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鐵血男兒竇文濤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人魔大戰,民不聊生,生靈塗炭,書生竇文濤科舉無望,報國無路,乾脆召集了一夥好漢,在崇山峻嶺間覓了一處險要地帶,做起替天行道、為民除害、劫富濟貧之事來。

數年間,竇文濤的山頭早已出名,大敵當前,囊外先安內,當地組織軍力曾經圍攻數次,皆都大敗而歸。巡撫常金寶為此震怒不已,下令知府楊巖大人牽頭,召集附近四個縣的軍士鄉勇來圍攻,務必攻破山頭,捉住匪首竇文濤,剿滅這夥山匪。

竇文濤自知不敵,就沒讓大夥兒做無謂的抵抗,官軍從西邊來,他們朝東邊逃,各自作鳥獸散。楊巖知府率眾軍士一路追殺至三十裡外的蒼山附近,仍然不見竇文濤的蹤跡,心內不禁氣急敗壞。

這時,師爺李宇春勸楊巖知府說:“蒼山以前是草寇盤踞之地,竇文濤極有可能會逃入蒼山。”

聞聽後,楊巖知府覺得師爺李宇春言之有理,便帶領著官兵浩浩蕩蕩的直奔蒼山而去。

四更天時,蒼山深處,一陣火光衝天,後面的兵士不知緣由,人心不免騷動,但是,很快,前頭便傳過來訊息,說,匪首竇文濤,果然躲在蒼山的一間茅舍中,知府楊巖大人趁其不備,讓人堵住門窗,施以火攻。

天亮時分,大火熄滅了。

楊巖知府派出親信去茅舍收拾匪首竇文濤的屍骨,卻是意外地覓得了一男一女兩具屍骸。

楊巖知府先是一驚,轉而心頭大喜,扯開嗓門往後方喊道:“匪首竇文濤及其壓寨夫人,都已被大火燒死。大家這就可以回去慶功領賞了!”

眾人聽了,個個歡呼雀躍,紛紛稱讚知府楊巖大人英明神武。

捕盜的烽煙,就這樣熄滅了。

第二年春天,城裡來了一個口才蓋世的說書人,俠義、公案、演義、逸聞、鬼怪……張口就來,你只要給錢,他就說個不停,人稱“倒籮筐”。

這天,“倒籮筐”大張旗鼓地講起了之前活生生的一樁大案——竇文濤金蟬脫殼,楊知府瞞天過海,引來了不少人的圍觀。

“倒籮筐”繪聲繪色地說,那日,竇文濤自知寡不敵眾,早就做好散夥逃命的打算,他平日人稱“竇黑胡”,只因一把烏黑茂密的絡腮鬍子格外醒目,那天也匆匆剃了個精光,這還不算,他又從床底下取出來了一套官兵的制服換上,等到山下四縣軍士鄉勇一齊殺到,他也不逃,找了個機會,趁勢混入了官兵的隊伍,來了一個渾水摸魚。

楊知府一路窮追猛打,意在捉住竇文濤,卻是不知道竇文濤一直都假扮作官兵,遠遠地跟著。等到楊知府聽從師爺李宇春的建議,殺入蒼山,仍然不見竇文濤的蹤跡,他覺得無法向上頭交代,方才慌了神。

這時,楊知府見蒼山深處微微有燭火,從一間茅舍中透出,便向師爺李宇春打聽這山中所住何人。師爺李宇春回答說道:“人魔大戰,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食不果腹,蒼山如今正是野栗子成熟的季節,這裡面住的,八成兒是從外面過來躲避災難的老百姓,臨時在這兒搭了個茅舍,暫且住了下來,專門採集野栗子吃,維持自己的生命。”

楊巖知府轉了轉眼珠,說道:“李師爺,你胡說八道些什麼?現在躲在茅舍裡面的不正是匪首竇文濤嗎?”

師爺李宇春頓時間點頭會意,急忙說道:“對,對,對,知府大人好眼力!聽說這匪首竇文濤的武藝高強,卓爾不凡,我們該如何是好呢?”

楊巖知府殺氣騰騰地說道:“這很好辦呀,李師爺,安排人過去,先堵住門窗,再用火攻,燒死他。”

就這樣,茅舍裡面的人,被活活地燒死了。

“倒籮筐”說到了這兒,臺子下面有一個觀眾站起身子反駁說道:“你胡說八道!大火熄滅後,茅舍裡面,撿出的明明是一男一女兩具的屍骨。”

“倒籮筐”回道:“你急什麼?我還沒一白講完呢。蒼山的那間茅舍,原本的確是逃難的老百姓住的,可是,蒼山是什麼地方?那裡以前,也是綠林好漢的棲身之地啊,竇文濤對那裡神往已久,有一回,他閒來無事,就去那兒遊玩。蒼山上面很大,他轉悠了半天,餓得直發暈,氣都喘不上來。一個逃難的年輕人見狀,就從茅舍裡面拿出自己採摘來的野栗子給竇文濤吃,竇文濤很是感激那個逃難的年輕人,於是,就將其帶回了山寨,當了自己的隨從,那間茅舍就此空了出來。後來,從外地來了兩個流民,是一對老夫妻,無家可歸,就住那兒了。所以,知府當年放火燒死的那兩個人,就是住在茅舍裡的那對老夫妻,根本不是竇文濤和他的什麼壓寨夫人,誰都知道,竇文濤壓根就沒有娶過老婆……”

“倒籮筐”還在滔滔不絕地講著,突然,衝過來幾個衙役,不由分說,就將其帶回了巡撫常金寶的衙門。

原來,巡撫常金門主聽一個下人報告說,“倒籮筐”在街頭講竇文濤的案子,又是疑惑,又是震驚,便差人將“倒籮筐”帶到了眼前,問他到底是信口開河,還是真有其事。“倒籮筐”回答說,是真有其事。

巡撫常金寶沉思了一會,問道:“這其中曲折,你一個說書的人,又是怎麼知道的呢?”

“倒籮筐”冷笑了一聲,說道:“巡撫大人,不瞞你祝,其實,我不是說書人,我就是竇文濤!說書場上所說之事,都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

巡撫常金寶上下打量著眼前這個高大的漢子,怒道:“竇文濤是什麼人?你也敢冒充?你若真是竇文濤,會主動把真相抖露出來,讓世人知道你沒被燒死,而是逍遙法外嗎?這樣做,對你一點好處都沒有,只是自掘墳墓,依本大人來看,竇文濤,他不會這麼傻吧?”

竇文濤平靜地說道:“巡撫大人,我當然知道,我這麼說,這麼做,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按理說,楊知府已經將竇文濤的案子了結了,我也已經得到了解脫,完全自由了。但是,為什麼我還要在眾人面前演這麼一出,主動前來送死呢?因為,去年被楊知府蒼山上用火燒死的那對老夫婦,正是在下的親生父母,人之肌膚,受之父母,他們二位老人家的沉冤未雪,我是他們唯一的兒子,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

竇文濤接著又解釋說,當年,魔界肆虐,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生靈塗炭,有許多的土豪劣紳依附了魔鬼,趁機欺壓老百姓,氣焰囂張,老百姓雪上加霜,他出於義憤,棄學佔山為王,這些事,本來是瞞著父母幹的。後來,他做了幾件大事,名聲在外了,父母也就知道了,便上山來找他,勸他改邪歸正,隨他們回去,從此隱姓埋名,做個平頭百姓。

竇文濤起初並不答應,說自己只是懲罰惡霸,劫富濟貧,替天行道而已。無奈父母以死相逼,加上楊巖知府協調四縣兵力、將要猛攻山頭的訊息恰於此時傳入了他的耳朵,才最終讓他心生了退意。可是,山上的大量錢財,怎麼轉移呢?竇文濤想了很久,才有了一個好主意。

當時,蒼山避難的那個年輕人剛做了竇文濤的隨從,竇文濤就帶著父母雙親來到了蒼山,讓二位老人家暫且在那個閒下的茅舍中住下來,以掩人耳目。暗地裡,他在茅舍中挖好了地洞,將山上的錢財分批轉移到了地洞中。

這些事剛做完,楊巖知府便率兵打來了。由於竇文濤早就有了安排,實際上,他也成功逃生了。然而,天意難測,他怎能想到楊巖知府會追至蒼山,又如此地邀功心切,心狠手辣,不惜燒死無辜之人,來為自己的臉上貼金呢?

由於父母枉死,竇文濤對自己的逃生,毫無喜悅之意。一年來,他時時難忘父母雙親的冤屈,思來想去,最終決定,要不惜性命,為父母討回公道。

聽完竇文濤的話語,巡撫常金寶驚愕不已。

第二天,在竇文濤的帶領下,巡撫常金門主親自前往蒼山檢視。茅舍已經燒燬,那一片焦土之上,也已經長出了新鮮的野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竇文濤指著這片草地,說道:“巡撫大人,那些金銀珠寶,就藏在這下面。”

巡撫常金寶下令手下開挖,果如竇文濤所言,底下金銀無數。

巡撫常金寶嘆了一口氣,說道:“竇文濤,你本來可以做一個逍遙自在的富翁,現在卻是成了一個階下囚,你,真的甘心嗎?”

竇文濤正色地說道:“巡撫大人,只要父母的冤屈能夠洗刷,楊巖知府這樣的狗官能夠伏法,我無怨無悔!”

“既然這樣,那,好吧,來人,將竇文濤收監,好生看管。”

“是!大人!”

巡撫常金寶據實向朝廷稟報了竇文濤一事,皇帝(仝慶分身)審閱之後,拍案而起:“好一個替父母申冤的熱血好男兒竇文濤,亂世年間,錚錚鐵骨,迫不得已,佔山為王,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何罪之有啊!楊巖,狗官,濫殺無辜,草菅人命,欺上瞞下,冒功請賞,罪不容誅,來人,傳旨下去,竇文濤無罪釋放,帶回朝廷,朕惜才愛才,要對他委以重任;楊巖大逆不道,欺上瞞下,濫殺無辜,草菅人命,革職押解進京,朕親自御審!”

“遵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