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背上的一座大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審配帶軍進駐琅琊,呂布佔據東海,兩方以郡為界,本該勢同水火,針尖對麥芒。

不想卻各自按兵不動,彷彿就是簽訂了停戰協議一般,那是各自剋制的很。

這會是審配不想動,而呂布卻是動不了。

在自己那女婿面前,呂布的確是穩如泰山。但到底如何,還是其自己心裡最清楚。

典韋那一戟,是存著死志的一戟,是要用盡這一生的一戟。

自然是換的了呂布的一些麻煩。

只是這呂布本身這身體素質實在太強,加上立刻歸了彭城招了醫師來,一番處理之下,暫時無太大危險。

不過...

卻是被千叮嚀,萬囑咐,短時間之內,是萬萬不能再大動干戈了。

若是一旦再壞了傷口,成為暗疾,可就不好處理。

然而如今中原一片混亂,做為全勢力最為依仗的勇武,身為主帥的呂布,又哪能不親自出征呢?

只不過到了東海,敵不動,那自己還是先別動了。

審配不著急,呂布不著急,青州的袁譚不著急,袁耀自然也不著急。

唯一著急的,目前也只有跟著審配同往的孫策了。

...

“別駕,今日那呂布在東海不敢進伐一步,吾等該是直進東海一地,為何還躊躇不前?”

審配的大營內,孫策又是來尋了審配,請求出兵攻伐呂布。

不過審配早就存了心思,呂布不來,他也不去。

如今白白得了青州全境,更是得了琅琊一地,已經是白撿了數郡之地,還要做何著急呢?

那曹操想把徐州戰事交給自己與呂布,其好隔岸觀火,自己哪能如其心願。

只叫其與袁術好好鬥上一番才是。

只是這番話語,自己也早與賬下諸將說過,孫策也該明白事理才是,怎麼來此幾番催促?

卻還耐心回道:“吾等只是救援曹操,守住徐州一線,不叫那呂布再進一步就是,何必主動攻伐?”

“那呂布佔據徐州二國一郡之地,豈是那般容易就能被攻破的?”

孫策是當真憋屈啊!

自己被趕到河北,被家族所拋棄,更揹負起一個叛將之名,究其原因,都是因為在江東一戰之中,敗給了袁耀啊!

如今知曉在東海的不僅僅有呂布,還有自己的仇敵袁耀在,哪裡能不心急啊!

再說這久久不發兵,不攻下新的州郡,自己哪裡去得根基去?

當即就再勸說那審配道:“別駕所言,末將也深知有理,只是如今那呂布也不輕動,末將卻有個猜測!”

審配這腦子可是比較好用的,當即就打斷那孫策說道:“伯符所欲之言,吾也能猜到一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穩穩說的一言,再看賬下孫策稍微有些著急的神情,心下更是有的譜,才是說道:“不過就要說的那呂布卻有可能負傷,所以才不敢主動進伐,可是如此?”

孫策哪裡想著這審配一言就道破,心中有些驚訝,卻還是點了點頭。

然而其卻不曉得,這審配出征之前,可是受了沮授的連連囑託。

“正南,此番出征南援曹操,面對呂布,吾倒是未有多少擔憂。”

“那呂布剛愎自用,又是經過與曹操連番征伐,早就疲憊不堪。正南此行,可先守而不攻,再尋機會,必不會有太多問題。”

“唯獨使吾憂心的卻是那隨你出征,又帶的不少舊將而去的孫策。”

審配腦子裡回想著沮授的言語,又聽那孫策應道:“別駕說的不錯,那呂布自以為天下無敵,無人能擋,如何能隱忍不發。如今來的東海,卻不動作,必是有恙。”

“若是別駕不願冒險,可叫末將引一部分兵馬,為的先鋒,先試探一番那呂布。”

聽得孫策再度請戰,審配這會卻是滿腦子沮授與自己的交待。

“正南,若是吾沮授所料不差,此番那孫策必定還會尋求機會,親自領兵!”

“一旦有此所提,其必包藏禍心,野心難去。正南當是萬萬不可答應他!”

這話語還在腦海中未去呢,孫策這會還當真來了。

當真是被沮授猜的一點不差!

孫策哪裡知道,沮授這座沉甸甸的大山,就算自己跑出了河北,都壓在自己的身上。

就如同在淮南時有袁耀這雙眼睛,到了河北,卻有沮授當的這個接替者。

他還在期待著那審配當真能撥付自己一些兵馬,自己必是拼了命也要打下東海,依託袁紹之勢,再蠶食掉呂布的徐州來。

不過這背後的一座大山,是註定不會給他這希望來了。

審配聽得只言道:“伯符,你賬下尚有兩千兵馬,若要試探,倒是也可。”

審配說的是雲淡風輕,彷彿兩千兵馬就能拿下徐州一般。

孫策聽得卻是眉頭緊蹙。

雖說這審配倒是讓自己襲取東海,但那呂布數萬人的大軍,加上還有袁耀在邊上幫襯,這兩千兵馬,如何能為?

還真是只能試探試探了。

然而孫策哪能甘心當個工具人啊,當即又是爭取道:“雖說末將對自己武勇頗有信心,然這兩千兵馬,只怕難以抗那呂布大軍,不若...”

“不過只是試探罷了,又不叫伯符與那呂軍交戰。”

孫策話還未說話,又是再次被那審配打斷。

許是因為被沮授是連連說中,雖然這孫策代表的是三公子來此,審配這心裡卻也帶起了一絲絲的偏見。

何況沮授這個人是素來不大參與謀士之間的內鬥的,比起辛評,郭圖之類的,與自己是沒有明顯矛盾的。

而且同為別駕,審配自也知道沮授的眼光,其所說的話自然對審配而言會更放在心中。

是以這會帶起的偏見,自然也情有可原。

“伯符,此番與呂布相對與徐北之地,日後必要有大戰發生,汝又何必心急?”

“若是實在立功心切,只可帶所部兵馬,去往東海。再要求吾撥付兵馬,卻是別再思慮了!”

審配把話說的這份上,孫策自然也不能再多言語了。

只是心裡暗自有些難受,覺得是到哪裡都受制於人,無形中似乎就有一座座山壓住自己。

搬開一座還有一座。

絲毫喘息的機會都沒有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