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7 收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此時站臺下的一隊士兵裡走出了一位黑衣人,他示意那位官員跟著他,黑衣人轉身向著街邊的一個院子大門走去,此時整個廣場很安靜,官員有些遲疑,但最後還是跟著走了,四周的士兵就這樣目送著兩人走進王宮對面的一個院子裡……

這位大臣只在院子裡待了不到十分鐘就出來了,此時他的手裡仍然打著白旗,身旁多出了一位身跨繡春彎刀的中年漢子和四個身穿宮人服飾的太監,士兵們不認識這個身挎腰刀的漢子——那人就是大明天子身邊的錦衣衛都指揮使——鄧凱。

這位鄧大人昨天還是那位落魄天子身邊的瘸腿錦衣衛,此時,除了一身煥然一新的大明錦衣衛袍服外,一隻手拿著一份裹著的黃絹,另外的手裡還拿了一柄不知道從哪裡找來的權杖----好吧,還是一柄綠玉杖,肯定是從某個貴族院子裡找到的,雖然有點不倫不類,但聊勝於無——手持權杖是大明使節出訪外邦的標準配備,是大明天子的象徵。

兩人出了院門,那位緬王的官員還匆匆忙忙地轉身對院子裡鞠了一躬,一行人這才一路疾走到了王宮門口。

然後去,鄧凱帶著四個人站在門口停下了腳步,而那位官員則匆匆地進了宮,十幾分鍾後,宮門洞開,一小隊御林軍從門內慢慢走了出來,在鄧凱和遠處士兵們的注視下,脫下鎧甲、放下兵器,然後列隊走向不遠處的一個空地。

周圍的澳洲士兵們終於明白了怎麼回事,一個澳洲軍官出面,示意這些士兵就地坐下,此時,又有另外一隊緬兵從王宮裡列隊出來,跟他們的同袍一樣,脫下鎧甲、放下兵器,然後走向那群席地而坐的士兵……

一小時後,王宮大門前的小廣場上堆滿了鎧甲兵器,不遠處的地面上也坐滿了解除武裝了的士兵,當最後一群緬兵赤手空拳地加入那些席地而坐的士兵後,他們被一隊澳洲士兵押解進了位於城西南角的兵營。

與此同時,在一個步兵連的護衛下,鄧凱帶著四個太監昂然進入了王宮,幾分鐘後,在王宮的正殿上,鄧凱站在大殿中央,身側四名太監兩人一組各自排開,在鄧大人面前展開了那副長長的、密密麻麻寫滿永曆親筆字跡的黃絹。

然後,鄧凱一臉嚴肅地清了清嗓子,開始抑揚頓挫地高聲朗讀了起來。

此時緬王、王子們和他的大臣、將軍們,環成半圓低頭俯身跪在鄧凱腳下,在他們身後,還跪著一圈女眷,這些女人是國王的王后、王妃、公主。

永曆皇帝的這份詔書寫得相當的長,先是把大明朝自洪武永樂到嘉慶萬曆數百年來,作為天朝上國對番邦的皇恩浩蕩、恩威並加的歷史娓娓道來,特別講到自己的——爺爺,萬曆皇帝,對歷代緬王寬宏大量的做法,還不厭其煩地把各種細節特別描述了一番。

然後,詔書筆鋒一轉,開始嚴厲指責現任緬王“弒君篡位,得國不正,苛待上國之君臣,乃無君無父之徒……”云云……

總之,這篇文章越寫到後面就越是充滿了憤懣之氣,文章的最後,差不多就是把跪在鄧凱腳下的緬王一通大罵,此時此刻,不知疲倦的鄧大人也說的唾沫四濺,更是跪在地上的緬王則聽得汗流浹背,幾乎暈厥。

終於,鄧大人喘了一口氣,語調放緩,把這篇長長的詔書讀到了結尾:

“……朕……念先祖柔遠懷夷之皇恩,爾等亦有悔過之意,朕亦不忍絕其子嗣香火,著偽王退位,暫居別宮,待朕訪得故王子嗣,續其國柞,再作處置,欽此!”

詔書宣讀完,鄧凱也不等對方的回應——顯然鄧凱也不會給機會讓緬王辯解或者謝罪,便回頭示意等在大殿外的澳洲士兵們進來,於是士兵們立刻湧了進來,不由分說兩人一組,架起跪在地上的這些“貴人”們便出了大殿。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幾分鐘後,緬王和他的家人及當時在場的大臣和將軍們,被押解到王宮角落裡的一個剛剛清騰過的偏僻院子裡,然後咣咣幾聲關門聲,譁啦譁啦地上鎖,這群剛才還是王國高高在上的貴人們,便給關了起來,成為永曆天子的階下囚。

這個院子由來自萬山島的第三旅突擊隊員嚴密看守。

就在緬王及其家屬部下被關押的當天下午,朱北國和鄧凱兩人,帶著六十幾個突擊隊員和兩個步兵連進入了王宮,士兵們讓被抓來的幾個太監拿著庫房鑰匙帶路,對整個王宮來了一次“消防安全大檢查”。

於是王宮內庫的一個個庫房被開啟,所有的宮殿房間都由士兵們把著門,然後,朱鄧二人帶著突擊隊員們一間房一間房地仔細檢查,總之,從這天下午開始隨後的三天時間裡,兩人帶著士兵們把整個王宮攪了個底朝天。

王宮裡所有的物品——凡是稍微值錢一點的物品,都一一造冊登記。

從各種印璽、王冠、玉器、佛像、金、銀物品,庫房裡的各種金銀貨幣、衣物、絲綢、布匹、糧食、各種高階的和不那麼高階的居家用品,甚至普通傢俱,統統都不放過。

至此,東籲王朝建國百餘年,歷代國王積攢在王宮裡的家底被朱北國鄧凱收刮一空,僅僅是造冊估價這個行動就用了好幾天時間,最後的統計結果是:除了各種暫時不易估價的佛像、金銀玉器、寶石飾品等物品外,共搜刮到庫存黃金五萬兩,庫存白銀一百一十萬兩。

為此朱北國專門發電報到中興島,請示處置意見,不久孫老回電:聯邦參議院已經討論過,認為永曆朝廷立足南洋,需要給予財力支援,同時《發電機行動》也應該有利潤,所以聯邦財政部部長夏小鷗已經拿出了一個分配方案:這次所獲的金銀,三分之一給永曆朝廷支用,剩下的三分之二歸聯邦財政部。

隨即夏小鷗也來電報說,如果僅計算你們繳獲的金銀,我方不僅彌補了所有的行動開支,還狠賺了筆,至於其他暫時無法估價的財寶,參議院認為,我方與永曆朝廷二一添作五,一家一半是一個比較恰當的分配方案,具體執行就由你做主了,畢竟你是這場行動的總指揮。

後來,得知這個分配方案的永曆皇帝,對此甚是感動,因為這個分配比例已經遠遠超出他的期望值。

永曆皇帝後來私下對鄧凱說:

“……論心,若形勢顛倒,吾等君臣實難有此義舉……由此可知,澳洲之國與吾等所知之大不同也,原以為我中華之外,四海蠻夷外邦,王酋頭目乃至小民,頗多狼子野心貪婪無義之徒……然,朕觀澳洲行事,其官兵軍紀嚴明,無論上下皆進退有據、言行有理……且著信用,能持公義……吾等君臣有此奇遇,乃天不亡我大明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