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底定大局(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王孝臨走了之後,允忠思慮再三,不等天亮,便去見了倭軍統帥境部臣。百濟人和倭人加起來不到新羅人的一半,本就實力相差懸殊,他若是想反水成功,必須得獲得境部臣的支援。

其實境部臣也後悔沒勸阻推古天皇,最後蹚了這股渾水。雖說倭國和百濟關係親密,可說到底這也是樂浪半島諸國的鬥爭,跟他們倭國有什麼關係。

允忠來見境部臣,告知了他百濟投降大隋的事情,並請求他跟自己一同對付新羅。境部臣略一思索,便同意了允忠的請求。

在境部臣看來,此次幫著隋軍打新羅人,能夠緩解與大隋緊張的關係。

自來到樂浪半島以來,境部臣終於認知到大隋的強大,更為自己的無知而恐懼,唯恐因為支援百濟一事而引得大隋入侵。雖大隋和倭國相隔大海,但他也沒信心能擋住隋軍。

現在和百濟人一起歸順大隋,至少國中危機倒是消失了。而且倭國和新羅關係也不睦,打擊新羅對倭國也是好事。

到了第二日,倭軍和百濟軍一如既往地蟻附攻城。不過今日不同往日,這一次他們態度很是積極,一開戰便高呼著口號衝向了隋軍的城牆。然後雙方鏖戰,烽煙四起,整個城牆之上都是喊殺之聲。

也不知道戰了多久,百濟軍力竭,又“呼啦啦”地退了下來。之後連續數次衝鋒,百濟軍始終未能功上城頭,直到傍晚,才結束了一日的戰鬥。

今日的戰鬥百濟人出了老大力,雖然沒什麼戰果,但允忠上報傷亡八百餘人。這麼大的傷亡,金龍春也就沒好再說什麼,反而好言撫慰了允忠一番。

雖然一直逼迫百濟人,但金龍春也怕真把百濟人給逼急了,生出亂子來。

允忠在新羅營中,不悲不喜。但離開新羅大營,心中卻是樂開了花。

其實今日一戰,看似聲勢浩大,其實是雷聲大、雨點小。雙方有模有樣地打了一場,似乎傷亡很大,都成屍山血海,其實都是唬人的。

隋軍和百濟軍跟演戲一般,就在新羅人面前上演了一場大戲。

之後數日,百濟人和隋軍彷彿有了默契,每日都是鼓聲瞧得震天響,煙塵弄得瀰漫不散,但真正的戰鬥情況,新羅人根本不清楚。

其實金龍春不是沒感覺蹊蹺,畢竟這個幾日允忠態度出奇的好,攻城的時候,一改往日拖拉的樣子。

但這幾日允忠的態度怎麼這麼端正,他沒看出有什麼問題,又總不能質疑百濟軍為何用心,只得暗暗讓人觀察,卻沒法言語。

後來連續觀察幾日,金龍春始終沒發現什麼異常,也只得認為自己是多心了。

隋軍與百濟軍演了五六日戲,到了五月二十七日夜裡,在允忠的翹首以盼中,王孝臨終於再次來到允忠的軍營,並捎來了隋軍的命令。

隋軍命令允忠率領百濟軍於明日三更突襲新羅大營,而隋軍會從東面、北面兩路夾攻,雙方合圍新羅人於朝鮮城下。

允忠看了一下命令,便覺得不對勁。

不是百濟軍配合隋軍合圍新羅人嗎,怎麼成了百濟軍打主力了?

按照隋軍的安排,他們和倭人將打前陣,負責消耗和牽制新羅人,而隋軍在後面撿桃子。新羅人實力強悍,且比他們多出一倍,與他們硬拼,其傷亡必定不會太小。

於是允忠提出,百濟軍先發起攻擊,若隋軍不至,他們恐陷入苦戰。是不是由隋軍先發起攻擊,百濟軍再從後方突襲新羅人。

允忠並不相信隋軍。

王孝臨一聽,不由得苦笑道:“允忠將軍,你以為隋人看不到你的擔憂。但你覺得,讓隋軍配合百濟軍的偷襲,能成嗎?

你都說了,主攻的軍隊必然會傷亡巨大,甚至陷入苦戰。他們怎麼會做這麼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這一仗,我軍就是隋軍用來對付新羅人的消耗品。”

允忠憤然道:“那隋軍把我們當什麼了?”

王孝臨無奈地搖了搖頭,允忠都是一軍主帥,還是這麼幼稚。

“允忠將軍,我們和隋軍不是盟友,只是屬國,沒有資格和人家談條件。今日隋軍下達了命令,就這些,我們敢不聽命嗎?”

“唉!”允忠聽了,狠狠地錘了一下桌案,“真他娘的憋屈。”

雖然不忿,但允忠也明白形勢不由人,只得預設了這個部署。

······

一直到了第二日,允忠精神都有些恍惚,直到下午才醒悟過來。這一仗雖然環境惡劣,但必須得勝,他敗不起。

於是允忠立刻召集心腹將領,籌劃對新羅反戈一擊的部署。

雖說雙方離得很近,反戈的成功率也很高,但並不意味著這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動員、組織再到具體的進攻佈置,都是一件很複雜、縝密的事情。

首先便是怎麼消耗新羅人,而提升自己的戰力。

今夜要突襲新羅人,那百濟三軍就不能太疲憊。若是連續攻城一日,疲憊不堪,恐怕到了晚上,也沒法出擊了。當然拒絕攻城也是不合適的,都已經偽裝了這麼久,允忠可不想因此讓金龍春懷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時軍中達率黑齒德建議,可假使軍中士兵以攻城之苦作亂,到時百濟軍便有理由推脫攻城了。而且因為軍中生亂,軍心不穩,新羅人也會因此對百濟軍放鬆戒備。

允忠依黑齒德之計行之,命人以新羅人不公為由,故意在軍中生事。果然對新羅人不滿的百濟士兵立刻又冒出頭來,這些人有真有假的配合,甚至一度發展到作亂的樣子。

而允忠則率部強力鎮壓,作出一副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才安定三軍的樣子。

不過因為軍中生亂,原本計劃的攻城之任,百濟人就做不得了。允忠不得不因此向金龍春致歉,請求休整兩日,安定了軍心,再行攻城。

金龍春也知道對於百濟人,要有張有弛,不得將百濟人逼得太緊了,省得引起更大的亂子。真要是百濟人大規模生亂,則得不償失了。攻城這麼多日,也應該到了百濟人的極限,於是他便同意了允忠的請求。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