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記憶碎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劉桂元和趙純一也都是整個三年都在七班的同學。

劉桂元是個皮膚黝黑,牛高馬大的女孩兒。

比陳凡他們幾個大一兩歲。

高考時她考上了師範大專,眼下教小學。

趙純一是個憨厚的,看起來有點笨拙的夥計。

他父親練過查拳,平時帶徒弟,他也跟著學了點。

在學校的時候,他沒事就喜歡劈瓦。

初中畢業時,趙純一沒考上高中,考上了商業局技校,眼下在糕點廠上班。

大家在一起合計了半天,總覺得還落下了幾個同學。

趙純一說:“元元,你現在不也是老師嗎?讓咱以前的老師給出個名單唄。”

劉桂元撇撇嘴:“你忘了,咱們三年換了多少個班主任?”

劉昱點點頭:“是啊,我記得換了五個班主任,初升高還剩一個月時,還換了個老師。”

陳凡說:“學校應該有學生的名冊吧?”

劉桂元點頭:“當然有,我們學校是很詳細的,哪怕插班一兩個月也會記錄下來。”

劉昱說:“一中應該也比較詳細。”

“那就查一查,先列出名單來,再跟同學們集思廣益。”

“大家夥回去都翻箱倒櫃一下,什麼合影了、明信片了,都翻一翻,也能勾起童年的回憶,哈哈。”

“是啊,不說還真忘了。”

這會兒,陳凡小學、初中的東西還真留下不少。

這要歸功於沒搬家。

搬一次家就要丟一大堆東西。

連著記憶也丟失了。

算起來,陳凡離1981年都快要有將近40年了,想想都有些激動。

在老媽這裡吃飯時,他都狼吞虎嚥地。

劉雅麗皺著眉頭:“這麼急,是要回家哄小孩兒啊。”

“呵呵,過幾天初中同學聚會,我先翻翻以前的東西。”

“你還有些東西在我櫃子裡呢。”

“好啊!不急,您吃完的吧。”

聽陳凡這麼說著,劉雅麗還是急匆匆吃完飯,放下碗筷到屋裡了。

沒一會兒,劉雅麗就從唐箱裡翻出兩個軍用書包。

陳凡一眼就認出來了,這兩個軍用書包一個是小學用的,一個是初中用的。

初中那個還半新,顏色都沒怎麼掉,因為就用了兩年。

小學那個已經磨得發白,兩個角都破了,鉛筆盒都能掉出來。陳凡一直用到初一才壽終正寢。

兩個書包都塞得滿滿的,看來很多回憶都在裡面。

陳凡欣喜地挎起來:“嘿嘿,我得好好研究研究了。”

回到屋裡,陳凡就急不可耐地翻開書包。

發白的那個書包基本都是小學的東西,翻看了幾下就放到一邊了。

半新的這個書包裡面的東西也大多是陳凡扔掉的,不知怎麼就被老媽撿起來了,有些東西都令陳凡哭笑不得。

像半塊兒橡皮、缺了一塊兒的三角尺、撿的紅小兵紅袖箍、勞衛制像章等等。

最讓陳凡汗顏的是一張圖片。

這是從32開雜誌上撕下來的畫頁。

正面是文字,背面是個玩球的體操少女。

初二時,陳凡沒事兒就拿著老爸的工會證跑到工人俱樂部裡看報刊雜誌。

陳凡最如痴如狂的是兩本雜誌,一本是《奧秘》,一本是《飛碟探索》。

其它的雜誌也都雜七雜八胡亂看看。

有一天,陳凡在一本青年雜誌上看到這張圖片了,頓時面紅耳赤,看了一遍又一遍。

最後,悄咪咪地撕下來帶回家了。

晚上沒事兒就拿出來搞點小動作,每一次都懊悔不已。

最後痛定思痛,堅決把這個有毒的圖片團一團扔到垃圾桶裡了。

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她還完好無恙。

看著這張平淡無奇的圖片,陳凡忍不住啞然失笑,畢恭畢敬地夾到筆記本裡去了。

其實,陳凡更多的東西都放在他床下的柳條箱子裡。這柳條箱子本來是陳凡上大學時用的。用了兩年嫌太笨重就不用了,就把一些雜物倒騰進去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裡面主要是信件、獎狀、明信片、賀年卡、手抄本、小人書之類的。

信件絕大部分都是陳凡跟幾個筆友的通訊。

都是在《奧秘》、《飛碟探索》、《大眾電影》以及其他青年雜誌上認識的。

想交筆友的人,一般都會在雜誌上刊登一行小字,簡單的人物介紹,姓名、聯絡地址之類的。

那會兒的人也很單純,遠在千里之外就能互相寫信、暢談人生,聊得投機的話還會互相贈送照片。

陳凡冒充高中生跟幾個中專女生通訊。

要說單純的話,其實還是有一點點目的性的。

比如絕大多數筆友都找本省的,不找同性。

這個時候有沒有騙子呢?

其實是有的,只不過資訊不發達,大多數事件都被掩蓋了而已。

最著名的筆友詐騙應該算是汪嘉偉、張瑜了。

汪嘉偉是當時的排球隊長,一米九的個子,長得極帥,哪怕放到30年後,都吊打所有的小鮮肉。

有多帥呢?這麼說吧,有胡兵的身材,許亞軍的臉。

其實,張瑜長得一般,非常一般。

二三十年後,別說跟幾你真美、櫓含、精裝版喬碧蘿之類相比。

比同期,比她的前輩,她都根本不夠看。

勉強跟劉曉慶、陳沖算一個級別。

比如前輩的周旋、王曉棠、王丹鳳、新鳳霞,她哪比得了。

同時期的,李秀明、傅藝偉、林芳兵等,她也不是個兒。

她能夠成為全民偶像,用後世的眼光看,就是有流量、有話題。

她是改開後,第一個穿泳裝的女明星。

她在《廬山戀》中的驚鴻一瞥,引起全民熱捧,簡直可以跟陳老板的玩球少女相比。

有兩個女青年,估計是狂熱粉絲那種,就覺得汪嘉偉跟張瑜是最完美的一對兒。

她們膽大包天地冒充張瑜給汪嘉偉寫信。

汪嘉偉就信以為真了,就跟“張瑜”通訊起來。

甚至還打過兩次電話。

那會兒電話不顯示區號,聲音也比較失真。

汪嘉偉便不疑有詐,繼續跟兩個女青年保持書信來往。

而兩個女青年也並沒有騙汪嘉偉什麼東西(可能是怕地址暴露)。

直到有一天,兩個女青年因為其它事情犯了,這才把這段案情坦白出來。

公安人員招呼相關人等去錄取口供。

汪嘉偉見到張瑜本人就問了一句話:“真不是你嗎?”

張瑜搖搖頭:“不是我。”

汪嘉偉便頭也不回地走了。

張瑜卻在心裡感嘆:“我草!真帥啊!”

可惜這會兒張瑜已經結婚了。

而汪嘉偉也未必看得上她本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