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淨菜包裝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我和瑪依莎去找阿里木江,斯迪克江湊了上來要和我們一起去。現在的斯迪克江其實算是單幹了,基本上自己幹自己的,也不拿工資,偶爾幹點這邊的事拿點提成。之所以沒有徹底離開還是因為他爸爸那邊不同意他單幹,他一直騙他爸爸是在給我們打工。不過我覺得他爸爸可能睜一眼閉一眼,給別人打工那能那麼舒服。

瑪依莎開著她的車到了鄉里的工業園,這個工業園是正在建的,園區邊上是幾十幢六層的住宅樓,也還沒完工。我們在一個大約六七百平方的廠房找到了阿里木江,不過我們沒能進去,看著門的人叫了阿里木江出來。

阿里木江穿著白大褂,帶著浴帽一樣的帽子,腳上穿著鞋套,看到我們,急忙囑咐人找來了白大褂、帽子鞋套等東西。

這個時候斯迪克江說他要開始直播,叮囑了他一下,不能把我和瑪依莎進到鏡頭裡。就讓他開始了。

所以,斯迪克江自己在架子前穿白大褂什麼的,一邊鼓搗著一邊說。

“來來,大家看看,我今天到了我們村裡最帥的一個青年的廠裡,他現在可是了不得,晚上我給你們看看他的養殖廠,大家知道我之前搞養殖搞砸了。但這個弟弟搞的特別好,所以,你們吃到羊肉,包括烤全羊的羊都是這裡出來的。現在先給你們看邊上這些住宅區,這裡是農村,有和城裡一樣的小區,一會兒我們也去看看,聽說很多人住不慣樓房。因為農民要轉換角色,要當工人,所以廠房就建在小區邊上,這樣有的時候就能照顧老人和小孩子。這都是有講究的,在家門口上班是必須的。好我先給大家看看這個廠房裡是什麼........。”斯迪克江先是給出了一些預告,大概是想把感興趣的粉絲留住,也可能是直播間裡沒什麼人,他先說點廢話暖暖場。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阿里木江帶著我們參觀,我是第一次進到這個車間。本以為會很有很多裝置,看到了才明白這裡是幹什麼的。

幾張大臺子,臺子上有成捆的保鮮膜,一拉就能隨意拉出。有個印表機和鍵盤,我看了下,鍵盤上簡單的寫著茄子、西紅柿、辣子等不同的蔬菜名字。另外有一些臺子上放著紙箱,邊上成堆沒有摺好的紙箱一層層的碼放著。大量塑膠的週轉筐一摞摞的堆在一邊。

“李哥,這裡是一個淨菜包裝車間,才用起來沒多長時間。地裡摘下來的蔬菜馬上拉到這裡,我們按照重量,大概是三百克或半公斤這樣的標準,做包裝,有的嘛,保鮮袋裝,有的保鮮膜,有些要先用塑料盒裝起來再用保鮮膜包。然後這裡打標籤,標籤嘛,設計好的,按鍵一按就出來了,不乾膠的,要貼上去。那個名稱、採摘日期、保質期、儲存方法和產地都能打在標籤上。都好了了嘛,週轉筐一裝,送保鮮庫,等到夠一車了,冷藏車運出去送貨。”阿里木江給我解釋。

看我看著那些紙箱,斯迪克江馬上解釋說這些紙箱是直接送客戶用的包裝,客戶要什麼菜,包裝好了裝箱,每一兩個小時往外送一次,直接送到瑪依莎的點裡。瑪依莎的配送員再送給客戶,算是直訂。

“幾天沒看,你們都做這麼大了?菜都銷售給誰?”我問。

“賣給瑪依莎,所有的,包括直送的。等以後瓜果下來了嘛,也是,所以我和瑪依莎在這裡又搞了個廠房,做包裝。所有的菜嘛,有機的,和市場上的那些菜不一樣,包裝上要好。這裡嘛,不好的菜挑出去,泥土去掉。”我看了一眼在邊上微笑的瑪依莎,這兩個年輕人做了不少事了。

不過這是個好事,投資不大,可能最大的成本還是人工。

“這裡的工人是專門僱的?”我問。

“都是大棚裡的,種地不用一直種,所以摘菜和包裝是他們一起搞了,每個人嘛,工資給漲了一點點。但是嘛,要求更高了,口罩、手套帽子這些都要戴好。現在嘛,大棚面積還是少,所以夠了,我那個全順車嘛,拉貨。冷藏車嘛是僱的,等以後天天都要運的時候嘛,我就專門買一個冷藏車。”阿里木江不斷的給我說著他的成果和規劃。

今天地裡下了一批菜,所以阿里木江親自督促包裝質量,帶著大家做包裝。因為大家都也才接觸這些,都不是很熟悉這樣包裝蔬菜,因此質量必須要把握。

我們這邊聊著,那邊斯迪克江的直播也做的差不多了,一邊給大家承諾著有能快遞的東西時一定快遞給大家,一邊說太遠了,新鮮蔬菜確實不能送那麼遠。

問了一下邊上的小區,我之前沒到鄉里的這片來看過,阿里木江說就是政府補貼的房子,和城裡一樣,上下水、暖氣,條件比住平房好太多了。年輕人住的多一些,老年人大部分還是喜歡住平房,一層不夠就蓋兩三層。這小區的初衷確實是做一個小城鎮化的嘗試,我沒有再去瞭解這種農村裡小區的情況,再聊下去,我感覺我真的是個老幹部來視察了。

我們來的時候包裝蔬菜的工作接近了尾聲,全順把這些菜送去了保鮮庫,說是現在還送不出去,要到明天很早的時候冷鮮車會來裝貨,早上的時候送到瑪依莎的店裡或配送點。

今天沒有紙盒子的要配送的蔬菜,目前這樣在網上購買整箱蔬菜包的人還是少。

沒讓阿里木江陪著我們,他答應晚一點他會去和年輕人們見一面,這個和年輕人們同齡的小夥卻和有著不同的奮鬥。

“阿里木江,你要給大家講講課,不要去講你是怎麼創業的。那些讓大家觀察一下,明天安排這些人在你這裡幹半天活,必須要幹,做電商必須要熟悉整條線上的每個環節。你就給大家講講你是怎麼保持樂觀的,是怎麼對抗壓力的。我相信你的壓力不小,我自己都不敢想,背了那麼多貸款,平均下來每天就要還一兩萬,我自己都是做鴕鳥的。”我說道。

這是真的,我不敢去想那些貸款怎麼還,雖然是優惠貸款,雖然有一部分是迴圈貸。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