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盡取巴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孝恭和其弟李瑊分掌通州、開州、巴州、壁州、集州五地,是整個巴蜀腹地最後未下的五地。

當初李孝恭在永安郡兵敗之後,孤身一人逃回了巴蜀。

雖然他屬於兵敗將折,可是荊襄兵敗的責任,也不可能完全怪到他的頭上。而且李孝恭的兄長李琛在荊南戰死,李孝恭又是李氏最傑出的幾個子弟,所以李淵也只是對李孝恭小懲一番,免去爵位和大將軍銜,很快又任命為通州總管,總領通州、開州、渠州三地,負責征討開州蠻。

通州三州在巴東三州的西側,所以李孝恭既是李世民的支援,也是監視。

當初成都兵變,李淵身死之後,李建成第一時間寫信給李孝恭,便是命他想辦法奪取李世民的兵權。

可惜李世民反的太快,緊接著明軍又來了,和唐軍鏖戰夔州,這使得李孝恭反而不敢動手了,唯恐便宜了明軍。

巴州總管李瑊手中有九千人,李孝恭少一些,只有八千。

本來通州也算重鎮,兵馬眾多。可之前為了支援巴東,兵馬盡被調走,李孝恭坐擁三州,只剩下這麼點人。

十月中旬,黃明遼克復利州,便命令命焦方威率漢中軍,向東攻打巴州的李瑊,走米倉道入蜀。

真正的米倉道,是要從南鄭出發,走米倉山入蜀。不過從綿谷往東,沿著秦嶺和川北山麓之間的小道,蜿蜒而進,也能找到一條通往難江的道路。

這條小道位於低矮的谷地之中,綿長三百餘裡,崎區難行。

尤其是難江西側一帶,盡是南北走向的河流、山脈,橫斷交通。為此明軍不得不翻山越嶺,穿過重重艱險阻礙,才趕到難江縣(今四川省南江縣)。

三百裡的道路,大軍行了整整八天。尤其是最後五十裡,更是走了三天才走出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過這種艱難是有意義的。

明軍突然出現在集州城下(治難江),守軍措不及防,直接被明軍攻破城池。

對於明軍來說,更重要的不僅僅是佔領了集州城,而是明軍的突襲,打破了李瑊的佈置,將李瑊擋在了北面的上兩關(今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橋亭鎮上兩村)。

從漢中南下的米倉道分了三支,西面和中間的兩道在上兩交匯,然後經難江、化城(今四川省巴州市),在歸仁(今四川省平昌縣)與東線交匯。

李瑊為了守禦集州,便想著主動打出去,因此將兵力佈置在上兩關,依靠米倉山禦敵。

本來這麼佈置絕對沒有問題,可誰能想到,上兩關沒事,難江城丟了。

米倉險道,南北一線。丟了難江城,上兩關就算是困死在米倉山中了。

李瑊大為驚慌,上兩關也不要了,立刻率部南下,企圖奪回難江城。

可是李瑊在上兩關只有六千人,而焦方威的漢中軍則是近兩萬人。焦方威又據險而守,不與對方決戰,一心消耗對方,李瑊根本無法取勝。

巴州總管府一共九千人,他手中就有六千,至於三州,每州不過千餘人,堪堪守禦,根本無力救援。

無奈之下,李瑊只得向其兄李孝恭救援,並一再去信,希望兄長速來。李瑊糧道是由巴州經米倉道供應,今米倉道斷絕,他都快要斷糧了。

接到李瑊求救信的李孝恭大為吃驚,他著實不知道明軍怎麼出現的。巴州已經算川北防線的後方,現在戰場都到了集州,難道川北防線都丟了。

按道理來說,李孝恭手中只有八千人,又要應付獠人,又要看著東面的巴東,其實是無力救援李瑊的。

但李瑊不是外人,而是他親弟弟。大兄李琛已死,他就是諸兄弟中最長者,能坐視親弟弟兵敗集州而不管。

於是李孝恭舉兵五千,救援李琛。

李孝恭把剩餘的兵力都集中在了通州和開州,南面的渠州幾乎不設防,這才導致了後來渠州刺史趙孝倫因無力守禦,直接開城投降。

李孝恭從通州出兵,往集州出發。

焦方威也分兵一半,交給漢中軍的副統軍上國公黃明景,令其繼續在集州鎖死李琛。而焦方威則引兵直趨巴州,搶在李孝恭到達之前佔領了沒多少兵力的巴州城。

巴州是川北防線一個很重要的後備基地,物資充足。明軍佔領此地之後,單是後勤補給便不用擔心了。

李孝恭率部遠道而來,李琛沒救了,他也被擋在了巴州城前。

巴州城池,極為堅固,李孝恭僅憑五千人馬,如何破城。他在城下逡巡幾日,多次求戰,焦方威根本不搭理他。

李孝恭對於焦方威這種無賴樣恨得牙癢癢,想走又不敢走,直到開州失守的訊息傳來。

黃維揚在巫山之戰中耽擱了時間,入蜀比黃明遼晚了不少。在到達南浦州之後,黃維揚便分兵數路,其中有一條便是命令王辯率領左驍衛攻打通州、開州。

南浦州到開州一百餘裡,到通州也就三百裡。

王辯北上之後,得知李孝恭率領大部分兵力北上巴州救援,當即力斷,兵分四路。副總管羅士信率四十三軍北上取開州,副總管蘇邕率四十二軍西進巴州,堵截李孝恭的後路,他本人則率四十一軍東進取通州,而四十四軍則北進宣漢(治今四川省宣漢縣西北),繞道壁州,堵住李孝恭逃走的路線。

左驍衛的將士進展迅速,很快拿下通州、開州、壁州等地。

這時候得知訊息的李孝恭頓時感到大事不妙,便要逃走,可是已經晚了。明軍數路齊至,堵住了李孝恭所有的逃跑路線。

李孝恭連續轉戰,突圍不出,最終被包圍在戴公山(今四川省巴中市東南六十裡曾口鎮北)一帶。

此戰李孝恭部全軍覆沒。

而李孝恭本人,並沒有延續之前的好運,他從小路逃至始寧山(今四川省巴中市東)一帶時,遭遇伏擊,奮戰身亡。

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而與此同時,李瑊被困在米倉道中,最後糧盡,全軍崩潰散盡。李瑊帶著心腹,企圖遇翻山越嶺突圍回成都,半道為手下人所害,頭顱獻於明軍。

至此,巴通五州,徹底落入明軍的手中。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