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 到底是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次楊老闆那裡吃飯,尹賢仁扭扭捏捏,不夠大方,讓人頓時懷疑他到底是真心還是假意。

請吃飯,是禮尚往來,講禮,尊重人的表現。如果想分享美食,就要有分享的心。不想分享,只想獨吞,不如一人買一隻烤雞,在家裡啃就可以了。何必勞神在熱鬧場所吃吃喝喝說說笑笑?喜歡清淨的人,不習慣在熱鬧場所。

尹賢仁應當有錢。當了多年的老闆,手裡的錢在當年就是萬元戶,當年萬元戶可不是一般的有錢人,那是相當有錢,又有好名聲。當時的萬元戶如果放到現在,就是百萬富翁。有了這些錢做鋪墊,請吃一頓飯,好比是九牛一毛,不傷元氣,反而會得到益處。因為有回請,至少不會虧本。不像柯南,打拼多年,周圍的人都發財,就像下雨,所有人都淋了雨,唯獨柯南頭上有傘,無法消除的傘,擋住了雨。讓柯南清醒地認識,沒錢,就是能過特別清楚的人生。有錢,可能會讓心智昏庸,也可能讓脂油蒙了心眼,不通暢,反應慢,顯得無比蠢笨。

做小生意算小賬,做大生意也要算小賬。這分分毫毫的錢都要算,從哪裡進來的,從哪裡出去的,有哪些結餘。算賬不是柯南的強項,數學成績不好,越學越糊塗。但凡數學好一點,也可以用在家庭理財上,多少可以節省點錢。要說勤儉能致富,柯南做的還不夠。要不然,早就發財了。難怪總是發不了財,原因在這裡。到底怎樣發財,不僅滿足溫飽,還是要多想想辦法的。

會過日子的人就習慣記賬,習慣精打細算。看尹賢仁吃相,就知道他想把出的錢給吃回去,這樣才不虧本,果然,在沒有他的老鄉和同事金萍在場指導的情況下,尹賢仁面前堆起了一座小山似的雞骨頭。看來一方水土一方人,沒錯,尹賢仁和金萍同村同組,習慣也相同。

在金萍在場的情況下,沒有人敢與金萍匹敵,金萍出馬,一個頂三。如果金萍今晚在場,恐怕雞骨頭小山要挪移,就像乾坤大挪移,雞骨頭在金萍面前出現。金萍很像母蝗蟲,什麼吃播,都要拜她為師。吃得多,還看不出來。不顯山不露水,就達到了目的。

那尹賢仁咬牙切齒地結了賬,火鍋裡的內容所剩無幾。三人打道回府,多哥提議轉一圈再回去消消食。免得長胖。尹賢仁和季柯南兩人都沒意見,看來,對肥胖都比較厭惡,可能和眼下倡導的以苗條唯美的觀念有關。季柯南不是支援這個觀點,能吃的就吃,到吃不動的時候,來不及了。一切計劃都會落空。當然,如果說自制力方面的強弱,柯南還是欣賞有自制力的,或者欣賞那些自制力強的人。例如,定好的時間,早晨鬧鐘一響,馬上起床,不貪戀床鋪,這樣的人值得敬佩。

季柯南答應轉一轉,原因很簡單,慢慢轉一圈,最多需要二十分鍾,就把主要街道轉完了。又不買東西,時間用不了多少。

最熱鬧的地方,就是廣場。有不少人在跳廣場舞。其他地方燈光明亮,是賣衣服、日雜、手機充值等等。這些人在晚上十點前還做生意,一般都在十點關門打烊。

其他的商鋪不具有吸引力。晚上逛街就是逛街,不購物,晚上看不清楚,顏色都不正,免得買錯了,白天一看,相差甚遠,後悔來不及。晚上逛街純粹是好玩,消磨時間。小小的廣場上,竟然有一百多名市民在跳擺手舞,動作比較整齊和嫻熟。

“你看,那個像不像雪雁?”尹賢仁問。

“你喝多了吧?哪裡像?”季柯南看了一眼,對尹賢仁回應道。

“你看那長辮子,那身材,都像。”尹賢仁說。

舞者跳著的是西藏舞蹈,看起來比較粗獷和舒展,聽那音樂也具有民族特色,非常震撼。鼓點節拍不難聽出來,踩著鼓點,儘量舒展開來,那動作才叫藝術。可惜有很多人,都被引進了那個死衚衕。跟著跳,沒有踩到鼓點,等於亂跳,簡直是群魔亂舞。

季柯南再仔細看看那個據說像雪雁的女人,從後面來看,有點像,等她轉過身來,發現錯太遠。她沒有雪雁漂亮。因為是晚上,也看不清楚她的臉面是否白淨。燈光是逆光,看不清楚,加上柯南眼睛近視,無法看清。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可能不同。即便相似,也不能勾起什麼相思。

也可能跳舞跳得滿頭大汗,看不清她的本來面目。她又轉過去,季柯南說:“部分像,部分不像。尹大哥你的眼神真好。”

“我是開店的,能看得懂人心,知道對方在想什麼。否則,很難促成生意,沒有好眼力怎麼讀懂人心?怎樣賺到錢?”尹賢仁說。

季柯南對尹賢仁的說法感到可怕,這個傢伙原來讀心術學到家了。他看人看得透,別人看他就像霧,讓人無法揣摩到真相是什麼。如果能揣摩到人心,就如同老中醫會把脈一樣,會更厲害。

季柯南不信看相的,覺得那是封建迷信。這個說法有些唐突,到底什麼是封建,什麼是迷信,什麼是封建迷信,對柯南來說都是陌生的。以前會背的,不一定會理解。理解了的,可能不能原文記得。總是覺得彆扭,就是不知道哪裡不合適。

對於這些迷信,就是稀裡糊塗地去信,都不明白信的是啥,那是盲目去信。弄清楚了,決定去信的才是真信,不是迷信。

在察言觀色方面,可能是年齡的關係,尹賢仁和多哥都略勝一籌,看到表面背後的真相。所以,多哥對尹賢仁言聽計從,兩個人能多次尿到一個壺裡。季柯南倒顯得有些孤單,像是獨行俠,獨來獨往,不和一般人進行交往,這個習慣說不上好還是不好。

季柯南清楚自己註定要單槍匹馬,和他們在一起,也只是暫時在一起,如果給季柯南選擇的權利和機會,他絕對不會選擇多哥和尹賢仁,這兩個人讓季柯南產生厭惡的感覺,原因很簡單,因為季柯南非常喜歡簡單,一是一,二是二,黑白分明,不喜歡弄虛作假。結果,遭到了很多非議。也不被機構負責人所喜歡。

現在到了這個縣城,嚴格來說,是到了專案村。縣城宿舍只是暫時住一兩晚,主要時間在鄉下。這樣安排目的顯然,就是為村民服務,不是為市民服務。村民在農村,家底都清楚,該不該幫助,可以查清楚。市民在城市,不容易查清,加之市民比較難纏,條件高,不願意奉獻和犧牲。搞不好會投訴,每天疲於奔命,不停解決投訴,如果搞一票否決制,那就十分危險,可能一下子回到解放前。寧願得罪君子,千萬別得罪小人。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也有一定的道理。最怕和小人打交道,不知道他哪一句是真,哪一句是假。可能是純粹的假話,連篇累牘都是騙人的,可是就有人深信不疑。

相當於在縣城過渡一下。因為專案的需要,本來可以在縣城住旅社或者酒店,時間不長,就一兩晚。一年的租金,可以住酒店不少次。機構負責人不清楚怎麼搞的,非要在縣城租房子。這個決定顯得十分可笑。

廣場舞的舞者,正跳得開心。竟然有人會跳拉丁舞,這個舞蹈動作比較幹練嫻熟,只有透過專業訓練的才會。難道說,這兩位就是舞蹈學校的老師?透過晚上在廣場娛樂的時間,收一些學生,學習拉丁舞,如果參加了舞蹈比賽獲獎了,說不定會在高考時加分,這個事誰知道呢?現在就積極準備是對的。

也許在不遠的將來,就會用得上。小縣城也有大目標,大城市也有一些人過得平庸,過一天算一天,多活一天算賺了一天。平庸的人過著平庸的生活還自以為幸福,容不得別人說三道四,這就是差距,思想的差距,有的是人的思維,有的不是。

在河上修建了一座橋,橋上有一座平臺,四周都有欄杆,雕花的漢白玉石柱和石壁,都是雕刻了花紋和圖案,顯得這座橋有些年代,比較年輕,相對於旁邊的清代石橋來說,是年輕的。要說過河,走這座清代石橋就可以。

廣場舞看多了頭會暈,除非自己上去跳一跳。這樣可以轉移一下注意力,調節一下情緒,不至於緊盯著煩惱不放,越來越感到煩惱。

說撤就撤,看多了不好,然後透過清代石橋。在石橋橋頭,是一個鐵皮報刊亭,裡面擺著各式各樣的報刊雜誌,其中,還有一些農曆本,這就奇怪了,現在有誰還看老黃歷了?

就是有人買,老闆才會擺出來。市場上需求這個,就要滿足不同個體的不同的需要。季柯南不看老黃歷,手機上都有,何必要給自己添麻煩呢?身上帶的東西越少越好,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帶的東西多了,就會被這些沒用的東西迷惑,從而影響自己要做什麼事,影響作出明智的決定,成為負擔的東西,往往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其他的雜誌,有季柯南喜歡看的,也有一些暢銷書出售。這裡的文化氛圍比較濃厚。一些大山裡的大學,應該很能出人才,有擔當有抱負,有理想的人,因為在大山深處,出門不易,更別說上網到網咖打遊戲或者在家用電腦打遊戲。

優秀的大學在深山或者在交通不便的地方,那麼,絕對能培養國家級的優秀人才。這個要看志向和個人努力程度。

可惜,現在的大學都建在大城市,房價也高,老師睜開兩眼,就操心房子還貸問題,哪裡有時間做學問?學生也是,在大城市,出了校門,就發現孩子可以玩的東西太多了。

簡直防不勝防。現在的手機遊戲還有其他形式的遊戲,都要奪取孩子的時間。另外,孩子的自制力,也需要加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奪取孩子的時間等於慢性殺人,孩子的未來就這樣毀於一旦。這個不是個別現象,是普遍現象。需要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目標。

小小的報刊亭裡的精神食糧比較豐富,市民茶餘飯後,出來走走的時候,就可以在報刊亭前面駐足欣賞。只是欣賞,回到家裡,就沒有讀書的氛圍,只有報刊亭和書店,能讓人想起來家裡有一個讀書沙龍是多麼好的事。

季柯南心想,如果在縣城搞一個讀書沙龍,引進山外的資源,將圖書送進大山,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是多麼美好的事。但是,這個念頭一閃即過,想到以前向機構提出改革的建議書,結果石沉大海,沒了訊息,讓季柯南很是寒心。

季柯南的想法很多,提出的建議得不到回應,就漸漸冷了心腸,看到專案中的需要,也只是笑笑,沒有提出,單位不鼓勵新創意,只喜歡溜鬚拍馬的,這樣專案的路越走越窄。季柯南從那以後,再也不寫啥方案或者建議書了。如果遇到開會,需要寫計劃書,就紙上談兵,做一個應景之作應付應付就過去了。

從積極到消極,從樂觀到悲觀,這個過程,不是季柯南造成的,是機構的獎懲機制造成的。劉小姐很聰明,可以屈服於馮菲菲那肥妞,她本可以靠著自己的翅膀就能飛翔,偏偏背負著馮菲菲這個肥妞負重前行,馮菲菲其實是巨嬰,是填不滿喂不飽的,馮菲菲的胃口超級大,大到無法想象或者超出人的想象。

看到報刊亭,季柯南想到許多,因為他愛讀書,對讀書的設施和專案格外重視些,但是,想法只是想法,說出來無人喝彩,只好作罷。看看身邊的兩個人,一開始也有鋒芒,也有亮點,有好主意,好想法,現在他們已經失去了光芒,也是抱著混的思想在專案點工作,受村民尊重,拿點工資,收點村民送的土雞蛋、土雞、臘肉啥的,至少不用自己掏腰包買,就是買,也買不到真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