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家鄉的意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賓士斯賓特商務車在前面領路。斯賓特後面是龍劍、於蔚和龍華分別開著的三輛車。

商務車上的龍銘一坐在姥爺龍建援的旁邊,沈宜人和龍游峰則坐在後排。

孫濤不止幫龍銘一借了車,還讓自己店內的司機全程陪著。司機是經驗豐富的司機,車技一流,能減少不少顛簸,龍建援的旅途也能舒服一些。

於海今天還是不願意露面,借錢的時候他將龍劍罵了,龍偉就和他對罵,大家不歡而散。大家關係太僵,於海今天早早就躲出去了。

龍建援看著外面感慨道:“現在是真快,真方便。當年我出來的時候,還是跟著父親走,走了一天山路,腳都磨破了。”

“現在一個小時就到了。”龍銘一將保溫杯遞給姥爺,“您喝口水。”

“好。”龍建援喝了兩口,“真是社會大發展啊,真好。”

龍銘一他們的車隊剛進入了寧鎮,就看見有人在對他們揮手。

龍建援眼神還行,仔細辨認了一下,“是三小子吧?”

“三小子”是龍建援妹妹龍秀娟的兒子。政府部門工作,今天特意請假來接人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龍銘一先下車跑到姥爺的一邊,幫忙開啟了車門。龍建援扶著龍銘一的手下了車,由龍銘一攙扶著向前走。

“三小子”李正趕忙跑到龍建援面前叫道:“舅。我媽在家等著你們呢。”

“好,好。”龍建援點頭,“那我去看看。”

龍秀娟住的房子很寬敞,二層小樓,300平米。院子裡一半種著花草,一半種著菜。閒來無事,龍秀娟還會種種院子。

龍秀娟的大兒子李玉經商多年,在寧鎮做汽車配件生意,二兒子李宏是做水果批發生意,一年收入也不錯,三兒子李正是公務員,實權派。幾個孫子孫女,有留在大城市的,有幫著家裡做生意的,這一家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看見哥哥來了,龍秀娟起身邁著蹣跚的步子,來到了院子門口,身後子孫十七八人也都跟著出來了。

一下子院子裡站著三十來號人,瞬間人氣旺盛很多。

龍建援握著龍秀娟的手,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還是龍秀娟先開了口,“哥呀。”

“兩三年沒見面了。”龍建援說:“看你們都挺好的?”

“都挺好的。”龍秀娟眼淚汪汪,抿抿沒有牙的嘴,“都進來吧。”

本來寬敞的大廳裡,瞬間就擠滿了人。

龍游峰已經和其它的孩子交了朋友,幾個小孩如歡脫的小鳥“飛”了出去。龍秀娟的重孫子李墨生和重外孫女王軒帶著龍游峰去外面玩了。

孩子特別容易交朋友,李墨生的車讓給龍游峰,龍游峰把這方向盤,一腳“電”門,就上路了。

沈宜人和李墨生的媽媽哪裡能放心這些“熊孩子”,便也追著孩子們出來了。

龍銘一在客廳與幾位舅舅聊著天。舅舅們詢問著龍銘一現在怎麼樣,都做些什麼,稱讚著龍銘一有本事。

“銘一真是厲害啊。”大舅李玉說著:“現在這生意是越做越大了。都是億萬富翁了。”

“還好,還好。”龍銘一謙虛的說。

“你可別謙虛,我們這幾個孩子還都以你為榜樣呢。”李正說道。

熱鬧一陣,大家中午開席四桌。一家人團團圓圓吃了一頓飯。互相推杯換盞,眾人都很是盡興。

席間,李玉和龍銘一談了一件事,就是寧鎮準備大力發展旅遊。這說明這個縣級市的發展中心改變了,他告訴了龍銘一一些情況,約了晚上好好聊聊。

龍建援吃過飯,休息了一個小時左右,便想著出去轉轉。

“銘一,陪我出去走走,別叫車了。司機也累了,讓他休息吧。”龍建援叫著龍銘一。

“好。”龍銘一隨著姥爺向外走去。

李玉追出來要安排車,龍建援擺擺手。“不用,我們爺孫倆兒隨便走走。”

龍銘一和龍建援打了一個車,來到了寧鎮唯一的步行街這裡。龍建援是想自由地逛一逛家鄉。

下車後,龍銘一扶著龍建援緩慢步行。龍建援看著這裡與自己小時候完全不同的街道,卻還滿是嚮往。

“這裡原來不是這樣。”龍建援說道:“這裡原來也是大街,但那有這麼繁華?就是一個市場。那時都是土路,人就在街邊站著賣東西。一根扁擔兩筐梨,三聲叫賣四周聽,五人問價六人過,七倒黴運八興旺,九受罪來十福享。”

“什麼意思?”龍銘一笑問。這是不太高明的順口溜。

龍建援說道:“人的一生啊,起起伏伏,顛顛倒倒。朝賣雪梨,午入廟堂,晚上砍頭,沒有定數!唯有得志不驕,失意不餒。一生未必順平是好,卻也不用過得驚心動魄。”

“姥爺不愧是老幹部。”龍銘一笑道。

龍建援可真的是貨真價實老幹部。每年過節,有很多人來慰問那種。

“取笑姥爺呢?”龍建援說道:“銘一,無論家鄉怎麼變,始終是家鄉。”

“姥爺說的對。”龍銘一點頭,“這寧鎮,也不是生我的地方,也不是長我的地方,可我站在這裡,就是覺得親切。”

“這就是家鄉。銘一,‘籍貫’並不簡簡單單是你戶口本上的兩個字,是幾千年‘家’文化的傳承。”龍建援說道:“它一直在你的血脈裡,不斷的流淌著。”

“您說的對。”

龍建援和龍銘一邊走邊說:“你看這多好啊。街上走著的是鄉人,說著熟悉的鄉音。”

“就是沒有賣梨的了。”

“臭小子。”龍建援敲了龍銘一的頭。

龍建援走了一段路說道:“我這次來,還想見個人。”

“什麼人?”龍銘一眨眨眼,“沒其他親戚了吧?”

“現在說算是親戚也不為過。”龍建援頗為遺憾的說:“當年我走的時候,她留在這裡了。一別多年,了無音訊。誰知道我和你姥都已經成婚了,她還等著我呢。”

“哇。”龍銘一笑著說道:“這可是您不對了。老人家今年也得九十了吧?”

“九十多了。”龍建援笑了笑,“真是多少年了。”

“咱們去,她老伴兒不會打我們吧?”龍銘一在姥爺面前就是個孩子。

“你這孩子……”龍建援瞪著龍銘一說道:“那天你姑奶看見她了,兩人聊會天,她老伴也去世了。兩人聊了半天光說了住哪,也沒想著留個電話什麼的。我想著吧,我們這歲數,要是不見,可能就見不著了。”

“那我們去看看。”龍銘一帶著龍建援,按照龍秀娟說的大概地址,打車來到了一處老舊的住宅。

龍建援和龍銘一敲了敲門,家裡沒人。

“這是出去了吧。”龍建援嘆口氣,“這沒緣分的人,終究是沒緣分。見都見不到。”

隔壁門開啟了,一個中年女人出來倒垃圾,看看龍建援和龍銘一,“你們找劉老太太?”

“對。”龍建援問:“她出去了?”

“您是她什麼人?”

“一個多年沒見的朋友。”

“哦。”女人點點頭,頗為惋惜地說:“她十幾天前去世了。還是他乾兒子張羅的呢。劉老太太人可好了,與人為善,不爭不吵的,她葬禮我們都去了。”

龍建援腦袋嗡嗡的:“沒啦?人沒啦?”

“沒了。”女人說道:“前十幾天走的。老太太喜喪,沒病沒災,走的挺安詳,就是睡一覺就沒了。正巧他乾兒子來看她,發現沒的。一切都是乾兒子張羅的。老太太一輩子沒兒沒女,這乾兒子沒白養。”

“沒兒沒女?丈夫呢?”

“沒丈夫吧。沒見過。”女人特別肯定。“我們多少年街坊了。”

龍建援張著嘴,半天沒說出話。

女人對著從樓梯口進來的六十多歲男人說道:“愛柱哥,你媽朋友來了。”

男人看看龍建援和龍銘一說道:“我媽的朋友?是聽著信兒了吧?老太太走了。您進來家裡坐坐吧。”

“你叫什麼?”龍建援顫顫巍巍的問。

“劉愛柱啊。”

龍建援差點一個跟斗摔在地上。

龍銘一扶著龍建援,他似乎明白了什麼。

姥爺龍建援的名字是響應號召後改的,他的原名叫龍秀柱。

龍銘一心中嘆道:真是白白誤了一生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