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都要去 背礦石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我認為可以嘗試用人造石墨做耐火材料吧!”

“你的意思是透過石油焦和瀝青煅燒的方法嗎?”

“是啊!咱們肯定有大量煤化工尾料,拿來做石墨不行嗎?”

“對啊!正好石墨電極也有了。”

“要我看啊,還是直接用煤加壓煅燒靠譜,質量可靠是最重要的!”

“煅燒的煤最好是無煙煤哦親!咱們現在有嗎?”

“以後肯定會有,現在嘛……”

“嗯,所以還是用石油焦和瀝青吧,反正都是煤焦化工的副產品,多得很對不對?”

“嗯嗯,就是純度差點!不影響後續工藝質量嗎?”……

“咳咳!”

“喂喂喂!”

看到搞冶金化工電力的那幫人在這裡旁若無人地熱烈討論,四周的聽裡有人干涉了。

“各位!各位!這些具體的技術細節我們下來再討論吧,現在還是我繼續說吧!”

此時趙老師對鄰桌的一幫人笑了笑,耐心等眾人安靜後,這才開始繼續介紹:

“電弧法生產硝酸的合成率不到百分之五,因此產量很低。所以我們估計,在初期硝酸可能會成為我們的瓶頸問題,但至少比沒有好,反正遲早我們也要走出去的,到時候大量輸入硝石,不僅生產起來便宜得多,產量也能上去。”

趙西河剛剛說到這裡,另外一桌的聽眾裡有人高聲說道:

“趙老師,聽說印度出產優質硝石呢!而且當地人根本不知道,到時候我們能連蒙帶騙把硝石換回來”

“人家印度阿三又不是印第安人,人家都文明幾千年了,才不信你能用什麼辦法連蒙帶騙,難道你能用玻璃珠子換回那些硝石?”

“是啊,人家當年都文明得不好意思再文明下去了,不然還輪得到有歐洲人什麼事?!”

“我說你們歪樓有癮嗎!”

聽眾裡終於又有人不滿地干涉了。

“行了行了!繼續聽趙老師上化學課!你們都安靜點!”

“趙老師趕緊講吧,應該還有不少內容吧?”

孫老也代表大夥問了趙西河一句。

“嗯,另外還有一套小型橡膠塑煉加工線,包括硫化裝置,這個太專業了,我就不多說了,產量不高,估計質量也一般,不過還是比沒有好對吧?對了!如果紡織方面能給我們專門的工業用布料,我們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可以搞出輪胎什麼的。”

眾人一聽到趙老師說輪胎,立刻來了精神議論紛紛:

“輪胎啊!這個好啊”

“估計普通交通工具是用不起的,太貴了!”

“以後會便宜的……”

“管他貴不貴,反正優先保障我們自己的。”

“這麼說來,只要內燃機搞出來,那咱們有生之年就能有汽車開了!”

“不一定非的是內燃機,聽說過去有燒煤炭的汽車,如果配上輪胎的話,公路上跑起來也挺拉風的!”

一群高中生們又開始腦補起來。

“是哦!這個倒是不錯,能玩賽車嗎?”

“你家才玩蒸汽機賽車呢!你聽說過有F2方程式蒸汽機賽車?”

“哈哈,聽起來是有些奇葩哈!”

“哎!勸你們還別鄙視這個!蒸汽車大賽什麼的,世界上還真有!是你們自己孤陋寡聞而已!”

“好了,各位肅靜,聽趙老師講完!”

孫老終於忍不住拍了拍桌子喊道,這才稍微讓餐廳裡變得不那麼太鬧騰。

“……另外,關於純鹼和燒鹼,只要有關鍵礦產石灰石就行了,幸好這個島上有很多。

好了,我就不多說太專業的技術細節了,總之三酸二鹼中的二鹼我們製備起來比三酸容易一些,安娜給我們是苛化法成套設備,工藝資料也是現成的,都是成熟技術,這些都沒有什麼客可說的。

另外,託海水化工之福,我們甚至能用安娜給我們的未來技術製備一種簡易的離子交換層膜,大量高效率地生產包括燒鹼在內的許多化學品,也正因如此,我們的聯鹼法生產工藝也許可以很快地變成現實。

所以本人這裡再次強調的是,從目前的援助專案上看,我們的化工工業以後之所以能順利展開,是因為安娜給了我們先進的海水化工技術。所以,海水化工專案也應該是我們的優先專案之一。

畢竟這個專案讓我們在催化劑、富集劑和分子濾網等方面,非常令人意外地獲得了巨大的技術優勢。

因此我在這裡可以自信地對在座的各位保證,只要有合適的原材料,化學工業將在不遠的將來達到本時空上個世紀初中期的水平!

好吧,看來安娜給我們的海水化工金手指開得有些逆天,我們也覺得開得有些不好意思,還好,這不是在寫穿越小說,否則的話肯定要被一干合理黨噴的體無完膚……

不過沒關係,合理黨們總以為小說的臆想肯定超越了現實,然而沒有意識到這是他們自己的思維誤區——實際上現實要比小說更奇幻!

OK!化工方面大概就是這些了,那麼,請孫老繼續主持會議吧。”

趙西河說完看了看孫老,後者立刻環視會場,抬手指了指全振海華立安衡通任柯四位說:

“現在輪到冶金方面了,這也是我們的主要援助專案。”

四人低頭小聲交流了幾句後,年紀最大的華立站了起來,他把幾張紙攤在桌子上,低頭看了看,然後代表冶金組發言道:

“冶金方面的援助裝置主要分為冶鐵、鍊鋼、軋鋼等黑色冶金和冶銅等有色冶金幾個方面,關於鍊鐵鍊鋼這塊由我來講,一會兒振海和任柯他們說說軋鋼鑄造,安兄負責講解有色冶金部分。”

華立說完抬頭看了看大夥,發現每現場個人都靜靜地望著他,於是又低頭瞟了一眼桌面的資料後說道:

“首先,我要介紹的是這個微型冶鐵高爐,估計安娜是考慮到大夥的體力和初期的生產條件,他給我們搞到的冶鐵高爐其實不算高,帶上底座也只有三點五米,確實對得起‘微型’二字。

高爐是迴圈水冷式的,優點很多,當然了,因為這是微型爐,所以最高也只有四百公斤的填料規模,也就是,說混上焦炭的話一次可以出生鐵大約……大約只有二百至三百公斤左右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顯然,這個微型爐的好處也很明顯:因為一次裝填的爐料少,所以勞動強度就不算大,也容易控制爐子的溫度和料焦比例。

如果是連續生產的話,算上填料和準備時間,以咱們目前菜鳥小白的實際動手能力,大概折騰三、四小時可出一次鐵水吧,當然了,這是本人的初步的預計,實際情況如何現在還不知道。”

華立說到這裡,立刻被大夥的議論聲給淹沒了。

“其實我最擔心咱們的體力,真能幹得下這些活?”

“不是說微型的嗎?”

“再微型也是鍊鐵呢!”

“根據本人的經驗,凡是涉及燒爐子之類的作業,都沒有輕鬆的!”

“一次才出二、三百公斤鐵水,好像特費燃料吧?”

“顯然安娜沒有考慮投入產出比,當然也是關照到了我們的體力。”

“沒關係啦,以後咱們有了勞動力,只需要照比例放大爐子尺寸,產量不就上去了嗎?”

“那個黃鐵礦其實可以跟化工組聯合生產。”

“哎!其實我最擔心的是讓咱們去背礦石!”

“你說的是那個黃鐵礦?放心,肯定要背一陣子的。”

關於鋼鐵工業,一直是眾人關心的重大話題,此前大夥也沒少議論,如今真正討論到這裡了,自然會有各種各樣的議論。(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