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五章 如果李白沒有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華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是不需要多囉嗦的,也不需要自我介紹一下或者互相寒暄一下的,需要的只是保證禮節的亮相。

對著康真與蒙漫所在評委席的方向鞠了一躬,朱銓就直接直接開始了自我演講。

“在剛剛上臺的時候,《詩詞大會》的總導演問了我一個問題,那就是在華國這麼多的詩人中,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個。”

這話一說,不止是螢幕前的觀眾與現場的觀眾們期待了,就連董琴與兩位點評嘉賓都好奇了起來。

他們是熱愛古詩詞的,所以在自己的心中,對於最喜愛的詩人都是有一個排名的。

換句話說,這個也就是自己心中詩人的歷史排名。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喜好,基於詩人的歷史地位而言,都是有著加持作用的。

朱銓是個有才華的人,所以他們是想要知道朱銓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如何。

以朱銓令人驚豔的才華,或許他的回答的會很有趣呢!

朱銓微笑道:“導演問的這個問題,對我而言,是早已經有了答案的。縱觀古今,我們華國歷史上出現了許多流芳千古的詩詞大家。但在很多人的心中,前三的排名無可動搖,那就是李白、杜甫與蘇軾。”

此話說出口,很多人都微微頷首。

朱銓接著說道:“我也不例外。在我心中,也是這樣的排名。”

董琴三人也是微微頷首。

作為《華國詩詞大會》的總策劃,在之前第一季籌備的時候,董琴就特地在海選的報名表上面做過一份超過四十萬份的調查問卷,其中一個問題就是問“寫出五個你心中喜愛的詩/詞人”,而百分之九十三的人寫出的五人名單裡就有他們三個人的名字。

可以這麼說,他們三個人的名字是出現最多的,而他們也確實是這百千萬顆星辰中最為閃亮的那三顆星。

天不生我李白/杜甫/蘇軾,詩/詞道萬古如長夜。

“有品位!”

“想想確實就是他們三個了!說別的人,總感覺差了點意思啊!”

“贊同贊同,最牛的確實是這三位大佬了!”

“嘖嘖嘖,朱銓這回答很巧妙啊!他不說最喜歡誰,他給弄出個排名來。哈哈...如果說李白最強,那杜甫的粉絲就不答應;如果說杜甫最強,那李白的粉絲也不答應。而若是將李杜並列,喜歡詞的那幫人就會吵翻天,難道‘詞’就不陪有姓名嗎?”

“總導演:老子讓你說最喜歡的,結果你丫的說了三個,這博愛的程度...可別在其他地方上施展啊!”

“噗,樓上的那位兄弟說的也夠委婉的了。這是想說我朱銓小哥哥會在女人身上跌倒嗎?”

“握草,可別這麼咒我家朱銓小哥哥!!!”

“為朱銓和果曉婷這對青梅竹馬的小情侶打call!”

“別亂傳了,好嗎?朱銓跟果曉婷只是同學,哪裡談得上青梅竹馬了?”

“別繫結炒作,行麼?朱銓小哥哥可是國視主持人,地位上不可同日而語。”

“我喜歡白居易,別問為什麼,問就是我‘京都居,大不易’。”

“我喜歡辛棄疾。”

“我喜歡文天祥。”

...

彈幕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言論,不乏對朱銓的讚美,也有表達自己的觀點,還有為偶像打call的。

其中關於朱銓“博愛”的這一點,讓這六百位線上觀眾熱烈討論了好一陣兒。

朱銓說出了自己的答案,董琴卻不想這麼輕鬆的就放過他,順勢繼續問道:“那你為何喜歡李白呢?”

“因為我找不出,不喜歡李白的理由。”

朱銓脫口而出。

“好一個找不出‘不喜歡李白’的理由。”董琴笑道:“那可否為我們講講,你心中的李白是什麼樣子的呢?”

“琴姐,這麼說吧,我提一個假設性問題,大概大家就知道李白在人們心中是什麼模樣了。”

朱銓說道。

“什麼問題?”

董琴繼續問。

“如果沒有李白,我們將會怎麼樣,或者說我們的生活將會怎麼樣?”

朱銓將提出的假設性問題說了出來。

董琴轉過頭,眨巴著眼睛問道:“沒有了李白,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怎麼樣?”

朱銓笑道:“如果沒有李白,似乎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畢竟李白,他也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只不過歷史上少了一個文學家,《全唐詩》會變薄一點點,但程度相當有限。”

說到此處,朱銓還有左手的食指與大拇指比劃了一下厚度。

接著,朱銓繼續說道:“如果沒有李白,幾乎所有唐代大詩人的地位都會提升一檔。

比如,李商隱不用再叫“小李”;

比如,王昌齡會是唐代絕句首席;

比如,杜甫會名正言順的成為最偉大的詩人,沒有之一。”

觀眾們不明覺厲,深深的被朱銓的講述所吸引,而董琴等人也是姨母笑的看著朱銓,眼神中流露出讚許的目光。

“如果沒有李白,我們應該會少背很多唐詩,我們應該會少用很多成語:

在說童年的時候,再也沒有了‘青梅竹馬’;

在說愛情的時候,再也沒有了‘刻骨銘心’;

在說享受的時候,再也沒有了‘天倫之樂’;

在說豪氣的時候,再也沒有了‘一擲千金’;

...

而那些浮生若夢、揚眉吐氣、仙風道骨...這些成語,通通的都不存在!

那些蚍蜉撼樹、妙筆生花、驚天動地...這些成語,也都不見了蹤跡!”

此時,觀眾們的臉上滿是驚訝的神色,愣的高呼‘牛嗶’。

朱銓還在敘述,道:“如果沒有李白,我們的生活應該會失去不少鼓勵:

在犯了難的時候,再也說不了“長風破浪會有時”;

在想辭職的時候,再也說不了“我輩豈是蓬蒿人”;

在處逆境的時候,再也說不了“天生我才必有用”;

在賠了錢的時候,再也說不了“千金散盡還復來”。

更不要說,‘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些大氣磅礴的句子了。”

此時,整個直播間的彈幕都是靜悄悄的。

因為,幾乎所有的觀眾都被朱銓的話所吸引住了,完全忘記了‘發彈幕’這事兒。

朱銓繼續說道:“如果沒有李白,我們熟知的神州大地也會模糊起。

我們不再知道黃河之水哪裡來?!

廬山瀑布有多高?!

燕山雪花有多大?!

桃花潭水有多深?!

蜀道究竟有多難?!

甚至於白帝城、黃鶴樓、洞庭湖的名氣都要略降一格;

黃山、天台山、峨眉山的風景也會失色幾許。”

朱銓的這些話已然是引起了眾人的共鳴。

這一段話又燃又爆炸。

不僅是文案方面令人拍案叫絕,朱銓在講述的過程中那語氣、那停頓、那神色,無一不是體現著他作為國視主持人的基本功。

董琴作為主持屆的大佬,對於朱銓這一的一個發揮很是滿意。

不愧是自己看著他一步步獲得《主持人大賽》冠軍的人。

不過,心裡面緊接著又產生一絲的不開心。

因為朱銓這麼好的搞文藝主持的苗子,居然成了新聞主播,而且還主持的相當不錯!

可惜我文藝類暫時還沒有能夠與之相抗衡的啊!

而對於觀眾們來說,緩過神來後,直播間的頻道內早已經爆炸起來:

“我類個去,細思極恐啊!我還真的沒有想到,如果沒有了李白,我們的文化會少了這麼多的東西啊!”

“這難道就是知識的力量?!居然讓我一個認為白居易才是老大的人也覺得李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幸好我們有李白,不然這損失實在是太大了。”

“如果沒有李白,這世界就將黯然失色!”

“歪!朱銓也太壞了,怎麼都把我給說哭了!”

“這就是咱們華國文化的魅力所在啊!”

“李白的這些詩詞,真的是太震撼人心了!我已經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我心中的欽佩之情。”

“這個文案就是朱銓從上臺前總導演問他這個問題後直接想出來的嗎?也太厲害了吧!雖然這些詩詞都是李白寫的,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給整理成這個模樣,佩服!除了佩服,還是佩服!”

“總導演:我不曾!我沒有!你別瞎說!”

“樓上的,你也太天真了吧!相比較而言,我更加覺得是早早就準備好的文案。”

“那也是朱銓寫的文案!我剛剛查了,這個可是原創,網上一點都沒有相似的啊!”

“我也查了!這個就是朱銓的原創!”

...

直播間內的觀眾們討論的很是激烈,那是因為他們出於華國人的一項本能。

這是獨屬於華夏民族的本能,鐫刻在亙古特有的血脈基因中。

而這賦予了很多華國一項永不磨滅的被動天賦,即‘意境美’。

對於很多的華國人來說,他們可能並不會背誦唐詩宋詞,所熟悉或者瞭解的也就是“一去二三裡”、“鵝鵝鵝”等這些古詩詞的級別了。

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在聽到詩詞時感受到它的美。

如果說,用白話文來形容“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那翻譯起來就相當的蒼白無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正是因為那麼的蒼白無力,當朱銓在如此表述時,才會贏得觀眾們的心情澎湃!!!

朱銓繼續說道:“如果沒有李白,歷朝歷代的文豪詞帝也會少了很多名句。

假若沒有“舉杯邀明月”,那蘇東坡未必會“把酒問青天”;

假若沒有“請君試問東流水”,那李後主不會讓“一江春水向東流”;

假若沒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那金庸的武俠江湖將會天缺一角《俠客行》。”

朱銓的話已經是點燃了全場的氛圍,眾人或拍手、或笑顏、或撫額、或私語:

“誰敢說朱銓不是才子的,我王鐵牛第一個不服!”

“李白居然這麼多牛嗶!!!”

“我要是會這麼的舔,穿越後遇到李白,是不是也會留下好幾首《贈某某》啊?起碼得比《贈汪倫》要跟出名吧!”

“想不到《華國詩詞大會》的一開場就是連續兩個燃爆點,一炸更比一炸強!!!”

“名場面的誕生!”

“只要有朱銓在,節目就不會缺少話題。”

“我感覺,按照朱銓這樣子的‘爆點’”體質,他可能得成為國視各大節目的爭相邀請的香餑餑!”

“就是就是,誰邀請朱銓當嘉賓,誰的節目收視率就會暴漲!”

“比如邀請朱銓去體育頻道?”

“去體育頻道解說NBA還是足球啊?總不可能解說...乒乓球?他會嗎?”

“可能解說花樣滑冰?畢竟馬上華國賽了呢!”

“我希望朱銓被邀請去國視購物頻道,哈哈哈,我就不信這個收視率會漲?!”

“握草,這個可說不定啊!我們要相信朱銓小哥哥!”

“我保證,如果朱銓小哥哥被拉去國視購物頻道搞推銷的話,那我一定掏空我的所有花唄、借唄與白條,也要支援竹籤朱銓小哥哥的主持事業做出自己的一份力。並且,我相信,跟我一樣的女生很多!”

“我也承諾!”

“我也是!”

“我跟!”

“哎哎哎,別弄得朱銓的成功全靠女人一樣,我們男人也很欣賞朱銓小哥的主持,好不好?!”

...

此時,直播間內的話風突變,居然都開始討論起朱銓接下來的客串安排了,並且還是去購物頻道的奇葩安排。

對此,朱銓是一無所知的。

不過在後臺的國視技術人員倒是看到了這些彈幕,在後臺笑出了聲:

讓一個國視的當紅炸子雞去一個最最最low的購物頻道,就算是最落魄的主持人都不願意主持的,怎麼可能會因為其收視率低,而派他去嘛!

並且還指定用電動車。

想想就覺得蹊蹺,很不對勁。

朱銓依舊在講述:“千百年來,蜀人以李白為蜀產,隴西人以為隴西產,山東人以為山東產。一個李白,生時無所容入,死後千百年,慕而爭者無數!

是故,無處不是其生之地!

無時不是其生之年!

他是天上星,

亦是地上英。

亦是巴西人,亦是隴西人,

亦是山東人,亦是會稽人,

亦是潯陽人,亦是夜郎人。

不遊不囚不流不到之處,

讀其書,見其人,亦榮亦榮!”

講述到此,朱銓的語氣激昂慷慨,很是激動。

“幸甚至哉,我們的歷史有一個李白!

幸甚至哉,我們的心中有一個李白!

你是謫仙人!

你是明月魂!

李白,這一位偉大的詩人,已經化成了一種基因,和每個華人的血脈一起流淌。”

朱銓最後接著總結道:“哪怕是一個沒有什麼文化的華國人,哪怕他半點都不喜歡詩歌,也會開口遇到李白,落筆碰到李白,童年邂逅李白,人生時時、處處、事事都被打下李白的印記。

事實上,要檢驗一個人是不是華國人,就可以丟擲一句“床前明月光”。

只要他會漢語,多半就能接上“疑是地上霜”。

而如果他是同志,多半就是“地上鞋兩雙”。”

言畢,朱銓將手的話筒給放了下來。

他這才算是說完。

董琴笑了笑,她可沒有想到朱銓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說出這麼多“如果沒有李白”的弊端,也是熱忱的鼓起了掌,接著笑問道:“那朱銓,你是怎麼看待杜甫的呢?”

杜甫?!

朱銓粲然一笑到:“杜甫啊,我願稱其為‘逆襲人生主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