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鬧大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今天百戲園上演的是踢躂舞,何晉模仿那個著名的大河之舞特別編排的。當初他看過所謂的大河之舞,愛爾蘭舞蹈團體,非常受到震撼。開設百戲園後,他就花了很多心力特別去模仿。然後在今天推出。

今天推出,不是因為今天是什麼黃道吉日。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釣這個丫頭片子。聽蔡啖說,劉雙錘很喜歡舞蹈,武藝和舞蹈都很不錯。(何晉:說明白點,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嘛。)。

何晉就特別在今天推出這個。希望這小姑娘去看舞蹈,不會想起他蔡姊姊的事情。卻沒想到,這妮子看到精彩還沒忘了來找蔡啖一起去看,他得圖謀還是失敗了。

不過他也算松了口氣,暫時不用在,兌換積分博得美人心或者把積分留下來,做更有用的事情間,為難了。

他還有很多計劃呢。劉備得了根據地,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比方說漢末進入小冰河期,糧食產量不穩定。漢末的動亂,一方面是靈帝昏瞶,一方面也是因為糧食量不足之故。糧食的生產就是重中之重。

他不僅要穩定糧食產量,還要設法增加。漢代畝產量,固然比起戰國時期要高上,可是比起明清,又還有很大的差距。這方面固然有品種的改進,但是影響最大的,還是農業技術的進步。

他查考過漢代的農業技術,固然有了非常多的改進,可是後世很多技術,漢代都還不太明白。比如施肥,農作物在不同的時段,都需要不同的施肥。播種前的施肥,成長間的追肥等等。

不同的作物,在不同的階段,都需要不同程度的施肥。不是亂施一氣就好,這樣子不僅僅浪費肥料,更可能會害死作物。

可是這些方面的知識,在漢代都沒有。大概要等到唐代,才會注意到人肥的作用。可是人肥如何處理,才能讓他達到最大效果,就不清楚了。差不多要等到近千年以後的宋,才會有近展。可就這樣也讓唐代的畝產量比漢代又上升一個臺階。

宋代又比唐代更進一步。單說肥料的運用,他如果能夠一步的把劉備的地盤,畝產量提升到宋代的水平,這差距可以達到五成。縱觀三國戰史,燒敵糧草的戰略屢見不鮮,諸葛亮北伐,也是多次因為糧盡退兵。

在這個時節,糧食很重要。可是,他對農業也不是那麼瞭解,必須從系統的商店換,所以這些積分很寶貴的。現在能不用就不用。所以,看到劉雙錘纏著蔡啖,他是松了口氣。

“好奇怪阿,為什麼我不行呢。”不得不說,劉雙錘的模仿能力很強,不過看過一遍,腳下就可以模仿舞者跳出那樣的舞步,可是不管她怎麼跳,把腳都踏疼了,就是沒辦法創造出同樣的效果。

氣的她猛跺腳,她向來可是對自己的武/武藝很自豪的,還想學會了,回去跳給義父看呢。看劉雙錘纏著蔡啖追問那種踢躂舞的奧妙,為什麼哪些舞者可以有這樣的表現。何晉擺出了很和藹的笑容,自以為親切的對劉雙錘說“想知道阿,可以問我阿。”

只是,這種笑容在劉雙錘眼中,讓她第想到一個之前在百戲園聽過得故事,某各大野狼,吃掉了一個披著紅斗篷小女孩的外婆,還想把小女孩吃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啦,第一時間何晉就飛出去了。別誤會,不是被打出去,是他自己閃過了。

何晉切身體會到什麼叫做鬼門關前面走了一回,眼角一閃,他下意識的閃避,然後就感覺鼻端狂風吹過,順著這股風,他就飛了出去。

這一飛,直接撞翻了一個負責端菜的侍者,湯水灑滿他一身,不過現在他只有慶幸,感覺到鼻尖的滾燙,知道自己撿回一命。幸好他兌換了系統商店裡面的閃電一刀。

不單是,不需要刀,劍、槍、鞭等等武器,還是赤手空拳,出腿都可以用。甚至還可以轉化成身法,很划算。剛剛幸好有這個技術,讓他可以瞬間做出閃避動作。不然的話……

“臭丫頭,你要殺了我阿。”何晉快氣炸了,這臭丫頭,錘子藏那阿?說揮就揮,剛剛那真是要他的命阿。以那個力度,如果被打實了,何晉懷疑他那三年不到的壽命,會直接歸零。

驚嚇過後,何晉氣急,這丫頭真是暴力狂阿。不要看人一副天真嬌憨的樣子,下起手來真狠。

“你不是躲過了嘛,大男人連我一個小姑娘的錘子都受不起,也太沒用了。蔡姊姊,這個男人不可靠啦。”面對何晉的氣急敗壞,劉雙錘一點都沒有不好意思,皺了皺瑤鼻,反而告了何晉的狀。真的把何晉氣死了。

“妹妹,你先回去。”“不要。”“再胡鬧我要生氣了,你怎麼可以隨便亂揮錘子呢。這裡這麼多人。砸到人怎麼辦?”“我知道錯了,姊姊,下次找人少一點的地方揮。”,喂,重點不是人多人少好嘛。要是沒人,你真的要打死我阿。

氣憤的何晉,眼珠一轉,就有了主意,面對押著劉雙錘對自己道歉的蔡啖說道:“我們來跳舞吧。”

“阿,我不會跳舞,跳的不好。”“我剛剛可是差點死掉。就請蔡小姐與我跳一曲如何?”“壞人。”“妹妹,在胡鬧姊姊以後都不理你了。”

聽到何晉無恥的要挾蔡啖跳舞,劉雙錘立刻憤怒了,這個壞人,居然敢這樣要挾姊姊。可是被蔡啖一瞪,一叱,就萎了,只能恨恨的瞪著何晉,好像要用眼光殺死他。

可惜,她那嬌憨臉,還有那眼睛,哪怕瞪人也像是在撒嬌一樣,對於立志要要把臉皮練的比城牆還厚的何晉,沒半點用。蔡啖還是拗不過何晉,被拉去跳舞了。

只是劉雙錘,看何晉拉著蔡啖走後,一轉剛剛的怒容,反而陰著臉偷笑,一副看好戲的樣子“哼哼,不知道蔡伯父才因此被小人陷害嗎?等著被姊姊討厭吧。”

完全不知情得何晉,假借機會拉著蔡啖的小手,到了一刻空曠點的地方。然後就很自然的把手放開,然後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今天我們跳一點特別的舞蹈。”“我真的不會跳舞的。”“放心,很簡單的。”

特別的舞蹈?如果你以為何晉是想教蔡啖跳,西洋人那種,不知廉恥的男女拉手跳舞,跳到後來真的就是私底下找地方拉手,的交際舞,你就想錯了。

其實,古人也很會跳舞的。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就有紀錄,北朝個宮廷,都有君臣在朝會上,起舞慶祝的記載。

在隋朝,史書上甚至有記載以“舞蹈”,做為大臣對皇帝行禮。從此之後,唐、宋,都沿襲了下來。

不光是元旦的大朝會,反正高興了,大臣和皇帝都會爭相跳舞。大臣的難度更高,要一邊跳舞,一邊叩頭喊萬歲。何晉很難想像,這樣要怎麼跳阿。

有人說,這是隋唐受到遊牧民族開放的風氣影響才有這樣的舉動。其實遠在漢初,就有了這個習慣了,稱為以舞相,。“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就有這樣的記載。

漢武帝時,出身平民的灌夫在酒宴上,酒酣耳熱之際,邀請田蚡跳舞。可是自恃出身,又是丞相的田蚡不理他。灌夫當場暴怒,當下就怒罵田蚡,罵的還很難聽。下場當然不是很好了,灌夫因此獲不敬之罪,自己人頭落到不說,更連累族人被族誅。

近一點的,就發生在蔡啖他父親,蔡邕身上。當年蔡邕被貶官後得免回京,五原太守王智為他餞行,席間王智先起舞屬蔡邕。

蔡邕嫌棄王智是中常侍王甫的弟弟,理都不理他,惹怒了王智,最後密告他“私謗朝廷” ,害的蔡邕蹉跎很多年才回到雒陽。

這件事情,何晉是不知道的,邀請蔡啖跳舞。一方面氣氣那個劉雙錘,一方面想看能不能藉此拉近和蔡啖的關係。卻沒想到,劉雙錘瞪他,只是做做樣子,背後偷笑著呢。等著看他怎樣被蔡啖討厭。

只是,劉雙錘期待的好戲沒看成,看了一會,自己也忍耐不住。看了一會,就衝了下場“我來,我來,我也要。”

不光是劉雙錘,很快的,更多客人看著這舞蹈好玩,也跟著下場了。每個人開心的嘴裡打著拍子,然後身體跟著動。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跳舞的行列也跟著越來越大。何晉發現,百戲園室內已經容納不下了,當下帶頭,就往外走。

百戲園外面庭院不小,此刻有不少客人再打比賽,看到了這場景,也跟著加入,何晉頭皮發麻,又覺得很好玩。眼看百戲園都容納不下了,當下帶頭,離開了百戲園,來到雒陽街上。接下來就不得了了,大街小巷充斥跳舞得人群。

最後連史官都驚動了,史載中平六年,三月,靈帝病篤,聞雒陽街上萬人起舞,上甚悅,隨之起舞。病情好轉。(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