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故人自遠方來(第二更,求推薦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貴州。

吳三桂的憤然出走惹得鰲拜勃然大怒。

為此他特地找來洪承疇,要聯名上書彈劾吳三桂。

在鰲拜看來吳三桂此舉十分惡劣,雖無叛變之實,但有叛變之意,治他一個莫須有的罪名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對此洪承疇自然樂意見到。

他早就想要彈劾吳三桂,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罪名。

如今吳三桂終於忍不住自己犯了大錯。

洪承疇若不趁機踩上一腳豈不是太對不起自己了。

何況現在還有鰲拜牽頭此事,洪承疇只需要署名躲在背後即可。

這也正符合他老陰比的身份。

在洪承疇看來吳三桂固然兵強馬壯可以一用,但也只是如此。

與清廷大軍相比,吳三桂的那所謂幾萬精銳根本就不夠看!

站在清廷的對立面,吳三桂就是在找死!

洪承疇是不擔心吳三桂降明的。

本是明臣,先降李自成再降多爾袞。

吳三桂可謂是名正言順的三姓家奴。

在這點上,洪承疇自愧不如。

這樣一個三姓家奴,永歷帝還敢要?

所以現在吳三桂處在一個十分尷尬的境地。

拉出去單幹?真以為這麼容易?

別的不說,就說大軍日常所消耗的糧食就不是吳三桂解決的了的。

除非他去搶。

但若他真的明搶,和山賊馬匪有什麼分別?

那樣的話他麾下的將士願不願意跟著他繼續幹都是一個問題。

洪承疇的目的不是逼反吳三桂,因為他斷定吳三桂根本就不會反!

至於鰲拜嘛確實有些難纏。

洪承疇覺得彷彿他做了一件驅虎吞狼的事。

但再怎麼說鰲拜願意出力,上三旗的戰力比之吳三桂的部眾也是有過之無不及。

總的來說,吳三桂能做的事情鰲拜都能做。吳三桂做不了的事情鰲拜也能做。

無外乎鰲拜麾下軍隊更為驕橫一些。

畢竟是上三旗的旗兵老爺,驕橫一些就驕橫一些吧。

不就是強搶民女嘛,當地女人那麼多搶去一些也無傷大雅。

只要八旗老爺們開心了願意出力了,那一切就是值得的。

洪承疇的目標就是早日滅明永絕後患。

唯有如此透過幾十上百年的時間百姓們才會打心眼裡承認大清的統治。

當所有人都成了奴才就不會太過關注洪承疇這個大奴才。

洪承疇唯有透過把所有人拉低到和他一個層次,才能不在史書上留下罵名。

百年之後,人們提起他洪承疇的大名或許還會稱讚一番。屆時他在史書上的形象或許還是開國功臣。

若是這樣他就能徹底洗白,豈不美哉?

...

...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

朱由榔這些時日真真切切體會到一國之君的不易。

處處需要考慮,處處需要平衡。

你需要顧及的不僅僅是滿朝文武的看法、情緒,還有天下人的看法情緒。

你的一舉一動每一個決定都會影響國運。

讓朱由榔有些欣慰的是,在一系列政策舉措的刺激下,大明形勢越來越好。

便說那剛剛頒佈不久的新鹽政,就吸引了不少商人來到成都。

其中就有重慶商人王賀年。

此人是文安之安插在重慶城中的暗樁,在明軍進攻重慶的時候突然發難開啟城門助明軍拿下重慶。

當時朱由榔便接見了王賀年,並對他大加讚賞。

對於這種義士,朱由榔是有心重用的。

可考慮到王賀年是重慶商人,可能不想要離開重慶便沒有主動去提。

沒想到王賀年現在想明白了,主動來到重慶投效。

朱由榔當即宣召王賀年入宮。

卻說王賀年得知天子召見,焚香沐浴更換了一身新衣後跟隨內侍入宮。

這並不是他第一次見當今聖上,但王賀年還是感到有些緊張。

當內侍高聲唱誦命他覲見時,王賀年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躬身步入殿內。

“草民王賀年拜見陛下,陛下聖安。”

王賀年一進殿內便推金山倒玉柱納頭便拜。

朱由榔抬了抬手和聲道:“平身吧。”

“謝陛下。”

“重慶一別,朕也是許久沒見過你了。這些日子可還好?”

朱由榔聲音十分柔和,讓人聽了如沐春風。

王賀年聽了十分激動。

想不到日理萬機的天子還掛念著他這個小人物。

天子嘮家常一樣的和他在大殿裡對話,一點也沒有架子,這簡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謝陛下掛念,草民一切安好。”

王賀年感慨道:“只是草民覺得應該幫朝廷多做些事情,故而前來成都。”

“哦?你想為朝廷做什麼事?”

朱由榔饒有興致的問道。

“朝廷需要草民做什麼,草民便做什麼。”

王賀年給出一個很官方的答案。

這當然不是朱由榔想要的。

他清了清嗓子道:“在朕面前不需要拘謹,照實說就好。”

呃...

王賀年強自使自己鎮靜下來,過了片刻恭敬道:“草民想要助陛下推行新鹽政。”

原來是這樣...

朱由榔仔細想想確實有些道理。

涉及到鹽就是暴利,王賀年怎麼可能不心動。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像王賀年這種人就是君子,朱由榔願意用他做事。

“你來說說看。”

朱由榔輕聲道。

“陛下,在草民看來,朝廷新鹽政的核心是以鹽帶商,以商帶民。只有成都商業繁榮了,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來定居。”

王賀年早有腹稿,見天子發問當即答道。

見他一句話說到了點子上,朱由榔微微頷首道:“不錯,朕就是這個意思。如今蜀中人丁不旺,遷移人口勢在必行。但現在四川的情況你也知道。成都的情況更糟。朕也是沒有辦法,只能透過這種方式刺激百姓們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朱由榔侃侃而談道:“有了商人一切就都流動起來了。有了基礎,有了生活必須的東西百姓們自然就願意來了。”

“陛下深謀遠慮,草民佩服!”

王賀年拍馬屁道。

“好話就不必說了。朕且問你,若要你經營皇商你會怎麼做?”

...

...

ps:第二更送到,老坤求推薦票支援哇。困得不要不要的!希望大家支援一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一袖乾坤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