈道平直,近距離是可以進行直瞄射擊的。紅衣火炮就算是一種加農炮。你想想,這種火炮,是不是指哪打哪,只要能發現敵軍的炮兵陣地,便立馬可以摧毀。對了,我講,你聽,不許再插話!”

老王委屈地喏喏稱是。

“……其三,發掘人才。兵器局要改組,分為設計、生產、採購、試驗幾個核心部門,你是大使,要牽頭管總。愛琢磨的,有想法的,要把這種工匠單獨挑出來,帶著他們搞設計,早點把火炮鑄造的工藝難處給克服了。人才,不要只限於兵器局,還要出去找,去別處挖人,拿銀子勾搭收買。”

“……兵器局的花銷,不列入軍費,單獨列支,弄好賬目,直接從老夫人那裡支取就行。”

一番交待,老王都是連連點頭。

最後,楊炯問道,“還有什麼困難,或者問題沒有?”

老王認真想了想,鄭重說道,“大當家,要不,你再畫一次火炮吧。哪怕歪歪扭扭,鬼畫符一樣的東西,但有個東西總比沒有的好呀!”

楊炯麵皮一陣抽搐,咬了咬牙幫,閉眼揮手,示意老王離去。

……

給老王交待完,楊炯又叫來胡素。

相對於老王的愛插話,胡素要規矩懂事得多,進帳問好之後,便站在楊炯的案几前,靜靜等著開口說事。

楊炯喝了一口茶水,慢慢說道,“胡素,這次虎頭山擴編,我原想讓你出任一個營頭的指揮使,或者在虎山軍幕府裡出任訓練使。”

胡素臉上的喜色一閃而過,依舊安靜站著,等著下文。

“胡素,你是獵手出身,統領弓箭兵以來,無論是攻打衡山縣城,還是攻打衡州府城,對弓箭兵的運用,我都是認可的。”

說到這裡,楊炯又停下了,目光炯炯看著胡素。

感覺楊炯應該有特別的事要交待,胡素連忙表態,“謝大當家誇獎!大當家儘管差遣,小的定當照辦不誤。”

心裡暗贊胡素的高情商,楊炯一字一句說道,“若是軍械打製順利,以後,我們虎山軍便不會再有弓箭兵了。”

胡素如遇晴天霹靂,目瞪口呆看向楊炯,心想,沒有弓箭兵,那我以後怎麼辦?

“我們要走***的道路!以後,步軍中主要是長槍兵,火槍兵,還有炮兵。所有弓箭兵,以後都會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火槍兵和炮兵,以提供遠近不同距離的火力毀傷。”

一陣沉默後,胡素感覺有些羞赧,但還是問出口了,“那,大當家,我以後怎麼辦?我就想跟著虎山軍,想跟著大當家好好幹!”

楊炯站了起來,拍了拍胡素的肩膀,鄭重說道,“不要擔心,你是我的左膀右臂,我有更重要的任務交給你!”

起伏太過劇烈,一時間,胡素情難自已,熱淚盈眶。(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