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酒神齊建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盤古開天闢地,意外死亡,用他整個身體,使這新誕生的地球上面豐富而美麗。盤古的靈魂分成了三份,化為了“三清”;肉身,化為了世間萬物;

部分血液化為了十二大巫,這十二大巫都是肉身不死的存在。

盤古雖然不是最早孕育的神,但是卻是當之無愧的至高神,因為沒有他,就沒有天上的眾多神仙和魔神的存在,也沒有世間的萬物生長的空間。

崑崙山,乃是萬神之山,有很多神仙在上面修行,西王母娘娘在瑤池中修煉,來自西昆侖,所以叫做西王母。

神秘莫測的陸壓道人,雖然是崑崙山上的神仙,但是他也在瑤池中修煉,晚上拿西王母娘娘的不死藥當晚餐,說明陸壓道人跟王母娘娘的關係非常不錯。女媧娘娘在崑崙山上修煉的時候,共工撞倒天柱不周山,她在崑崙山之上煉石補天,拯救天地萬物。女媧娘娘誕辰那一天,她也要去火雲洞朝拜三聖皇,這個三聖皇是三位掌管天、地、人三界的上古聖人,分別是伏羲氏、神農氏和燧人氏,他們都是在中崑崙修煉。

由盤古靈魂化成的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太上老君的“三清”,修煉地址東崑崙,這三個都是由天道化身的鴻鈞老祖的弟子,他們見了三聖皇,也要三跪九叩,並且叫一聲祖師爺。

當年封神,元始天尊說,武王伐紂,乃是女媧娘娘的懿旨,鴻鈞老祖都不敢違背,說明女媧娘娘的地位在鴻鈞老祖之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商紂王帝辛寫詩褻瀆了女媧娘娘,背後的陰謀,鮮為人知。

商朝本來是一個十分強大的國家,紂王帝辛即位的時候,文有亞父比干和商容丞相輔佐,武有武成王黃飛虎和聞仲太師護國,一時之間,可謂海晏河清,天下太平,分毫沒有崩潰跡象。

商朝本來強大,商紂王又精明強幹,智勇雙全,為何會在他登基三十五年後就將商朝江山葬送?

最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是西岐陣營有以姜子牙為代表的闡教勢力支援;二是商朝內部有女媧娘娘派出的軒轅墳三妖從中搗鬼,迷惑紂王,殘害忠良。

女媧娘娘本來是商朝的庇護神,歷代受商朝帝王香火供奉,她為何會忽然間拋棄商朝,甚至派出強力手下禍亂商朝呢?這不是自毀道場嗎?

女媧娘娘之所以會深恨紂王,拋棄商朝,是因為商紂王在女媧宮牆壁上題寫了一首淫詩,詩歌中商紂王對女媧頗不尊重,言辭輕佻,讓女媧娘娘看了十分震怒。

商紂王之所以會對女媧心生愛慕,以致於要在牆壁上題寫情詩,那是因為他鴻鈞的搗鬼,讓帝辛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情況下,見到了女媧的真容。

女媧身為商朝供奉的上古大神,宮內帷幕重重,女媧神像前面也有簾幕阻擋。按常理,商紂王前來上香根本不能夠看到簾幕之後的女媧塑像。

然而無巧不巧的是,就在商紂王進入女媧宮,觀看殿中景象時,忽然,一陣狂風捲起了幔帳,現出來了女媧的聖像,容貌端莊,瑞彩翩躚,國色天姿,宛然如蕊宮仙子臨凡,月殿嫦娥下世。

女媧宮殿閣深深,帷幔重重,就算在宮殿外有大風吹過,也不可能將宮殿深處的簾幕吹起。可是,在商紂王觀賞女媧宮時,偏偏就出現了不可能出現的事情。

若是沒有這道怪風出現,商紂王就看不到簾幕後女媧真容;看不到女媧真容,商紂王就不會題寫情詩;商紂王不題寫情詩,女媧娘娘就不會生氣;女媧娘娘沒有生氣,就不會派出軒轅墳三妖;沒有以九尾狐為首的三妖作亂;商紂王也就不會濫殺功臣,商朝也就不會那麼早覆滅。

換言之,種種禍端的起因,並非是商紂王對女媧不敬,而是女媧宮深處莫名出現的怪風。能憑空掀起一道怪風者,必然是仙神一流,那麼,這位躲在暗處的仙神,屬於何方勢力呢?

當然是屬於元始天尊為首的闡教勢力了。

封神榜,名義上是由三教聖人共同簽押,而所謂的三教聖人,乃闡教、截教、人道教之主了,元始天尊為闡教教主,通天道人為截教教主,伏羲氏、神農氏、燧人氏為人道教教主。

三教名義上是並立,實際上卻是人道教附屬於闡教。

在封神大戰中,以三皇為首的人道教勢力多次幫助闡教,比如瘟神呂嶽散佈瘟毒,就是楊戩去火雲洞向人族三皇求助,方才解了一難。

在商紂王去女媧宮上香當天,乃女媧娘娘生日,按理來說,女媧娘娘應待在宮中,安享人間香火。然而,火雲洞三皇偏偏就在那天宣召女媧,女媧不得不離開自家宮殿,趕去火雲洞。

正是因為女媧宮沒有聖人鎮守,闡教門人才能混入女媧宮,吹動怪風,掀起簾幕,讓好色的商紂王看到了女媧的真容,從而引發一連串後果。

因此,女媧娘娘派出軒轅墳三妖,看似是女媧要報個人仇怨,實際上其背後展現的依然是闡、截二教的鬥爭。

元始天尊奉了師傅鴻鈞的命令,他為了完成封神行動,徹底擊潰截教,用了無數的計謀,藉助女媧之手,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件。

封神大戰的開始,表面上看,似是因為帝辛進香女媧宮題情詩引起,實則不然,因為在帝辛前去女媧宮進香前的一個月,北海七十二路諸侯袁福通起兵反商,太師聞仲奉旨前往徵北。

北海七十二路諸侯反了袁福通,聞仲太師奉旨北征,他在北海浴血奮戰了七年以上,方才平定,七年多時間,他沒有坐鎮朝歌,從而導致了一系列亡國事情的發生。

聞仲太師,乃是個修行之人,能將他羈絆住七年之久浴血搏殺,那絕對不可能是普通人,袁福通是個詭計多端、陰險狡詐的妖孽,他受何人指使反商呢?表面上看是女媧娘娘的嫌疑最大,其實不然,女媧娘娘雖然小氣,睚眥必報,但是絕對不可能拿人族的命運去開啟封神殺劫,因為封神殺劫只是針對東方三教,闡教首當其衝。

北海七十二路諸侯袁福通反商背後支援的那個人就是闡教的教主元始天尊,他藉助袁福通的力量,將聞仲太師牢牢地牽制住,再讓師傅鴻鈞施法讓紂王帝辛前往女媧宮進香,題情詩褻瀆女媧,從而開啟了封神大戰。

封神大戰的開始,實則就是因為袁福通的反商而開啟。

西王母娘娘被蒙在了鼓裡,派了天庭中的神仙去幫助滅商興周,使鴻鈞的陰謀成功,封神行動順利的進行下去了。

封神大戰後,天下一統,眾神歸位,妖魔兩族被封印,從而結束了洪荒古紀,開始了新的紀元。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野心勃勃的妖魔兩族不甘心退出歷史的舞臺,頻繁越界,製造戰爭。

因果迴圈,王伯年的義子黃曉雷和徒弟景雲龍倆,其實也是上古作亂妖孽的兩個魂魄的轉世。

西王母和陸吾到了那稜格勒峽谷,果然看到了那支被計蒙設計雷殺的妖魔鬼怪軍隊,急忙聯絡地球守護神仝慶,細說了原委。

仝慶詳情瞭解之後,馬上派一個分身去了幽冥界,指名帶走了計蒙的魂魄,送入往生世界,安排投胎轉世了。

…………………………

喜從天降。

年過花甲的齊昊然,是一個小酒坊的掌櫃,他的老妻王鑫苑,也已經五十八歲年齡了,這夫妻倆,恩恩愛愛,生意興隆,美中不足的是,夫妻倆結婚四十多年了,始終沒有一兒半女,愁死人了,於是,夫妻倆就虔誠敬佛,跪誦禮拜,忽然有一天,老妻王鑫苑感覺自己特別的難受,乾嘔不止,卻又吐不出來東西,齊昊然嚇壞了,緊忙請來大夫給老妻診療,沒有想到,老妻王鑫苑竟然是懷孕了。

送走了大夫,老夫老妻相擁而泣,感謝天主上帝的垂憐,奇怪的是,別人懷孕都是十個月方能分娩,而王鑫苑竟然是打破了常規,她孕期七週,就產下了一子,取名齊建華,長到五、六歲的時候,還始終不會說話,這讓當爹孃的老夫妻倆非常的苦惱。

這天,已經六十六歲的齊昊然和六十三歲的王鑫苑老夫妻倆帶著自己家酒坊的五個夥計,到後院子裡去卸貨,把五歲大的啞小子一個人獨自扔在了屋內。等他們忙活完了後進屋,卻是四處都是找不見齊建華的影子。老夫妻倆正在著急,忽然間,看見了灶臺邊一口大酒甕的地下,有濺出來的酒漬印兒。老夫妻倆嚇白了臉,一定是啞巴兒子踩著灶臺玩,不小心栽進酒甕裡淹死了!夥計們慌忙撲到酒甕前,卻見齊建華浮在酒中,正在大口大口地喝著酒,小臉紅撲撲的,一張嘴,僵著舌頭說出來了倆字,把大家都給嚇了一跳:"好酒!"

齊建華吃了一頓灌,不但學會了開口說話,也與酒結了緣,平時不喝水,渴了就拿瓢舀酒喝。

老爹齊昊宇興致勃勃地請來先生教兒子讀書,原指望他能長點兒見識,將來好掌管這份家業,誰知道,這個齊建華是左耳朵聽,右耳朵冒,一連氣走了四五個先生。

齊建華讀書不行,卻喜歡習武,等長大了一點兒,沒事他就溜到講武堂去看武師教徒弟。沒有多久,他拿根木棒當刀槍,也舞得有模有樣。時值亂世,習武也不是賴事,老爹齊昊然便打發他出去拜師學藝。

出門半年,這小子回來了。問他覺得如何?他說,這一出門,才知道自己力大沒人能比,武藝也大有長進。

老爹齊昊然問道:"兒啊,那你急著跑回家來幹啥?"

"爹爹,外面沒有酒喝,孩兒嘴裡寡淡無味。"齊建華回答說。

“什麼?”老爹齊昊然一聽,這個酒鬼為了饞酒,前程都不要了!一賭氣,就把鋪子賣了。

沒有了酒喝,爹孃又不給銀子,齊建華的酒癮又大,實在饞得不行,他就去樹林子里弄拳踢腿,拿樹木撒氣。

這天,一位仙風道骨的老道士(仝慶幻倫)從林前經過,見齊建華左衝右撞,把兩人合抱的老樹打得直搖晃,不由大吃一驚,說道:"小夥子,你有踢樹這力氣,何不隨我從軍抵禦外侮?"

齊建華問道:"從軍有酒吃嗎?"

"只要你能殺敵立功,我供你酒吃。"

齊建華大喜,連爹孃也不告知,跟了仝慶幻速的老道士就走。

仝慶把齊建華帶入了喋血飛鷹戰團,幫忙恢復了他的前世神通。

兩軍對陣,仝慶賞了齊建華一把大刀,囑咐道:"自有人替你數著,殺敵一名,賞美酒一杯!"

聽說有酒喝,齊建華奮不顧身地衝入了敵陣。對方弓箭手沒料到竟有如此不顧命的人,未及放箭,已被他衝到跟前。齊建華揮刀就砍,敵軍陣腳大亂,喋血飛鷹戰團趁勢衝殺,頓時間,把魔軍就擊潰了。

戰罷,仝慶把齊建華叫到了帳前:"軍中有令,臨戰不得飲酒。但念你勞苦功高,特破此例。記住,敵退之前,你只能痛飲這一回,下不為例。"

這一飲,齊建華直到第二天才醒過來。仝慶說:"如何?我見敵兵不敢輕易進犯,才特許你一醉,萬一敵兵衝來,你有幾顆腦袋夠人家砍的?"然後命令齊建華帶上五十八名喋血飛鷹精兵,出城外三十裡地駐紮,與城中互為接應。

隨行的監軍吳孟見仝慶委派了一個新人帶兵,很不以為然。仝慶就委託吳孟去齊建華的軍中督戰,並再三叮囑齊建華說:"堅守靜觀,非令勿動。大戰在即,十天內不得飲酒。凡事多聽吳孟的意見。"

仝慶知道吳孟被黃伯年收賣,是安插在喋血飛鷹戰團的一個奸細,故意設計,讓他輕鬆的去與魔軍統率景雲龍接上頭,然後揭露他的陰謀詭計,連同魔軍,一網打盡。

眼見齊建華勇猛非凡,又被仝慶指派到城外屯兵,使魔軍無隙可尋,吳孟不由心生痛恨。他悄悄寫信勸誡自己的主子王伯年,近幾天中,不要輕舉妄動,可先派人押少量糧草,內中多藏好酒,從山後經過,伺酒鬼中計。結果不出吳孟所料,齊建華偵知敵情,派兵輕易就將這些糧草劫下。

吳孟見計謀得逞,就過來與齊建華商量:"魔軍新失糧草,軍心必亂,何不趁夜偷襲敵營,必能一戰全勝。"

齊建華說:"總指揮官仝慶叮囑我說,非令勿動,不得出擊。"

吳孟嘿嘿一笑:"仝大指揮那是擔心你有勇無謀。你若是偷襲敵營,一戰必立大功,那時仝大指揮的臉上也是好看。"

齊建華聞言大喜,吩咐全軍飽餐準備,天黑伺機出擊,待眾將退去,齊建華看著截獲的美酒,一時忍耐不住,便開了一罈。眼見這傻蛋如此容易上當,吳孟喜不自勝,火速派人送過信去,讓那邊於半路埋伏,只待齊建華劫營,就把這個酒鬼魔王除掉。

哪知等到天黑透,卻仍不見行動,吳孟急忙去大帳裡看,只見那齊建華抱著酒罈喝得正歡。

吳孟趁機鼓動:"還是留些量,凱旋後再喝吧。軍令既已下達,還是速速出擊的好,別讓將士們等急了。"

齊建華醉眼惺忪地望著吳孟說道:"偷襲那事兒不忙,我還沒想好去不去呢。"

吳孟大驚:"你違背了仝慶的軍令,擅自飲酒,已犯軍紀;這出兵的事,軍令已下,豈可兒戲?"

哪知齊建華喝得太多,把話聽岔了:"好你個吳孟,膽敢罵我是兒?找打!"一拳打過去,將吳孟的下巴打掉了半邊!將士們見齊建華惹下滔天大禍,可哪個也不敢勸,只好由他胡來。

齊建華鬧騰到天色微明,忽聽帳外"砰砰"作響,出來看時,竟是下起了雞蛋大的冰雹,猛然想起昨夜的命令,吳孟慫恿我偷襲魔營,分明是誘我違抗軍令。不過此時細想,偷營不無道理,這等鬼天氣,魔軍必無防備。他急忙傳令,冰雹一過,馬上動手!

對面魔軍按邊吳孟所約,埋伏到了半夜,並不見有人偷襲,卻是冷不丁吃了一頓冰雹,個個被砸得鼻青臉腫。待狼狽撤回,正忙著烘烤衣服,齊建華的大軍卻從天而降。魔軍主帥景雲龍倉皇抵擋,被齊建華揮刀斬為了兩段,其餘魔軍士兵見勢不對,丟了傢伙就跑。

殘兵逃到半路,碰到了黃伯年,義子黃曉雷已死,又聽說徒弟景雲龍被殺,氣得他險些從馬上栽下來。

黃伯年分析齊建華雖然劫營大勝,但是不會知道他率兵增援這一點,如果來個反劫營,對方必敗無疑。想到這裡,黃伯年即刻便下達了命令,全軍出動,悄悄摸向了齊建華的大營。

仝慶率眾前來,搬運開魔軍丟棄的糧草輜重,搜出了吳孟與黃伯年來往的信札,齊建華醉打吳孟一事也就情有可原了。仝慶誇獎了齊建華幾句,讓他仍然率部回駐地待命。

齊建華借酒壯膽,打了吳孟,沒想到因酒誤事,竟歪打正著打了勝仗,還除去了內奸。這回沒了戰事,又把他肚裡的酒蟲勾了起來。他回到大帳,喝了個盡興。躺下想睡,可恨跳蚤太多,咬得他極不舒服,他乾脆脫得精光,倒頭就睡。

齊建華正睡得迷迷怔怔,黃伯年率軍殺進大營,他睡夢中驚起,抓起大刀就衝了出去,他喝得實在太多,酒臭熏天,魔兵見其無不皺眉,竟讓他一路砍殺了過去。

黃伯年見自家陣腳亂了,前面一莽漢甚是兇狠,就躍馬趕來,對準祁可挺槍便刺。祁可舉刀抵擋,不想此時一個士兵高舉火把,火光一閃,照見了齊建華赤條條的身子,黃伯年哪裡見過這陣勢,心一慌,手下就慢了半拍。齊建華趁機搶上一刀,將黃伯年剁下馬來。仝慶遙見齊建華白以軍營起火,忙帶兵前來救助,兩路夾擊,黃伯年全軍覆沒。

仝慶大喜,設宴慶祝。

面對美味,齊建華卻是滴酒都不沾了。仝慶好奇地問他為何不飲,齊建華說道:"我兩次貪杯,險些誤了大事,雖然老天垂憐,結局頗佳,然而事不過三,好事不可能總是落到我的頭上,因此,我今生與酒絕緣了。"

仝慶感慨良久,說道:"真乃血氣男兒!昔日酒鬼,今稱酒神,消滅黃伯年一夥妖孽,居功至偉,不可輕負。"於是與妻子董婉兒傳音交流了一下,當場授權,封齊建華成為了喋血飛鷹行動戰團的團長,保護地球,重任挑肩。

齊建華感謝仝慶對他的信任,帶著喋血飛鷹行動大隊誅魔伏怪,神手大顯。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