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適應了生活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古老師很是乾脆,直接說要我晚上請她吃飯,這樣就不用下午去找她了,還說要約上幾個人,要求晚上在大河宴吃烤魚。看起來對我找她說啥事胸有成竹。

其實在鄉里的事不算忙,就是瑣碎,不管怎麼樣大多數農民是老老實實參加培訓的,但總有調皮的會各種藉口不來。當然這些藉口和小學生的藉口都差不多,所以有人就乾脆什麼原因也不說,電話也不接。

我們一般是先找到村大隊長,然後都能打通電話,都能給叫過來,雖然不情願。老師是個需要單獨拿出來考慮的因素,最早我是希望誰都能講課,這樣就能請一些高階點的技術人員。但是認識古老師的時候才知道,有雙語能力的各種老師還是少。

在職的不能在外兼職,好在之前的那些什麼技工學校、師範學校什麼的為數不多的喀什學校都不行了,算是把一部分老師直接給推到了社會上。另外喀什因為屬於邊遠貧困地區,前些年退休年齡比其它地方靈活。我們才能請到一些退休老師,當然這些老師全部是民族老師,國語講不好沒關係,教學要能拿的下來。

跑前跑後的就到了中午,照顧這學員集中到飯館去吃了午飯,把點名工作交給了老師,我和買買提就返回了喀什。買買提老師很難得這麼早回家,所以也樂得問我原因,買買提很願意跟著我跑鄉里。

買買提老師願意跟我跑鄉里的原因有幾個。我會時不時的找條件好的路讓他開車,我的概念是開車要練習的。另外可能就是他會覺得比較有面子,我經常聽他用維語介紹我,別的聽不懂,上海的發音很明顯,老闆和校長的發音也是普通話發音。再就是每次我都是到買買提老師家裡接他,回家的時候把他送到家門口。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比較能融入喀什的文化,經常有人質疑我就是個喀什人,而且是村裡的人。

但更多的人能一眼就看出我是外地來的人,說我的氣質走路什麼的不一樣。

送完買買提老師,我先回了家,把瑪依莎昨天給的蔬菜和肉提著就去了古城。瑤瑤的爸爸正在裝修買買提的家門口侍弄花草,半下午的強烈陽光讓瑤瑤把半白半黑的頭髮發格外的顯眼。看到我來了,他很高興的給我展示著那些花花草草。

瑤瑤媽則在院子裡蓋著薄毯子在午睡。

“你媽媽從來不敢在戶外這樣睡覺,但這幾天看著沒風,溫度也合適,就嘗試了一下。說是比在屋子要舒服的多,他們家的屋子裡有股味道,而且太暗了。”瑤瑤爸給我說道。

“爸,您怎麼也不睡會兒午覺。”

“我要看著客棧,萬一有客人來問,總要有個人招呼。而且我喜歡這裡的午後,沒那麼的嘈雜,內地因為桑樹的桑字不吉利? 城裡見到的不多。這裡都是? 乘涼也不錯。你今天不忙了?”

“不忙了,好多天沒看到你們了。你們其實應該住到我那裡去? 如果不習慣民居,還有樓房可以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裡還不錯? 我和你媽商量過了,雖然生意和我們想的不太一樣,但是還是能賺點錢的。好多人奇怪我們這麼大年紀了還做客棧,我說第一客棧不是我的,只是幫個忙。第二我們喜歡古城的生活,為喜歡古城的旅客服務是讓人高興的事。”

“爸,你們別為難自己。我早就說過,你們按自己的意願來生活。喜歡喀什就多住一住? 喜歡原來當過知青的地方就去那邊,租房子很便宜的。想上海了就給我說,飛機幾個小時就能回去。”我特別擔心兩個老人是因為想著照顧我才來的喀什。

“那是當然了,你放心吧,我們已經習慣這樣的生活了。回上海也沒意思,生活沒有盼頭,真的不如趁能走動多走走多看看。現在客棧還可以,就是不如買買提在的時候那麼熱鬧? 他喜歡表現,吹拉彈唱和客人互動的多。”

“他那個徒弟走了沒?”

“早就走了,招攬了一點客人來,說是要在這裡住一兩個月。結果兩個星期不到就走了,年輕人不實在,玩心大。不過他的方法管用,現在如果有人問這個客棧,我就說是一個北京女孩開的。原汁原味,北京女孩不為了賺錢,為了守住這麼個地方等她援疆的男朋友結束援疆。有點騙人,但這樣的故事能讓客人相信我們只是為了維持成本。”

“不騙人,華雯不但是北京女孩,現在還在為聯合國工作。我呢也算是援疆的,瑤瑤也是援疆的,辛苦你們了。如果你們覺得還可以,就繼續忙著,不一定要住在買買提家裡。米熱家也可以住,客棧裡也能找一間房來住。樓房和我那裡都能住。如果想玩,我就陪你們去玩,不止是南疆,全國各地,世界各地都可以。”

“你的心我們領了,我和你媽想去海南過幾個冬天,那邊暖和。至於國外,明年吧,你到時候提前安排好時間。國內我們還可以跑跑,國外可能就要你領著了。我們在這裡挺好的,你媽也不會亂想,在你那裡和在上海家裡,她總是亂想。”

“行,你們自己看。包括客棧這裡,如果有能聊得來的客人,我不反對你給打打折,就當聊天費用了。可惜您不會開車,如果會開車,就開一輛車,那樣想去哪裡都方便一點。明天我再去一次策勒縣,你們要是想去就跟著我一起去。陳叔他們上次去說是挺好玩的。”

“不去了,等到天再熱一點,我和你媽現在喜歡這樣。不無聊,還讓我們那些朋友特別的羨慕。”

接著瑤瑤爸重複了一個之前給我講過的故事。他們的一個朋友,早早的就得了老年痴呆,不認識所有的人,就連自己的工資卡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他老婆前幾年離婚了,兒子怪他就幾年不理他,靠著這些朋友和他的同學,今天你去看一下照顧一下,明天他去照顧一下。結果沒幾個月人就不見了,可能忘記家在什麼地方,自己是誰了。

幾年沒露面的兒子和離婚的老婆就出現了,把他的一個六七十平方得房子給佔了。

“人吶,一輩子就那麼的短,過的好過的壞都要過,我們不想老年痴呆,所以覺得這樣挺好的,等走不動了,養老院裡一住,有人給照顧著。”

“爸,那還早呢,放心,有我養你們,不圖什麼,是我應該做的。那個時候我應該沒有現在這麼忙了,照顧你們完全可以。”

“你有你自己的生活,我們現在靠著你已經覺得耽誤你的事了。你要結婚,要照顧你雙方的老人,我們都是過來人,壓力最大的時候就是上有老下有小。現在你別想那麼多。”

我仔細看了看瑤瑤爸,感覺比最初在上海看到時精神了不少,沒那麼的愁眉苦臉了。父母在哪裡家就在哪裡,到這個時候,孩子在哪裡家就在哪裡。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