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識時務者為俊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陳正泰看來,接受商賈的捐助本就是理所應當的事。

從前的時候,戰爭不過是帝王的私慾而已,也就是說,帝王為了文治武功,發動戰爭,天下的百姓被徵發,糧田變得荒蕪,對於整個社會的傷害都很大。

即便是戰爭成功,其實對於天下人的好處也是有限,畢竟草原、荒漠之地,對於中原而言,是沒有意義的。

甚至可能為了鞏固戰果,朝廷還不得不派駐大量的軍隊,駐守在這些荒涼的地方,又給百姓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可現在不同了。

因為戰爭掙錢了。

有了戰爭,就意味著能開啟一個新的市場,也意味著……大量的可供商賈們開發的自然資源。

在歷史上,讀書人為何不喜歡打仗,其實原因就在於此,以農業立國的王朝裡,打仗就意味著消耗,是沒有任何收益的。

因而,以往的戰爭,更多的是帝王為了國家的安全,亦或者是為後世子孫清除可能存在的隱患和安全而戰。

現如今……無論是河西的世族,還是行走於汪洋之上的商賈們,他們已經嘗到了戰爭帶來的好處,甚至可以說,他們比李世民更渴望開疆拓土。

那此時的踴躍納捐,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陳正泰和眾人寒暄了幾句,隨即眾人紛紛告辭。

只是那長孫衝卻是獨獨留了下來,顯然是有話想要跟陳正泰私下裡說。

陳正泰等人走的乾淨了,才看著長孫衝道:“在這百濟,還習慣吧?”

“一切習以為常。”說著,長孫衝便將百濟的情況大抵的介紹了一遍。

陳正泰聽著連連點頭,欣慰地道:“不錯,百濟這兒……想要牢牢掌控,便需如此,我還怕你年紀輕,鎮不住場面呢,想不到竟有這樣的遠見卓識。”

長孫衝隨即道:“殿下……高句麗那裡……”

“高句麗那兒怎麼了?”陳正泰面上帶笑:“你是說,倒賣甲冑的事?”

長孫衝不禁苦笑:“是的,這些甲冑,畢竟是軍需。其實學生一直都想詢問殿下,為何要將這精良的甲冑賣給高句麗人。那高句麗得了這些,豈不是如虎添翼?現如今,我大唐征伐高句麗,學生以為……”

陳正泰則笑吟吟的看著長孫衝:“你真的會認為這些精良的甲冑,能讓高句麗如虎添翼?”

這話聽著很有深意呀。

長孫衝一臉詫異。

陳正泰便道:“那麼我就讓你看看,這些裝備了精良甲冑的高句麗人,是如何的不堪一擊。”

長孫衝顯得一頭霧水。

陳正泰的話顯然是不合情理的。

理論上而言,武器越精良,戰鬥力便越強。

而那些甲冑,長孫衝是親自檢驗過的,現有的刀劍,根本無法給它們製造太多的傷害。

想想看,在戰場上,數不清刀槍不入的人傢伙,是多麼的可怕啊!

可看樣子,陳正泰現在顯然不願意多說。

因為這個時代的人,顯然很難理解這等事。

人類自進入了工業化開始,才慢慢的理解到軍備更多考驗的乃是後勤能力以及工業能力的問題。

這就好像,後世許多土豪國,也喜歡在國際市場上購買大量武器。可實際上,這些精良的武器,沒有一個專門培養出一個強大的軍工體系,是根本無法發揮出它的效用的。

這就是為何,某石油國開著世界上最先進的飛機,結果被一群開著皮卡的傢伙打的丟盔棄甲。某世界第三國,隔三差五的摔飛機的原因了。

重騎其實大抵也是如此,它對於軍隊的素質要求很高,對於後勤的保障要求也是極高。

說難聽一點,五萬重騎,這是什麼概念啊……

就算實力雄厚的大唐,陳正泰都不敢這樣玩呢!

五萬個專職的軍人,要確保他們豐富的營養攝入,要有一定的知識,善於養護鎧甲,還要五萬匹精良的馬匹,而且至少還需五萬匹駿馬備用和輪換。

這就意味著,要養起這五萬個大爺,你得有十幾個養雞作坊,得有十幾個規模巨大的牧場,還要有十幾個優秀的放馬場。

高句麗這樣的國力,居然就敢這樣玩,陳正泰也不得不佩服高句麗人的勇氣了,這是人均梁靜RU啊。

只是對於這個時代的人而言,卻並非如此想了。他們對於武器的概念,還停留在最原始的分發、使用階段。

何況陳正泰一直認為,重騎只是某種過渡的兵種,至少對於蒸汽機出現的時代而言,它統治戰場的時間已經不會長了。

更多的只是曇花一現,這並非是未來戰爭的主要方向,現在陳正泰只是趁著這重騎出現之後,趕緊地賺一筆,能坑一個是一個!

畢竟,過了這個村就沒了這個店,高句麗這樣的冤大頭,以後打著燈籠也找不到了呀!

長孫衝此時卻是不明就裡的,只是看陳正泰信心滿滿的樣子,於是道:“殿下……到時打算如何進攻?百濟這裡是否需徵發一些人協助殿下入高句麗作戰?”

陳正泰卻是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表情,微笑道:“我們不進攻,等高句麗來攻打我們。”

“啊……”長孫衝說不出的訝異,呆呆的看著陳正泰。

陳正泰繼續道:“至於百濟人,也不必徵發,等到高句麗人大舉進攻百濟的時候,他們能擋就擋,不能擋就算了。我已下令讓將士們暫時駐紮於此,準備佈防,而後在這仁川一線,與高句麗人決一死戰!”

長孫衝不由道:“只是……高句麗人會來進攻嗎?”

畢竟……分明是大唐征討高句麗,這個時候,大唐分兵兩路,百濟人應該防守才是,只要守住重重的關隘,靠著高句麗的惡劣天氣,再加上道路的泥濘和崎嶇,便足以將唐軍耗死。

歷史上隋朝三徵高句麗,包括了李世民徵高句麗,其實高句麗人採取的都是這樣的戰略。

就是和你死耗,有本事你傾國來攻,打個幾年,反正我光腳不怕你穿鞋的,來啊,互相傷害啊。

結果就是,隋朝被耗死了。

而李世民雖獲得了不少的勝利,可最終還是沒將高句麗徹底的拿下。

長孫衝顯然不覺得高句麗人會主動進攻,因為怎麼想,都不大合理吧!

見長孫衝一臉狐疑的樣子,陳正泰便笑道:“放心,這高句麗人,只怕很快就要南下了。”

說著,陳正泰也沒有過多的解釋,而是話鋒一轉道:“我要在此好好的歇一些日子,這仁川可有什麼好玩的,你給我好好的安排一下,難得出來一趟,倒是很想領略這百濟國的風土人情。”

長孫衝還真沒見過這樣的主帥,至少在他從生下來開始,畢竟作為將門之後,總是聽到家族中的長輩們講述起當初帶兵打仗的事,他們描述的場景裡,哪有陳正泰這般的。

於是長孫衝突然覺得有些不妙,不會……殿下跑來這百濟,還想著摸魚嗎?

征伐高句麗,朝廷花費如此巨大,殿下居然還有心情來觀光?

雖是心裡有萬千的疑竇,可長孫衝卻還是乖乖稱是,在陳正泰面前,長孫衝的腰桿子就是硬不起來。

或許……他繼承了自己親爹長孫無忌的性子的緣故吧……

…………

蘇定方等人入營之後,並沒有閒著,而是大軍直接開始駐入本地的軍營。

兩萬五千人馬,隨後開始佈防,這些穿著軍大衣的傢伙們,在無數商賈和百姓的矚目之下,居然拿著鐵鍬,開始在仁川的外圍一線,挖起了一條條的壕溝。

參軍府的鄧健,帶著一干參軍,手裡拿著壕溝工程的地圖以及工程標準,四處巡查。

這仁川外圍,似已成了一個巨大的工地,他們無視其他人不解的目光,專門和泥濘打著交道,一個個彷彿是土耗子一般。

此時的仁川,天寒地凍,畢竟是冬日,地面全是凍土,好在這些傢伙們體力不錯,一個個裹著大衣,將暖帽上的護耳打起來,迎著風雪,卻也不覺得冷,畢竟年輕,正在氣血方剛的年齡。

而所有的壕溝,都是有標準的,可不是隨便挖挖了事,要挖多深,面寬幾何,都有專門的人進行測量。

冬天有冬天的好處,因為地面結了霜,雖然挖掘起來困難,可好處就在於,至少不必考慮排水的問題。

鄧健在這天寒地凍中,口裡呵著白氣,裹著大衣,在參軍們的陪同之下,拿著輿圖,巡視了附近的地理,他對於在這裡設防,還有一些的不解,因為他無法保證高句麗人當真會來。

不過很快,他也就釋然了,就當在這仁川建立一個永固的防禦工事吧,畢竟……這也是自己的地方。

當然,因為這防線乃是仁川的外圍修築,實際上……挖的是人家的地方,在百濟人的郡縣範圍內了。

只是這些百濟人,卻沒有聲張,當地的官府亦是視而不見。

倒是商會裡卻亂成了一鍋粥。

一開始聽說要納捐,大家自是踴躍,這個一百貫,那個五百貫,畢竟自己捐了錢,自己的名字,就極有可能入了陳正泰的眼睛。

大家都指望著天策軍趕緊出擊,而後自己跟在後頭撿一些好處呢!

可哪裡曉得,天策軍居然不動了。

於是大家都不免有些急了。

“不是說出擊的嗎?怎麼又在此挖壕溝了,這不是打算在仁川不走了嗎?”

“哎呀,守在這裡,這高句麗何時才能滅啊。”

“不會是……一直留在這仁川吧。”

所有人百思不得其解,可是卻又不敢去催促陳正泰進兵,因而一個個很是無語的觀察著天策軍的動向。

可天策軍,顯然是沒有一丁點出擊的樣子,他們甚至……還在壕溝附近搭建了新的大營。

看這大營……顯然不是臨時性的。

…………

“將軍,前方發現一隊百濟斥候。”

高陽騎著高頭大馬,此時渾身甲冑,當然……他沒有穿全身甲,只穿了一件皮甲而已,而外頭則用衣料將自己裹的嚴嚴實實的。

那重甲實在太沉重了,而且在這天寒地凍之中,實在是沒有多少保暖的功能,他是大將軍,卻也不願意穿戴這樣的甲冑。

不只如此,幾乎所有的武官,都沒有穿戴那甲冑,武官們可以,可是士卒們卻是不成,這可是花了無數的錢財買來的,為了搭配這些甲冑,還徵來了無數的牛馬,這個時候你敢不穿?

高陽率軍,一路南下。

當然……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一方面,重甲不適合守城,它的最大效用乃是進攻。

另一方面,高句麗的所有資源都堆在了重甲上,城防幾乎已經沒有辦法修葺了,甚至包括了大量的堡樓,也幾乎已經沒有了人力物力進行修補。

有了重騎,不進攻還能怎麼辦?

何況大唐分兵兩路,現在天策軍威脅了國內城,想要救援遼東,就必須先將最容易拿下的天策軍拿下!

天策軍有數千重騎,而我高句麗有五萬,以十打一,迅速擊潰天策軍,便可立即馳援遼東。

因而,此戰至關重要。

高陽此次為大將軍,奉了那高建武的王令,自然不敢耽擱,兵貴神速,只要拿下天策軍,大局可定。

於是五萬重騎,加上數萬的輔兵,浩浩蕩蕩人萬人馬,一路南下,不過因為輜重過多,在這天寒地凍的天氣裡,損失卻是不小,這一路下來,已有上千人傷殘和凍死了。

高陽只能咬著牙,繼續堅持。

現如今……百濟已是遙遙在望。

高陽長長松了口氣,口裡道:“不必理會這些斥候,繼續南下,倘遇百濟軍,立即進攻,命令前隊……百濟兵馬,不堪一擊,一切以天策軍為主,繼續派出大量的探馬……”

“喏。”

…………

果然,過不多久,前隊的高句麗人,便遭遇到了一隊百濟軍馬。

這隊軍馬不過是數百人而已,因為察覺到了不對勁,連忙出兵,雙方只是剛剛接觸,前鋒的高句麗重騎隨即便已出擊。

戰爭進行得很快,不過一個多時辰,數百百濟軍已是死亡殆盡。

不得不說,這高句麗的重騎水是水了一些,可對付百濟人馬,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卻遠超了高句麗人的意料之外!

雙方交戰,這些重騎雖然沒有多少的衝擊力,可一旦殺入對方的軍陣,有著刀槍不入的優勢,於是便開始了一面倒的殺戮,最後毫無懸念的剩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戰報很快就傳到了高陽這裡,高陽看著戰報,不禁大喜:“好,百濟人果然不堪一擊,哈哈……吾有五萬重騎,足以馳騁天下,天下誰可爭鋒?”

他心裡激動不已,面上掩飾不住的喜悅,而隨軍眾將也紛紛大喜。

打造這重騎確實是有些吃力,不但供養麻煩,而且大大的消耗了高句麗的國力,可帶來的戰果,卻是豐碩!

此戰之中,百濟人死傷殆盡,而高句麗重騎卻幾乎沒有傷亡,換做是從前,即便是勝利,也只能是慘勝。

一名跟在高陽身邊的將領欣喜若狂地道:“大將軍,若如此看,不但我等可以拿下天策軍,還可順道吞併百濟,這是一舉兩得啊。”

高陽面有得色,卻道:“暫時不必理會百濟人,百濟不過是甕中之鱉而已,不足為患!當務之急,還是迅速的拿下天策軍為上策,而後再北上,與那李世民一決死戰!”

頓了頓,他一臉倨傲地道:“我聽聞李世民乃是馬上得來的天下,歷來自視甚高,自以為天下難有人可以與之爭鋒,今日……倒要讓他看看,我們高句麗人的厲害。”

這一戰,顯然是給高陽打了強心針。

此時便也不禁自信滿滿起來。

隨即,他想起了什麼,於是道:“來人,將那陳正進給我押來。”

沒過多久,陳正進便被人五花大綁的押到了高陽面前。

高陽不客氣的看著他,雖然當初二人很是親密,若不是這陳正進,想來也無法促成這些重甲的交易。

只是大唐開始了徵高句麗,這陳正進自然便算是唐人的細作,直接被押解了起來。

高陽此次帶著陳正進,便是要讓這陳正進能夠識時務,一旦擊潰了天策軍,便命他去勸降陳正泰。

陳正進看著很是狼狽,顯然吃了不少的苦頭。

他算是倒了黴,本來早就該跑的,可哪裡想到大唐居然在來年開春之前便開始攻打高句麗。

此時他蓬頭垢面,滿身都是血汙,悶哼一聲,便被人踹到了高陽的馬下。

高陽居高臨下,冷冷地看著他道:“我本視陳家為朋友,可誰料你們竟為虎作倀,今日我大軍已至百濟,不日便要拿下仁川,將那唐賊一網打盡!你若是識得好歹,我尚可網開一面,看在往日情誼,饒你一命!到時,也不失你高官厚祿,可若是還執迷不悟,我在陣前,便斬了你。”

陳正進張了張烏青漲腫的雙眼,從嘴裡吐出了一口汙血,而後死死的盯了高陽:“我若是這般的識時務,便無顏做陳氏子孫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上山打老虎額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