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上蔡見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ps:上一章章節數錯誤,應該是“一百五十二章”,另外,章節名的“陽”其實是“暘”,是由於起點不能章節繁體字的關係。注:古文“暘”與“陽”不同字。』

『再ps:我不知該說什麼了--,才剛釋出加更機制,當天就欠13章。

感謝“傾咲汐”書友的10萬幣打賞,感謝“壹品書人的世界”書友萬幣打賞,感謝“上杉繪梨衣的老公”書友2萬幣打賞。

於是,現在是1/13。』

————以正文————

從穆山至上蔡,大致有三日的路程。

本來趙弘潤還打算趁著大軍新勝,士氣高昂之時,令全軍急行軍趕路,只可惜天公不作美,次日夜裡,氣溫便開始驟降,並且深夜時天空便開始冰霰,也就是俚語方言中的“雪子”或“雪仔”,一種冷空氣凝結所致的小顆粒。

當發現這一狀況時,趙弘潤無奈地嘆了口氣,因為當冰霰降的之後,就幾乎必將迎來一場大雪,這對於正在朝楚國進軍的魏軍而言,簡直就是天阻之災。

果不其然,待等次日天矇矇亮時,天空便開始降鵝毛大雪,給趙弘潤麾大軍的進軍造成了莫大的阻礙。

“就差兩日。”

當時趙弘潤跨坐在戰馬上,頗有些懊惱地仰頭望著天空中降的大雪。

他為何這般懊惱?

那是因為他已經從屈塍晏墨等楚將口中得知了楚國邊境的大致情況,知道了在魏楚兩國邊境的上蔡往南,有一座堪稱是楚國北面屏障的古城,汝南。

據屈塍晏墨等人向趙弘潤解釋,汝南城位處於汝水西南,因此得名汝南。又因為《水經注》有云:河自東西,屈曲而流,抱城三面。形若垂瓠。故又稱懸瓠城。

不可否認,汝南懸瓠城是進入楚國境內的重要門戶之一reads();。其戰略意義相當於魏國的汾陘塞,若是無法攻克這座城池,那就只有繞行,或向東進入平輿君熊琥的治地,或向西走香山,但無論是走哪條路,都難免要增添數日的路程。

搞不好,在這大雪封路的處境。哪怕是因此耽擱十幾日都不是什麼玩笑。

而問題是,趙弘潤哪來的十幾日工夫?

他必須在暘城君熊拓逃回其領地,迅速招募起一支軍隊之前,攻克至少一座暘城君熊拓領地內的城池,否則,單單是糧草問題,就足以葬送掉趙弘潤麾這八萬大軍。

十一月十二日,趙弘潤率領麾八萬大軍艱難地趕到了上蔡,使大軍屯駐於上蔡那座殘敗古城之內。

上蔡有一座古城,而且從遺址廢墟判斷。規模還不小,畢竟這裡曾是古時蔡國的都城。

待等楚魏兩國逐漸強盛,蔡國逐漸也就滅亡了。以至於這座曾經的蔡國都城,如今卻變成了楚魏兩國的邊界。

“這種破城可以住人?”

遠遠地望見上蔡那座殘敗不堪的古城,趙弘潤心中就直打鼓。

雖然他很希望能在這大雪紛飛的天氣裡找到一個可以遮風擋雪的地方,可眼前的這座上蔡古城,未免也太破舊了,趙弘潤清楚瞧見這座古城的東北角城牆坍塌了一大片,這簡直就是不設防。

從旁,降將,不。如今應該說是平暘軍將領晏墨,他聽到趙弘潤這聲嘀咕後。連忙解釋道:“肅王殿,方圓百里。上蔡是我軍臨時駐紮的最佳選擇。或許肅王不知,但事實上在熊琥兵敗之前,當時熊拓麾的三萬大軍,便一直屯紮在此。”

晏墨曾經是熊拓麾的三千人將,他對這片土地的熟悉程度還要遠勝於屈塍,畢竟屈塍曾經是平輿君熊琥的部將,他瞭解的是平輿縣,但是在這裡,屈塍遠沒有晏墨瞭解,因此,屈塍派晏墨跟著趙弘潤,作為嚮導。

果然,趙弘潤並不清楚這段經過,詫異地望著晏墨。

見此,晏墨便將當時的情景簡略地向趙弘潤做出了解釋:“當時熊拓揮軍進犯大魏時,使平輿君熊琥為先鋒,又令宰父亙子車魚連璧三將分別領兵取西華臨潁召陵,而他本人,率領當時麾三萬大軍,在此屯紮了月餘光景……別看上蔡城池破舊,可事實上,城內卻留了許多當時熊拓駐軍時的有用物資,這些,我軍都用得上。”

趙弘潤將信將疑地望了一眼晏墨,再不情願也只能硬著頭皮進入這座古城。畢竟再怎麼說,這座古城好歹也有四面城牆,可以稍稍擋風雪。

“當時你在熊拓那三萬人麾?”

“是。”晏墨毫不隱瞞地點了點頭。

『怪不得屈塍派他來擔任嚮導……』

趙弘潤心中恍然,與浚水營的魏兵們一同進入上蔡城。

經過城門時,趙弘潤瞧了一眼空蕩蕩的城門洞,古怪地說道:“當時熊拓就沒想著修繕城門?”

晏墨猶豫了,小心翼翼地說道:“當時熊拓麾三萬軍屯紮在此,想來那些賊寇們沒有這個膽子敢來襲擊。”

趙弘潤聞言一愣,本來他不過只是一句調侃而已,沒想到卻意外地得到了一條情報reads();。

“賊寇?”

“肅王殿不知?”晏墨睜大了眼睛,詫異地回答道:“上蔡可是楚魏兩國邊境有名的不法之地啊。”

趙弘潤聞言轉頭瞧了一眼百里跋,卻見百里大將軍聳了聳肩,顯然,這位多年駐紮在大梁浚水附近的浚水營大將軍,也不清楚楚魏邊境的事。

看得出來,晏墨是一位很有眼力價的將領,他見趙弘潤與百里跋皆不知清楚這裡的情況,不等二人詢問,便主動地做出了解釋。

確實,上蔡雖然是一座殘敗的破城,但事實上。這裡並不是沒有人居住。

當然,循規蹈矩的兩國百姓,是不敢居住在這片不法之地的。居住在這片楚魏兩國邊境附近的,都是一些不為楚魏兩國所容的強盜山賊之流。

另外。這裡還是走私鹽米的商人們的交易地。

不得不說,當聽到晏墨這麼一說,趙弘潤著實吃了一驚,他驚詫地問道:“你是說,我大魏的商人私自將鹽米運至此地進行交易?”

“據末將所知確實如此。”晏墨點了點頭。

“怎麼交易的?”趙弘潤好奇問道:“楚國的刀幣在我大魏並不流通啊。”

“多以珍珠漆器翡翠瑪瑙交易,以物換物。”

“喔。”趙弘潤恍然地點了點頭,心中暗暗說道,看來我大魏國內亦有越國界走私的黑市商人。

楚國的漆器。就像是曾經宋國的瓷器一樣,在大魏也是非常值錢的器物,更別說珍珠翡翠瑪瑙等貴重物品。

顯然,那些魏國的黑市走私商人們,多半是從魏國境內買入鹽米,再運至楚國,交易成珍珠漆器翡翠瑪瑙等貴重物,然後再運往魏國內售賣,獲得暴利。

“是賣給熊拓麼?”

晏墨搖了搖頭,說道:“不光是熊拓。還有熊拓治的城主。”

“城主?”

晏墨聞言解釋道:“肅王可能不知,楚國的大氏族,是居住在各自的小城的。比如……肅王可聽說過子車魚?”

『就是那個在蔡河差點翻船,後來又被碭山營大將軍司馬安攻敗的楚將?』

“聽說過。”趙弘潤點點頭道。

“子車,在熊拓的封邑內就是一個規模不小的大氏族,像這類大氏族,他們會在熊拓的允許自行建造一座小城,而附近楚人則依附這些大氏族生存,比如開春時租借谷種,肅王應該已經得知了,楚國的農戶。連過冬的糧谷都不足,哪有能力預留什麼谷種。不向那些大氏族租借,他們來年拿什麼播種?……因此。楚國境內,大氏族的城池附近,往往聚集著許多貧農,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楚國獨特的『回』型城,內城居住著大氏族,而外城則居住著那些貧農……每年,那些大氏族從農民手中收納穀物稅收,再運往熊拓所在的城池……”

晏墨頓了頓,正色說道:“待等進入楚國境內,到時候肅王殿一看便知,似那般的小城,在楚國不計其數reads();。”

“唔。”趙弘潤點了點頭,旋即玩笑道:“拿鹽米換珍珠翡翠瑪瑙,這買賣倒是暴利。……回頭本王也派些人拿鹽米來換珍珠翡翠。”

晏墨聞言嘆了口氣,搖頭道:“那是以往,如今那些大氏族,不再用珍珠翡翠換鹽米了……”

“那用什麼?”

只見晏墨臉上泛起幾分尷尬之色,低聲說道:“女人!……楚國的年輕女人。多半是那些窮苦人家的妻女,因為無法維持生計而不得已賤賣給那些大氏族,繼而又被販賣至……”他瞧了一眼趙弘潤,並沒有再說去。

可儘管他沒有明說,但趙弘潤顯然也已聽懂的他的意思,不由地也有些尷尬。

畢竟這並不算什麼光彩的事。

半響後,趙弘潤咳嗽了一聲,岔開話題說道:“對了,除了鹽米,我大魏的黑市商人,還運過什麼麼?”

『黑市商人?』

晏墨心中嘀咕著這個詞,點頭說道:“有,還有鐵礦,以及……”

當聽到『鐵礦』兩字時,趙弘潤就已經皺起了眉頭,畢竟鐵礦可不同於鹽米,那可是資源儲備重要戰略物資,如何能交易給像楚國這樣的敵對國?

“還有什麼?”

“還有軍械!”

晏墨沉聲回答道。

在他看來,既然他已投了趙弘潤,就沒有必要再有所隱瞞。

『軍械?!』

趙弘潤張了張嘴,半響沒能將嘴合攏。

而在他身旁,浚水營的大將軍百里跋亦意識地將目光投向了晏墨,滿臉震驚之色。

『開什麼玩笑……』

趙弘潤的面色頓時沉了來。

在他看來,走私鹽米也就算了,向敵對國走私鐵礦軍械?

“屬實麼?”趙弘潤眯著眼睛寒聲問道。

晏墨聞言嚴肅地說道:“末將斷不敢妄言。……若肅王不信,待等攻熊拓的治城,末將親自領殿去瞧庫房,相信庫房內還有不少從大魏流出的軍械。”

趙弘潤深深望了一眼晏墨,心中早已信了*成,畢竟晏墨實在沒有必要拿什麼事來破壞趙弘潤對他的信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換而言之,他的話應該是屬實的。

『好大的膽子!』

趙弘潤心中暗罵了一句。

他已決定,待等這場仗打完,他倒是要查查,看看究竟是哪幫人有這麼大的膽子,膽敢將大魏的軍械偷偷交易給楚國。(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賤宗首席弟子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