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道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譁……”一盤土豆片倒入了鍋裡,翻炒了幾下,又加入了青椒。然後醬油和料酒……

一個胖大媽將一盤炒土豆片端了出來,放在了龍銘一、米明和一個穿著特別隨意的五十多歲男人面前。

這個男人是這間小吃部的老闆,也是改造專案中關鍵人物。

“龍總,米總,請嚐嚐。”

龍銘一和米明吃了一口就放下了筷子了。這土豆片炒的只能算還行。要不是張越倩的廚藝“鋪墊”,這些年習慣吃好吃的米明,肯定吐出來了。

“兩位吃不慣吧?”老闆說道。“但這就是這裡的味。”

這句話很有智慧,龍銘一也不得不承認。

異地安置這些人,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業和生存成本。這也是居民不走的重要原因之一。換到別處,生活成本會直線上升。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老闆的土豆片只能在這裡賣出去,換個地方就得倒閉。同樣的,這裡的人吃老闆的土豆片能活,別家的土豆片太貴,活不起。

八棟樓的居民已經有了自己的生存體系,就像是城中村一樣。這裡有超市、小飯館、賣水果和蔬菜的地方。因為供求關系和價格影響,有適應這裡人需要的食材和果品。換個地方,兩邊都“水土不服”。

“這就是難題。”龍銘一說道。

“不錯。”老闆很誠實的說:“這八棟樓就是自己的世界。”

米明問:“不想走出去?”

“走出去?”老闆一笑,“往哪去?是城中的高樓大廈,還是更邊遠的地方?米總,剩下的人,其實都是走不出去的人。”

龍銘一覺得眼前這個黑黑的老闆,境界非常高,看得也很通透。

老闆指著這裡的樓說:“人最怕的是什麼?是‘心苦’!內心的‘心’。這個環境裡,剩下的左鄰右舍環境和條件差不多,大家可以互相‘麻醉’自己。真將他們遷到其他地方,就會看清現實,看到自己的日子多麼窘迫。”

老闆端起這盤土豆片說:“他們不在乎的是周圍的人都吃土豆片。在乎的是我吃帶魚,你吃鮑魚。”

米明敬佩的說:“你是個哲學家啊。”

“亂看而已。”老闆很謙虛。“聽朋友說,龍總是想幫忙的。我才和您說這些。這就是現實,也是難點。這裡的人心裡都清楚,知道自己的生活不是太好,可不能是‘你說’或者‘他說’。只要說了,就會和你拼了。”

龍銘一說:“要麼我讓他們過上他們想得到的那種好日子,要麼就不能動。”

“龍總是明白人。”

“老闆才是明白人。”龍銘一說:“您在這可惜了。”

“不在這我能上哪?”老闆神秘的一笑。

龍銘一沒有辦法回答。

老闆的一切思維,都是從這裡生活悟出來的。放在這裡是金科玉律,放在別處有可能就是狗屁不通。

從什麼土壤出來的東西,就必須反饋給什麼樣的土壤,落葉歸根的道理。

龍銘一從小飯店走出來,他看著周圍的樓,面色凝重。

身後的米明說:“看來是又白來了。”

龍銘一眼珠轉了轉說:“也許沒有。”

舊區改造,龍銘一選擇退了。

張書劍則毫無懸念的接手了。龍銘一的退讓,可以讓人理解為副會長支援正會長的工作。

王燦輝和徐連盛都不太理解龍銘一的這種操作模式。這兩人約了龍銘一在一起喝茶。龍銘一不是那種畏懼困難的人,他們希望瞭解龍銘一的想法。

茶室內的氣氛有些壓抑。王燦輝很中立,甚至有些偏向龍銘一,而徐連盛有些暴躁。龍銘一泰然自若,完全忘我。

王燦輝見茶藝師泡好茶,就讓她出去了。

“銘一,這是為什麼?”徐連盛問:“這對你是個機會。”

從徐連盛上桌以後,龍銘一就猜了。王燦輝要幫忙的那個人就是徐連盛,而徐連盛要幫忙的人,真正受益人。龍銘一就不想知道了。但讓王燦輝動心的,肯定不是一般人。

“銘一。”王燦輝說:“我們是非常信任你的,只是想知道個所以然。”

“這個地方,誰做誰倒黴。”龍銘一說:“我的團隊想不出來方案。這是實話。張書劍那邊的大修方案勉強透過,可不是百姓需要的方案。”

張書劍最後也沒有拿出可行方案,只有這個修路、修樓、修設施的方案。

“他們需要什麼?”

“平衡。”龍銘一說:“這裡面涉及到搬遷、再就業、生活環境等問題。張書劍的辦法不失為一個可以暫時有效的辦法。但是好景不長。”

王燦輝說:“銘一你就直說吧。”

龍銘一說:“張書劍提出的是要收物業費。這本身是應該的,可問題在收多少合適。前期修道、鋪路、修葺房子外圍,都是要錢的。實地調查的時候,我看有好幾個陽臺搖搖欲墜,有些已經塌了。修葺這一大筆錢,張書劍是收不上來的。他得自己掏腰包。”

徐連盛想了想問:“然後呢?”

龍銘一說:“我見了那裡的一個人,他說的一件事讓我很認同。‘平衡’。有人家換了新陽臺,有人家的房子修葺了……”

徐連盛點點頭,“其他人會不滿意的。”

物業費都交了,憑什麼他們家的要修,我們家的不修?是因為不夠破?四十年的老樓,多少都會破損的,只不過是程度不同。到時張書劍拿著錢修,還費力不討好。因為你收了物業費,就得做,至於是不是合同內,沒人管的。不修?就去找你要,找你鬧。

張書劍的一碗水怎麼都端不平。

王燦輝說:“長期來看,那樣的成本,可能比拆遷的成本還高。”

這裡面還有時間成本,操作成本。這裡的物業費收高了交不起,收低了不夠維護,這個舊區得消耗張書劍多少年?一直賠本賺吆喝?

張書劍這步棋走得太差了。

“可這事終究是要解決的。”徐連盛問:“銘一,你有辦法嗎?”

“目前沒有。”龍銘一說:“可張書劍做不下去了,就有了。”

徐連盛一愣,王燦輝點點頭,他明白了龍銘一的意思。

“置之死地而後生。”

徐連盛也恍然大悟:“所說的這個‘平衡’,這個幻象必須戳破。真的是不破不立。”

“兩位說得對!”龍銘一說道:“無論誰來,他們都當‘救世主’,說白了就是個‘冤大頭’。可這個‘救世主’是要為他們奉獻的‘主’,這個‘冤大頭’,得讓他們不用出力,還得集體過上好日子。如果張書劍做這麼多,還是失敗了,他們就該醒悟了。日子還得自己過,能讓自己過好日子的還是自己。不‘心苦’,就受苦。到那個時候,才能談。”

“不‘心苦’……就受苦……”王燦輝嘆道:“銘一的境界高啊。這是道理,也是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龍銘一所指的“不心苦”,意思是大家都一樣,追求一個‘貧窮’的心安理得,沒有向上的動力。如果沒有動力去用雙手創造生活,自然就是身體要受苦的。吃不好、穿不好、睡不好、住不好……

不破不立。能走出來的,只有自己。

靠誰?只能靠自己!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