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皆有宿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遠在盤龍崗大營的楊炯,能想到知府秦詩歡可能會惦記他,但想不到桂王朱常瀛也在惦記著他。不過,即使被惦記上了,他也覺得無所謂。蝨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看著訓練中揮汗如雨的弟兄們,楊炯感慨頗多。原本還想著放出進攻府城的假消息,哪怕最後因為不想牽連芝娘而作罷,不過,以虎頭山的現狀,楊炯倒是覺得,要真去攻打府城了。

因為,又沒錢了。雖說上回打下縣城後連借帶搶,一口氣弄到了十多萬兩銀子,又從芝娘那裡借了一批,但安家費一給,餉銀一發,再加上器械和糧草的補充購置,甚至還給每個兄弟置辦了統一的衣裳,花錢真真如流水。楊炯不得不承認這麼一個殘酷的現實,若是不出去幹一票大的,即使官兵不來進剿,虎頭山也撐不了幾天了。

再者,楊炯也通過觀察發現,因為弟兄們大多不識字,自己辛辛苦編的《步軍操典》,結果完全成了廢紙。從訓練上看,隊伍的整體水平也還停留在何家衝的階段,只會簡單的單兵技藝和整體陣型。殊不知,五百人和五千人已是不同的概念了。

首先,指揮控制的難度要大的多。比如打起遭遇戰,如何讓這五千人快速投入戰場?不可能有時間讓你先排好大陣,一字平推過去。那如何分配兵力,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接敵,如何擴大接觸面,如何形成區域性兵力優勢,如何快速接替輪戰?這些問題,在楊炯看來,不僅需要像當年上軍校那樣有專業的老師來教,更需要模擬演練和實戰感受。

楊炯一邊帶著親兵隊和抽調的骨幹進行強化訓練,一邊在腦子裡琢磨著,該如何針對性提高虎頭山的戰力。軍事,本質上是一門科學,特別是在數量到一定規模的情況下。上學的時候,有一句話印象很深刻:戰術因為勝利而正確,戰略因為正確而勝利。核心意思就是說,隨著人數的增加,戰役或戰鬥的偶然性也隨之下降。

在楊炯看來,冷兵器時代的練兵,初級層面講紀律和勇氣,中級層面講技藝和隊形,更高的層面就得講指揮和控制。在兵力兵器差不多的情況下,哪一方的指揮官能更快更準地排程控制隊伍,更好適應戰鬥的節奏和程序,誰就能讓勝利的天平更快向自己傾斜。

儘快出兵,真刀真槍幹一仗,是最快讓弟兄們適應和學**規模戰鬥的最佳課堂!雖然準備極度不充分,但楊炯等不及,因為楊炯的經驗告訴他:再等一萬年,也不可能貓在盤龍崗就能把兵練好的,特別是千人以上規模的隊伍。

無敵雄師不是吹出來的,是打出來的。縱橫天下的隊伍,就得走天下,打天下!

晚上,楊炯照例帶著各級骨幹,把當日訓練內容進行了總結,最後提出了幾個問題:一個百人隊行軍途中,若遭遇敵人伏擊,該如何處置?一個千人隊在接敵面上有兩個百人隊在戰鬥,如何最快進行接敵輪戰?一人千人隊距離敵人約一裡路,該採用何種隊形進入戰場和投入戰鬥?

扔下問題,楊炯帶著輪值的親兵,連夜趕回縣城。

出大帳的時候,楊炯故作嚴肅,板著臉說道,“明天一早,我要抽問。回答不上來的,沒有好好考慮過的,我就會懷疑你不勝任自己的崗位!你們看著辦!”心裡卻想著:嘿嘿,今晚老師都沒得覺睡,你們做學生的也陪著!

……

縣衙的後院很是寬敞,楊西施住得就是其中最寬敞的房間。地上鋪的是光滑的石板,房間裡擺的是紅木家具,好幾個燭臺把房間裡照得宛若白晝。因為過於寬敞,雖然顯得不是很精緻,卻足夠的大氣貴氣。

楊炯看了,有些欣慰。豁出命來拼殺,最初的念想便是讓楊西施在城裡住上寬敞的房間,免得遭受風寒之苦。

楊炯到的時候,楊西施正在讀書,惠姑在一旁做著針線。楊西施本是清倌人出身,學問自然是極好的。只是這些年生計所迫,再加上條件所限,已經很久不曾這般愜意地看書了。

楊炯瞟了一眼,楊西施手中拿的是《元史》。後世的時候,楊炯也曾粗略看過,文辭比較直白,論述也比較客觀,感覺還不錯,沒想到自家老孃也在看這個。

“娘,你怎麼也喜歡看這個?”楊炯忍不住問道。

楊西施本來看得入神,沒想到被打斷了,一見是楊炯,驚喜之情浮上面龐。略微沉吟,楊西施說道,“蒙元以武立國,追亡逐北,所向披靡,短短幾十年便威震東西,進而定鼎中原,一統華夏。雖說其興也勃,其亡也忽,但也算是武功赫赫。我兒,你如今淪落草莽,歸根結底,靠的是以武立身。《元史》,沒事也可好好看看,你也是讀過私塾的呀!”

就是喜歡楊西施的這份大氣和明白!楊炯每次跟楊西施在一起,不僅有血肉相連的親情,更有一種無形的呵護和幫助,讓他很放鬆。楊西施很少家長裡短,說的大多是正事,很多的想法和建議,對楊炯都是很好的補充或指引。

楊炯饒有興趣地和楊西施交流起讀書心得,“娘,你看蒙元如何崛起?其中有何奧秘?”

“為娘看來,原因有三。鐵木真改革民政兵制,推行千戶制,軍政合一,全民皆兵,利於攻伐,是為其一。”

“其二,蒙古入主中原,首先就面對金國。金國乃漁獵民族,終其一朝,未曾一統草原。我兒,你注意到沒有,北方蠻族,若想常保興盛,前提需得一統草原。這是根本。當年遼國興起,且國祚長久,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控制了草原。”

“金國先天不足,難以制霸草原,是以,草原一旦出現統一的勢力,便居於守勢,難以振作,最終被攻滅。說到底,若是金國施行遼國的國策,蒙古崛起,可能另有波折。”

“其三,也是為娘想與你說的。以武立身,攻伐為上,以武立國,征戰不休!世事人情,皆有宿命。你看,蒙古一統華夏前,戰功赫赫,一派欣欣向榮,反而統一後,軍隊迅速墮落,國勢也江河日下。這就是宿命。以武立國的帝國,就得征戰不休,才能雄霸天下!不然,一旦停下來,便會沒落衰頹。”

楊西施挺直著脊背,端坐望向楊炯,秀目褶褶生輝。

楊炯若有所悟,勇敢對上楊西施的目光,問道,“娘,我該如何?”

楊西施的目光瞬間轉為寵溺和心疼,輕聲說道,“我兒,你不明白麼?以史為鑑,可知興替,可明得失,可成大事。虎頭山是怎麼來的?靠什麼起家?以後怎麼走,我看呀,差不多也是蒙元崛起的路子吧。唉,只是委屈我兒了!”

心裡淌過一絲溫暖。楊炯不是矯情的人,身逢亂世,淪落草莽,早已見過很多的殘酷與無奈,但也為楊西施的一聲嘆息而觸動。

這是一個母親,對自家孩兒不得已投身殺戮戰場,邁向艱辛人生的憐惜和自責。

楊炯很不想讓楊西施傷感和自責,便故作灑脫,憨笑道,“娘,我有機會建立鐵木真那樣的功業沒有?我還想著,以後要打下一個大大的後宮哩!”

頓時,一直側耳傾聽的惠姑停下了手中的針線,狠狠地瞥了一眼楊炯。

聽了楊炯的話,楊西施先是愕然,繼而開懷大笑,用手指著楊炯,笑罵道,“我個痴兒,男子漢大丈夫,若真是建立了大功業,你還真沒什麼時間親近女子。俗話說得好,溫柔鄉即是英雄冢。依娘之見,你有惠姑一個就夠了!”

說到這裡,楊西施扭頭看向惠姑,說道,“你看看,惠姑多賢惠呀!這針線活,可是比你娘做得好多了!廚藝也好!對了,你們倆,什麼時候圓房?”

楊炯立馬一頭黑線,緘口不言。

不過,楊西施是明白人,見楊炯不說話,而且深夜前來,想必有事,便止住了這個話題,主動問道,“我兒,這麼晚了,你還從大營那邊趕過來,是有什麼事吧?”

楊炯如蒙大赦,趕緊回道,“娘,孩兒前來,還真是有事,想讓娘幫我把把關。”於是,楊炯便把當前隊伍上的狀況,自己的謀劃考慮,一五一十給楊西施說了一遍。

楊西施聽了,低眉望向桌上的《元史》,眼神既專注又虛空,輕抿雙唇,久久不語。

楊炯期待地看著楊西施,惠姑也停下來手中的針線活,屏住呼吸,生怕驚擾到楊西施的沉思。

過了許久,楊西施才開口,語氣果決,“為今之計,守不如攻。我兒,你的顧慮,大多在陣仗之上。這個我不太懂。但從人心上考慮,以攻代守,卻是利大於弊。虎頭山靠什麼凝聚人心,扛起大旗?我看呀,就得像這《元史》那樣,要靠赫赫戰功與無敵威名!《元史》多有記載,蒙元遇有抵擋,動輒屠城。非為嗜殺,實為震懾。”

“打敗有能力反抗的,震懾有想法反抗的,進而獲得大量的投效和新附,乃至實力膨脹登峰造極。蒙元就是這般幹的。看似野蠻兇殘,實則與世情人心相合,這才成就了霸業。”

“我兒,我們娘倆已是淪落草莽,若不行死中求活之策,亦是朝不保夕!事到臨頭,無需瞻前顧後,勠力向前便是!”

最後的話語,是從楊西施的牙縫裡蹦出來的,雖是珠玉之聲,卻有金石之音。(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