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十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過還是那話,石全沒在這兒,那就什麼都沒用,都是無奈啊。所以孫平楊易他們,確實,這個時候也是沒什麼更多的想法,他們就只想趕緊打退了兗州軍,因為如此的話,己方這又距離徹底逼退兗州軍,更進了一步,不是嗎?當然其中的艱辛,他們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就是這樣兒。而對於樂進他們三個,自然是樂得如此,石全沒在襄平,可以說是太

好了,就因為這樣兒,哪怕兗州軍確實是傷亡了那麼多,但是怎麼說呢,至少樂進甘寧還有張遼他們三個,除了剛開始那一日,之後這幾日,那可都是帶著人馬上來了,別管多少,那可都是兗州軍的人馬啊。所以說對於孫平楊易兩人,他們是不想這樣兒,可對樂進他們來

說,他們還真是,希望如此啊。所以一個石全,倒是讓他們兩軍雙方,有了截然不同的想法,不過這也是未可厚非的。畢竟孫平楊易他們和石全關係再不好,可如今還都是一條船上的人,但是樂進他們那就不是了,只是敵對啊,還什麼一條船的人。所以說自然雙方想法就

不同了,太正常了。樂進甘寧和張遼,他們此時所想,都是趕緊帶著士卒上到城頭,這個不是為了面子,更多的還是為了能趕緊破城。哪怕他們身為當事人,確實是,畢竟是親自帶兵的將領,所以當然知道,這個實在是太不容易了,因此這不得不說,這都不好破人家的城,所以你再不盡力,那不就更不可能了?所以不光是樂進,就是甘寧和張遼,他們也都是如此,

畢竟兩人也是,確實希望能早日破了襄平,儘管從如今的形勢來看,好像希望不是說越來越大,反而是越來越小了,但這個是什麼問題嗎?關鍵這個是表面兒現象,問題是你還努力不努力,只要還在進攻中,那麼就有希望,不是嗎?可你要是直接就放棄了,或者是兵無戰

心,將無戰意什麼的,那麼也就不用多說了。就直接等著第一場大雪的時候,打道回府吧,就是如此。可那樣兒,曹操他第一個就不甘心,當然還有其他人,至少兗州軍的人,有幾個能願意的?可真是到了那個時候,不管你是願意不願意,最後不都得是吧,接受,都一樣兒,

人還得接受現實啊,可不是嘛,要不然怎麼辦?如今別看遼東軍是沒佔據什麼特別大的優勢,可人家的那個城防,人家守城的那些人馬,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反正至少一直都在襄平堅守著,只要盡力,那麼在甘寧他們看來,好像也是沒什麼太大問題的吧,人家是能守住城池。當然了,如果說兗州軍的兩大頂級謀士,真就有了什麼妙計奇策,那也許今日還在攻城,

可明日,這襄平城就到手了,這都不一定。當然,也可能是人家給兗州軍一個更強力的打擊,不過這個事兒,肯定不是那麼容易的。對於雙方來說,真是,都不容易。確實,兗州軍想要馬上破城,儘早破城,不容易。那麼遼東軍呢,他們想一下幾逼退兗州軍,要不就拖住

他們到第一場大雪的時候,這個也不容易,所以雙方其實也是彼此彼此吧,就是如此。因此如今是誰都不能有什麼大失誤,要不然的話,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到萬劫不復之地啊,所以這個時候,不管是兗州軍也好,是遼東軍也罷,他們不說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可也都差不多少了。因為都清楚,誰都不能失誤,只能是小心謹慎,再小心謹慎,就是這樣兒。

所以別管是兗州軍這樣兒的天下強軍,還是說遼東軍這種邊陲的邊防軍,其實都是一樣兒的態度,關鍵是不這樣兒也不行啊。如今就是這樣兒,誰有大失誤,誰就得玩兒完,就得完蛋。而對兗州軍來說,反正最不好的,是被打敗,然後是直接退回幽州,他們兗州軍自己的地盤。至於說遼東軍,那自然就是,基本上全軍覆沒,襄平被人家佔,然後公孫康他們要跑

的話,倒是還有機會去樂浪,這樣兒。如果說孫平楊易他們不想跑,倒是能投靠兗州軍,至於說公孫康,他被抓就是個死,沒有例外的,曹操向來可都是斬草除根,基本上也不管你是誰了。反正他那個人的性格,對他來說,要是斬草不除根,最後都是後患啊。所以為了以

後少點兒麻煩,就一定是要斬草除根,曹操就是這麼看待問題的,很直接,也比較狠。要不然曹操他是奸雄呢,可真不是說沒有道理的。要說並非就是奸雄才要去斬草除根,不過因為他是奸雄,那麼就一定是會去那麼做,這樣兒。其實如果說奸雄是什麼,那麼肯定有一點,

那就是和其他人都不太一樣兒,所以就不用多說了。曹操是個奸雄,那是公認的,其人也確實,就是如此,這個真是。而此時依舊是樂進第一個上去的,在甘寧和張遼他們都被有人帶領著士卒抵擋的時候,他自然是當熱不讓了,必然。現在的戰況比之前,那是更加激烈了,真的。哪怕之前,遼東軍都爆發過,可那又能如何?至少如今的兗州軍,哪怕還不是佔優,

可他們實際上,確實還是在慢慢扭轉他們一方的劣勢,就是這樣兒。所以必須要承認的是,如果說按照這麼下去的話,最後發展的情況,那絕對就是兗州軍破了襄平城,不過就是他們損失多少人馬而已。當然了,更為重要的是,他們能不能在第一場大雪前破了襄平,這才是

重中之重,而遼東軍的最終目的,其實就是拖住他們,到第一場大雪,就是這樣兒。所以只要在第一場大雪前,兗州軍他們還沒破得了人家的城池,那麼他們表現就算是再好,其實也沒什麼大用。那麼同樣兒,他們哪怕之前表現,並不是說盡如人意,但是只要能在第一場

大雪前破了襄平,那麼他們就是勝者,笑到了最後,就是如此。而破不了,那麼人家就是笑到最後,當然了,那只不過就是暫時的而已,而已啊。樂進上來了,帶著沒多少的己方人馬,和遼東軍更多的士卒對上了。城頭的遼東軍士卒,那對付樂進,可真是輕車熟路了,所以還真是,樂進一上來,他們就圍上去了。他們也是清楚,這這個時候要不努力殺敵,那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也就只能是讓人家給殺了。所以說不玩命的,那也只能是被人給咔嚓了。你要是玩命兒,沒準是能咔嚓了別人,畢竟城頭己方人馬那麼多,這對方才多少人,這就是如今城頭上的差距。所以基本上每次樂進帶兵上去,他心裡都暗罵,心說他娘的,這城頭的遼東軍比己方多

太多了,因此,這己方要是能在這個時候奪城,那就怪了?但是怎麼說呢,隨著時間的推移,己方的優勢也只能是越來越大,越來越明顯,然後……基本每次樂進都是如此想法,不過他確實也沒支援多久,然後就被人家給打退了,因為城頭給他的壓力,那實在是太大,要不然也不至於說就那樣兒。就像現在,樂進在甘寧他們還沒上來的時候,他就已經要支援不

住了。必須要承認什麼,換成甘寧張遼他們,確實還不會說這麼快,但是樂進嗎,就是這樣兒,他終究還是要差著兩人啊。所以這個時候他被逼退,而幾乎就是他掉下去的同時,那甘寧和張遼,幾乎是一起上來了,其實是前後腳,畢竟兩人實力都差不多,而孫平楊易他們,也是都差不多,因此在誰都沒爆發,誰都沒不在狀態的時候,確實,這他們基本上都沒什麼

太大的區別了。至少攻城守城的時候,是這樣兒,別的,那就不知道了。孫平和楊易,是各自找了自己的對手,帶著己方士卒,全力進攻。在他們看來,能拖住兗州軍一日,那就是一日,到時候第一場大雪一來,那就萬事大吉。別管之後怎麼樣兒,至少在兗州軍退後,明

年春之前,己方是絕對安全的,平安無事啊。所以也不得不說,這個挺好,他們的想法也都挺好,但是事實真就一定會那樣兒嗎?反正孫平楊易他們心裡沒底,畢竟什麼情況,其實都可能發生,這個是真的,但就看如今這樣兒,其實也說不得到底最後如何。你說己方就拖

不住兗州軍?還是說他們兗州軍就破不了城?確實,都可能,都有可能啊。下了城的樂進,他確實也是覺得自己挺倒黴的。怎麼說呢,這自己這邊兒都沒有將領帶兵,來圍攻自己,自己都被遼東軍給逼退了。可人家甘寧張遼那邊兒呢,還有人帶著兵進攻他們,雖說這個時候他們才上來吧,可最後總是比自己支援的時辰久啊。這難道說就因為沒人帶兵圍攻自己,他

們遼東軍就爆發了不成?要不為什麼自己是覺得這對付自己的人馬,是比對付甘寧張遼他們的還要狠,這就是待遇不同了?不過雖說是有這麼個想法,但是怎麼說呢,這樂進在心裡還是承認的,自己本事不如人家甘寧和張遼,是,所以他也就是這麼一想,一閃一過,也就

算是完事兒了。因為樂進也清楚,這事兒你想多了,有用嗎?很多時候,自己技不如人,那麼就只能是接受,不接受能怎麼樣兒,不都是接受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嗎。只能說是自己得跟去努力,如此才能好,還是那話,自己要是超過了甘寧張遼他們,那麼如今可就不

是這樣兒了。不過如今來看,還是多努力吧,那事兒也真是,任重而道遠啊。所以此時樂進是加緊了進攻,就是想讓自己早點兒上去,和甘寧他們一樣兒,在城頭上,再帶兵和遼東軍死磕。而這個時候,孫平楊易他們是大汗淋漓,說是汗如雨下,其實也並不算過分。但是怎麼說呢,哪怕是這樣兒,他們也根本就來不及去擦去管什麼的,畢竟這都玩命兒呢,哪怕

距離甘寧張遼他們,兩人是有距離,畢竟不敢靠近啊,但是怎麼所他們都得帶著士卒對付甘寧他們,如此。其實雖說不像孫平楊易他們那樣兒,汗如雨下,可甘寧張遼他們,確實也是大汗淋漓的,這個可是一點兒都沒錯。但確實,沒孫平楊易他們那麼狠,像流水似的。當

然這麼去形容,也是有點兒誇張,不過確實,他們兩人比起甘寧張遼來,可是壓力大多了。畢竟別說甘寧他們都不是兗州軍的將領,就算是樂進,他都沒有說特別大的壓力,至少不如那孫平楊易啊。怎麼說,兗州軍破不了城,撤退就好了,來年春再戰,可是他們遼東軍呢,

輸了,基本上就是被滅了。孫平楊易他們投降早,倒是還能保命,可要是晚點兒,可能還沒來得及去投降,就讓人給咔嚓了,這事兒可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所以說到底誰肩上有更大的壓力,這一對比,可就出來了。如果說樂進他們壓力大的話,那麼孫平楊易他們,壓力只能是更大。畢竟再怎麼說,樂進他們幾人可都沒有生命危險,不過孫平楊易可就真不一定

了。畢竟他們無時無刻,不是拿著自己小命兒在城頭這麼和他們拼,就這,還得離甘寧他們遠遠的,就怕被他們給抓到。那樣兒的話,命還不得丟了半條?當然了,他們也不可能說往後退,或者距離多遠,那樣兒顯然是不行啊,那不不給己方點兒信心嗎。所以哪怕遼東

軍士卒都知道自己的兩個主將,那是純粹的貪生怕死之輩,但是他們根本就不可能說什麼,表露出來什麼,並且他們做到如今這樣兒,其實也確實,就算是不錯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