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董世華感恩收徒弟王耀武糊塗賣師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董世華老爺子為什麼來不及見師兄李海一面,而要急急忙忙上京城去,卻是事出有因,緣於他那陽奉陰違、不知道天高地厚、自以為是的“好”徒弟王耀武,這個孽徒,爭強好勝,稀裡糊塗,胡亂吹噓,間接性的給狗皇帝馬月明提供了一個他隱身民間中的線索,把他是“鎮蟒山雙雄”之一的身份,隱晦明了的暴露了出來。

弒尊篡位的狗皇帝馬月明陰險狡詐、卑鄙無恥、口蜜腹劍、笑裡藏刀,就坡下驢的下了一道“聖旨”,這道“聖旨”的內容冠冕堂皇,暗藏玄機,在明面上說,就是我朝崇文尚武,是文明

禮儀之邦,民間裡面藏龍臥虎,文韜武略,人才輩出,董天恩(董世華的化名)老先生更是他們中的代表人物,感謝董老先生嘔心瀝血精心的教導、辛勤的栽培,才教出來了王耀武這麼優秀的一個好徒弟,是他文采出眾,武功高強,無人能敵,堪稱一絕,為朝廷培養了一個文韜武略樣樣精通的棟樑人才,王耀武文思敏捷,出口成章,妙語連珠,武功一流,打破蒼穹,堪稱奇人,朝中文武大臣眾口一詞,一致推薦,應該給王耀武的授業恩師董天恩這個隱藏在民間中文武雙全的老先生予以褒獎,鼓勵民間中的奇人能夠挺身而出,效力朝廷,使我朝能夠早日實現繁榮富強、盛世繁華的喜人景象,狗皇帝馬月明很明顯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後,字斟句酌,才把這道聖旨弄得天衣無縫,無可挑剔,其實卻是暗藏殺機的讓董世華老爺子攜同徒弟王耀武一起宮廷赴宴,目的就是逼迫董世華老人卸掉易容術的偽裝,再明白一點說就是,狗皇帝馬月明已經透過王耀武的比武招式,大殿上的問話,識破了他的身份,斷定他就是當年叱吒風雲、威震天下的“鎮蟒山雙雄”中的董世華,也是當年宮廷政變時,冒死闖進皇宮裡面大開殺戒,浴血救人的蒙面神秘人之一,企圖故伎重演,酒裡下毒迷魂散,逼他就範,招出玉璽和先太子殿下仝慶母子倆的下落,斬草除根,然後再透過董世華在神志不清的時候,問出來他的師兄李海的藏身之處,突然襲擊,取他的性命。

一箭三雕,環環緊扣,好完整、好狠毒的計謀啊!

對於這樣的一個圈套,董世華老爺子心知肚明,一眼就能看穿,他完全可以不予理會,拍拍屁股,遠走高飛,狗皇帝馬月明能奈他何。

話再說回來,其實,無論是李海老人,還是董世華老爺子,只要他們想要殺狗皇帝馬月明,根本就不需要費吹灰之力,簡直就是易如反掌,只所以留他一條狗命活在當下, 就是為了小太子殿下仝慶將來長大以後,能夠親自手刃仇人,報仇雪恨,復國登基,告慰先皇仝雲的在天之靈。因此,師兄弟二人才會隱姓埋名,忍辱負重,並不是害怕這個喪失了人倫、滅絕了人性、畜生都不如的狗皇帝馬月明什麼。

再說,一生正直無私的董世華老爺子,豪氣幹雲,義薄雲天,俠肝義膽,江湖救急,美名盛傳,雖然隱世不出多年了,在江湖中,依然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習武之人學習的楷模。

狗皇帝馬月明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董世華老人想到,自己能夠虎口拔牙,亦能平安脫險,只是自己走了,依著狗皇帝馬月明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事風格,絕對是狗急跳牆,不會輕易的善罷甘休,勢必牽累許多的無辜之人躺槍送命啊!這不是他想要看到的,董世華老爺子前思後想,最終決定,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去赴這個“鴻門宴”。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董世華老人是打落牙齒和血吞,強打鴨子硬上架啊!跑了和尚,跑不了廟,明知凶多吉少,可是不去不行啊,他不想自己的人生,留下任何的汙點,被人戳脊梁骨,害怕師兄李海擔心他的安危,他才留下了一封書信,簡單說了一下他的去向,這次出門,他是抱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啊!

寧願犧牲他一個,也要拼力保全師兄李海、先皇后娘娘柳玉蓮、先小太子殿下仝慶和他的養孫女董婉兒以及不肖徒弟王耀武和他的一家人都能夠安然無恙,一條命換這麼多人的性命,此生無憾,值了。

董世華老人的想法,實在是過於的草率簡單了,心狠手辣的狗皇帝馬月明,他是打蛇隨棍上,找不到先小太子殿下仝慶的下落和皇帝用的玉璽,他如坐針氈,坐立難安,怎肯收手,善罷甘休呢?至於柳皇后,另當別論,想她一個被他下毒,折斷了翅膀的廢“鳳凰”,想飛都飛不起來,而且婦道人家,頭髮長,見識短,成不了什麼氣候,找不找得到,都無所謂了。

歲月無聲,白駒穿隙,世事難料,往事如煙。

當年,董世華老人和師兄李海二人突然接到朝廷內線加急的飛鴿傳書,得知京城皇宮裡面發生了宮廷政變,大驚失色,急危之際,要急匆匆的趕赴京城救駕,前路漫漫,事急從權,擔心養孫女婉兒年齡太小,留她一個人在家,著實放心不下,滿腹惆悵,躊躇不決,穩定情緒,亂中有序,急中生智,臨行前,不及多想,拜託鄰居、且還是一個多年要好的朋友***幫忙照顧一下養孫女董婉兒,半年後歸來道謝,而對方卻是不要任何的酬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之間別見外,誰還沒有點難處。

滿腹經綸,深諳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道理的董世華老爺子,不想欠人情,心裡始終有一個解不開的疙瘩,十分的過意不去,總想找個機會,來報答一下這個至誠至善的好朋友。

***是個商人,還是一個老中醫,在當地,經營著一個中藥材銷售的店鋪,精明強幹,耿直豪邁,為人豪爽,日進斗金,生意興隆,卻不像別的商人那樣做生意不擇手段,坑蒙拐騙,昧著良心賺黑心的錢,而是薄利多銷,童叟無欺,看病,不收診金,所定下的中藥材價格,非常的公道、合理,平民百姓,都能買得起。

***祖祖輩輩都是商人,家財萬貫,富甲一方,為人大氣,且樂善好施,和睦鄰裡,是遠近聞名的大善人,深得人心,被當地老百姓親切地稱為王員外或者王老爺。

***一脈單傳,家資頗豐,生意興隆,財源廣進,萬事如意,他忠厚善良,憐憫窮人,生財有道,治家有方,雖然家中妻妾成群,卻都和睦相處,情同姐妹,家和萬事興啊!

***共有九個女兒,唯一的一個老生子的兒子王耀武,是個小妾庶出所生,卻是被一家人眾星捧月般的呵護,嬌生慣養,人人疼愛,本想培養他繼承父業,誰料,他的這個老生子的庶出兒子王耀武,自幼就是一個調皮搗蛋的混世小魔王,惹禍的小祖宗,驕橫跋扈,無法無天。這個王耀武,他不愛讀書上課,專愛舞槍弄棒,頑劣紈絝,小小年紀,揮金如土,花天酒地,和一幫不三不四的人,成天鬼混在一起的吃喝玩樂、打打殺殺,怎麼管教,都是管教不過來,眼看著萬貫家財,要被這個不成器的兒子敗光,愁的***老先生憂心忡忡,茶飯不思,夜不能寐,不知道該拿這個兒子,怎麼辦才好?

家醜不可外揚,這是古來的一句話,遮著,捂著,不知害了多少人,毀了多少個家庭啊!

然而,一次在老友聚會,吃飯喝酒的時候,心事重重醉酒後,心情壓抑的***老先生,終於鼓起來了勇氣,將他心中不堪重負、積壓下來的苦水,合盤給知己難得的好朋友董世華老人倒了出來,苦笑連連,搖頭嘆息說,家門不幸,出了那麼一個不學無術的混賬小子,活活要氣死他了,藉著酒勁,王員外也不怕董世華老人笑話,竟然慟哭連天,大放悲聲。

一石激起千層浪,諸事繁多不由人,家門不幸出浪子,嬌生慣養惹是非,望子成龍夢破碎,可憐天下父母心。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董世華老人與***老先生,在青年時期,就認識了,他倆一見如故,彼此惺惺相惜,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董老爺子對王大善人高風亮節的為人處世,大加讚賞,尤其是醫道方面,更是推崇備至,自嘆弗如。

好人一生平安,應該得到好報,不應該讓老友***的兒子,就這樣容易的學壞啊。

董世華老爺子突然想到了一個報答那段***代替他撫養婉兒姑娘一段時間恩情的好辦法,他心裡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決定打破常規,收***那不成器的浪蕩兒子王耀武來做自己的徒弟,吃住在他身邊,採取果斷措施,斷了他和那些狐朋狗友的來往,一方面傳授給他一些武功,另一方面,則是親自督導他學習文化,幫助***老人,來管教他那小小年紀不學好的兒子,讓他改過自新,成為一個有用的好人,也不枉此生,與***結識了一場朋友。

想法很好,但也得人家願意才行的通啊,董世華老人,做好了好友***拒絕的準備,不料,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後,好友***大喜過望,舉起雙手贊成,說願意高薪酬謝,被董世華老人斷然拒絕。

董世華老爺子說:“好朋友有點難處,我當鼎力幫助,怎麼能夠沾染上銅臭的氣味呢?再說,當年我有急事,不也是託付你照看我的孫女了嗎?你沒有要我的任何回報,這就是患難見真情的好朋友最真實的寫照,如今,你管不下自己的兒子,我幫你來管教,咱們是好朋友,誰也不欠誰什麼,答應,就把你兒子放心交待給我,不答應,咱們一拍兩散,算我沒說,咱們今後依然還是好朋友,如何?”

精明能幹的***,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如此的好事,哪裡去找呢?也算是自己善有善報,董世華老爺子武功高強,他是知道的,當年行走江湖的時候,有多少人,慕名前來,想要拜他為師,他都沒有答應,沒有想到,自己當初幫忙照顧了一下他的養孫女,不要回報,微不足道的這樣一個小小善舉,竟然會讓自己那不成器的兒子,拜在了大名鼎鼎的董世華老爺子門下,再說,董世華老爺子,為人嚴謹,義薄雲天,光明磊落,文韜武略,樣樣精通,能夠得到他的教導,使兒子改過自新,那是兒子天大的造化,幾輩子燒高香,求都求不來的好事情,自家一門,人丁不旺,自己好不容易,年過半百,才有了這麼一個不爭氣的兒子,冥冥之中,自有上天的眷顧,兒子王耀武能夠得到先朝有名的國師(先帝仝雲,曾拜師董世華老人,學習治國之道,因而稱為國師)董世華老爺子的教化,無論文采武功,肯定都是頂尖一流的,兒子絕對會學有所成,名師出高徒,兒子王耀武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回憶當年,宮廷政變,先皇仝雲遇害殯天後,董老爺子遠離了朝廷,多年來一直這樣的深居淺出,淡泊明志,明明武功蓋世,文采出眾,卻把自己偽裝成一個殘疾了的糟老頭子,與世無爭,外人眼裡看起來,他就是一個一無是處、孤苦伶仃的人,行將就木,嘔延殘喘,活著簡直就是受罪,誰能料想到,他會是一個文韜武略樣樣精通的隱世高人呢?董世華老爺子,嫉惡如仇,一生不重名利,別人不瞭解董世華老人,情有可原,自己和他朋友多年了,現在又是鄰居,他還能不知道嗎?董老爺子說一不二,他既然拒絕收酬金,那就是說得出,做得到,不會有任何的更改,莫如自己先答應下來,等到兒子行了拜師禮,學有所成,出人頭地了的時候,感謝老恩師多年教誨的謝金,他總不能再拒絕不收吧,就這樣辦,先把自己那不成器的兒子王耀武找到,親自交到董世華老爺子的手裡,任顰他再混賬不聽話,以董老爺子的絕學傳授,一定會有辦法解決掉他身上諸多的毛病,自己靜候佳音就是了。

飯飽酒酣,趁熱打鐵,當場拍板,達成一致,賓主盡歡而散。

***即刻帶領家人,到處尋找他那不成器的兒子王耀武,找到了後,王耀武說什麼,都不回家,***老人火了,摔了兩巴掌,命令家人,強行把兒子王耀武捆綁了起來,然後一路上都是推推搡搡,來到了董世華老爺子的住處。

董世華老爺子親自給王耀武松了綁,批評老朋友***說,為人之父,行事風格,怎能如此荒唐,子不教,父之過,你就沒有點責任,如此粗暴的對待孩子,讓人不齒,下不為例,王耀武你給送過來了,那就就交給我了,你生意繁忙,趕緊回家去吧!

董世華老人下了逐客令,一點都不給情面,***老先生滿臉通紅,不好意思的走了。

混賬小子王耀武,根本不知道董世華老人的厲害,嘴裡不乾不淨,嘟嘟囔囔,罵罵咧咧,董世華老人也不計較,而是輕輕一點他的啞穴,他就發不出來聲音了,氣得王耀武又蹦又跳,被董世華老爺子隔空又伸出來一個手指頭,輕輕一指,嘴裡吐出來一個字:“定”,王耀武就一動不動了。

如此詭異,王耀武心中大慌,鄰居家的這個表面看起來邋里邋遢的“殘疾人”董老頭,怎麼會如此的厲害?以前,自己怎麼不知道?這個平常走路一瘸一拐、貌不驚人的老家夥,說不叫自己說話,自己的嘴裡,就發不出來聲音了,說讓自己定住,自己就像一個木樁子一樣的被定住不能動了,如此高深莫測的武功絕學,自己如果能夠學到手,那麼,自己不是非常的牛逼嗎?還是爸爸最瞭解我,竟然神不知,鬼不覺的給我找了這麼好的一個武功高強的師傅,說什麼,我都要拜眼前這個扮豬吃虎的“怪”老頭學習武功不可,想要打遍天下無敵手,顰自己以前的三腳貓功夫,絕對絕對的不行。

喜愛舞槍弄棒的王耀武,心裡活動著,強烈有了拜眼前這個深不可測的老頭為師學藝的念頭,洶湧澎拜,一發不可收拾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時間一過,王耀武身上的兩個穴道,自行都解開了,他活動了一下身體,緊走兩步,“噗通”一下,就跪在了地上,嘴裡說著:“我願意拜師學藝,請師傅成全,弟子王耀武給師傅磕頭了。”

“王耀武,你剛才不是跳著腳的罵我是個臭瘸子,糟老頭嗎?怎麼現在磕頭要拜我為師呢?不行,你這樣的徒弟,我可不敢收,滿嘴噴糞,臭不可聞,我老頭子雖然命賤,也不能被你燻死吧!你哪裡來的,回哪裡去吧!”董世華老爺子人老成精,欲擒故縱,故意逗弄王耀武在玩,目的非常的明確,就是讓王耀武懂得文明用語,心甘情願的拜他為師,而不是採取強硬手段,須知,那強扭的瓜不甜,他如果不願意學好,就算了,何必執著,自尋煩惱呢?

聽到董世華老人如此這般的說,王耀武急死了,他磕頭如搗蒜,再三再四承認錯誤,懇切企求董老爺子大人不記小人過,寬恕他剛才的出言不遜,他願意放下小少爺的姿態,伺候董老爺子一日三餐的飲食起居,只要老人答應收他當徒弟,傳授給他武功絕學,當牛做馬,願意讓他幹什麼都行。

孺子可教,並非冥頑不靈,董世華老人看到自己的目的,已經初見成效,達到了,這個無法無天的小“混球”,為了學武,不惜低下了高傲自大的頭,磕頭如搗蒜,頭都磕破了,就不再為難王耀武了,答應收他為徒弟,但必須醜話說在前頭,給他定了一個“約法三章”,其一,徹底斷絕與過去那些不三不四的狐朋狗友來往,不準回家,吃住都是在他這裡,沒有得到他的允許,不能隨便外出;其二,學習武功,非常的辛苦,必須勤學苦練,須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梅花飄香,來自苦寒,練功習武,要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學以致用,融會貫通,才能夠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不得偷懶耍滑,浪費大好的光陰;其三,要端正態度,好好學習文化知識,因為文化知識與學習武功基礎知識,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沒有文化知識的佐引,就理解不了武功絕學中的精髓,掌握不了其中的奧妙,只能學個皮毛,花拳繡腿,看著好看,卻是經不起考驗,惹人恥笑,丟人現眼,還不如不學,明白了嗎?以上三點,如果答應,就趕快回家叫來你的爹孃,馬上焚香磕頭,行拜師禮,如果有其中任意的一條做不到,你現在可以回家去了,我不會收你為徒弟的,如果全部答應,我還有一個條件,必須給你提前說明,我的教育方式,與眾不同,非常的嚴肅、嚴厲,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你可要好好想想,想好了,來見我,拜不拜師,無所謂,咱們還是日後好相見的鄰居。

“不用想了,我決定拜師了,所有的條件,我全部答應,我現在就回家,叫我爹孃他們過來,咱們即刻進行拜師儀式吧!”王耀武急切地說道。

“凡事不要勉強,既然想明白了,那好吧,你快點去叫你的爹孃他們過來,咱們正式舉行拜師禮。”董世華老人說。

王耀武興沖沖的出門去了。

不大會兒,王耀武就叫來了他的爹孃和一大家子人,後面還跟著來了幾個喜歡看熱鬧的鄰居。

這些鄰居,平時都是低頭不見抬頭見,大家都好奇,想不明白,王家人這是吃錯了什麼藥了?竟讓兒子拜一個腿腳殘疾、行將就木、嘔延殘喘的糟老頭子當師傅,這個董老頭兒,看不出會什麼?他能教王家的寶貝兒子,學些什麼呢?

鮮為人知啊,董世華老人不是老住戶,他是個外來人員,多年以來,面慈心善,與世無爭,偽裝極好,騙過了任何人,如果不是知根按底,彼此瞭解,***也不會貿然把自己唯一的一個兒子,放心的交到他這裡來拜師學藝啊,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王耀武的拜師儀式,非常的簡單,焚香磕頭後,當著他爹孃和眾人的面,承諾和遵守“約法三章”,保證尊敬師傅,勤學苦練武功的精華,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徹底與過去決裂,然後再敬上了拜師酒,就算是結束了。

解決了兒子這麼大的一件事情,***老先生心情舒暢極了,他本來想擺上幾桌席,邀請左鄰右舍過來慶賀一下,被董世華老人阻止住了,告訴他說,淡定,要適可而止,切莫搞大聲張,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就不好了,什麼時候想要喝酒,儘管過來找我,奉陪到底,今日就算了。

***聽從老友的話,領著家人們離去,看熱鬧的鄰居們,看沒有什麼熱鬧可看了,一鬨而散的散去了。

從此以後,王耀武正式成了董世華老人的弟子了,奉茶道安,非常恭敬。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嚴師出高徒,董世華老人傳授文化知識和武功技能的時候,對王耀武的要求,十分的嚴苛,白天教授他國學文化,夜晚傳授給武功秘籍,督促他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習文練武,早日學有所成。

三更燈火五更雞,王耀武發奮努力學習,在極短的時間裡面,就徹底變了一個人,不僅勤學苦練師傅傳授的武功絕學技巧,而且積極刻苦學習國學課的文化知識,並駕齊驅,知道了講文明,懂禮貌,守規矩。

王耀武大變了樣,他聰明、乖巧、懂事,孺子可教也,因而,深得董世華老人的讚賞,指導他習文練武,更加的盡心竭力。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光陰荏苒,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六年的時間,當初什麼都不懂得的混賬小子王耀武,在董世華老人的精心教導下,已經十八歲的王耀武,終於學有所成,習文,他文采出眾,練武,他武功高強,可喜可賀,喜獲了雙的豐收。

現在的王耀武,今非昔比,大變了模樣,知書達理,武功精湛。

好男兒,當自強,王耀武宏圖大志,遂拜辭了師傅和爹孃,開始出門在外,闖蕩江湖歷練。

臨走的時候,董世華老人再三告誡王耀武說:“徒兒,出門歷練,凡事小心,江湖險惡,紅塵滾滾,人心難測,切莫要輕易相信別人,上當受騙,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凡事能忍則忍,萬不可和別人爭強好勝,掉以輕心,招惹是非,引火燒身,也不要輕易和別人比試武功,江湖歷練,要學會心若止水,修身養性,再一點就是,當今的朝廷,昏天黑地,現在的皇上,乃是一個背信棄義、弒尊篡位、心腸歹毒的小人,他執掌的朝綱,腐敗透頂,奸臣弄權,賣官鬻爵,貪官汙吏,比比皆是,苛捐雜稅,名目繁多,橫徵暴斂,民不聊生,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怨聲載道,你雖然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武功高強,但是,千萬不可去應試考官,沾染上官場裡面的黑暗,那樣,會毀了你的前途,萬劫不復啊!一定要戒驕戒躁,繼續努力,把師傅說的話,必須牢牢的記在心裡,凡事都要多動動腦子,三思而後行,為師對你寄予厚望,等著你歷練成功,凱旋而歸。”

王耀武爽快的答應了師傅,鄭重的給董世華老人磕了三個頭,愉快的揹著簡單的行李,頭也不回的走了。

然而,脫離了董世華老人的視線,答應很好的王耀武,卻是忘乎了所以,他忘記了師傅臨別時再三叮囑的話語,到處炫耀自己的文采,良莠不分,盲目自信的結交了許多****的朋友,而且還是爭強好勝強出頭,打敗了許多成名多年了的江湖俠客,成了一個常勝“將軍”,結下了許多的江湖恩怨,到頭來,變成了眾矢之的。

適逢朝廷文考武舉,飄飄然的王耀武,再次忘記了師父交待過的話語,他一心想要爭奪武狀元,然後一舉奪魁,揚名立萬,光宗耀祖。想法是好的,卻是沽名釣譽,狂妄自大,洋洋得意的王耀武,他過五關,斬六將,打敗了這次所有參加武舉的江湖人士,脫穎而出。

狗皇帝馬月明最後欽點,他觀看了一場王耀武對打那個被他一直器重和打破天下無敵手、他的鐵桿爪牙、御林軍統領史嘯天那精彩絕倫、出神入化的武功表演,把那個一直高高在上、目中無人的史嘯天,打得節節敗退,狼狽不堪,招架不住。

狗皇帝馬月明,他越看越是覺得心驚肉跳,這個名叫王耀武的年輕人那出手敏捷、蜻蜓點水般的點到為止的精妙絕倫武功的一招一式,看起來非常的熟悉,而且印象深刻,自己絕對是在什麼地方,見過什麼人,用過這樣的招式,狠辣果決,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招招見肉,式式斃命,就是一時半會的想不起來,哪個人是誰了?就讓負責武考的監考官楊林貴去傳王耀武前來見駕,他有話要問。

春風得意、意氣風發的王耀武,一戰成名,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御林軍統領史嘯天,他沾沾自喜,喜上眉梢。

這個時候,還在比武場裡的王耀武,看到監考官楊林貴大人撩著官袍,急匆匆前來傳達聖旨,說皇帝陛下,要親自召見他,當面欽點他這個武功高強的武狀元。

這是多麼大的榮幸啊,幸福來的太突然了,王耀武得意忘形,趕忙領旨謝恩,跟著監考官楊林貴的身後,忐忑不安的去見皇上馬月明。

不諳世事的少年郎王耀武,渾然還不知道,死神已經開始向他邁開了腳步,他爭強好勝,驕傲自大,自以為是,忘記了師傅董世華老人臨行前的諄諄教誨,強出人頭地,爭奪什麼狗屁的武狀元,不僅害了自己,還將害死德高望重的恩師董世華老人和望眼欲穿、期盼他平安歸來的父母雙親及他所有的家人,滿門抄斬,株連九族,連累了許多的無辜之人,被人面獸心的狗皇帝馬月明下令屠了城,此乃後話,這裡一筆代過。

馬月明召見王耀武是別有用心。見面後,假惺惺的誇讚了一番王耀武後生可畏,武功高強,接著就直奔主題,問他是從哪裡來的?從業的師傅是何人?

沒有心眼的王耀武,面對狗皇帝馬月明的詢問,不過頭腦考慮考慮,就一五一十做了如實的回答,甚至還把他的師傅董世華老人隱姓埋名的事情,也給端了出來。

在得知王耀武的師傅,是個隱姓埋名、偽裝成殘疾老人的事情後,狗皇帝馬月明頓時豁然開朗,他苦苦尋找的人,看來,是即將要浮出水面了,沒錯,他敢斷定,王耀武的師傅,絕對不一般,很有可能,就是曇花一現、銷聲匿跡了的“鎮蟒山雙雄”之一,兩個十分讓他忌憚害怕,且還很有可能,就是當年宮廷政變中,救走皇后娘娘柳玉蓮和小太子殿下仝慶的那兩個武功極高的蒙面神秘人之一。

先朝時期,馬月明深得皇帝仝雲的信任和寵愛,被封為外姓王爺,統領三軍將士,權勢滔天,卻是心懷不軌,暗中結黨營私,培養自己的實力,忘恩負義之人,背信棄義狂徒,在皇帝仝雲猝不及防、根本沒有想到的情況下,悍然發動宮廷政變,弒尊篡位,毒殺了皇帝仝雲,將擁護皇帝仝雲的朝中大臣,全部滿門抄斬,然後一不做二不休的火燒後宮,將皇帝仝雲的妻妾兒女,全部葬身火海,以絕後患。

蓄謀已久,算無遺漏,卻是沒有想到,半道上突然殺出了程咬金,兩個神秘蒙面的黑衣男子,武功高強,在裡三層外三層的重重包圍下,浴血奮戰,硬是虎口脫險,救走了皇后娘娘柳玉蓮和在襁褓之中的小太子殿下仝慶,心毒手辣的馬月明派眾多的綠林人物一路追殺,卻讓他們兩個人神秘消失,逃出生天,從此以後,不知所蹤。

馬月明曾經懷疑那兩個神秘人,極有可能就是“鎮蟒山雙雄”李海和董世華,苦無顰據,他曾經派遣過三撥人馬,去鎮蟒山上面,尋找皇后娘娘柳玉蓮和小太子殿下仝慶的下落,然而,他派出去的三撥人馬,全部都是泥牛入海,一去不回了。

馬月明不死心,親自上過鎮蟒山上檢視,觸碰到天羅地網上的機關,險些命喪黃泉,這才下旨宣告全國民眾,鎮蟒山是個兇山,輕易不要隨便踏入。

就在馬月明的聖旨發出來的同一時間,鎮蟒山上面終年不見天日,積雪不化,更有吃人的怪獸存在,謠言四起,傳遍了天下,鎮蟒山就是在那個時候,成了一個聞名遐邇、名副其實的兇山了。

而今,想想都是可笑,這個王耀武,傻裡吧唧,可是給狗皇帝馬月明送來了一個大大的驚喜,“鎮蟒山雙雄”李海和董世華兩個人,竟然不是在鎮蟒山上面,而是化裝隱藏在了民間,只要找到他們兩個人,那麼,皇后娘娘柳玉蓮和那個小太子殿下仝慶,豈不是要被他輕而易舉的抓住,斬草除根,以絕後患嘛。

狗皇帝馬月明陰測測的笑了,利用王耀武來借刀殺人,一個十分歹毒的計謀,已經胸有成竹,就等著引蛇出洞,請君入甕,一網打盡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