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沒有禁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我叫華雯一起去看雪,但她顯然很平靜,仍然看著手機說:“你先去看看,好的話再叫我!”華雯明顯是非常享受溫暖的被窩,不願意這麼早就離開那溫暖。

我推開門只看了一眼,就返回氈房拿相機和腳架,一邊說:“絕對值得起來看看!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陽春白雪,我人生第一次見如此壯麗的雪景。”

拿好相機,再次出門,我的眼睛被白色給刺激的眯了一下,早上起來時天沒亮雪還在下,天空中全是雲。但這會兒已經是碧空萬里,藍的一點都不真實,天邊飄著一團軟綿綿的白雲,大地一片白茫茫。

陽光閃著白芒刺著人的眼睛,因為雪地的反光,無論看任何地方都感覺不敢睜大眼看。完全沒了光禿禿的群山的感覺,黑白相間,偶爾的綠色和其它顏色使周圍看起來像是童話世界。

不遠處的木屋是灰褐色的,此時頂著個白色的尖屋頂,濃白的炊煙帶著金色襯托出特有的情調,很有點北歐冬季鄉村的樣子。

遠處的山從底到頂全是白的,陽光還給山邊鑲上了亮金色,隱約有霧氣升騰,猶如仙境一般。幾棵已經長了少量葉子和開了花的杏樹落滿了白雪,草地上一塊綠一塊白的。

我拍了不少的風景照,然後找了合適的位置把陳琰的車停到路上,藍天、白雲、高大的雪山襯托著軍綠色的汽車,使車顯得渺小、古樸而神秘。

華雯已經穿好了衣服出來了,她可能也被景色感染也很高興,在鋪滿雪的草地上奔跑,還煞有其事的堆起了雪人。

我們玩了一會兒,也不見陳琰和薩媞妮媞出來,就有些好奇,我跑到陳琰的氈房前敲門,結果沒有應答的聲音,我推門進去看見沒有人,爐子也是冰冷的。

“陳琰不在氈房裡,可能離開的比較早,氈房裡冰冷冰冷的。”我給華雯說。

“雪地上有蹄印,也可能是放牧去了。”華雯說道。

然後我們去木屋問了薩媞妮媞的媽媽,她媽媽和華雯能用簡單的維吾爾語溝通。兩個人一邊聊,我一邊吃喝薩媞妮媞的媽媽給準備的早餐,牛奶、饢和酥油。

“媽媽說他們早早的就出去了,這個時候下大雪是個災害,草剛長出來可能會被凍死,牛羊沒吃的,他們趕著牛羊去山裡放牧了。我說山裡也一樣有雪,媽媽說雪不算厚,牛羊能吃多少先吃多少,等過幾天看情況,如果草沒被凍死就沒事了,如果草被凍死了就是大的災害了,去年儲存的牧草已經吃完了。”華雯交流完了憂心忡忡的說。

我此時也有了點臉紅,剛剛我還為這雪感到激動和高興,大呼小叫的,哪裡知道對牧民來說這就是災難。

冬春季持續性大面積過厚積雪是造成溫帶草原放牧場積雪災害的主要致災因子。冬季還有大量的冬儲牧草可以圈養,但在草已經長的不錯的春天確實是個大的麻煩。

“希望積雪今天就能完全融化掉,那樣草可能沒啥事,凍一凍也許長的更好。”我只能祈禱性的說。

我和華雯商量了一下,再留下來也幫不了什麼忙,就先告別返回喀什了,過卡子的時候碰到了艾米爾丁,和他聊了幾句,就離開了鄉里。

車開了沒多久,路上就看不到一點下雪的影子,很快就變成了我熟悉的初夏景色。我在路邊的臨時停靠區停了車,脫掉外套只穿著短袖T恤。回頭看看遠處的雪山,內心默默的祈禱積雪趕緊融化。

回到喀什是快中午了,由於這幾天都沒好好吃飯,我就先開車去了菜市場買了菜和肉,喀什的菜市場很方便,有幾處比較大的菜市場,比如我住的附近就有個東湖小區的菜市場,再遠一點有班超路上的利民農貿市場、地質隊農貿市場、大剛農貿市場。

最大的就是三運司的批零市場裡的菜市場。這次我沒到遠處,直接從時代廣場的南一巷上去,這裡車可以暫停在菜市場的門口路邊,有幾個打饢的鋪子,我買了兩個油饢,也叫牛奶饢,是加了牛奶和清油和麵的,比艾買提的普通發麵饢要好吃一點。

東湖小區這個菜市場裡的經營戶大部分是漢族,我在一個維吾爾族青年的攤上買了牛肉,他自我介紹說是這一帶最好的賣肉的人,所以我又買了些帶肉的羊骨頭。

新疆習慣叫豬肉為大肉,在這個市場裡還真比上海便宜很多,十塊錢一公斤。攤主說因為吃的人少,價格上不去,一頭豬要兩個攤點分著賣一天,我看了下覺得肉不好就沒有買。攤主推薦說豬肝好,我看著比較新鮮,就把豬肝買了,又去買了些雞蛋和青菜。

回家前,在手工麵店買了已經搓成條的拉麵半成品,三塊錢一小盤,據說夠兩個人吃的。我稱了一下,大概有一斤,裝在一次性塑膠盤內用保鮮膜包著的。

店是兩個美麗的女孩在經營,估計到她們店裡買面的漢族不多,因此她很熱情的給我介紹各種各樣的面,大多是曬乾的類似掛麵的面。我買的半成品的拉麵她們說回去直接拉開下到開水裡就可以,下水後煮大概三到五分鐘。

回到住處,我先把羊肉骨頭焯水煮湯,又開始準備炒菜。學著米熱家做拉麵的炒菜方法,我用辣椒、芹菜、肉、番茄和土豆炒了一個拌麵的雜菜,又按自己的想法炒了一個恰瑪古。恰瑪古學名是蕪菁,長的和白蘿蔔有點像,但味道和蘿蔔不同,甚至我覺得很好吃。

“在這屋裡做豬肉吃豬肉沒關係吧?”我一邊忙活一邊問華雯,因為我買了豬肝,雖然還沒有炒,但是先問問更好一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沒事,你別把這裡的人想的太壞了,相互尊重生活習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用的鍋和餐具是我新買的,我們不住了,再買一套新的留給我同事,舊的餐具我們都給帶走,衛生都給打掃乾淨。現在這裡雖然還落後但並不閉鎖,人們還是很世俗和開放的。”華雯說道。

看起來她並不在意所謂的飲食禁忌。

我其實也就是那麼一問,因為豬肝最好的吃法是爆炒,這個我打算晚上吃,所以到現在還不存在有沒有問題的情況。

我打算回頭諮詢一下米熱或艾買提,看看這個講究到底是什麼樣的。

因為就兩個菜,很快就炒好了,我從十幾歲就開始自己炒菜做飯,我對自己炒菜做飯還是有點自信的。

鍋裡到了燒開的開水,我嘗試著開始拉麵,面比我想象的要好拉的多,輕鬆就能撐開,然後一段段交替繞在手上,一根面繞完後用手撐著,一拉一甩面就被拉開了,再摺疊一下再拉撐,就變的很細了。

三塊錢的半成品面就兩根,所以很快就都下到了水裡。

煮好後正好兩盤面,華雯說她吃不完這麼一盤,我只好把她那盤分兩份先放著一份。拌上菜,味道非常不錯,華雯一直誇獎我炒菜好吃。話裡話外意思是我以後要多做飯,多做讓她順口的、健康的飯,還別說,兩個菜都吃完了,面也吃完了。

羊骨頭湯華雯只喝了一點點,我估計她只是想鼓勵我一下才喝的那一點點。我自己覺得羊肉湯特別的鮮美,我是按照小薩家山裡的煮法,煮的時候啥都沒放,喝的時候只放鹽和洋蔥。

吃完午飯我就跑去問艾買提他們對飲食的禁忌,無奈他根本聽不懂,我只好失望而歸。

我摸著吃撐的肚皮,躺在躺椅上仰望那一小塊天空發呆,華雯回房間睡午覺了。我點起煙想著我的店,開始盤算著兩塊需要儘快進行,一塊是裝修,主要是所需的材料和水電等的鋪設,一塊兒是要採購些什麼廚具和餐具,要僱幾個人等具體的內容。

因為我沒有做過餐飲,所有想法都來自觀察、想象和網路搜尋,因此在整理了思路後,我開始了做具體的規劃。

我把規劃分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儘量多的列出我需要做的事和達到的目標;第二階段是重新思考,把第一階段的羅列進行細化和準確化,然後再加入時間點,這算是按著專案去弄的。

在羅列的過程中,沒有搞過餐飲的弊端就顯現了出來,小到鍋碗瓢盆,大到烤箱炸鍋,我居然大大小小繁複的羅列了眾多的東西,在我的感覺裡所有這些都應該是必備的東西。

裝修也是,我想了很多材料和色調搭配,查了很多小型餐廳的內景圖,想象著我的店鋪應該如何進行裝修,以至於我用了整個下午去考慮這些事情。

凡事就是怕認真,雖然可能有很多的不足,但我自己感覺如何開一家餐廳已經逐漸在我的腦海裡清晰了起來。我很清楚在這個事情上沒有其他人能給與我幫助,我居然不認識任何一個餐廳的老闆、大廚或服務員。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