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草原加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晚飯是拉麵,很簡單也很標準的家常飯。悠悠他們請的有一個做飯的小夥,晚上還兼代保安。

算上悠悠這裡有三個人住,悠悠算是鍛鍊的村官,另外兩個是自治區下來的駐村幹部。其餘的工作人員都是家在村裡或鄉里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吃完了晚飯,我才知道悠悠這個名字是尚青雲給起的,她比我早到一個小時,但卻和悠悠很熟悉了。大家都在院子裡聊天,據說是要休息一會兒還要做報表,最近在做人口資料的統計和核實。

“要弄清楚每家每戶每人的情況,特別是和戶口留底是不是匹配,幾年前因為會認字和懂電腦的人太少,都是鄉里安排人來村裡做核實和統計,基本是靠問的,導致說什麼就記錄什麼,資料錯誤比較多。比如填寫錯誤,有共用身份證號的情況,有人口增加沒上戶口的,有年齡和性別不對的,有重複的。所以這些資料在不斷的梳理和重新的調查中,要核對的很清楚才行,沒戶口的要見到人,要搞清楚不是外來的等等。反正就是不能有錯,工作量很大,一直在做,一直沒有完成。”悠悠給尚青雲介紹他們這半年的主要工作,白天去家裡走訪,或者到田間地頭到牧場上去調查,晚上有的時候也會調查,大多數時候要把白天的資料彙總,再核對老的紙質手工檔案,確定最後的資料之後再輸入電腦。

“很多時候還要找鄰居、老人或者以前的幹部瞭解核實,一定不能有問題,想想就麻煩,別說做了。別看村裡人口和家庭不多,太費時間了。”另外一個駐村的工作人員說道。

這麼一說,我們就明白了不少,就是說錯誤的或不正確的資料比較多,導致以前的資料只能做參考,現在相當於重新摸清楚人口狀況。

“其實,扶貧才是我們的主要工作,但不搞清楚人口狀況,精準扶貧就沒辦法開展。”

“那你們可真的是辛苦,一會兒我幫你們,只要不是保密的,我應該都能做。有沒有什麼有意思的事?”我說道。

“很多,兩個雙胞胎,用了一個身份證,戶口本上也只有一個人,兩個兄弟上學都用的是同一個名字,直到我們見到了兩個長的一樣的人才知道應該是兩個人,就問他們的爸爸媽媽為啥會這樣,你猜怎麼著,他們說以為報一個人的戶口就可以了,說反正兩個人長的一樣,身份證誰用都可以。”悠悠說。

“還有,聽說我們扶貧,本來報的三口之家直接又出現了另外四個小孩子,說是怕不讓生這麼多孩子,就只報了老大的戶口。聽說扶貧了,就以為是按人頭髮錢,孩子全都出來了。還有人家有拖拉機,看我們去調查家庭人口和經濟情況的時候,就把拖拉機給賣了,說是擔心我們沒收他家的拖拉機。其實那個拖拉機很舊了,也值不了多少錢,我們會比較客觀的評價,如果真的不值錢或不能用,我們是不會登記到資料裡的,更不會沒收。”

大家說的高興了,一個故事接一個故事的講,聽起來也比較有意思。

“哥哥,剛才悠悠說你遇到吉吉力爺爺的時候是車壞了,你坐在車頂上哭著吃饢?”

這個有點搞笑了,我只好解釋了一下,說景色太漂亮,我坐高點看的爽,吃饢只是因為餓了,哭著就有點不靠譜了,我沒哭過啊,也就是饢太乾,我嚼的累,用手呼啦臉來著,算是按摩。

尚青雲給悠悠講了她和我是怎麼認識的,說我算是個救人英雄。我聽她們把話題引到了我的身上,有點慌了。

擔心什麼來什麼,尚青雲居然問我不是已經走了嗎,怎麼又回來了,還跑到這個村子。現編瞎話是不能的,我這樣不會說慌的人說瞎話是要提前編的,這個我恰巧做了準備。

“本來是約好時間去接兩個老人。結果他們喜歡墨玉的農村,打算多住幾天,這地方我還沒好好的看,就返回了,然後聽說你往這個方向走了,就追過來了。”

好在尚青雲沒有進一步的細問,但是悠悠卻說了另外一個要求。

“李老師,你身份證給我,我們現在有規定,村裡來了陌生人一定要登記一下,要保證不是壞人來村裡了,身份證給我去登記一下。”

我的心裡咯噔一下,直接罵自己,就饞這口飯?下午就應該開著車再往前,說不定能找個氈房住一晚。這下要登記身份證還好,萬一要上系統就麻煩了。

“放心,很快的,我們有個手持的終端,讀一下你的身份證就可以了。”

沒辦法,我假裝四下翻找我的身份證,腦子在飛快的想著對策,手持終端可是直接聯網的。

“找不到沒關係,報一下身份證號就可以了。”另外一個大概負責治安或維穩的人已經取來了手持終端。

無奈,什麼辦法都沒想出來,還出了汗,我只好裝作突然找到了身份證給了他。滴的一聲響後,身份證就還給了我,然後大家就都去忙工作的忙工作,忙開影片會的開影片會,這麼偏遠的地方居然也通了光纖。

忐忑中,我兌現我的承諾,幫著去整理資料,一個個的再和老的留底對比,逐項逐字段對比,看了十幾個人的資料之後就已經是頭暈眼花了。看出了一些不一樣的地方,有身份證號差一個數字的一人,性別不對的一人,名字不對的有五個人。

名字不對不是指民族文字不對,而是漢語的音譯對不上。比如有個叫塞來提的,身份證上是賽萊提·XXXX,在我看來就是某個人在最初錄入的時候定了一個字,後來他們也不懂說是比賽的賽還是邊塞的塞,是來往的來還是草字頭的萊。

這字對不上系統就會判為兩個人,儘管身份證號碼什麼的沒問題,但就要搞清楚哪個是最早的名字,哪個是修改過的,牧民不懂,所以說不出來什麼時候變的,這邊就只能先記下來,等確認這是同一個人之後,再加個曾用名的專案。

資料庫的資料更新不是說想更新就更新的,很慎重,比如沒戶口的人,至少要提供出生證明,結果出生證明都沒有也有不少。就讓回憶,誰見著這個小孩子出生了,什麼時候生的,當時為啥沒有報戶口,然後還需要一些證據證明這個人就是這家的,從出生到現在,必要的時候還有DNA。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