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奇貓異狗怪雞背後的玄奇故事(2)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書接上回。

在邏輯數學上,有一種‘必要非充分條件’;假設由條件A,可以推論出結論B,但由結論B不能逆向推導出條件A,則條件A是結論B的必要非充分條件。

簡單說,發生過兵災的地方一定會出現垂瞼雞,但垂瞼雞的出現並不代表此地會出現兵災。

將必要非充分條件,當成是充分必要條件(雙向可推),是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很多人都曾掉進這個坑裡,尤其是那些讀書識字的古人。

想知道為什麼嗎?讓我來舉個例子,《史記.陳涉世家》。

根據文中記載,陳勝吳廣起事之後,首先攻佔大澤鄉,之後是蘄縣,再接著是銍縣、酇縣、苦縣、柘縣、譙縣。

等起義軍打到陳縣,已經有戰車六七百輛,騎兵一千,軍卒數萬人。

(攻大澤鄉,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銍、酇、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陳。)

看上去還挺正常是吧?現在我把上述古地名的現名標註上,你再讀讀試試?

大澤鄉(今安徽省宿州市市區東南約20公里);

蘄縣(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蘄縣鎮);

銍縣(今安徽濉溪縣西南七十裡古城鄉);

酇縣(今河南省永城市酇城鎮);

苦縣(今河南省鹿邑縣,秦代因戰亂荒廢,漢初重建);

柘縣(今河南柘城以北);

譙縣(今安徽亳州);

陳縣(今河南淮陽);

現在看出問題來了吧?

一開始陳勝吳廣在宿州市東南的大澤鄉舉旗抗秦,接著攻下西北方10幾公裡外的蘄縣,之後繼續北上五十公裡攻下安徽濉溪縣(銍縣)。

再往後起義路線就亂了套,先是殺向正西30公里外的河南省永城市,之後繼續向西100公里的鹿邑縣,再西北50公里到河南柘城,接著調頭東南80公里,從河南殺回安徽,最後全軍集體傳送到正東150公里外的河南淮陽。

說一句沒頭蒼蠅,都抬舉這副花樣繚亂的圖畫了。

顯然司馬遷在史記當中給的路線是不對的,不但缺失很多關鍵地標,攻擊地點的先後順序也是錯亂的,甚至起義軍還打了一個根本不存在的苦縣。

秦朝時苦縣因為居民大量逃離,已經被裁撤了;到西漢文帝登基之後,才從其他地方重新遷移百姓恢復。

陳勝吳廣起義時,這裡既無城郭也無居民,起義軍絕無可能攻打這裡!

此外,起義軍在攻打陳縣時,該縣縣令不在城中,只有一個守丞(相當於警察局長)和起義軍在城門洞裡交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等守丞被殺之後,陳縣就隨之陷落了。

記得當年上學時,我看到這句都驚了:‘守丞與戰譙門中’,是誰給這位守丞勇氣,當著數萬步卒上千騎兵的面,和起義軍在城門洞裡交戰?梁靜茹麼?

所以真實的情況應該是,‘守丞與戰譙門中’的事件並不發生在陳縣,而是在150公里外的譙縣!

這個譙門是譙縣的城門!守丞是譙縣的守丞!

譙縣才是起義軍在銍縣之後攻擊的縣城,並且連番大戰之後的起義軍嚴重缺乏武器補給士氣低糜,因而被譙縣守丞當成一夥過路乞討的叫花子……

所以守丞根本不是去和起義軍交戰的,他是在城門口擺官架子驅逐起義軍,不許進城趕緊滾蛋。

然後守丞就被陳勝吳廣一棍子打死在城門口了,話說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說到這裡,有讀者問了:“我承認你考據的比較詳細,可陳勝吳廣起事和垂瞼雞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當然有關係了。

按照史記中的記載,陳勝吳廣在殺死守丞之後,號令城裡的三老﹑豪傑前來襄助起義軍,而這些人給起義軍大量軍資武器與糧食補給。

在譙縣之戰後,起義軍終於看起來像一隻軍隊,開始轉戰安徽河南各地,滾雪球般壯大實力。

如果有人此時調查陳勝吳廣起義,一旦這人淺嘗輒止得結束調查,多半就會得出陳勝吳廣是在譙縣起事的結論……畢竟在這之前,起義軍像乞丐流民更多過軍隊,不是專業史書不會給予記錄。

現在你明白我的意思了麼?

如果京房想尋找自己設想之中那個能引動刀兵災禍的妖獸,他就會儘可能調查那些爆發過農民起義的地方都有什麼奇禽異獸。

可問題是,京房具體調查的地點是哪裡呢?

毫無疑問,一定不是大澤鄉,而是百里之外的譙縣!

因為京房不是史學家,他沒有能力考證大澤鄉發生的暴動到底是象徵刀兵之禍的農民起義,還是一場因官府催逼租稅而引發的流民騷亂。

但發生在譙縣的戰鬥一定是農民起義!

因為陳勝在這之後開始以陳王自稱,一邊四處征戰擴大地盤,一邊分封官吏管理地方。

這要還不是標準的刀兵之禍,那就真沒有多少刀兵之禍了!

譙縣有沒有垂瞼雞,和陳勝吳廣會不會在大澤鄉起義,這之間一點關係都沒有!

所以,是京房找錯了地方,從而得出錯誤的結論!

而這個錯誤的結論,將京房之後易妖術士,全都引上一條錯誤的道路。

本來文章寫道這裡就算完了,可那個虎頭虎腦的運營官愣是揪住一個問題不放:“你說,這譙縣為啥會有垂瞼雞呢?”

這個麼,顯然是海量樣本裡偶然誕生的特例啊。

畢竟譙縣是擁有數萬戶口的富庶大縣,再加上古人家家養雞的習慣,數量如此之大的樣本群,就算萬里挑一的渺小機率,都能找出十幾個來,遑論一隻垂瞼雞呢?

多說一句,漢末奸雄曹操的老家就是譙縣,那真叫一個富得流油……當年曹操為反抗董卓,散盡傢俬在譙縣招兵買馬,居然短短數月就聚集三萬兵馬。

與此相比,劉玄德在幽州招兵,同樣也散盡張飛的家資,但卻只招募到五百鄉勇……哎不說了,說多都是淚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