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3 大清的巴圖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所以,現在是一個能教,一個能學,因此這對師生相處得還不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朱北國很不習慣早起晨讀,但是根據皇家的規矩,太子太保是經常要陪太子早起晨讀的,好吧,永曆皇帝把這個規矩也打破了,早起晨讀對太子是必不可少的,但朱老師就不必勉強了……

然而永曆天子發現,今天早上,朱老師此時卻真的正在陪太子讀書,好吧,看來大戰在即,這位朱老師也是睡不著覺啊……

一個小時後,南門城牆上,永曆皇帝端坐在城門樓裡,身邊身後圍著一大群黑衣人——這是朱北國為了確保永曆的安全派出的突擊隊員。

而且在突擊隊員的外圍,還有一百多手持盾牌彎刀的士兵,這是鄧凱從白文選那裡挑選出來的、負責給永曆皇帝擋流矢的衛兵。

此時,一共有六千多名白文選部的戰兵和輔兵在城牆上值守,城樓上,大明講軍旗和大明天子的儀仗旗在風中飄揚,除了東南風的颯颯風聲和城牆上一群澳洲軍官們的號令聲外,整個城牆和城樓附近都顯得異常的肅靜。

號令聲發自城樓東側的城牆上,那裡有一支引人注目的隊伍——由方臨佑指揮的炮隊。

二十門戰防炮——九二步兵炮,在城門樓的東側一字排開,此時此刻,炮隊裡軍官們正緊張地來回巡視,而士兵們則一邊耳聽著軍官們的指令,一邊嚴肅認真地執行著各種操作。

很快,城牆上的各種號令聲就不絕於耳了:

“炮排觀測鏡校準完畢!”

“各炮位檢查彈藥!”

“各炮位注意!記錄射擊諸元!”

“一號彈藥包預備!”

“校對炮口俯仰角!”

“基準炮位準備發射!”

“預備首輪四連發!高爆彈預備裝填!”……

就在這嘈雜的號令聲中,永曆皇帝終於走出城門樓的大殿,出現在城牆上,此時一聲鼓號響起,皇家的吹鼓手開始奏樂。

音樂聲頓時傳遍整個南門城樓附近,士兵們終於看到,皇上居然親臨南門城樓督戰!

顯然,這個場景和訊息讓城牆上所有參戰的大明士卒們興奮不已,很快,就有持續不斷的萬歲歡呼從城牆和城牆外的田野裡爆發出來。

尤其是正在城門樓外的田野裡結陣的大明士兵們,此時他們正和澳洲士兵們一道,組成了一個一個的方陣,刀槍林立地與遠方的清軍步騎對峙著,氣氛十分緊張。

要說起來,這群跟著大明皇帝打仗的士兵們,其中的絕大多數在此前居然從來沒有見過自家皇帝,甚至連車駕旗幟都沒有見過,而現在,皇帝就在自己身邊!

大明天子就在身後幾百步遠的城樓上看著自己,這種激動、興奮的心情也只有他們自己能體驗到,望著自己身後歡呼雀躍的大明長矛手和盾牌手,站在距離城南兩百米外的一片開闊地上的第二旅官兵們,則顯得非常冷靜,他們只是偶爾回頭望望城樓,然後就立刻關注起遠方大地上那片揚起的煙塵。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遠方曠野裡的騰起的那片紅塵,是愛新阿率領的清軍騎兵們造成的,此時此刻,結陣的士兵們雙腳站在地上,都能感覺到數萬步騎人馬齊步前行的震動。

突然,一聲聲持續不斷的牛角號衝破那片煙塵,聲波傳向四方,低沉粗獷的號音彷彿有一種無形的壓力,讓阿瓦城牆上和附近田野裡的歡呼聲消弭了很多。

漸漸的,城牆上下的士兵們終於安靜了下來,表情開始嚴肅凝重,他們知道,一場決定他們未來命運的大戰即將開始……

“檢查武器彈藥!”

“保持隊形!”

“保持間距!”

“沒有命令不得擅自開火!”

魏鴻此時騎著一匹高頭戰馬,手裡拿著雪亮的指揮刀,一邊嘶吼著,一邊在步兵方陣前來回馳騁,在他身後,是一道綿延幾百米、幾排縱深三十米的拒馬樁和陷馬坑,在這些障礙的後面,還有二十個用沙袋壘起的圓形防禦工事,每一個工事裡面都佈置著兩挺蒙蒂尼機槍。

聯邦陸軍第二旅兩千兩百餘士兵,就在這些沙袋工事之間結成一個由四排士兵組成的長條形方陣,這個方陣以南門城門樓為中心,各自向兩翼展開了兩百多米。

在這個方陣後面,則是白文選特別挑選的三千長矛手,林立的長矛有一丈多長,另外,還有一隻一千五百人的大型盾牌隊,以五十幾人為一組,聚集在長矛手和線列步兵的方陣之間。

很快,魏鴻和白文選兩人就騎馬站在這些盾牌手之間,他們身後是數十人的護衛、傳令兵、司號手和鼓手。

此時,兩人都拿著望遠鏡注視著遠方的煙塵,時不時的低聲交流著什麼。

陽光漸漸的變得熾熱起來,忽然,一陣來自叢林的西風吹來,一陣風拂過林立的旗杆,忽然捲起遮天蔽日的各色旗幟,把大軍行進時蕩起的塵土吹向了一側。

於是此時無論是在城牆上,還是在軍陣中,只要手裡有望遠鏡的防御者們,終於看清楚了敵人的真面目。

遠方,清軍統帥、大清定西將軍、正黃旗都統兼領侍衛內大臣——蘇穆祿?愛新阿,此時正騎在一匹高大的黑色戰馬上,四周被一群趾高氣揚的親兵們簇擁著,正在各色旗幟下緩緩前行。

只見他身披紅色大麾,足登厚底戰靴,全身上下精緻合身的玄甲在眾人之中十分搶眼,特別是頭上的鎏金戰盔,上面的一羽黃紅交織的長翎跟隨著主人的頭盔,在風中上下飛揚。

跟在他身後的,是他引以為傲的清軍騎兵主力——七千餘名精銳鐵甲騎兵,其中最為精銳的,是由這位統帥直接統轄的騎兵,這些士兵身上的鎧甲十分整齊,而且是一個顏色。

這是玄甲重騎兵,而且他們是滿洲正黃旗!

在這些騎手中,有不少人自小兩代人起,就跟著主帥和主帥的父親——蘇穆祿楊古裡征戰四方了。

玄甲騎手們的武器是長度達一丈的重型長矛,他們腰間跨著雪亮鋒利的寬刃彎刀,背在背上的還有彤色強弓。

他們,就是靠著這幾件簡單的武器,加上視死如歸的非凡勇氣,讓這些來自北方苦寒之地的琿春和葉赫武士們,奮戰在寒冷的白山黑水之間、在朝鮮、在古北口、在大明的京師郊外、在烽火連天的中原、在煙花似錦的揚州、在紅肥綠瘦的嶺南,這些年來,他們就這樣一路砍殺了過來,破滅了無數的人間美好,擊破了敵人無數的戰陣。

以往的事實證明,他們是戰無不勝的,因為,他們是大清的巴圖魯!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