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菩提老祖傳經佈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鎮蟒山飛鷹學院成立了。玉皇大帝興致勃勃的帶領著各路大神下凡來慶賀,凡間世界,山呼海嘯,十分熱鬧。

面對芸芸眾生,在金童玉女的暗示下,菩提亮明自己的真實身份,閃亮登場,與李海和董世華二位老人見面,誠摯的邀請眾位神仙和凡人的修真者,實地遊覽鎮蟒山飛鷹學院的建築佈局,菩提樹下,開壇做法,傳經送寶,布經傳道,受業解惑。

菩提老祖由淺入深、循循善誘地說:“世界的真相,其實說白了,它就是一個“空”字,人、神、鬼、怪、妖、魔和精靈,都是這個世界上燃燒和波動的標誌,人間世界上,凡人為了追求幸福而生,卻是伴隨著苦疼而活,凡人的快樂生活,不是錦衣玉食,而在於清和淡雅,溫潤身體,不在於盲目追求,而在乎摯誠坦蕩,以惜善待,自我成就,努力創造,奇蹟不在遠方天際,而始於足下眼前。

凡人修真修仙的路上,困難重重,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要想順利成功,修心養性,至關重要。

身陷逆境之人 ,如果能夠排除萬難,放棄世俗的煩惱,一心想著探索,完全可以做到頓悟,達到高階境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切記,道心是人心的主宰,人心必須接受道心的統領,胸襟決定器量,境界決定高下,無論你是修真,還是修仙,其實都是修心,心誠則靈,一旦頓悟,一發不可收拾,一秒之內,奇蹟暖暖,出現面前。

頓悟的關鍵,就是想通了其中的奧妙,這種悟道,可以伴隨著你的一生,也可以在某一瞬間。

頓悟,茅塞頓開,如同一隻蟲子,終於衝破了多年一直束縛纏繞著它的繭子,化蝶而出,展翅飛翔。震撼人的心靈啊!

凡間富貴,如同塵沙,浪得浮名,亦像飛絮。

假如一個心懷不軌的人,帶著不可告人的目的,進行修真或者修仙,想要僥倖求順意,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深陷泥潭,無法自拔。

凡人修真或者是修仙,都不能畏縮懼怕,修道之人,講究一切隨緣,這裡,我說的這個隨緣,不是讓你消極認命,而是靈魂擺渡,隨遇而安,心若止水,不染雜陳,抓住契機,勇敢突破。

心是一塊田,快樂自己種,修真或修仙,不是靠僥倖,而是貴修心,不苛求別人,不苛責自己。佛教之中,肉身非我,只不過是一個外殼,一種幻覺而已,它和萬事萬物一樣,都處於永恆的變化之中,佛不度無緣人,眾生希望遇佛得度,必須要和佛心結下一個善緣,凡人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不是黃金白銀,而是緣分,人與人之間,有了緣分,才能合好,人與事之間,有了緣分,才能成功,人與事事物物,包括我們這些神仙在內,都要講究緣分二字,“緣字一字,意義甚遠,結緣,其實就是播種,佛說,未成佛道,先結緣分,離苦得樂,一飛沖天,這個世界上,從來不會無緣無故掉餡餅,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種善緣者,得善果,阿彌陀佛度有緣人,種惡緣者,就會自食惡果,遺憾啊!

天地有規則,這個規則,是三千大道加持而成的,它是打不破的。

凡間世界,修仙修真之人眾多,想要夢想成真,必須遵從天地規則,不得逆天而行,背道而馳,這是重中之重,就好比你想要釣魚,只有撒下誘餌,魚兒就能上鉤,你才會得到魚兒。”

菩提老祖大有深意的看了一下聽他傳經佈道的眾神和凡人,接著說:“凡人修真或者修仙的路上,有陽光,有風雨,意志不堅定者,不是別人怎麼了你,而是自己打敗了自己,一蹶不振,一無是處,一事無成,怨天尤人,就是最可悲的失敗。

凡間世界,紅塵滾滾,紛紛擾擾,難求完美,若一心想著事事順心如意,睡到椿樹下面做春夢去吧,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情。

你們凡人,三教九流,貧富懸殊,富得流油,窮的餓死,基本上都是在矛盾中生活的。

你們凡人做人,首先應當學會感恩,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少抱怨別人的過錯,多記住人家的好處,做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應該注意一點,你們這些凡人,不管你是修真或者修仙,千萬謹記,不能心存怨恨,心存芥蒂的人,內心深處灰暗,總有一個心結打不開,最終結果就是,有可能走火入魔,苦了自己,害了自己。

怨恨就是一個枷鎖,一座牢籠,仇恨是更是雪上加霜的重負,只有放下心中的怨恨或者仇恨,解脫自己的心靈,才能輕裝上陣,事半功倍。

讓你放下怨恨或者仇恨,不是說你無能膽小,而是一種美德,一種修養,一種品質,心中寬廣,心懷坦蕩,無論你是修真還是修仙,什麼事情,都不會阻止你前進的步伐,物竟天澤,適者生存。

詭託近於妖妄,迂誕難可根源,法術紛以多端,變態諄非一緒,真亦假來,假亦真,時真亦假,難區分。

無天,本是西天的羅漢,渡劫失敗後,他走火入魔,成了一個黑衣無天,十分慘烈的復仇,大鬧天宮,最終天怒人怨,身死道消,魂魄被捉,打入十八層地獄中,受盡酷刑的折磨,直至魂飛魄散,灰飛煙滅,永永世世,都是不得超生。

很早以前,我曾經收了一個神猴的徒弟,名字叫孫悟空,他拜我學習法術,被我傳授了地煞七十二變。

這個神猴孫悟空,天資聰穎,卻是毛裡毛糙的,一知半解的學完了法術後,信心滿滿的就從東海的龍宮中,強行拔走了人家的定海神針——如意金箍棒。孫悟空因不滿意天庭上的弼馬溫神職,桀驁不馴,無法無天,他仿效無天那樣的大鬧天宮,把王母娘娘的蟠桃宴會,搞得一團糟。

天庭派出十萬天兵天將捉拿,都失敗了,不得不請出來二郎神楊戩和他一決雌雄。

二郎神楊戩和孫悟空一樣,都是我的徒弟,跟著我學習變化之術。

變化之術,分為天干三十六變和地煞七十二變。

二郎神楊戩學的是天干三十六遍,融會貫通,精益求精。

孫悟空學的是地煞七十二變,一知半解,貪多嚼不爛,欲速則不達。

孫悟空和二郎神楊戩鬥來打去,始終處於下風,抽個空子,逃之夭夭。

孫悟空跑到了我的大徒弟太上老君的宮中,偷吃了一顆仙丹,練成了金剛不壞之身,法力變得越來越高強了。

我的大徒弟太上老君氣急敗壞的給孫悟空套上了金剛圈,放到了八卦爐中煉化,事與願違,讓孫悟空機緣巧合下,給煉出了火眼金睛,逃出來八卦爐。

孫悟空大鬧天宮,讓玉帝非常的氣憤,派遣如來佛祖擒獲了孫悟空。

如來佛祖智慧超群,蛛絲馬跡中,判斷出來孫悟空是我的徒弟,礙於我的情面,如來佛祖暗中觀察我的動靜,發現我無動於衷,絲毫不理會的樣子,考慮到孫悟空能耐齊天,桀驁不馴,放蕩不羈愛自由的性格,將計就計,將孫悟空壓在他的五指山下面,讓孫悟空明白一個道理,就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任你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我也能夠收拾你,讓你翻不出我的手掌心,這就是如來佛祖手段高明,變相給我示好留面子,又不得罪其他什麼人。

孫悟空在如來佛祖五指山下五百年,風餐露宿,日曬雨淋,終於明白了感恩恩福如來佛祖。

當初,他大鬧天宮,闖下了彌天的大禍,玉皇大帝雖然說,是他的師兄,可是,天理難容啊!顧慮太多,但是,攪鬧了蟠桃盛宴,大鬧天宮製造麻煩,王母娘娘怒氣沖天,氣憤難消,必欲殺之而後快,玉帝左右為難,萬般無奈下,只好下聖旨賜死孫悟空,讓他灰飛煙滅了。多虧了如來佛祖隨機應變,暗中進行了一下保護,他把孫悟空,強行壓在他的五指山下,如果不是這樣,平息了王母娘娘心頭的怒火,孫悟空早就身死道消,灰飛煙滅了,哪裡還會有後面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發生。

這就是結善緣的一個明例啊!

所以我說,凡事有因就有果,孫悟空皈依佛門,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修成了正果,正是如來佛祖送給孫悟空的福氣,也是他幡然悔悟後修來的福分,西天取經歸來,功德圓滿,完成了任務,孫悟空被玉皇大帝,賜封為鬥戰勝佛,悠哉悠哉的享受開了神仙快樂的生活。

下面,我給大家講講幾種凡人修真或者修仙,透過努力,可以達到的幾個正兒八經的武功絕學的傳授。

縮地成寸,是一種一步可達數千裡之外的移動法術,它是道教中的仙術之一,只要掌握了技巧,隨時隨地,都是可以修煉成功的。

化形術,也是道教中的一門法術,掌握了技巧後,動物、植物,可以幻化成人的模樣,真假難辨,而人,也可以轉化成動物或者植物,萬事萬物,皆在變化之中。

身外化身,更加神奇,這個法術,厲害無比,就是可以讓你的身體中,再出現另外的一個身體,兩個身體,一模一樣,都有相同的思維能力,這個法術,掌握好的話,可以由一個身體,分出一百個一模一樣的分身,是戰鬥中,隱藏的秘密力量,出其不意,制敵死地啊!

大道朝天,瞬息萬變,凡人傳統的宗教信仰中,修真成仙,是最終目的,做一個長生不老,逍遙自在,迷人可愛的神仙,過人人都羨慕的神仙生活,是凡人修真或者修仙夢寐以求的事情,九天上面的神仙,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透過修心養性,千錘百煉的修行,實現了你的夢想,凡人修真或者修仙的眾多,而真正飛天成仙者,卻是寥寥無幾,這說明了什麼呢?那就是:神仙都是凡人做,只是凡人心不堅。

修行,其實說白了,它就是修心養性,只有修心養性,方能修成正果。

雨心醉,風流淚,夢纏綿,心意堅,世上無難事,只要肯吃苦,登上九天去攬月,做個快樂活神仙,希望大家牢記在心,修行,修心,相輔相成,願望成真。

世間之上,莫過於兩種人,有情人和無情人,有情人,哪怕自己生死關頭,也會惦念著世間蒼生;而無情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會不擇手段,甚至會對親朋好友痛下殺手,而天地之間的正道,則會保佑有情人平安喜樂,得償所願,而對無情人降下來天罰,正可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道酬勤,報應不爽啊!

凡人修仙悟道,有四重境界,初為問道,次為知道,三為見道,四為得道。

悟道,先要學會找規則,萬事萬物,都有發展的規律,找不到這個規律,盲目修仙修真,就是瞎折騰自己,不知道悟道的規律,光有一個方向,那就叫做摸著石頭過河,或者是盲人摸象,永遠搞不懂悟道的規律了,悟道得有一個契機,一旦悟道,無論你是修仙,還是修真,都會心如明鏡,馬到成功的了。

天道,為自然之道,即宇宙萬物相生相剋、千變萬化的道理,需要在大自然中尋找規律,勤學苦練,天道酬勤。

聖道,乃為人世之道,安邦定國,天下大同之理。

人道,其實就是人生之道,即凡人世界和平相處,安居樂業、為人處世之道理。

此三道,相輔相成,失此離彼,遠了天道,聖道困難,遠了聖道,人道艱難。

世間萬物,一物降一物,一環套一環,環環緊扣,任何人,任何情況,都在制約之下,只有遵守規則,醒悟三道,修仙修真,一帆風順。

神和仙是兩碼事,不能混淆。

天界之神,都有職務,好比凡間世界上的公務員,恪盡職守,兢兢業業,各司其職,維護保護三界平安祥和。

上士舉形升虛九天,謂之上仙;中士遊於名山大川,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脫,謂之尸解仙。

最高天仙飛昇,是身體和神識,全部都是成了仙。而尸解仙,則是人先死了後,再像金蟬脫殼一般的成仙,雖然都是仙,卻有著天差地遠之別。

仙分五個等級。

鬼仙,是最下等,在仙界和冥界,都沒有名分,只能遊蕩在凡間。鬼仙,修行的時候,急於求成,形如枯槁,心如死灰,神識內守,病安從來,身死道消,執念不散。

人仙,也是在凡間,仙界、冥界都沒有名分。人仙悟道不徹底,雖然囫圇吞棗的感悟出來了修煉大道的方法,卻是只掌握了一些皮毛,透過修煉,還是可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讓邪疾沒有辦法侵害自己的身體,但是,修仙之路,僅僅止步於此,從此以後,就真的再無長進了。

地仙,相比較而言,比鬼仙和人仙要好很多,可以達到長生不老的修行境界,但是不會有神力,只能是在名山大川中游走。

神仙,是在地仙的基礎上蛻變升級,超凡入聖,可以陽神離開身體,單獨生存,脫離世俗凡塵,深入九天仙界。

天仙,是神仙成就以後,積德行善,三千善行,功德圓滿,受天書的召喚,以返回洞天福地。天仙,是仙人中,最高的境界,與天同壽,想要修煉成天仙,就需要踏踏實實的積德行善,修煉功德,功德無量,功德圓滿,受天書召喚,你就是一個天地間,逍遙自在,至高無上的天仙了。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吧!為自己的夢想,一起加油,繼續努力奮鬥吧!大家記住,我是普度眾生的菩提,也可以稱呼我是鴻鈞老祖,無論你是修仙,還是修真,都應該謹記得這樣四句實話: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凡人世間,是你非你,非你是你,我不是我,你不是你,都是披了一個臭皮囊的外衣,修煉一途,任重道遠,慢慢地入門,用心的悟道,真正的掌握精華,溫故而知新,融會貫通,精益求精,奇蹟,就在一瞬間,好了,都散了吧!”

掌聲雷動,直衝雲霄。

菩提老祖和他的六個徒弟的分身坐鎮,傳經佈道,鎮蟒山飛鷹學院,不火,都不行了。

只是,這樣的好景不長,三界之中紛擾擾,妖魔鬼怪全出來,計劃沒有變化快

, 誅魔行動要起來啊!(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