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〇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孫策沒讓其人在交州這兒,直接派來援軍就完事兒了,周瑜回去了,也可見孫策對交州的態度,那是。如果說很重視的話,那自然不會這樣兒,沒錯。確實,看其人動作,就知道其人想法,那一點兒沒錯。如果說孫策重視的話,他也不會不親自過來,這個是最基本的。不是他過不來,而是其人不想,就這麼簡單。說好聽的,把大權都交給了交州各郡的太守,讓

他們全力以赴去發揮,如此……說不好聽的,交州那其實就是孫策放棄了的地方。當然其人因為派出十萬人馬,關鍵還都是他自己的部曲,所以就這麼一點,確實也是讓誰都說不出來什麼,至少江東軍在揚州和交州的那些個,他們卻都不會多說什麼,因為對於自己主公不

怎麼重視的地方,他能做到如此,其實已經是很不錯了,真的。更多的,他們都知道,那是奢求,真的,所以如此的話,就已經不錯了,肯定是啊。畢竟江東軍將領,他們也不傻,自然是知道自己主公的那點兒想法,沒錯。所以說也是,自己主公能如此,已經最大做到最

大的限度了,那沒錯。如果說重視的話,就親自來了,這個肯定是,而不是現在這樣兒,江東軍在交州的眾人都清楚。而他們也說不好,到底是更希望孫策過來還是不過來。反正都是各有利弊,這個肯定是,不過就是看哪個更多而已,就是。而就只從他們自身的角度來說,更多的是不希望掣肘的,就自己在這兒,那是足夠了。自己主公一來,那麼一切還都得聽他

的……確實,至少在這個上面,交州的七個太守,他們的並非就不聽孫策呢,那肯定不是。好歹其人也是江東軍的主公、老大,眾人怎麼都得跟著他混,這個肯定是。其他的,那就得說,他們更多是想自己自治點兒,那意思權力大點兒啊。自己主公不在交州,那麼郡裡的一

切,還不都得聽自己這個太守的。那麼只要自己主公來了,那麼可以說這個就變成怎麼都是聽自己主公的了,連自己這些人都如此,那麼士卒的話,哪怕是自己部曲,可還不一樣兒嗎,那是。因此,對他們來說,更多的還得是自己主公別來,就自己這些人帶兵抵擋涼州軍,

其實也挺好。結果的話,是能想到。其實他們很清楚,別說是自己這些人了,就算是自己主公,讓親自帶人來,帶兵阻擋涼州軍,他們也擋住不了多久,不過就只是讓涼州軍損失更多而已,卻不可能擋住他們啊,那是。所以說結果還沒什麼不同,不一樣兒的只是過程而已,讓涼州軍損失更多的,那沒錯。因此,自己主公不會那麼做,這個很正常。畢竟其人比起一

個過程來,他是更看重結果,那沒錯。所以孫策是想要能改變最後結果,直接讓涼州軍損失多了,而改變不了最後己方守不住的結果,那麼他確實,不會去交州,正常。而在揚州的眾將,包括三大謀士,他們可都知道。當然了,就算是交州眾人,他們也並非什麼都不清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說自己主公那邊兒想法,確實也是,不用多說。既然都改變不了,那麼他正好是不愛過來,所以說就不來了,那也沒錯。而他就不看重交州,這個是根本啊。如果說特別重視的地方,江東軍眾將可都知道,就以自己主公的那個性格來說,他哪怕知道自己己方改變不了最後的結果,卻依舊會親自過來,這個才叫重視,而不是說知道最後改變不了太多,反而是

不來了,說起來那不過只是孫策給自己不來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罷了,真的。可江東軍眾將卻怎麼都不會那麼說,他們明明知道自己主公的想法,可卻不能那麼說啊。總不可能去說,主公你實際上就是不想去而找的藉口罷了,心裡就是不想,這個是根本,其他的,那不過就只是你找的藉口。可沒人敢那麼說,沒一個敢的。保證你只要這麼說了,基本上也就

不用再在江東軍混了,估計以後也找不到你了……所以都知道自己主公的那點兒想法,可確實,沒人說什麼。對他們來講,自己主公不過去就不去了,交州丟了就丟了,沒什麼大不了的,又不是揚州。而對交州的眾人來說更是,自己主公不過來,至少沒那麼多掣肘,而這

個怎麼都是好事兒。其他的,自己主公不在這兒,那麼抵擋著涼州軍的進攻,自己這些個當太守的,確實沒辦法讓他們損失更多,畢竟己方這戰力在那兒擺著呢,想讓對方損失更多,就只有說在士氣上面做文章了,可己方的士氣,自己帶兵和自己主公帶著他們,分明就是兩

種士氣,那是。而自己主公不來,其實交州那幾個太守想更多的,其實是覺得不錯,真的。最大的好處,他們覺得自己主公不來,他們是可以好好守城了。如果說自己主公來交州,他是怎麼都不會說帶兵守城的,最多還是讓己方將領那樣兒。可作為交州幾個郡的太守,他們是覺得本來己方已經沒什麼戰力了,那麼再不以城池為依託,守著城池擋著涼州軍,那麼以

己方的戰力來說,對上涼州軍是更不好,真的,更沒什麼優勢了。所以自己主公不來交州,也確實是有不來的好,那都沒錯。怎麼說呢,如果都是不好,那麼不來就對了,可顯然不是,確實是有好處,那不假,可不好一樣兒有,這不都說了。而從他們幾個太守自身角度來說,

確實是更希望自己主公別來,就自己這些人,那也挺好。最後是依舊擋不住涼州軍,那沒辦法,可自己這些人也都盡力了,沒錯。換成自己主公親自在這兒,確實也都改變不了太多,還都一樣兒,沒大區別。完全不同的只是他帶兵讓涼州軍損失更多,而己方也不會剩下什麼

人馬了,那是。不過那是最重要的嗎?自然不是最重要的,肯定沒錯。畢竟孫策就算是親自帶兵來,那能讓涼州軍損失多不假,可絕對也有限的,確實。畢竟第一江東軍的戰力是硬傷,哪怕他當主公做老大的親自帶兵,可也不可能說每一次他們都發揮超常,那不可能。而孫策是不可能帶兵守城的,那麼基本上就又少了個優勢,和這個一比,他對交州的不瞭解,

反而是不算是什麼大劣勢了,真的。因此,他帶兵的話,涼州軍是能損失更多不假,可確實,這個還是,也沒多大的改變,那沒錯。所以說在交州的那幾個太守,他們也是想了,自己主公不來,那其實更多的是好事兒,確實。來了的話,第一是讓他們掣肘,徹底從說話算

變成了主公說了算,他們都得聽。其次,就是基本上少了城池,自己主公更多不會讓自己幾個守城,至少不會讓他帶來的部曲守城,所以這個是一點兒都不好。在他們看來,這己方守城優勢,怎麼能不要了呢?所以自己主公不來的話,實際好處能多那麼點兒,這個其實就足夠了,那是。畢竟如今這麼個情況,己方在交州對上涼州軍,怎麼看最後怎麼都是己方不

行,而人家涼州軍自然就是行。那麼這個時候,自己主公也是沒辦法改變最後的結果,那麼來與不來,確實不是最重要的,那是。所以說連交州眾將都是如此想法,那麼確實是不用多說了,孫策不來交州,更多其實是對的,應該說沒誰真就徹底反對,那還真沒有。畢竟他

們更清楚都是什麼情況,不比交州本地的那些個太守知道少,那真是。所以說自己主公不去,

那其實還不錯,真的。多了的話,你讓他們也不會說什麼,在這樣兒的事兒上,真心是沒什麼必要,真的。如果說大事兒的話,自己主公還做出來不智的決定,那麼他們會諫言什麼的,肯定沒錯。但是在這樣兒的事兒上,還不能說自己主公做得就不對,所以說他們可沒人

傻乎乎去諫言,真沒有啊。沒幾個人就真有什麼意見,有點兒想法的,卻也不會多說,就這樣兒。而自己主公不去交州,早就已經成為了定局,所以說他們不會去多言,不去的話,反而好處還更多了,那真沒錯。因此,這個不挺好?真的,至少從現在來看,那確實沒大問

題。交州的情況就這樣兒,對馬超和涼州軍來說,他們更多想法也是巴不得孫策不親自過來,這個也真是。畢竟對方過來直接的影響,那就要讓己方的人馬多損失,而這個怎麼都不是馬超和涼州軍他們想要看到的。哪怕孫策到來,就算是己方多損失人馬,那也是有限,確實不假,可馬超他們卻依舊是不想。至於說和孫策那樣兒比較強的敵人交手,這個說實話,

以前機會很多,以後又不是說沒有,所以馬超他們都不在乎這一時。而如今來看,這交州的戰事,不說是大局已經,可也差不多少,己方奪取剩下郡縣,那不過時間問題。而馬超所想更多的,那則是冀州的戰事。雖說他也知道,常山守不住,那可是曹操親自帶兵去的。說

起來在己方這兒,除了自己之外,其他人幾乎很難擋住曹操。這個不是說自己很強,而確實得說曹操厲害。而自己的身份地位,那確實是決定了很多。至少馬超就清楚,一個將領帶兵,那和自己親自帶兵,怎麼說都是不同的,所以……自己帶著人馬能阻擋曹操所帶的兗州

軍,但是換成其他人的話,大多都不是對手啊。所以哪怕就是趙雲和典韋,他們親自守城,可也擋不住曹操親自帶著大軍進攻,那不過是多少時日破城,拿下郡(國)的事兒,確實。馬超和涼州軍,他們的話,那確實是不想常山丟了,但是卻也知道,那是改變不了的結果。就像己方能拿下交州五個郡一樣兒,都是改變不了的結果,那沒錯。所以說這事兒馬超雖然

是擔心顧慮不假,可卻也沒多想。對於這種改變不了的事兒,他確實是不多想,正常。因為這個註定了,你怎麼想,其實都沒用,改變不了什麼,那是。對涼州軍來說,如今這樣兒,己方拿下交州五個郡,然後也丟了常山,其實都正常。曹操和兗州軍他們,說他們就等著如

今這個機會呢,那其實也不錯,真心對啊。畢竟這個也是,你必須承認,如果說能保住常山的話,那麼馬超和涼州軍他們還會那麼做的,畢竟在冀州,拋開中山之外,己方可就只有那麼一個郡(國)了。對於常山,馬超和涼州軍他們不可能說不重視,但是顯然,曹操和兗

州軍的意思,他們對那地方早已是勢在必得,那是沒錯。所以說己方增加兵力什麼的,其實都沒大用,真是。畢竟你能增兵,人家就不能了?關鍵還有個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如今的冀州,那可是曹操是兗州軍的大本營,除了大漢國都依舊是在許都之外,其他的和以前豫州沒太大區別,甚至很多地方其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那沒錯。因此,在比拼這個人馬數量

上來說,己方怎麼都不如大本營在冀州的兗州軍,馬超和涼州軍看得太清楚了。而且還得說,那對冀州的常山國,兗州軍是勢在必得,可己方不是說非要守住什麼的,所以這個本身就是不對等的,那麼最後結果不會改變,依舊是人家兗州軍拿下了常山,而己方自然就是守

不住,失守了,那沒辦法。馬超是想趙雲與典韋守住了最好,可顯然還是那話,沒可能守住,該丟丟,那是一點脾氣都沒有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