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 全部駁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車子行駛了半個多小時,再次停在了辰逸的面前。

“嚴總,電池電量還有百分之九十五!”

開車的技術人員彙報道。

“和同樣的鋰電池相比,耗電量怎麼樣?”

辰逸詢問。

畢竟實驗室資料是實驗室資料,真實測試數據還是要有所區別的。

“比鋰電池的耗電量要小多了,雖然慢速行駛會相對省電一些,但是我感覺石墨烯電池的穩定性更好!”

技術人員回答。

辰逸點點頭,其實王華山找到自己的時候,辰逸就基本確定這個電池是肯定沒有問題的,以王華山的個性,不做到完美不太可能拿到自己的面前。

“車子的操控性怎麼樣?”

他換了個話題問道。

“這個……老實說不太好!”

技術人員實話實說。

“你下來,讓我試試!”辰逸說道。

技術人員下了車,辰逸就想上車。

“嚴總,這個車子還沒經過安全測試,您貿然駕駛如果出現操作問題的話,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吳社急忙阻攔。

辰逸不聽,小景一突然出現了。

“我來開!”

她說道。

辰逸看了看小景一,又看了看自己身邊的吳社和柴勇,毫無疑問今天自己想親自操控這輛車,估計是不太可能了。

“你會開車嗎?”

他問道。

“我當然會開車了!”

小景一回答。

“那你每次坐車都坐副駕駛?”

辰逸奇怪的問。

“坐副駕駛方便保護你!”小景一理所當然的回答。

她不由分說就上了車,掛擋踩油門一氣呵成,車子直接躥了出去。

“哎……我們還沒有做過高速行駛的實驗呢!”

柴勇大喊。

“這算是第一次實驗吧,記錄好實驗資料!”

辰逸說道。

柴勇連忙詢問身邊的技術人員,有沒有開啟車子內的自動記錄系統。

“柴總已經開啟了,您放心吧!”

技術人也回答。

幾個人齊齊的看著滿場飛的這輛車子,不得不說電動汽車的提速是非常快的,只要有電,那速度簡直就是風馳電掣。

“這車身是誰設計的?”

辰逸問。

他總感覺這個車身有點彆扭,沒有什麼太多的現代感。

要知道現在這個電動汽車,你要麼顏值超高,你要麼操控極強,你要麼價格極低,三樣你總要佔一樣才能搶佔市場份額。

現在看來,這個價格肯定都不可能做到低價了,畢竟石墨烯電池的研發費用就擺在這裡呢!

如果顏值再不行,操控再差點,那肯定也是不行的。

“車子的右邊明顯偏重,每一次轉彎的時候右輪有跟不上的跡象,另外在高速轉彎的時候,車身平衡系統似乎啟動的並不完美!”

“車身穩定性不夠,後車身在急轉的時候有漂浮的跡象,這在下雨天會造成很嚴重的危險情況!”

“車子的減震系統似乎被除錯的太硬了,一會仔細詢問一下駕駛員的感受!”

幾個技術人員目不轉睛的看著不遠處行駛的車子,他們將自己眼睛發現的問題全部記錄了下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吱!”

車子突然一個急剎,停在了距離辰逸五米遠的地方。

小景一下了車,她撩了一下頭髮,似乎有些意猶未盡。

“感覺怎麼樣?”

辰逸問。

“不太好,開起來一點也不舒服,方向盤太硬,似乎助力系統並沒有多少助力,另外剎車也不太好,我這才跑到八十邁,剎車就足足剎了十多米的距離,而且我剛剛踩剎車的時候,剎車很硬,我用了很大的力量!”

小景一回答。

一旁的技術人員急忙記錄了下來,這可都是極其寶貴的測試反饋。

“這位女士,能不能詳細的和我們講一講你在駕駛過程中的操作?我們需要對您的感受進行一個全方位的記錄,除了操控的感受以外,還有座椅坐著舒服嗎?空間感怎麼樣?”

一個技術人員對小景一說道。

“你去吧!”

辰逸點點頭。

小景一走到一旁,和幾個技術人員說起了話。

“嚴先生,我們已經請了德城的幾個設計師來設計汽車的外形了,不過我一直感覺這種流線型外形缺少一種現代感……”

吳社開口說道。

“我剛剛就感覺到了!”辰逸點點頭。

“可是那幾個老外已經是國外頂級的設計師了……”

柴勇看著辰逸說道。

“那又怎麼樣?有時候眼光這個問題不一定都是老外的好,你可以去請幾個國內年輕的設計師,看看他們的想法怎麼樣?”

“咱們的車子將來的定位肯定是中高檔系列,低檔車型會在中高檔車型搶佔市場之後才會考慮試生產,畢竟石墨烯電池的價值太高,中低檔車輛可真的是整輛車都比不過一塊電池的價值了……”

“所以這個外觀顏值還是非常重要的,新能源電動汽車面向的市場還是年輕人居多,這個問題必須馬上解決!”

辰逸沉聲說道。

“我知道了嚴總!”

吳社點頭說道。

“另外這輛車的操控系統使用的是什麼?”辰逸問道。

他總要對自己生產的電動車有一個全方位的瞭解。

“目前我們的電動汽車中電控系統使用的是國外的電控系統結構,在總的系統之下還有數個子系統,這些子系統由傳感器、信號處理電路、電控單元、控制策略、執行機構、自診斷電路和指示燈組成!”

“還有就是我們自主設計的能量管理系統,這個其實是一項比較成熟的技術了,它由3部分組成,功率分配、功率限制和充電控制。”

“還有就是能量管理系統下面的子系統,能量回收系統!主要是用於收集電動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對多餘的電能進行回收,以增加續航里程!”

“再者就是再生制動控制系統了,這個非常重要,涉及到了行車安全的問題,目前我們採用的是國外比較新進的再生動力控制系統,不過購買國外的再生動力系統價格非常高昂,這也讓我們的製造成本大大增加!”

“最後就是動力總成系統了,這個沒有什麼好解釋的,是已經比較成熟的技術了!”

吳社對這些瞭解的比較多,就有他對辰逸解釋。

“也就是說……這輛車子裡面最主要的系統都是國外的?那我們自己有什麼?只有電池和這些鋼鐵配件?”

辰逸這就不滿意了。

吳社看了看辰逸的臉色,雖然不想承認,但是事實就是如此,他也只能點點頭。

“這不行,我要打造的是完全國產化的新能源電動汽車,你什麼都從國外買,那算什麼?這輛車打回去,重新進行設計系統研發,我馬上聯絡北嶺實驗室,讓他們調人過來!”

辰逸直接將整輛車完全駁回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