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神奇的‘光’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更精妙的是,光的速度是那麼的快,可阿咦卻透過觀日知道,光速度再快也是由黑暗到光線射來這一個過程的。

為此,她不知為何,知道了轉盤原理,於是,她認為可以用帶齒的轉盤來測出光線的速度來。

因而,光上面的一豎,和下面的一橫結合來說,就代表著帶有齒輪的轉盤,並且,這一豎也代表的光線從垂直射下,然而光字的下面,卻沒有對應的一豎,便是說,這一豎過來時候,被上面代表齒輪的那一豎本身給擋住了。

可想而知,搖動這齒輪,便可得出光的速度來,只要這齒輪做得足夠大,搖得足夠快。

阿咦對光的精準的觀察能力,和奇思妙想,盡在這一字之中!

這亦是阿咦從射陽觀音起,就太喜歡光線了,才會理解到這些。

華夏文明之精妙,可見一斑。

反之,亦可見,光,這個字,就傳承著光學文明。

教這個字的時候,就能順便教授極多的光學原理。

華夏三千大道,就是如此厲害!

到了後世的高階材料光纖的原理,仍出自這一個‘光’字。

張靜濤亦是驚嘆不已,未料這一個‘光’字,竟然蘊含了如此多的學識。

繼而,讓張靜濤更驚到的是,他答應靈貓的一個承諾可以直接完成了。

因為阿咦拿出了一面鏡子來。

這鏡子,已然很明鏡清亮,因為擅長使用鹼的阿咦在玻璃液比較渾濁時,自然而然就以為加些鹼下去,能讓這液體更乾淨,於是就在燒製時,加了鹼。

可想而知,這玻璃融合了鹼後,真的就變得很明淨了,之後,阿咦見玻璃略有反光,想讓這反光清晰起來,又因金屬劍的反光極好,就想了法子在玻璃上‘染’金屬色,而這一點,對於她來說,並不難辦到。

原理很簡單,阿咦發現銀和錫更容易融化後,把做好的玻璃放在火窖裡,上面放了銀珠和錫珠,溫度不用太高,這些金屬化開後,由於含有錫,流動性極好,一面玻璃鏡子就作成了。

這一下,所有的女人都跪拜了下去,甚至那些小孩都被她們叫喊著,全都跪下了。

甚至別說她們了,就是張靜濤都跪了下去。

跟著眾人大叫和跪拜。

要知道,他是懂得文明成果的,才有了很多見識,但若要他創造文明?

怕是他連地球是怎麼轉的都不知道!

阿咦對於張靜濤來說,亦是仙女!

特別是,這不過才半年時間,阿咦竟然對火窖的使用,已然發展到了如此驚人的地步,有怎麼不讓人震驚?

有如那光的測速方法,都是大部分現代人都不是很清楚的。

為此,也在一邊聽課的一諾和採甚至火羽和蠻娘等人,都是跪下了,大呼小叫。

阿咦忍不住勾起一點嘴角,得意洋洋地笑了,等叫眾人都起來後,才道:“我只是想告訴大家,知道了光和鏡子後,我們就有了另一個數字:二!”

小孩子們都是一陣議論。

阿咦等靜了一靜後,道:“‘二’字,由一個小平面和一個大平面構成,代表的就是映象,我打算讓它和兒子的兒一樣發音,兒,則是身體丿附屬的尾巴,也就是身體的延續,我們的後輩,我們的複製體的含義。因而,二,就是兩個的相同或類同的事物的含義。”

接著,她還說了er這一發音的含義,便是旋轉的土豆e在短木棍燃燒後產生的火光r之下,會產生影子的含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張靜濤一聽頓時明白了,‘而’這個字,之所以會有轉折含義,說的就是水面‘一’之下的影子‘丿’可以分為很多種,幾豎長短不一,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但它們的本質都是影子,只是,卻可以衍生中很多不同的現象,甚至達成不同的結果的含義。

為此,而,也用二音。

又有耳,‘一’下的二豎,就如‘而’中的豎,有長短不同羅列的含義,這是說水面深淺不同羅列,並以‘一提’反饋給腦中,產生幻像映象‘二’。

為此,這耳朵的耳字,指的正是對生物學的理解,說的是耳朵的結構,

耳朵,正是透過骨膜吸收聲音震動,傳到螺旋狀的耳蝸中,引發耳蝸中深淺不一的液體的震動,回饋給腦子,才讓人對聲音有了直觀的瞭解。

果然便是:道生一,一生二。

張靜濤為此都聽得極為好奇了,極想知道三是怎麼來的。

阿咦沒讓他失望,已然在木板上寫下了‘三’字。

只是,要解釋這個字,阿咦卻說要等到晚上。

阿咦只說:“伏夕,你知道水面是凹下去的吧?”

張靜濤道:“知道。”

阿咦道:“所以我把凹下去的發音,用了代表湖水的a,和代表圓圈水盆的o,稱之為ao,因為從一盆水中,你可以清晰看到這一點。另外,我把光線隔出一天天來,稱之為n,你知道,這n,是因奴音和那音而來的,說的是那邊,用在一天的光照中,便是太陽落山的那邊,把一個白天分割了出來,所以n在我看來,是可以代表分割、隔斷物、門、那邊,這類含義的。”

張靜濤道:“知道,所以我想音,之所以用yin這樣的發音,就是說,太陽光線i射入湖裡形成了一天的光想總和y後,用n分割的含義。”

阿咦讚許道:“是的,另外,我又把蠶寶寶搖頭織繭s的絲音,當作來回晃動或滑動的軌跡,也代表蠶絲,更代表蠶繭被抽絲,絲兒發散了開來,諸如此類含義,你也想到吧?”

張靜濤道:“能想到。”

阿咦就笑道:“三,就是一和二重疊起來的,便是道生一,一生二,這三,卻是我刻意把二個文字組合而成,而非是‘二’字,還有實物鏡子或水面以及地面的熱晃動帶來的辰像來對應文字,這種組合方法,可謂是三生萬物,那麼,你猜猜,我為何把這個字的發音,定為san呢?”

張靜濤腦子亂轉,卻想不出來。

三,通散,通傘,通彡,通氵,其餘的,全部是假字,那些假字是擾亂人類唯一文明的儒毒文化,而非華夏人的文明。

可為何用了‘散’音呢?

張靜濤不由道:“為何呢?”

阿咦微笑道:“晚上再來學校,我會告訴你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