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先來一套人身攻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袁耀那是萬萬沒想到,母親的效率如此之快,一次見面就搞定了大小喬。

不過袁耀到底沒是在壽春就草草了事。

為了後宮的和諧,也不能瞞著呂玲綺啊,自己還想著還有機會能大被同眠呢…

若是避了呂玲綺,雖是問題也不會太大,但同眠什麼就別想了。

反正二喬跑也是跑不了的,袁耀也費了半天口水說服了馮氏,才讓母親別是如此著急。

這日子到底好起來,袁耀也不光想著那仲家王朝了,還能想的些有的沒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曹操與呂布的戰事打了兩個月,曹操再次壓近了下邳。

然此時呂布兵強馬壯,軍中齊心協力,非彼時可比,曹操也奈何不得。

不過曹操這場征伐也沒白費。

本是來幫助呂布的開陽臧霸,卻被郭嘉用計,使夏侯淵千里奔襲,擊與後方,導致全軍潰敗,更是給生擒投降了。

而曹操收了臧霸一部,也真正控制了整個徐州北面,甚至開始能探足青州。

只是曹操的戰利也到此為止了。

知曉呂布如今內部鐵板一塊,不易攻破,曹操也是見好就收,構建起了防線後,重新把目光放在了西面。

而袁耀,也終於能領著兩個新鮮的妹子,歸了江夏。

一歸了江夏,袁耀也沒功夫管後宮的那些事了。

憋了一整個秋冬的袁耀,終於憋了一波大的,要對劉表接著動手了。

直令魯肅為“後勤總管”,調撥整個江東的糧草往江夏而來。

又調董襲從豫章進荊州,代替太史慈的位子,鎮守長沙。

蔣欽仍舊居與桂陽。

著太史慈,甘寧,凌操,周泰,徐盛,孫暠,樂就各自練兵,隨時準備再度征伐劉景升!

更是請父親下令,著廬江太守劉勳隨時準備支援江夏,亦調其郡臣劉曄來此,聽令與帳下。

帶陳登與身邊為謀主,虎踞江夏,圖謀襄陽!

至於黃忠的長弓營,因目前人數還不夠,訓練也不足,長弓的供給也還有些缺漏,一時尚動用不了。

建安元年。

江夏郡,西陵城。

袁耀總起七萬軍馬,又令廬江太守劉勳起三萬軍馬,共計十萬軍馬,欲要進伐襄陽。

大營中,今日正是出征前的誓師大會。

袁耀親自登臺高呼,以振士氣。

“自元氣肇闢,厥初生人,樹之帝王,以為司牧。”

“是以羲、農、軒、頊之後,堯、舜、禹、湯之君,靡不祗畏上玄,愛育黔首,乾乾終日,翼翼小心,馭朽索而同危,履春冰而是懼。”

“是以天下之重,乃社稷之危,天下大德,莫過於忠。”

“夫荊州劉表,受封與奸賊董卓,得荊楚之地。至於國難之時,只知伐民奪業,攻劫土地。不曉忠君報國,以討國賊!乃其大罪矣!”

“無治世之能,只苦守富貴榮華。無匡扶之心,唯貪念擇利行權。”

“分裂郡國,斷截地絡,信用奸佞,誅戮忠正,觸情任忒,不顧憲綱。”

“是以荊南之地皆叛之,卻不幸受其所戮。”

“今吾等得與天命,亦有天助,海內英雄,鹹來響應,剷除殲妄,必能克之!”

袁耀話音一落,臺下密密麻麻人群中當即就是傳出的整齊劃一的響應之聲。

“剷除殲妄,必能克之!”

“剷除殲妄,必能克之!”

更是一傳十,十傳百,到是最後,整個西陵城都響起了伐襄陽前的號角。

...

其實從江夏之地攻伐襄陽是不太好攻的。

若是走水路,就要逆流而上,且各渡口皆受劉表所控。

若是走陸路,要先過南郡江陵才可到襄陽之地。

要說合適的路線,還是曹老闆當年的那條從南陽宛城,入樊城,直逼襄陽的路線比較合適。

從江夏出發,一是隔得距離較遠不說,二來在江陵之地,極有可能受到武陵方向的合圍。

故此在進伐之時,還要不斷分出兵力守住整個戰線,以免被切斷糧道。不像是從宛城出發,只需大軍壓境就是了。

只不過袁耀也不能真繞一圈跑到宛城去,且不說是否現實,這真到了宛城,成了曹老闆與劉景升的夾心餅,那還不如從江夏出發呢。

所以明知是不好攻,袁耀也只有這一條路!

誓師大會後,袁耀就以甘寧凌操為先鋒,進伐江陵。

自領中軍,緊隨其後。

又命小將徐盛,率領五千兵馬為後軍,護送輜重糧草。

浩浩蕩蕩就往江陵而去。

袁耀這麼高調的誓師大會,分明也不打算瞞著劉景升來一次閃電戰之類的。

襄陽方面又時時警惕,自也很快做出了反應。只是反應最快的不是劉表,卻是荊襄之地的頂級世家,蔡氏一族。

而蔡瑁先去尋的不是別人,乃是自己的姐夫,黃承彥。

...

襄陽城郊,本是居與沔陽的黃承彥受袁耀佔江夏的影響,也是早早搬了家,來到了相對還安全些的襄陽城。

蔡瑁匆匆而來的時候,只見得自己的姐夫正是在院中安然的感受著春風,似乎壓根就沒聽說袁耀舉兵來伐的訊息。

蔡瑁見得也不由收了幾分匆忙的步伐,等是臨的近了,才是拱手行禮,緩喚了聲“姐夫”。

蔡瑁乃是東漢名士蔡諷之子,蔡諷之長女嫁給了黃承彥,小女嫁給了劉表為後妻。

所以這蔡氏一族能不厲害麼?

整個荊州的權勢之人都與其沾親帶故,著實把聯姻是做到了極致。

黃承彥聽得這一聲喚,也是點頭應道:“德珪來了。”

蔡瑁再是行的一禮道:“今日來此,卻是有事欲與姐夫相商。”

“可為的那袁家伐襄陽一事?”

“正是如此。”

“敵軍來襲,德珪身為荊州軍師,自是當思慮應敵之法。哦!我明白了,德珪可是因為思慮太多,實在不曉得如何擇計,欲要吾幫著參謀一二?”

蔡瑁聽得黃承彥一句話就堵了自己,也是明白這黃承彥的心思。

只是心底暗暗說一句:“這袁家起十萬大軍,氣勢威嚇,如何能輕易相抗之?”

然心中雖有想法,蔡瑁面上還是說道:“說來慚愧,瑁還未思得良策。”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