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2 有熱鬧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聽到駱老闆的介紹,船員們都點了點頭,這個情況他們都知道,肖飛目前有兩個工作室,一個是在紅樓頂層搞無線電的,還有也在這裡搗鼓各種有線和無線的通訊器材,據說,他前一陣子在玻璃廠做出一隻跟水杯子一樣大的真空管,顯然他這是要往電子管的道路上走啊,雖然做出來的真空管很厚重,內部空間也很小,但畢竟也算是取得了一個重大的成就……

不過這一會兒大家沒有看見他,也無法詢問更具體的內容,於是駱老闆接著說,肖飛這兩天挺忙的,大概正在和幾位理工男一起在外面佈線呢。

望著眾人一臉懵逼,駱老闆解釋道,肖飛這幾天正忙著安裝一種雙向有線通話系統,這是一種準“電話廣播”系統,其實就是一種有線對講機,只需要開啟一個開關,按下按鈕,就可以接通遠處的喇叭通話,所以只要是安裝了喇叭的地方,就能聽見那一邊的說話,而且這是雙向的,雖然這種設計有些簡陋,但是有很好的通訊效果,駱老闆認為,肖飛這個年青人,在現有的條件能做到這樣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船員們聽了表示明白,這種通訊系統妮可號上就有,我們每個艙房都有一個喇叭盒子,尼瑪每天一大早,徐大副就在喇叭盒子裡嚷嚷叫大家起床,要不然就放音樂,逼著我們起床,關鍵是這個喇叭還沒有開關,只不過是單向的,船艙裡的船員就這樣被迫聽著,直到把我們完全鬧醒為止……

駱老闆接著說,肖飛計劃在近期用這套通訊系統把紅碼頭的船臺、幾個漫水壩水電站、西流河工業區的幾個工廠連接起來。

不過為了節省線路,這些通話頻道是公共的,每個地方都沒有專門的獨立線路。

也就是說,你在任何地點按下按鈕說話,其它所有地方都能聽見,然而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大夥對此也理解——來自舊世界的電線要節約著用。

哎,按照現有的條件看,距離咱們的冶金工業能自主生產金屬線還有挺長的一段路要走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駱老闆說完這個嘆了一口氣……

於是,眾人就這樣一路說著話就很快到了半敞開著的溶洞大門口。

出了溶洞大門,就是那個早在燒荒時期就建成的小廣場,如今,小廣場的地面早已經用水泥硬化了。

一條鑲嵌在水泥地面的鐵路線從溶洞大門裡延伸出來,直通遠方。

小廣場的兩側是一排排巨大的竹子大棚,那是老王的菜園實驗棚,裡面種植著各種作物和蔬菜,現在,那裡有固定的幾個婦女勞動力在負責日常打理。

再往南走到小廣場的盡頭,位於鐵路紅洞線的邊上,就是駱老闆的機械維修廠和膠合木廠的廠區了。

因為這兩個工廠的“技術含量”比較高,駱老闆在那四百個漢人男女裡挑來挑去也找不出幾個滿意的操作工,因此目前廠裡只有五個“臨時工”在給機械組的成員們打下手,做一些諸如遞工具、搬運、清洗打掃之類的簡單體力活。

眾人一進到機械維修廠的竹子大棚裡,就看見一座爐子和一個水池,駱老闆解釋說,這是從溶洞裡搬出來的熱處理裝置,爐子可以煅燒也能退火,至於那個水泥做的小水池,是淬火池,駱老闆說著還揭開了小水池上蓋子,裡面是混濁的乳白色不明液體。

“這是我們自制的簡易淬火液。”

此時駱老闆的語氣裡透著自豪。

然後,年青人們的眼球很快就被大棚裡的兩排機床所吸引了。

前面的一排機床顯然是舊世界帶來的,車銑刨磨鑽和各種工裝一應俱全。

然而後面的一排就有些奇葩了,那裡有兩臺車床和兩臺鑽床,顯然是已經完工了的成品,而在旁邊,還有一排半成品,有些只是基座,看來這些都是一些製造中的金加工裝置。

不過,比較起來,那四臺已經完工的機床明顯要粗糙簡陋得多,最為奇葩的是,這些機床的基座居然是用磚頭和水泥做的!

好吧,大夥老早就聽過駱老闆唸叨這個事情,每個人都認為那是一個很奇葩的做法,然而如今居然變成眼前的現實了!

此時駱老闆自豪地介紹說,這些機床是我們造的“準第二代”工作母機,之所以說是準第二代,原因是這些裝置確實是舊世界帶來的機床生產的,但有些材料已經不是舊世界的了,比如部分軸承和很多零部件。

當然了,這些機床的核心動力系統,比如電動機還是舊世界的成品,不過,我們機械組目前正在嘗試用外燃機替代。

而且那些外燃機,即斯特林發動機的自制目前也在進行中,其中已經用到你們從蘇祿和澳門帶回來的鐵銅等金屬材料,只要再複製出兩臺二代母機,我們很快就能自己製造斯特林發動機了。

駱老闆對看得一臉驚奇的船員們說,其實這種外燃機與蒸汽機和內燃機相比,製造起來也不算太困難,總之我們肯定是一步一個腳印地來,雖然要實現完全的本土化還有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們有信心讓這個過程不會拖得太長。

駱老闆還說,現在華立他們已經把另外兩套沖天爐和很多冶金裝置搬出了溶洞,看來他們是想突擊一下進度,現在哥幾個正在西流河口的工業區安裝除錯這些裝置呢,然後就等著你們以後從帝汶島運來鐵砂礦和銅礦石了,再然後呢,他們就可以大規模開工出料,大展宏圖……

至於眼前的這個機械維修廠,如果按照這個進度,下一臺車床可能就是一個完全本土化的機床了——如果小安子他們把溶洞裡有色冶金的幾臺裝置也安裝到位,我們就可能會生產出銅線銅絲,那樣的話,不少動力機,特別電動機我們也能試著搞搞……

“駱老闆,你剛才說的那個熱鬧在哪裡啊?”

眾人雖然聽得頻頻點頭,但不少人並沒有忘記駱老闆剛才的承諾:有熱鬧給大家看。

“哦,在這裡,看見這臺機器了嗎?這叫愛荷華拉膛機,手動的,給槍管拉膛線用,我們一共製造了五臺,看見了嗎各位?這個螺桿就是咱們的‘準二代’生產的,看著還不錯吧?”

駱老闆終於把大夥帶到另外一個角落裡,那裡一字排開了五個紅硬木做的架子,上面有一些用鋼索、搖柄和螺桿組成的裝置,咋一看,貌似不算很複雜。

“就……就這麼拉膛線的嗎?”

“是啊,把槍管套在這裡,然後就這樣拉……”

駱老闆立刻拿起一根從荷蘭燧發槍上拆下來的鐵槍管開始示範。

“不錯不錯……”

“就這麼做往復運動嗎?”

“看著挺簡單的……”

“只不過,要注意力道均衡。”

“但是,駱老闆,您老說的熱鬧在哪裡呢!?”

圍觀群眾裡還是有人鍥而不捨地問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