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蘇德與劉亦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華國南疆距離原鎮蟒山五里遠的安遠縣蘇家莊,有一個員外,名字叫蘇德,才高八斗,學識淵博,生性悠閒,崇尚節儉,他的家裡,祖上經商,家境殷實,十分的富有,到了他這輩,棄商從文,辦起了學堂,紮根杏壇幾十年,任勞任怨,傾囊相授,枝繁葉茂,碩果累累,桃李滿天下,他教育出來的學生,個個都是一頂一的人中之龍,但是,他並非是那種自視清高、驕傲自大的文人,而他的為人,卻是特別的慷慨、大方,他經常性的免費教授貧民學子,不收取任何的費用,並且還施捨錢財,修橋鋪路,救濟當地貧苦的老百姓脫困,文化頗高,又急公好義,因而,深受人們的敬重。

蘇德看破紅塵,淡泊名利,他經常性地教育自己的兩個兒子蘇宇航和蘇宇淨說:“做人,一定要光明磊落,誠實守信,樂觀向上,生財有道,然後,樂善好施,賑危濟困,這樣,錢財才能發揮出來作用,換句話說,就是世上擁有錢財的人,活著才有他的價值;否則,有錢的人,不過就是一個守財奴罷了,爾虞我詐,巧取豪奪,不擇手段,慳吝聚金,卻是一毛不拔,為富不仁,他守再多的錢財,又有什麼意義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還要為之擔驚受怕,何苦來著?

大丈夫男子漢,生於天地間,生命苦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心繫蒼生,造福人間,轟轟烈烈,不白活一回,活人,才有他的價值!”

………………

這年,華國南疆一代,鬧開了春荒(春季農村中青黃不接的時候出現的饑荒),許多的人家,都揭不開鍋了。挖野菜、啃樹皮,蘇德看到了之後,心裡滴血,於是,他便從自已家庫存的糧倉裡,拿出來了部分上好的糧食,借給了眾鄉親。

然而,就在這年的夏天,女魔頭雨蝶兒悍然派遣了妖魔鬼怪、魑魅魍魎開始了大面積的肆虐人間,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人為災難,進駐了民間。

華國南疆,首當其衝,遭遇了亙古未有的大旱災,蝗蟲遍野,糧食減產,借糧戶根本就無力償還欠債,只好都前來,向蘇德員外請求,延期償還所借的糧食。

蘇德員外說道:“我借糧食給鄉親們,是為了幫助大家夥兒度過災荒,不是為了生財獲利。今年,旱魔肆虐,地裡的莊稼受災欠收,你們借我的糧食,就不用歸還了。”

自古以來,都是有借有還,再借不難,而今,人家蘇員外好心借糧,幫忙大夥度過了春季的饑荒,解了燃眉,卻又因為後續莊稼受旱欠收,就說借下的糧食不用還了,平平淡淡的一句話說出了口,讓現場許多人的心裡,都不踏實了起來。

現場一片沉默。

蘇德員外突然間意識到了:可能是自己說的話太直接,大家夥誤會了他這話的意思了。

處處愛為他人著想的蘇德員外,怕這些個借他糧食的人家不明究裡,胡思亂想,出了啥問題,就借他老母親七十八歲的壽誕之日,在自己家院裡,大擺開了宴席,邀請親戚朋友和所有借過他糧食的人家(提前通知這些人,來時帶著自己的借據契約),都前來他家,不收任何的賀禮,單純就是熱熱鬧鬧地給老人家賀壽、吃席。

吃席的時候,蘇德員外讓他的兩個兒子蘇宇航和蘇宇淨哥倆,抬著一個大竹筐子,隨同他一起,一桌一桌的過來,將借他家糧食人家的契約,給收進了竹筐,然後,再將自己家裡保管的那些借據契約,也一併給放入了竹筐中。

之後,蘇德員外就站在自家的院子裡,亮開了大嗓門,對著大家夥兒鄭重其事地說道:“這個竹筐裡,放的就是在座鄉親們借我家糧食的契約,現在,我要當眾把它焚燬,親戚朋友,給作個見證,鄉親們借我家的糧食,一腳踩扁,不用還了。”

看到那個竹筐中的借糧契約,被蘇德員外全部倒在了地上,然後用火點燃,頃刻之間,就給化成了灰燼。

蘇德員外的舉動,出人意料,前來給他母親賀壽的親戚朋友,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氣,對他的做法褒貶不一,而那些借糧的人家,卻是從內心裡,對蘇德員外此舉是感激不盡,長跪在地……

第二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那些借過蘇德家糧食的人,都趕著來還他家的糧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蘇家大院,門裡門外,擠滿了人,大家夥兒都說:“蘇員外去年救了我們的急,使我們度過了災年,今年,糧食豐收了,我們一定要把借的糧食還上。那借糧契約,雖然被蘇員外用火燒了,但是,我們的心中,都有一個數,請務必收下。”

蘇德員外對趕來還糧的鄉親們說道:“去年的事,就不要再提了,遇到了天災,鄉親們有困難,我拿出些糧食,救濟大家,是應該的。今年,雖然說豐收了,但是,大家的家底,都很薄弱,還不寬餘,何況,魔界一直肆虐,天下勢必正亂,我勸大家夥兒,還是多儲備一些吃的,以避人禍吧。”

還糧的人家好說歹說,蘇德員外說什麼也不肯收,萬般無奈,老百姓只得把運來的糧食,又給運了回去。想到蘇德員外最後提醒人禍的告訴,大家紛紛開始了儲藏糧食,精打細算地過開了日子。

有朋友不解,對蘇德員外說:“你怎麼能夠將那麼多的糧食,給了與自己亳不相干的人呢?你都快年過半百的人了,做事,總要為自己的兒孫後代們想一想,留下些家產吧?”

蘇德員外在聽了朋友這樣說之後,便將他的子孫們都召集過來,對他們說道:“我們與鄉親們,都是一家人,我們今天用糧食接濟他們,使他們能夠養家餬口過日子,等到了他們有了錢和糧的時候,也會去接濟別人,天下共富,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這,就是我留給你們的最好財富,一生受用不盡!”

當著朋友的面,說出這樣的話,朋友搖一搖頭,十分不理解的走了。

………………

隔了一年,喪心病狂的女魔頭雨蝶兒,開始報復開了仝慶,她讓仝慶(分身)執政的華國,再次地發生了特大的旱災。尤其是仝慶的家鄉南疆地界,更是赤地千里,顆粒無收,到處都是逃荒的饑民,而有的難民,在路上走著走著,就餓暈倒下不起了。

蘇德員外看到了這些,痛心疾首,痛苦不堪,便毅然決然地開倉施捨,帶頭在安遠縣城四門的官道口,設定下了流水席,不停地供應過往饑民的稀飯,使許多奄奄一息的饑民,得以了生還。

然而,南疆地界上,逃難的饑民,實在是太多太多了,蘇德員外傾其了所有,苦苦地支撐了一段時日後,坐吃山空,他家裡庫存的糧倉裡,再也沒有餘糧賑濟門災民了,於是,他就四處地遊說,動員鄉親中的那些有糧戶,迅速加入到了扶危濟困的隊伍中來。

鄉親們想到了蘇德員外平日裡慷慨救困,眼下又傾其所有地救濟著災民,都十分地感動,於是,便有錢出錢,有糧出糧,讓安遠縣城四門的官道口施粥席,得於了延續。

蘇德賑災,不遺餘力,但是,仍然餓殍載道,四周一片荒涼。

蘇德心繫蒼生,傾家蕩產,開始了四處去求購糧食,挽救災民的性命。。

在一個陰暗的天氣裡,蘇德員外獨自一人,帶著錢財,走在了一個人跡罕見的山谷間,眼看著天就要黑了,他不由得心中焦急,欲想快點走出這個大山谷。

行走了一會,眼前忽的黑霧濛濛,將蘇德員外完全給籠罩在了其中。

“唉,大霧迷漫,竟然是看不到前方行進的路線了”,蘇德員外喃喃自語,不由得心中驚慌意亂起來,“不行,我一定要繼續摸索著前行!”

此時,天,已經完全的黑透了,四周幽靜,陰風陣陣,蘇德員外不由得打了一個冷戰,他加快了前進的腳步。

正在此時,忽然,前面有“撲稜稜”的聲音響起,把蘇德員外給嚇得不輕,接著,從他旁邊的一棵即將枯死的大榆樹上,有一群烏鴉“呱呱呱”的亂叫著,“噗嚕嚕”地騰空而起。

“咦,烏鴉何以驚飛?”蘇德員外正在驚愕之間,忽然,前面不遠處,竟然響起了“踏踏踏”的腳步聲,蘇德員外不由得欣喜若狂,如此幽靜詭異的地方,竟然會有人?聽聲音,來人不在少數,於是,他便興奮的迎接了上去。

此時,令他驚異的是,走路的聲音是越來越響了,快至前時,震耳欲聾。待“人”至前,孫德員外目睹,登時嚇得魂飛魄散、毛骨悚然,他近乎了暈厥。

怎麼回事?過事的是些什麼人啊!

嘿,別提了,過來的,竟然是一支穿著盔甲的骷髏頭,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陰兵了。

蘇德員外嚇得渾身哆嗦著,迅速的躲藏在了一棵大松樹的下面,呼吸急促。

蘇德員外目睹著這隊“骷髏兵”目視著前方,有條不紊的走著,一眼竟然望不到頭。

蘇德員外忽然間感覺到自己的脖頸兒十分地陰涼,慌忙用手去摸,竟然摸到了一個涼哇哇的東西,他嚇得用手使勁把那個涼東西拽了出來,立時恐怖的大叫了一聲,狠狠地把那東西扔掉了。

哪是什麼?天啦!竟然是一條巨毒無比的小青蛇!

那條小青蛇,突然間受到了驚嚇,趕快地爬走了。

然而,此時孫德員外的驚叫聲,立時讓那隊“骷髏頭”的陰兵,給停止了下來。

“骷髏頭”陰兵,齊刷刷地扭轉過來了頭,忽的有幾個陰兵,動作僵硬的向蘇德員外這邊走了過來。

蘇德員外頓時間嚇得魂飛魄散,他想要逃跑,然而卻是渾身無力,他欲喊“救命”,卻是不知道為什麼?喉嚨裡詭異的發不出任何的聲音來,蘇德員外渾身冷汗淋淋,欲哭無淚的想著:“吾命休矣!”然後就絕望地閉上了眼睛。

突然,一個手持燃燒著松油木棍的身影,從天而降,快速地向空中灑落下一些黃色的符咒紙張,那幾個陰兵,遂就停住了。

那道身影且又抓住了蘇德員外的手臂就跑,兩個人氣喘吁吁的跑了很久,方才跑出了山谷,停止了下來。

此時,烏雲散去,月光如白晝般,照在了兩個人的身上了。

此時,蘇德員外方才目睹救自己的乃是一個身穿黑衣、面容消瘦的青年俠客,忙驚魂未定的跪下磕頭,感謝他的救命之恩。

那青年俠客,急忙把蘇德員外攙扶了起來,說道:“不要客氣,區區小事,何足掛齒,敢問閣下,你為何要獨自一人,連夜趕急路呢?”

蘇德員外急忙告知青年俠客說,自己賑濟災民,因為糧食短缺,餓殍遍野,於心不忍,就出來採購購糧,因為心中甚是著急,故而日夜兼程,欲早日買到糧食,回去好搭救眾多的蒼生。

“原來你就是南疆地界鼎鼎大名的蘇德員外啊!在下劉亦博,久仰,久仰!”

“徒有虛名,不足掛齒,壯士,你怎麼也會至此呢?”蘇德詢問劉亦博。

劉亦博說道:“我自幼就是一個孤兒,是師傅把我收養長大,因而居無定所,四海為家,今晚途經此山,目睹了員外遭此劫難,慌忙將師傅給我保命的法寶扔出,方才把你成功搭救。

蘇員外,你有所不知,這個地方,就在前不久,剛剛經歷了一南人魔的大戰,曾經有維護世界和平的使者團隊和魔界侵華的一支兵隊,在此山中廝殺。後來,邪不壓正,那支魔界軍隊,全軍覆滅了。從此之後,此山谷裡,便經常有魔物的陰兵路過。

尤其是今年鬧饑荒,餓死的死屍甚多。地府裡的黑白無常前來勾魄,因魂魄甚多,九幽大帝普旭,只好派出了陰曹地府中大量的陰兵,前來幫助黑白無常一臂之力,至此勾魂。

方才,他們並無意害你,只是被你驚叫的聲音擾到而至前。

但是,人鬼殊途,不能相見,員外你如今的身上,已經有了煞氣,請快隨在下下山去,讓在下幫忙,為你祛除掉煞氣,才能祛除了這個黴運。”

說罷,便攜帶著蘇德員外下山,來到了一座破敗不堪的廟宇門口。

劉亦博讓蘇德員外進了廟裡,然後,他把一紙符,燃燒成為了灰燼,放到了一碗水裡,讓蘇德員外閉眼服了下去。

劉亦博安排蘇德員外就地歇息。晚上,蘇德員外睡得安穩,至大天亮後,方才告別了劉亦博,急匆匆的離去了。

這個名字叫劉亦博的年輕俠客,確實是自幼父母雙亡,他是被一個遊方的和尚收養,帶回了廟裡,做了一名俗家弟子,夏練三九,冬練三伏,跟著收養他的那個老和尚,學了整整十五年的武功,終於藝滿下山,四處行俠仗義,懲惡揚善,每次都會刻畫上一個雄鷹的圖案,因此,江湖上,人人都稱呼他為“飛鷹大俠”,久而久之,就取代了他的真實名字了。

和其他的江湖大盜不同,劉亦博雖然說是時常翻牆入戶,但他卻是非常的講究“盜亦有道”,即便是偷,也只是偷那些盤剝魚肉百姓、為富不仁、為非作歹的土豪和劣紳,從來不去傷害窮苦的老百姓。不僅如此,他劫富濟貧,把所得來的財物,大多都散給了窮苦的人家,所以,一提到他,十裡八鄉的老百姓都是眉飛色舞,一致認為,他是一個充滿正義感的神偷俠賊。

當年,年輕氣盛的劉亦博,剛剛下山,就犯下了一樁案子,從而,一舉成名。

那年,劉亦博剛滿十八歲,血氣方剛,天不怕,地不怕。

一天在路上,劉亦博遇到了一幫下鄉收糧的差役,領頭的,是當地的縣丞,騎著一匹高頭大馬,腰裡別著一個精緻的錢袋,鑲了幾顆閃閃發光的小寶石,格外地引人注目。

看見這夥人對老百姓不是打就是罵,劉亦博義憤填膺,趁著他們在酒店吃飽喝足後打起了盹,他就躡手躡腳地躲過了所有人的耳目,解開了縣丞的錢袋,偷偷地拿著。

臨走的時候,劉亦博看到了這夥人還抓了不少老百姓辛辛苦苦養的雞、鴨和羊,便靈機一動,將這些雞、鴨、羊全部放走,惡作劇地畫了一隻雄鷹,放在了縣丞的面前。

縣丞醒來之後,發現錢袋丟了,大驚失色,裡面不僅裝著搜刮來的民脂民膏,還裝著印籤和各種條據,若是落在了有心之人手中,還不知道會惹出多麼大的禍事啊!?

縣丞心亂如麻,派人到處尋找,找了三天三夜,終於在縣衙門口東面的一棵高大的槐樹上面找到了錢袋,雖然錢和條據沒有了,但所幸印籤還在,最後被上峰訓責了一番了事,但他從此之後,再也不敢輕易地下鄉擾民了。

…………

劉亦博行俠仗義,懲惡揚善,經常來無蹤,去無影。

有一次,劉亦博在茶館中喝茶,無意中,聽到了說書人正在講他的故事,神乎其神,臺下掌聲不斷。

中途來了個一個地痞攪局,“嘻嘻嘻嘻”地笑著問說書人:“飛鷹大俠偷竊東西的時候,莫非你是同謀,親眼見到?說的這樣有鼻子有眼。”

說書人毫不示弱,回敬道:“且莫這樣胡說,謹防神偷飛鷹大俠惦記上你,小命不保。”

地痞仰天大笑,可是,下一刻,他的錢袋就不翼而飛,落在了說書人的書案上了。

說書人靈機一動,高聲問:“閣下,這是您給在下的賞錢呢?還是說飛鷹大俠給現身了呢?”

地痞嚇得面色如土,趕緊灰溜溜地跑了。

…………

當地有一夥土匪,強取豪奪,嘯聚山林,領頭的土匪頭子胡濤,仗著一手鐵掌功夫,打家劫舍,欺男霸女,無惡不作,不知道害得多少個好人家給家破人亡了。

劉亦博得知了之後,決定替天行道,為民除掉這一禍害,於是,他單槍匹馬,趁著夜色掩護,悄悄秘密地潛入到了土匪窩的山寨,使出隔空點穴的功夫,將意中人挨個兒的放倒。而後,將金銀珠寶全部打包,裝在了一輛大車上,大搖大擺地從山寨大門中走了出去。

劉亦博凡事,都留有餘地,這些土匪,大多只是被他給點了暈穴,昏睡幾個時辰後,就能醒來。但是,嫉惡如仇的他,對於那些手上犯有血案的惡人,毫不留情,一律點了死穴,即便是大羅金仙來了,也別想將惡人救活。

到了第二天,眾匪徒陸陸續續地醒轉過來,驚恐不已,看見土匪頭子和幾個亡命之徒離奇暴斃,牆壁上,還畫著一幅醒目的飛鷹圖案,心裡頓時間就明白了一切,一個一個慶幸自己,平時沒有做過什麼壞事,樹倒猢猻散,轉眼跑得乾淨。

…………

當地有個財主,名字叫李健,為富不仁,為人刻薄,人稱“李扒皮”,大災之年,顆粒無收,他照樣收租收息,沒錢,就拉著對方的妻子或者兒女來抵債,謾罵毆打,摧殘蹂躪,令人髮指。

劉亦博得知了之後,就在“李扒皮”的家門口,留下了一封書信,勸他做人留一線,日後好見面,千萬莫要把事情做絕。

沒有想到,“李扒皮”公然叫板,叫囂著要讓劉亦博有來無回,死無葬身之地。

為了護院,“李扒皮”在自家的院裡,養了五隻大狼狗,只要是遇到了生人,就會“汪汪汪”地大叫。

可是,說來奇怪,劉亦博不知道使出了什麼的功夫,不但制伏了五隻大狼狗,悄然無息地進了屋,成功地偷走了李家所有的欠條借據、金銀財寶,臨了,還給“李扒皮”臉上畫了一個大烏龜,牆上留下飛鷹圖案,悄然地離去了。

第二天早上,“李扒皮”捶胸頓足,聽說家財被劫,而所有的欠條借據,也已經被劉亦博一把火燒的乾乾淨淨,他哭天喊地,後悔自己狂言,得罪了劉亦博,害得他家徒四壁,一貧如洗,瞬間成為可憐人。

………………

亂世年代,華國南疆的社會治安,非常的混亂。

安遠縣城,突然間,出了一個“採花賊”。

一開始,官府出來闢謠,說,有心存歹意的不法分子,想藉此來抹黑安遠縣城,以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然而,所謂的謠言,非但沒有因為官府的闢謠有所減少,反而越傳越烈。而且,一個個向訊息,都是言之鑿鑿:比如南街上趙衛東員外家的二小姐被歹人調戲;西街上的錢掌櫃,他家的大小姐被嚇瘋了;南街大戶吳天齊老爺家的小女兒被神秘人抓走了又送回來的……

被害人每日都在增加,官府知道瞞是瞞不住了,只好無奈地承認:安遠縣城,確實是出了一名“採花賊”,要老百姓們提高警惕,天一擦黑,趕緊關好自己的門窗,一有動靜,就敲鑼報警。衙門也加派了守夜人員、巡夜官兵,還設定了暗哨。可是,這個“採花賊”的輕功委實了得,達到了踏雪無痕、出神入化的境界,在如此嚴密的防範措施下,他依然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簡直就是來無蹤、去無影。就算那些民宅加固了門窗,依然不起任何的作用,根本無法阻擋“採花賊”潛入作案,防不勝防。

“採花賊”頻繁作案,官府卻是連他是高是矮,是胖是瘦都不知道,更讓官府顏面掃地的是,加強了防備,還是隔三差五的出事,也許,沒有到官府報案的受害人,還有更多!

安遠縣衙官府的賈文英師爺,為了給知縣老爺羅志祥分憂,他遍訪了受害人的家屬,彙總了零零星星的資訊,唯一的描述就是黑衣黑影,武功高手。

可是,這點資訊,還是模模糊糊,不得要領。

不過,知縣老爺羅志祥卻是不緊不慢,他分析作案的人,應該不是外來者,這樣一來,就縮小了範圍,而有這樣武功的人,安遠縣城,不會超過三個,就算是江湖上,也寥寥可數。

官府召集安遠城內所有的武館、鏢行,以及各拳派的掌門人去訊問。

平時,各個門派,誰也不服誰,都認為自己天下第一,但是,這次,都老老實實地承認自己的門派,還沒有如此了得的功夫,說這起案件與他們無關。

賈師爺轉而讓來人提供資訊,在安遠縣城,誰最有可能?這招一出,懷疑的目標,指向了劉亦博。

大家一致認為,以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除了劉亦博,似乎找不到武功如此高超的人了。

聽說官府的懷疑後,劉亦博大為震怒,覺得荒誕不經,他本來就是一個行俠仗義的江湖中人,那齷齪的“採花賊”,與他八竿子都打不著著。

劉亦博很是氣憤,為了洗刷自己的冤屈,他決心偷偷地調查,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把“採花淫賊”繩之以法,還自己一個清白。

誰知,這個決定,卻戲劇化地把劉亦博給捲入了案件當中了。

為了查案,劉亦博晚上穿了夜行黑衣外出。賈師爺立即抓捕了劉亦博,認為他又是出來要作案。

知縣老爺羅志祥卻是說道:“捉賊捉贓,捉姦捉雙,無憑無據,抓了也難以定案。有了目標,不怕抓不住他犯罪的證據。”任憑別人怎麼勸,他還是命令衙役,放了劉亦博,一副成竹在胸、穩操勝券的樣子。

其實,以劉亦博的功夫,他早就發現了官府的人在後面跟蹤著他,只是他想:“不如任他們抓我回去,解釋一個清楚”,哪裡料到,官府抓到了他,卻仍然無法還他清白,還好,知縣老爺羅志祥還算明事理,沒有將他就地給“正法”了。

出了這麼一個烏龍事件之後,劉亦博更加地覺得,必須要迅速地找出那個“採花淫賊”,自己才能有安穩的日子過和恢復清白的名聲,所以,他加緊了秘密的調查。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了幾個白天和夜晚的努力,劉亦博終於發現了蛛絲馬跡,他悄悄地跟蹤了一個神秘出現在黑衣人,最後,在震蟒山小河邊,發現了那個“採花淫賊”的巢穴,原來,他的老窩,是在一隻木船上,怪不得難於讓人發現。

連續觀察了數天,劉雞毛斷定:這個“採花淫賊”,應該是在修練一種邪功,需要採陰補陽,因此,每逢單日,他必出門去作案。

劉亦博的心中有了底,避免打草驚蛇,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這日下午,劉亦博悄悄地來到了縣衙,推開了賈師爺的房門,賈師爺以為他這是來殺人滅口,嚇得差點大聲呼叫起來。

賈師爺聽了劉亦博的調查經過後,將信將疑。

劉亦博把採花淫賊犯罪的來龍去脈、細枝末節,詳細地述說了一遍,賈師爺總算是相信了。

劉亦博說道:“賈師爺,捉捕採花淫財,宜早不宜遲,你還是趕快去彙報縣老爺,速速地派兵,去震蟒山小河邊,圍捕採花淫賊吧!”

知縣羅志祥聞聽賈師爺的奏報,喜上眉梢,即刻組織衙役,準備投入戰鬥。

劉亦博同去圍捕採花淫賊,以助官府一臂之力。

震蟒山河邊,有一個突出於水面的地方,較為偏僻,如果那艘木船駛入了蘆葦蕩叢中,就不好找了。

不過,這會兒,知縣老爺羅志祥並不著急,他明白官府那幾個衙役的半吊子功夫,絕對不會是採花淫賊的對手,但是,他故意把劉亦博給列為了嫌疑物件,正是因為他知道,如此一來,藝高人膽大的劉亦博,是斷然不會袖手旁觀了……

採花淫賊的功夫,歪門邪道,果然了得,官府的衙役剛靠近了木船,他就給警覺到了,趕快一個鯉魚打挺,就跳上了甲板,劉亦博一甩手,就將火把扔到了船上,剎那間,木船著火,很快燃燒了起來,火光衝天,濃煙滾滾,採花淫賊被迫著跳到了岸上。

採花淫賊剛一跳到了岸上,就被眾衙役給團團圍住了。

常言道:“好漢難敵四拳”,再說,“採花淫賊”本來就是做賊心虛,無心戀戰。在劉亦博和官府衙役們的雙重夾擊下,十多個回合下來,採花淫賊就給敗下陣了,最後,只好乖乖的束手就擒了。

案子破了,官兵無一死一傷,劉亦博的名聲,再次大振。

知縣羅志祥堂審,“採花淫賊”竟然是女魔頭雨蝶兒派遣過來禍害人間的一個妖精,鐵證如山,上報朝廷,開刀問斬了。

………………

仝慶路過南疆,沿途中,聽到了蘇德和劉亦博許多感人的故事,遂報告了耶和華和撒旦兩個地球主宰,授予二人“保護地球和平衛士”的光榮稱號,吸收進入了“喋血飛鷹行動組”,維護世界和平,降妖誅魔,再鑄輝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