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文安之解釋道:“浮橋是用來讓將士們合兵一處,猛攻要津。畢竟水城所限,單靠將士們輪番攻城,效率太低。”

當然,重慶也並非只有水門,只是這些地方地勢險要,要想搭建雲梯也並非易事。

“上一次攻打重慶的時候,文督師是先攻打的水門?”

朱由榔輕點了點頭追問道。

“正是。”

文安之慨然一嘆:“攻打水門是最好的選擇,可惜...”

朱由榔見他緘口不提,知道是上次二譚真的傷了文安之的心,遂轉了話題道:“文督師覺得晉王何時能夠破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個...不太好說,不過一直用炮的話應該不難。”

這還是文安之第一次看到朱由榔帶來的新式火炮。

雖然火炮的威力不如紅夷大炮那樣強大,但也很可觀了。

清軍在這種火炮壓制下根本無法做出像樣的抵抗,晉王可以從容不迫的命令將士們搭起浮橋。

“朕便在這裡等著晉王的好消息!”

聽了文安之一番話,朱由榔對拿下重慶更有信心了,氣勢十足的說道。

...

...

重慶城頭,總兵王明德一臉苦色。

那個殺千刀的程廷俊,這麼輕易的就丟了銅鑼關,害的他們現在必須背水一戰。

在明軍的火炮壓制下,他們只有招架之力毫無還手之能。

王明德眼睜睜的看著明軍搭起浮橋,卻不能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擊。

他算是看出來明軍的策略了,那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將浮橋搭好。

明軍是將攻城重心放在水門上了啊。

看出這一端倪後,王明德立即調遣兵力增援各水門。

明軍總歸是要停止放炮的。等到他們攻打水門的時候,總不能用炮轟自己人吧?

現在王明德能做的只有忍,忍到明軍總攻之時。

屆時如果清軍能夠抵擋住明軍的第一波攻勢,或許還有希望。

...

...

逃下城後,高民瞻第一時間回到了巡撫衙門。

這城頭的狀況可比他想象中還要兇險。

一炮下去瓦礫石塊紛飛,稍不留意就會丟了小命。

高民瞻如此惜命之人,自然不會冒著這樣的風險。

不過回到衙門後高民瞻也沒有閒著,幾次派人去催問城頭的情況。

得到的回覆皆是明軍攻勢如潮,王總兵率部拼死抵抗。

形勢如此焦灼,王明德自然是心急如焚。

不知道洪經略的援兵何時能到?

僅靠城中守軍,應該堅持不了多久吧?

就在高民瞻哀嘆之時,家丁急忙來報說衙門被圍了。

高民瞻直是驚訝的目瞪口呆。

衙門被圍了?什麼人這麼膽大包天,竟然敢圍巡撫衙門?

這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

“作亂的有多少人?”

“回老爺,有上千人之眾。他們帶了砍伐下來的老樹撞門,應該撐不了多久了。”

聽到這裡高民瞻的心態徹底炸裂了。

外有明賊攻城,內有刁民作亂,這是老天爺存心要亡他嗎?

本來巡撫標營還有三千精銳,但高民瞻都把他們交給王明德統率,用來守城了。

如今巡撫衙門裡只有近百名家丁護院,要想抵抗千人圍攻談何容易?

“老爺,要不您從後門撤吧?”

高民瞻卻是搖了搖頭。

他何嘗不想跑路?

可對方能夠組織千人圍攻衙門,證明其早有預謀。

這種情況下,衙門的每一處門肯定都被盯死了。

別說高民瞻一個大活人想突圍,便是一隻蒼蠅怕是都飛不出去!

“來人是什麼身份?可認得?”

“似乎都是城中的豪商巨賈,所率之人應該都是他們的護院。”

“這幫狗賊!”

聽到這裡高民瞻直是氣血攻心。

不就是讓他們出了點血嗎,竟然因此懷恨在心圖謀造反!

這些商賈選擇的時機不早不晚恰好是明軍攻城之時,證明城中必定出了內鬼!

高民瞻思來想去還是決定親自前往弄清楚究竟。

他不相信這些商賈都是明軍的內應,應該大部分人只是受到了蠱惑!

“給本撫披甲!”

高民瞻剛剛脫下甲冑還沒多久又得重新披上,甚至需要親自前去和這些作亂的商賈談判。

雖然他心中極度不情願,但為了活命只有如此。

...

...

“一二三,撞!”

幾十名抱著巨木的護院用盡氣力朝大門衝去。

每撞一次,朱漆大門便隨之劇烈的震顫,隨時都有可能裂開一般。

他們的同伴在遠處彎弓搭箭進行仰射,做了充分的掩護。

朝廷嚴禁民間持弩,但弓箭卻並不禁止。

這些護院中有不少之前就是獵戶,擁有一手過人的射藝。

起初他們還有些擔心,以他們這群“烏合之眾”去攻打巡撫衙門是不是有些以卵擊石。

但等到真的打起來他們才發現,如今巡撫衙門裡已經沒有什麼精銳了。剩下的都是一些比他們戰鬥力弱的多的家丁。

何況他們還有人數優勢。

如今巡撫衙門已經被團團圍住,曾經有一人想從角門偷偷溜出去報信便被他們當場抓獲。

“繼續撞,不要停!”

發號施令的正是王賀年。

他能夠把眾人聚集到一起殊為不易。

這些商賈雖然對巡撫高民瞻的明搶舉動很不滿,但要讓他們公然對抗官府對抗清廷也是需要很大的決心的。

一方面王賀年將明軍描述成不可戰勝的天兵,另一方面將城中隨處可見的告示拿來給眾人看。

於是乎營造出一副守城清軍已經是強弩之末的形象。

商賈是最會審時度勢,隨機應變的群體。

既然城破在即,他們為何還要忍受高民瞻的欺壓?

不如趁著這個時候活捉高民瞻配合明軍開啟城門,這樣也可以撈到大功一件。

至於說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好了。

雖然現在看來清廷的絕對實力是在明廷之上的,但他們不需要考慮那麼多,只需要考慮重慶一城的情況。

若是清軍打回來明軍守不住他們再改換門庭便是。

明軍勢大則侍明,清軍勢大則侍清。

忠孝節義在他們眼裡就是個屁。

反正不管誰做皇帝,都得需要商人。

高民瞻便是他們獻給明軍的一份投名狀,活的比死的更值錢,所以要儘可能的生擒此獠。

...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一袖乾坤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