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美人計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天皇稍作思忖,便同意了龜山雄召的建議,隨即便令龜山雄召為大使,即刻準備出使大遼的事宜。

散會之後,天皇回到後宮,煩惱著派誰嫁於遼王為好?就在這時,內侍來報,說左大臣佐藤之山有要事求見。天皇當他是要來勸說自己不要向大遼稱臣的,不禁皺起眉頭。想要不見,但又覺得左大臣位居極品,影響深遠,來求見自己,實在也不好不見。一念至此,只得命內侍將左大臣帶過來。

片刻之後,左大臣佐藤之山便跟隨內侍來到了天皇的身旁,躬身拜道:“陛下!……”天皇先一步便攔住他道:“向遼王稱臣之事,本皇已經決定,你就不要再說了!”佐藤之山道:“臣下並非是來勸說陛下不要稱臣的。就目前情況來說,暫時稱臣不失為一條十分有效的緩兵之計。臣下是知道陛下必然會為派哪位公主殿下嫁於遼王而費思量!臣下便是來為陛下排憂解難的!”

天皇感到有些意外,隨即皺眉道:“這位嫁於遼王的公主,需要有膽有識還要精通漢人文化,……。本皇有些拿不定主意啊……”看向佐藤之山,問道:“難道你有什麼建議不成?”

佐藤之山眼中閃過狡猾的神情,道:“陛下,我們何必將公主殿下嫁給遼王?不如陛下冊封大神宮大巫女為公主,令其嫁往遼東郡!”天皇大感意外,問道:“大巫女?這怎麼行?”隨即心頭一動,皺眉問道:“佐藤君,你提出這個建議究竟是什麼意思?”佐藤之山道:“不敢有瞞陛下,臣下之所以如此建議也是為了以防萬一啊!不管是稱臣還是結親,只怕都不能保證遼人不會進攻我們。而一旦出現最壞的情況,這位作為遼王妻妾的大巫女便是除掉遼王解除危機的一招奇兵啊!”天皇面露猶豫之色,既覺得佐藤之山所言有些道理,卻又有些擔心,道:“你的建議很好。可是,可是大巫女的身份若被遼王知道了,這可就弄巧反拙了!……”

佐藤之山連忙道:“陛下不必擔心。外人對於陛**邊公主的情況根本就無從得知,更不要說遠在數千裡之外的遼人了。而大巫女也一直深居大神宮不與外人接觸,無人見過她的真實面目。以大巫女嫁於遼王,遼王絕不可能察覺。”天皇思忖著點了點頭,隨即對佐藤之山道:“好,就照你的意思辦。你即刻就去大神宮將大巫女給我接到宮中來。”“是。陛下,還有一事,此事越少人知道越好,臣下請陛下千萬莫要將此事告知任何人以免出現不可測的結果!”天皇點了點頭。

佐藤之山告辭之後,便匆匆趕到了城外的大神宮。見到了年邁但卻目蘊精光的大神官,當即道:“大神官閣下,天皇陛下已經同意了我的決定,不知大巫女何在?”大神官禁不住問道:“陛下真的同意了以大巫女冒充公主以婚姻為名刺殺遼王的計劃了?”佐藤之山正色點頭道:“正是如此!我是我們日出之國反敗為勝徹底剪除遼王這個威脅的關鍵!”原來佐藤之山的計劃根本就不是他對天皇說的那樣的。他的計劃就是要以大巫女冒充公主嫁於遼王,然後在洞房之時趁機刺殺遼王!按照佐藤之山的想法,遼王雖然武藝絕倫,但在男歡女愛之時絕對不會想到面前的女人會對他突施殺手,以大巫女的武藝,此時刺殺張浪,可說是十拿九穩。

佐藤之山的如意算盤還不止如此,他估計張浪一死,大遼群龍無首必然大亂,那時哪裡還顧的上新羅這邊啊,那時便可趁機先奪對馬,再攻新羅,進而席捲高麗舊地,然後屯兵鴨綠江伺機而動,一場恢弘的大業便將由他佐藤之山一手拉開序幕。他擔心天皇會反對,因此在天皇面前他並沒有說實話,覺得只要成功刺殺了遼王,一切還不都得按照他的計劃進行嗎?

佐藤之山見大神官面有猶疑之色,沒好氣地道:“大神官閣下若不相信我的話,便去詢問天皇陛下便是!我現在過來,就是奉天皇陛下的令旨迎接大巫女進宮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大神官見他這樣說,便點頭道:“大人既然都這樣說了,我哪還有不相信的道理。大人稍候,我這便進去帶大巫女出來。”佐藤之山點了點頭。大神官轉身進去,片刻之後便引領著一位身著和服體態優美動人至極的女郎出來了。佐藤之山不由得朝她臉上看去,然而她戴著紗幕斗笠根本看不清容貌,只隱隱約約看到一對難以形容的美麗眼眸。一瞥過來,佐藤之山就禁不住心旌盪漾魂為之消幾乎不知身在何處了!回過神來,禁不住暗自感嘆道:難怪有傳言說大巫女是中原妲己娘娘轉世,看來真是名不虛傳啊!

張浪呆在太原,並沒有回返遼東郡的意思,因為大戰雖然告一段落,但是佈置在長安到洛陽一線的數十萬唐軍卻令張浪感到了極大的壓力,他可沒辦法在這時放下這邊不管而回去遼東郡。

張浪站在巨大的沙盤前,看著沙盤上雙方的軍力態勢,面露思忖之色。這時,飛絮快步進來了,將一封飛鴿傳書呈上,道:“大王,斥候傳來了情報!”張浪接過傳書看了一遍,笑道;“李世民要反攻了。……”快步走到書案後面,提筆寫了一張信籤,交給飛絮,道;“立刻發給羅藝!”飛絮接下信籤,應諾了一聲,匆匆去了。

不久之後,人在渭河北岸高陵的羅藝便接到了張浪的飛鴿傳書,看過之後立刻派人傳令包括蒲津關尉遲恭在內的各部兵馬,立刻放棄當前陣地,退守上郡。而與此同時,李世民親率十五萬唐軍已經在高陵附近搭建浮橋開始渡河了。當李世民渡過渭河抵達高陵之時,高陵的遼軍早已經不見了蹤影,隨即便有斥候來報,說遼軍各部從高陵蒲津關一線撤退都退往了上郡到壺口山一帶。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